学习啦>论文大全>技术论文>

初中篮球投篮技术论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篮球是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投篮命中率的高低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篮球投篮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初中篮球投篮技术论文篇一

  初中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法探讨

  摘 要: 篮球是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投篮命中率的高低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应重视其教法和学法的研究。作者对本校初二年级两个班男生采用不同的教法手段进行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教学实验,发现:口诀化讲解优于一般讲解,在学生初步建立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技能阶段,应较多地采用不对篮的辅助练习,以有利于正确动作技能的形成和投篮命中率的提高。

  关键词: 初中生 篮球运动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教法

  篮球运动是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的,集健身、娱乐、竞技、观赏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篮球竞赛规则规定,投篮命中累积得分的多少决定比赛的胜负,投篮和投准得分是一场篮球比赛的重要内容,篮球场上的一切行为均以投篮得分为最终结果。在众多的投篮技术动作中,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投篮方法之一,是行进间投篮和跳投等投篮技术的基础,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技术掌握的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篮球运动水平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在初中篮球技术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初步学习和建立正确的投篮动作阶段,有必要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教法和学法进行研究、探讨,从而形成正确的投篮动作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篮球投篮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我校初二年级两个班级的男生为实验对象,其中二(4)班为实验班,二(7)班为对照班,每班25人。

  2.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对比法。对两组学生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学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见表1),然后在实验后对两个班学生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进行技评和定点投篮考核(每人投10次),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后得出相关结论。

  二、研究结果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对所测得数据进行统计整理,通过对比,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班。

  三、分析与讨论

  1.示范与讲解

  (1)示范时教师先采用完整示范,使学生对整个投篮动作形成完整的、正确的概念;然后针对投篮技术的主要环节进行分解示范,使学生在完整动作概念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动作的关键所在。如果在教学中我们先给学生以分解的动作示范,就不易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技术概念,也不能明确某个动作环节在整个投篮动作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2)初学动作时,学生主要是通过观察老师或同伴的示范动作并进行模仿。由于学生初学动作时感知的是新学动作,因而注意的范围比较窄,感知觉的准确性相对较低,动作的灵活性也较差,再加上个别学生受平时篮球活动中所形成的一些不良习惯动作或姿势的影响,因而他们很难准确地感知出教师示范动作的全部细节和要求。基于学生上述这些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教师在示范时应突出动作的技术要点。

  (3)动作要领的讲解是给学生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听觉领悟正确的动作要领,从而巩固示范动作的特点和效应。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应当层次分明,语言精练准确,生动形象,同时还要强调指出动作技术的关键和需要注意的重、难点。口诀形式的讲解就比较好地反映了这些要求和特点,整个投篮动作我们用“蹬、伸、屈、拨”四个字来简要概括,既简明扼要地描述了整个动作,又突出了技术动作的关键所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4)讲解与示范有机整合。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进行完整示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完整技术动作概念,然后通过边讲解边示范,使学生一边听,一边看动作,视觉和听觉相互配合、相互强化,从而在形成完整技术动作概念的基础上,对投篮技术的主要环节加以综合分析、理解,进而更好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同时,口诀式讲解所产生的有节律的音调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练习时的肌肉本体感觉的准确性和动作要点的记忆,因此学习效果优于一般示范讲解。

  2.练习的组织形式和教法学法手段

  (1)初学动作阶段应较多采用不对篮的辅助性练习。篮球比赛的最终目的之一是投篮得分,赢得比赛的胜利,基于此项目特点,学生学习投篮的欲望相对较大。如果在初学动作阶段我们过早地让学生进行对篮练习,则大部分学生会一心想把球投进篮筐,而忽视了技术动作的正确要求,投篮动作结构的完整性就会被破坏,同时也容易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这会对以后进一步学习投篮技术产生负面的影响。

  在初学动作阶段,实验班较多地采用不对篮的辅助性练习,这样学生在进行不对篮的投篮练习时,注意力大都会集中在技术动作的练习上,从而更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采用形式多样的其他辅助练习手段,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兴趣。同时,在练习过程中,经常用“蹬、伸、屈、拨”口诀进行强化,使大脑运动中枢与语言中枢形成暂时性的神经联系,从而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

  (2)把握好时机,适时进行对篮练习。当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后,教师就应该把握好时机适时进行对篮的投篮动作练习。在对篮练习中,教师还应兼顾到初中生兴趣广泛,但缺乏稳定而持久的注意力等心理特征,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新颖、多样,可以通过如定点、定时、定数的投篮和连续投篮等练习。同时为了更好地强化和巩固所学技术动作,可采用技评比赛等方法,对学生的技术动作给予正面的评价,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定势,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

  实验班在学习的后阶段采用游戏与竞赛性教法,而对照班则在中、前阶段就开始采用。这两种教法手段从教学效果来看,对照班学生由于技术动作还未牢固地掌握,就想在比赛中急于求成,因此,忽视了投篮的正确性、规范化,容易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从而影响投篮命中率,以及今后进一步学习其他投篮动作技能。实验班学生在中前阶段采用投篮技评比赛,这一手段效果比较好,技评比赛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强化学生对正确动作技能的掌握,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投篮命中率,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高难度投篮技术奠定基础。

  3.及时做好错误动作的预防与纠正

  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很多,包括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对投篮技术动作要领不理解,还有的学生是由于身体素质差等原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分析其产生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与纠正。一般可采取个别与集体相结合的纠错形式,方法可采用学生示范,师生点评,也可以是教师示范并讲解,而且教师在纠正学生有共性的错误动作时,可有意模仿某些错误动作并适当夸大,以便学生能体会出自己的错误动作,更有利于错误动作的改正与预防。

  四、结论与建议

  1.口诀式讲解优于一般讲解,示范应突出投篮动作各环节的重、难点。

  2.在初学动作阶段,应较多地采用不对篮的辅助性练习,更有利于正确动作技能的形成。

  3.游戏与竞赛法在教学后阶段采用比较适宜。

  初中篮球投篮技术论文篇二

  浅谈篮球行进间投篮的教法

  【摘要】本文着重探讨了篮球行进间投篮的技能教学方法。篮球行进间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主要投篮方法之一,是提高成功率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学体育课教学的主要教材和初学篮球者的一项基本功。文中从四个方面讨论了篮球行进间投篮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课程的设计,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关键词】篮球;行进间投篮;体育课

  篮球运动是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一提起篮球,就会想到球场上活泼、愉快、跑动、对抗、投篮等场面。由于篮球运动不受年龄、性别、人数的限制,大家都可以参加进来活动,所以篮球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它也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篮球行进间投篮,俗称“三大步上篮”,也叫跑篮。它是篮球比赛中得分的主要投篮方法之一,是提高成功率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中学体育课教学的主要教材和初学篮球者的一项基本功。根据本人三十多年学校体育课篮球教学的体会,其教法归纳如下:

  1精讲多练,加强念动训练

  加强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是教师的精确讲解和规范动作的演示;是组织恰到好处的教法,并给予学生做练习时适当的提示,就能使学生圆满地学会技术,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我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时运用“套语”、“口诀”,或浓缩成几个“字”,边讲边演示,边呼“字”边示范,然后教会学生运用念动训练法,默念动作的全过程。学生掌握动作节奏,做到边练习边默念,这样通过反复的思维再现,加速了动作技能的形成,并且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意念到动作协调一致。

  2要领突出,重视节奏练习

  在教学实践中将基本动作要领归纳成“三句话”,以右手肩上投篮为例,三句话即:一、右脚跨两手抓;二、左脚迈双手举;三、身体腾空投篮。将其动作节奏明确为“一大、二小、三高跳”,使学生很快就能学会行进间投篮,做到动作规范、情绪高昂、学习有信心,效果明显。

  以行进间单手肩上(或低手)投篮为例,在教学实践中这样突出动作要领:助跑后右脚向前跨(不是跳)一大步,同时双手抓接球持于胸腹之间,即右脚跨双手抓,突出一个“跨”与“抓”字;紧接着左脚向前快插一小步(不是跨,更不是跳),同时右腿屈膝摆起而拔地起跳,并举球于右肩上方,右手腕后翻持球,左手护球,最后当身体跳起到空中最高点时,右膝下压,同时伸臂,指拔、手腕下压快速发力将球投出,随后双脚落地屈膝缓冲,以便快速转入战斗状态。在着力领会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应这样明确动作节奏:“一大、二小、三高跳”,这三拍节奏感很强。一大:即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时人体中心略降低,速度略慢些;二小:即左脚向前快插一小步(不是跨跳),速度很快,以便加快起跳速度;三高跳:即左脚快速拔地起跳,如肩上投篮身体略向后仰,如单手低手投篮则身体略前倾向前上方飞行,最后将球投篮出手。要让学生多次重复地做出体会练习,使学生反复体会身体感觉表象和局部肌肉的运动表象,不断强化时间与空间感觉,提高控制能力,并且体会动作的内在联系,加快掌握行进间单手投篮的技术。

  3强化手段,运用转换规律

  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采用各种练习手段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等原则,选用方法如下:

  (1)集体徒手摹仿练习:

  练习可分为原地练习和跑功练习两种。要学习好“三大步上篮”必须先练好脚步动作,反复强调“三步”的顺序,连贯性与节奏性,体会“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动作节奏。原地练习时让学生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地集体站立在地面标志线后,然后按“一大、二小”与“右跨左插三高跳”的动作节拍反复摹仿练习,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跑动中练习,指导学生助跑到标志线时应左脚踏上标志线(标志线前后亦可)做同上的节拍练习。

  (2)集体摹仿练习:

  练习可分为原地练习与跑动练习两种。学生由徒手练习转为持球练习时兴趣倍增,群情激奋,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教师应抓住最佳时机,启发练好基本功。原地持球摹仿练习时应反复体会“三句话”:①右脚跨双手抓,跨在前抓在后,否则带球走;②左脚迈双手举,右腿屈膝摆起带动左脚踏地起跳,双手持球与胸前并举与肩部;③身体腾空到最高点后伸臂出手投篮应与右膝积极下压同时发力,使身体动作协调柔和。练习方法是在起跨前先将所持的球向前方拍运一次,然后做“跨、抓”动作;投球时可先不出手,待发力投篮动作协调后再做出手投篮练习;跑动练习时可先持球助跑到标志线做“七字”练习,练习主要是选定起跨点,熟练脚步动作,但练习次数不能过多,以免产生带球走的错误技术,也可运球到标志线做“三大步上篮”练习。

  (3)“上篮”练习:

  可分为若干小组进行。练习方法例如:①一人托球一人跑篮,在离篮45°角得右侧罚球站位区外画一条起跨标志线,托球者侧站在标志线右侧前方一步的地点,手臂伸出托球的胸腹之高,跑篮者跑动到标志线作实践练习,重点体会动作节奏与结构;②运球跑篮,人手一球或6-10人一球进行,可以由慢到快,由右到左,由直线到弧线逐步发展逐步提高;③传切跑篮,二人一球式或6-10人一球式进行,开始接右侧前方传来的球练习,逐步发展接正前方、侧后方、反弹球、后方的练习,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4积极引导,防止错误动作产生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勤奋好学与争雄夺胜的心理阶段,在群体面前不甘心落后,争做能者强手,但在体育技能形成的初级阶段与泛化近代阶段中必然会出现各种错误动作,教师应予积极引导,防患于未然,及时做到边辅导边提示。利用示范、图片、录像、多媒体等手段,强化动作要领,抑制与防止错误动作的发生。

  当学生真正领会与掌握跑篮动作要领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其更大的练习兴趣。为了保持其长盛不衰的练习兴趣,教师又要启发学生向着提高动作质量,做到潇洒利落与百分之百的命中率的目标而奋进不息。

初中篮球投篮技术论文

篮球是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投篮命中率的高低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篮球投篮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初中篮球投篮技术论文篇一 初中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教法探讨 摘 要: 篮球是深受广大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初中历史教育技术论文
    初中历史教育技术论文

    历史学科是出现最早的学科之一。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教育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初中历史教育技术论文篇一 初中历史教育创新 摘 要:

  • 初级职称技术论文
    初级职称技术论文

    初中是中学阶段的初级阶段,初级中学一般是指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学,是向高级中学过渡的一个阶段,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级职称技术论文,仅

  • 冲压技术论文
    冲压技术论文

    冲压技术是现代各企业常用的一种比较重要的的加工产品的方法,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冲压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冲压技术论文篇一 对冲压技术的

  • 程控交换技术论文
    程控交换技术论文

    程控交换机大多采用集成电路,分立元件很少,集成度高、体积

214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