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技术论文 > 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论文(2)

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论文

  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论文篇二

  浅析建筑电气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电气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

  关键词:建筑电气;质量控制;技术措施;探讨

  1建筑电气技术

  (1)建筑电气技术的内涵。建筑电气技术具有现代电气工程的鲜明特征与内涵,在沿着电气工程应用道路上,综合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与信息技术于一体。在一些电气设备与应用中是如此,在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智能建筑中更是如此。在现代建筑电气设备中,已经无法简单地将其划为电工类、电子类、控制类或信息类设备。

  (2)建筑电气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传统建筑电气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已相当广泛,且产品种类繁多。就单个产品而言,其技术已日益成熟,但就总体而言,这些传统电气技术的应用却是相互独立的,尤其是末端电器产品,缺少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结。随着产品本身功能的复杂化以及人们对办公环境、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传统电气技术就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使用不方便;不利干节能.管理效率低;建筑安全性能不高。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建筑电气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满足使用功能与众多服务的要求,必须在建筑物中设置空调设备、冷热源设备、通风设备、给水设备、排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变配电设备、应急供电设备、照明设备、电梯、电动扶梯、安全防范、信息通信等建筑设备,这些建筑设备的数量庞大,分布区域广,不仅需要提供安全可靠的电源,更需要对成千上万个参数进行实时监视与控制。因此,新一代建筑电气技术应具有如下特点:采用现场控制总线技术;融合弱电技术和强电技术以及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弱电通信的方式控制强电,使用者现场控制方便;管理方便;节能;提高建筑安全性能。

  (3)电子计算机中心的接地装置不但要满足人身的安全,还应满足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网络系统设备的安全.高层、超高层建筑由于场地、位置、施工和投资等条件的限制.电子计算机“接地”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如处理不好将造成电子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

  2 电气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的质量是几代人的事,工程建设不同于科学实验,不能有失败,不能拿工程“实验”。电气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包括工作、生活在其中的人员的舒适性、安全性、高效性及社会经济效益。

  2.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对业主而言是维护其利益,对自己也是提高。好的工程质量是由高素质高水平的施工人员完成的,这就要求施工前要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估,并调整好技工和普工的比例。要对技工进行持证上岗,但也不能偏信证件,因为现在假证存在较多,主要还要看实际操作水平。

  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审查,要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而且应符合会审后的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2.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要求严格坚持执行和落实“三检”制,关键部位,实施旁站监理。

  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平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防止监督流于形式。记录好施工日志。

  (1)主体施工阶段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严把电气管材、线盒的质量关,将不合格材料拒之于工程之外。如镀锌钢管的壁厚,厚管不小于2.5mm,薄管不小于1.5mm,镀锌层应完好,PVC管应采用中型以上,一般采用重型管,必须是阻燃型。每次材料进场都应及时填写“工程材料报验单”并附加材料清单、材质证明(检验报告),经监理等相关人员核验,认定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为不影响结构、保证保护层厚度,预埋电线管不能敷设在钢筋的外侧,管路在同一处交叉不能超过三条,线管不能并排绑扎在一起。管与管、管与盒连接应牢固、紧密,要防止堵塞,绑扎必须牢固。住宅部分的墙体上一般均有开关和插座,墙体定位必须准确。强弱电的线盒间距符合要求。

  现在工程设计大多采用阻燃PVC管暗敷,许多情况下往往只注意线管、线盒的审查而忽视了一个小的细节一连接用的胶水。事实上如果胶水不合格,即使再好的材料、再严格的工艺要求也保证不了连接的质量,连接不牢,导致混凝土振捣时接头脱落。所以要特别注意胶水的质量,最好选用与线管同一品牌的胶水,一般都能符合要求。浇注混凝土时,要求每台输送泵都有电工跟班,及时处理被压坏的线管、线盒。

  均压环、避雷带、防雷引下线等对建筑的安全非常重要,是否漏焊,焊接长度及质量是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每处都要仔细检查,特别是结构转换层,由于柱子主筋调整,防雷引下线容易错焊、漏焊,所以要提醒施工人员引起重视,这也是监理检查内容的重点,必须认真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2)安装及调试阶段重点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求先对配电箱、线盒内压线做样板,布线整齐、压接牢固,多股线搪锡,然后再全面展开,防止做了大量工作后才发现存在的问题,返工困难,而且影响进度。

  接地线的连接,接地端子的预留应符合规范要求;外墙的金属门窗、栏杆防及屋面的金属大件部分防雷作为关键,搞好工序衔接,防止遗漏;设备外壳接地应完善。要求工作按程序进行,如所有电缆、插接母线、导线、设备必须经绝缘测试合格后方能送电调试,严禁凭“经验”、凭感觉贸然送电。

  设备运行调试要按先空载后带负荷、先单体后联动进行。并应先对可调元件如热继电器调整至设计规定值,调试运行还要持续运行规定的时间,验证电气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重点检查吊顶内的线路,导线穿管敷设必须符合要求。

  发电机自启动、与市电切换,双电源末端切换的调试,尽管实施时比较简单,但往往因为太简单、不重视或各工种之间协调不好而出现问题。

  3 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措施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编制针对本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组织措施,对新进场员工要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对所有施工人员均需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而且还应设专职持证上岗的安全员进行监督、检查。

  施工班组每天上班前要根据当天的工作安排进行安全交底。安全工具及设施要落实到位。电气设备要符合有关临时用电的管理规定。临时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临时用电系统一般应采用TN―S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N和专用保护线PE在总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它的优点是正常情况下PE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作。应该特别指出,PE线不许断线。在距离较远的供电干线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

  (2)设置漏电保护器,应坚持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施工现场的配电系统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分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设备的机旁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且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m。

  (3)特殊场所应根据有关要求使用相应安全电压等级供电。安全电压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不造成损害的电压。我国国家标准《安全电压》中规定,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同时还规定: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4)电气设备的制造、安装及防护、安装位置、配电分级、导线选择及布线、接线等均要符合临时用电规范要求。电气设备应由专人操作及负责维护保养检查。并留有记录。

  (5)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

  4、结束语

  为了保证建筑电气工程整体运行的可靠性、先进性和舒适性,发挥其作用,电气施工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上是笔者对电气工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的几点认识。

  
看了“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电气控制技术论文

2.建筑电气智能化论文

3.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论文

4.电气理论与新技术论文

5.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论文

2518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