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技术论文>

施工沉降观测技术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施工沉降观测技术论文篇二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研究

  摘 要: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为了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年限,利用沉降观测技术进行各类地质数据的采集和整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国内现阶段的沉降观测技术应用中,由于仪器设备、操作技术、结果统计与分析等方面存在的弊端,而导致其实际应用效果受到不同度的影响,进而造成高层建筑施工中出现严重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并对沉降观测的具体程序及步骤进行论述,提出了高层建筑沉降观测中的若干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 ; 施工;步骤;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在我国如春笋般涌现,为了保证建筑物在投入使用后能够保证其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并为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参考信息,这就需要在建筑施工中进行沉降观测。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监测,已成为城市建设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程。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并对沉降观测的具体程序及步骤进行论述,提出了高层建筑沉降观测中的若干注意事项。

  1.引起沉降的原因分析

  1.1地基处理方法选取不当

  建筑物下面的地基承载者建筑物的全部荷载,这就说明地基土、处理方法对建筑物的影响比较大,这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对不同的工程和地基土的性质,合理选择处理方法。由于地质条件随着地区变化比较大,同一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中合理选择地基土处理方法,有效的减小建筑物的沉降。

  1.2地基土本身的不均匀性

  地基土的性质比较复杂,其组成成分不是由单一的匀质材料组成,有些性质不能定量的表示,只能在计算过程中根据经验和简化处理进行计算,如土的压缩模量、容重和密实度等指标,采用简化处理,提高了计算简便性,计算出来的结果和实际也有较大的差别,但是我们可以对这些指标进行范围控制,保证这些指标满足规范和标准,控制高层建筑的不均匀沉降。

  1.3施工设计问题

  因为高层建筑的基坑比较深,地质勘察对施工的影响比较大,如地质勘察中未发现暗洪、坑洞等,施工中就未做相应的防范处理,严重的会产生施工事故,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在施工中,施工人员未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或施工质量不能满足、未考虑到相邻基坑的相互影响、地基处理方法不当、地基补救措施不力等都会造成高层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

  2.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2.1观测人员素质的要求

  沉降观测是高层建筑施工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专业技术过硬的专业人员担任,在进行观测前,需要对观测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在学习中了解测量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并熟练掌握各种仪器是使用和操作,还要学习在测量过程中应对测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用合理的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做到工作认真、负责、精确,高标准的完成观测任务。

  2.2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国家规范和标准合理确定观测时间和精度。一般来说,建筑物在施工和运行初期,都要对高层建筑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的精度要以危机建筑物安全的差异沉降量的最大误差来考虑。根据我国建筑规范要求,沉降观测的最大误差应为差异沉降最大容许值的1/10-1/20,有经验公式差异沉降最大容许数值为: ,其中 为差异沉降最大容许数值;L为两相邻沉降点的距离。由此,可得到差异沉降量观测中误差 。一般沉降的变化值采用精密水准、电子水准器、液体静力水准仪等来进行测量,其中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在观测中观测站前后视距不大于30m,且各站的前后视距之间的差值不大于1m。

  2.3观测周期的要求

  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否则不能完整的监测到沉降的变化,不能准确的分析沉降变化。尤其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不能得到一手数据;对于其他各阶段的复测,可以根据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在测量过程中不得漏测或补测。保证沉降测量的连贯性,才能准确的掌握沉降的情况和规律。在测量过程中要按照观测周期进行测量,观测周期可以取建筑物每升高一层所用时间,或某一段时间等。只有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观测,才能获得完整的数据,准确的监测到沉降变化。

  2.5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3.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程序及步骤

  3.1建立水准控制网和观测路线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建立水准控制网要注意:(1)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3个以上的水准点,其间距不大于100m;(2)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设深度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m);(3)在场区内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2个水准点,并在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一般闭合校验。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观测路线,依据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各次观测必须沿统一路线进行。

  3.2沉降观测

  高层建筑的初期观测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日后各次观测的基础,需要观测人员做好首次观测,确保所有的数据真实、准确。为了保证首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施工测量时一般采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要求每个观测点对高程测量2次,再取平均值。

  观测过程中,观测点会随着结构升高而向上转移,当观测达到�0.00层后,按照要求,将临时观测点埋设成为永久观测点,或为了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到竣工。测量完成后,测量人员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求出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4.注意事项

  由于观测结果对高层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产生很大影响,这就需要观测人员严格按照测量规范进行施工测量;在施工中前后视最好使用同一水平尺;为了保证观测的精度,需要观测人员按照固定的路线进行测量;为了避免外界环境的影响,避免在阳光直射时进行测量;读数要准确,随时观测,随之记录,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每天要进行测量结果汇报,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有关部门,当建筑物超过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并采取有关补救措施。

  5.结语

  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为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保证其正常使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对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规范组织观测工作,确保观测结果的精确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陈芳.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308-309.

  [2]罗辉拉.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沉降观测技术研究[J]. 城市建筑,2013,04:72.

  [3]陈柏林. 高层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技术应用[J]. 建设科技,2011,01:89-90.

  [4]秦效华. 浅谈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1,24:29.

  
看了“施工沉降观测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变形观测的方法与技术论文

2.矿区地质沉降观测GPS定位的技术运用论文

3.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论文

4.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论文

5.探索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和预防措施论文

266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