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技术论文 > 2017无线宽带接入技术论文(2)

2017无线宽带接入技术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2017无线宽带接入技术论文

  2017无线宽带接入技术论文篇二

  浅析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 要:近几年,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接入技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且随着人们生活的多元化、信息化,人们对于无线上网的需求会更加不可或缺,为了不受有线通信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上网的问题倍受人们的重视。本文从无线局域网的定义着手,介绍了无线宽带技术及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Wi-Fi;无线局域网;发展现状;规划;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29.5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是指利用无线接人技术在人为规定的一定范围内建立的网络,它是无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产物。WLAN以CDMA信号复用方式进行编码传输,并具有传统局域网的功能,使上网用户摆脱线缆的约束,能移动的随时随地接入Internet。与传统的有线上网相比,WLAN网络具有机动性强,安装过程简单而快速,组网灵活,扩展能力强等特点,应经在企业办公、金融、医疗以及航空运输,酒店运营业等领域有了普遍的应用。

  1 无线上网发展现状

  随着通信技术应用水平、智能终端以及平板类终端的快速普及,无线上网作为一个城市信息化和现代化的一项网络基础建设设施,已经成为衡量一座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尺。无线上网在国内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和普及却相当快,并且全球无线上网技术及其相关产品正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

  WLAN有两个典型标准,并且IEEE802.11WLAN标准工作组成立于1990年,在其成立下,各厂商设备也有了统一的标准。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几种常见的IEEE802.11标准。最早的IEEE802.11标准是IEEE802.11-1997,由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所以它主要应用于各高校校园网和公共办公室局域网,业务以数据访问为主,IEEE802.11a则采用了与IEEE802.11不同的工作频率,IEEE802.11a产品于2011年才开始销售,因其产品中部分组件研制较慢,所以IEEE802.11a市场远远落后于IEEE802.11b的市场,相关研发部门则对IEEE802.11a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IEEE802.11a与IEEE802.11b的性能已经十分接近。IEEE802.11b的产品早在2000年就登陆市场,此时Wi-Fi这个名字被创造出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最这个名字耳熟能详。随着产品的交替更新市场上相继出现了IEEE802.11g,近几年比较先进的技术,则是IEEE802.11n,由于其集众多优点和多项先进技术,IEEE802.11n将在无线网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宏观上来分析,随着国内“无线城市”概念的兴起,无线上网方式中的Wi-Fi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伴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广州亚运会的召开,Wi-Fi的市场价值和潜力具有的明显的优势。目前,Wi-Fi受到国内运营商的青睐程度与日俱增,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均投入巨大的资源,部署Wi-Fi网络。

  中国移动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向北京、上海、沈阳、青岛、秦皇岛、天津6个奥运会城市的奥运场馆、酒店等热点地区,大规模部署Wi-Fi网络为运动员、记者、观众等用户提供无线宽带接入服务;中国移动还推出无线宽带上网业务“随e行”并且在很多高校得到应用。中国电信同样在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网络部署。同时,随着“无线城市”概念的普及,各地无线宽带网络建设正在高速发展,无线宽带网络Wi-Fi在通信领域中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增长时期,在国内乃至全球对通信领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目前,国内的Wi-Fi市场已经很大,数据显示,2002-2007年间,Wi-Fi在国内企业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约为110%;2006-2009年间复合年增长率可达45%。Wi-Fi技术发展至今,在全球约有7亿用户,热点部署数量已超过75万处,并且有望在2014年增至150余万,Wi-Fi设备累计出厂量超过20亿部,且年均增长率将维持在两位数以上。

  2 无线网络规划

  2.1 无线网络规划可分为初步勘察、覆盖规划、容量规划、频率规划。Wi-Fi技术的发展己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且已经历了三代技术和产品更新。第一代Wi-Fi主要采用AP,因为每一台接入点需单独进行配置,费事、费力且成本高。第二代Wi-Fi较第一代有了隔入网关功能,但是不能对其进行集中管理和配置,前两代Wi-Fi对有线网络的依赖以及安全性成为了Wi-Fi发展的绊脚石,但是第三代Wi-Fi则与前两代大有不同,其架构采用AP,但是第三代Wi-Fi采用无线网络控制器,其作用将密集型的无线网络的安全处理功能集中到Wi-Fi网络控制器中实现,其优点为可管理性强、安全性高,可根据用户名区分权限,可扩展语音等丰富业务。Wi-Fi网络建设要求大致可分为以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来确定规模的实用性原则;以要求安全性高的原则;以对于系统提供充分冗余的可靠性原则;以能为系统扩展有良好基础的规范性原则;已要求提供开放性好,标准化程度高的技术方案以及可管理性原则。

  为了使网络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使用户获得更高的效率,要通过现场勘察以调整规划方案,以确保每个用户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足够高。由于网络中存在干扰,干扰通常以加性干扰、乘性干扰等方式存在,所以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检测和纠正无线传输过程中的错误,以提高天线传输的可靠性。

  2.2 一般网络覆盖区面积较大或结构复杂且单个AP的覆盖能力也有限,则需要由多个AP组成的小区域进行无缝覆盖。其覆盖方式基本分为5类,室内覆盖场景分为单独建设,综合分布系统建设,混合建设,另一种室外覆盖场景则包括AP覆盖方式,Mesh型网络覆盖方式。对于网络信号强度的强弱,通信距离与覆盖范围极为重要,影响传输距离因素诸多,其中主要有发射机发射功率,接收机灵敏度,无线特性,以及室内墙壁的材料。由于各个区域用户密度不同,况且用户密度大的区域情况更复杂,因此先对用户密度高的区域进行AP布置,再对用户密度低的区域布置。

  2.3 对于Wi-Fi网络中潜在的缺陷是覆盖面在一定工作环境内覆盖不广阔,有死角,或者说,同一片区域共用一个热点,但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不一样,这是一个很容易被Wi-Fi用户理解的问题,这也是网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则对应这种技术上的困难,则要制定相应的网络发展规划,这种规划或优化是解决此问题的方案,最终实现一个高容量的平衡。规划Wi-Fi网络时,必须知道AP最多可接入用户终端数为2016。实际上,由于环境、功率等各种原因,每个AP的可关联用户数远低于2016。

  2.4 在经过覆盖与容量规划之后,现在要考虑的是频率分配的问题,频率分配则是要进行合理的频率划分,因为存在各种干扰,因此力求将干扰降到最小,规避频率干扰。2.4GHZ频段可用带宽为83.5MHZ,划分为13个信道,每个信道带宽为22MHZ。由于相邻领域不能使用相同频率,否则将会带来同频干扰,单纯增加AP的做法是无效的,但是可以根据覆盖区域有无遮挡进行相邻小区配置1.6.11信道,这样做既避免了干扰又充分利用频点资源。

  3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Wi-Fi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市场竞争下的不断发展,各大运营商将会与企业想结合,用户将不断增多,运营商所关心的问题是Wi-Fi系统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比如说,覆盖范围是服务质量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网络的需求,Wi-Fi将遍布企业办公、教育、医疗、旅游,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所为用户提供便捷而且不同的高效无线宽带服务。

  4 结束语

  中国Wi-Fi的发展模式还需要在摸索中进行,因此要应对机遇和挑战。开展相应的应用业务,共同探索盈利模式,按用户需要分类进行Wi-Fi建设,更要打造有优势的Wi-Fi品牌,加上Wi-Fi安全性能的提高和应用的增加,Wi-Fi市场将呈现不断的上升趋势,会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

  参考文献:

  [1]高峰,高泽华.无线城市:电信级Wi-Fi网络建设运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2]杨峰义.无线宽带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历山学院,济南 250358

  
看了“2017无线宽带接入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无线宽带接入技术论文

2.蜂窝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论文

3.浅谈无线网络技术的论文3篇

4.无线网络技术论文

5.电力线上网—新型的宽带接入技术论文

2839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