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技术论文 > 铁路工程技术论文(2)

铁路工程技术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铁路工程技术论文

  铁路工程技术论文篇二

  关于铁路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建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步入了一个历史性的快速发展时期,作为铁路建设的指导性灵魂——铁路工程建设技术,也获得了大量的积累,为以后的铁路工程建设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为此,本文就铁路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分析,谈谈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铁建 建设技术 管理体系 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043-02

  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了能够使我国的铁路建设走向更高的层次,铁路的建设技术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必须要经过对原有的工程技术进行创新。需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建设新理论。

  1 加强铁建技术资料管理和利用

  1.1 技术资料在建设中的作用

  铁路建设是一项既复杂又系统的工程,而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则是其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件的管理和技术资料是一项主要的工作,它是科研、设计和施工等工作的劳动成果。准确且完整的技术资料是施工总结的重要依据,是考核施工单位管理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有效手段,是保障工程中建设的项目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确保建设任务按时完成的必要措施。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对于技术资料的管理,会直接影响到铁路施工管理水平。如果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管理不够完善,可能给铁路施工来本可以避免的困难,甚至不该有的损失。

  1.2 铁建技术资料的管理

  我们需要建立健全技术资料相关管理制度。铁建施工是专业的联合作战,并且技术复杂,它既包括合同部分、施工部分;也包括最后的验收部分。在这个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原始技术资料,其涉及到每个工程的施工环节,体现着每项工程的技术质量。这就要求全面领导,实行领导负责制,由各个部门设置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技术资料,并确保其安全。同时建立技术资料管理制度,并纳入《总公司管理办法》内,使技术资料的管理达到统一、规范的标准。

  对于技术资料的管理,应当及时接收,与铁道部的勘察设计院联系,要按时接送图纸,确保工程的按时施工。所有作为技术资料的管理人,需要及时了解并掌握与工程有关的国家标准,及时向个集团公司转达具体情况。结合相关工程的具体情况,配齐相关的新规范。要确保工作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资料管理人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水平,不仅要懂相关的工程知识、管理知识,还要能够分析及综合各类信息,逐步建立资料信息系统。

  1.3 提供并里用技术资料

  技术资料是科技成果贮存的主要形式,资料管理者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了就是能够很好的为企业服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具有服务这个主题。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人们第一印象就是查找技术资料,然后经过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 贯彻新理念创建新技术管理体系

  2.1 铁建标准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后,铁建标准经历了从借鉴国外经验到总结自己实践经验的过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标准并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现行的铁建标准体系由勘察设计、施工、质量验收等标准组成,其中既含有国标,行业标准,还具有其他标准。现行的标准与新理念的要求还具有一定的距离,存在部分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系缺少合理的科学性、管理职能交叉较多、层次及作用划分不清、标准机制不健全等。

  2.2 构建新时期标准体系的必要性

  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和谐的社会要求。党提出: 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铁建标准是铁路贯彻落实各项国家政策的重要途径。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发展,建设新理念,促使铁路建设更好的体现低成本、少污染、低能耗的优势,为更好的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贯彻科学发展观是铁路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党组部确立铁路的跨越式发展战略以来,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铁建的长期目标,到2020年,全国的铁路营业里程数将达到10万千米,繁忙干线将实现客货分流,电气化率达到50%,主要技术装备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运输能力能够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用。继续提高铁建的管理水平,并建设世界一流的客运专线铁路。铁路建设特别是客运建设的成败在于质量。我国的铁建技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能够建成客运专线的客运,必须要有一流的建设标准。目前,我国的铁建在技术和质量与世界一流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要缩小差距就必须以谦虚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利用国外的实践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道路。

  2.3 构建新标准的主要原则

  新时期铁建体系必须要体现科学发展观,并满足铁建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建立在多年的经验积累之上,因此,需要坚持一些原则。体系构架的指导性原则。铁建新体系是铁建今后期工作的总体规划,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标准目录。我们要认真的研究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铁建方向,结合我国国情,以铁路建设新理念为指导,为以后工作作出全面的规划,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必须要重视体系的完整性。充分估计今后一段时期世界铁路的发展趋势,掌握世界铁路发展的动向,了解当今世界铁路的信息化发展方向,使我国的铁路建设标准体系不仅内容全面,而且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增强系统内部的协调性,重点在于寻求共性、通用要求和专项需求,按照相关标准建立起个体独立灵活,协调一致,便于管理,利于维修的铁路新标准。

  3 依靠技术创新提高设计水平

  3.1 广泛应用现代化成果

  在测绘方面,多采用卫星定位系统、激光测距仪、全钻仪等先进装备,实现高精度测量的自动化;地质勘探方面,广泛推行地质雷达、无线电波透视等手段,保障勘探的准确性;在设计技术方面,广泛采用系统工程技术、最优化方法等一系列先进的技术,计算机出图率能够达到100%。   3.2 隧道技术创新

  研究形成地质隧道的安全快修及系统配套技术,对隧道在防护设计、安全施工及运营防灾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大大降低了伤亡率,对部分隧道采用了抗震的新结构和消防新技术。在边坡支护技术设计上有新的突破,在路基设计中,提出“分层开挖与稳定、坡脚预加固”的设计新理念,采用组合形式,是路基工程技术达到新的水平。

  3.3 部分技术得到突破

  在以地质勘探为中心,推行地质勘探和强化地质工作的同时,运用及改进物探测方法进行探测岩溶地下溶洞,判断的准确率达到80%。高墩大跨新结构桥梁修建取得了全面的技术突破,例如南昆线上的清水河和喜旧溪大桥,都采用了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

  3.4 运营设备和站场的技术创新

  以国产高可靠性为目标,自行研制成功了区段信号监督监测系统、牵引变电所微机监控保护自动化装置及场站接触网微机监控系统,使设备的国产化率高达80%。与此同时,配套研制了束管小综合光缆、无泄漏电缆的中继台无线列调系统和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等。昆明的自动化驼峰的编解能力提高了200%,为国内的最高水平。

  3.5 环境的保护取得了突破和创新

  加强了坡面的绿化和防护程度,节约了用地,实现了水质达标和自来水的供给率的双100%,并且污水废水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对铁路的噪声运用了较好的隔声方法,并在部分车站修建了隔音墙壁。成套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现代化铁路干线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认为依靠技术创新,将使我国的铁路建设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3.6 需要建立发展机制并加强协会的作用

  为了能够顺利的实现工程建设标准体制的改革,积极发挥协会在技术标准方面的作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建设已经在此方面做了较多的工作,并得到普遍的认可,下属各专业委员会也应该建立健康发展、良性循环的机制。

  4 结语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铁路工程建设也日新月异,为了能够使我国的铁路建设走在世界的前列,我们不仅需要建立铁路工程建设技术的标准体制,更需要加强对原有经验的运用,并进行创新,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高举新时期的铁路建设新理念,为我国铁建事业的继续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我国的铁路建设能够尽早地走在世界的前列。

  参考文献

  [1] 杨兰卿.依靠科技提高铁路勘测水平[J].中国铁路,2006(5).

  [2] 田要成.铁路标准体系化建设[J].铁路标准设计,2005(4).

  [3] 薛彦刚.铁建技术法规与标准体制[J].中国铁路建设,2007(3).

  [4] 王哲浩.铁建标准体系编制[J].铁道通信,2010(1).

  
看了“铁路工程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浅谈铁路工程技术论文

2.有关铁路工程毕业论文

3.铁道工程技术论文

4.关于铁路工程管理论文

5.铁道工程毕业论文

277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