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科技论文 > 综述性科技论文范文(2)

综述性科技论文范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综述性科技论文范文

  综述性科技论文范文篇二

  论科技创新的形势与对策

  【摘 要】当今社会,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经济和科技的竞争。提高经济水平的根本还在于科技水平的提高。一个国家只有依靠着科技,掌握着技术的核心命脉,才能够主导经济的发展走向。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让中国的可以不再依附别国生存。本文在分析中国科技创新现状基础上,探讨了科技创新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最后阐述了应该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技创新;技术核心;经济发展;提高创新力对策

  1 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

  1.1 科技创新的定义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的必要条件。所谓科技创新就是指原创的科学技术创新,也就是说那些创造或者发明出新的技术,新的研究,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研发出全新的产品,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减少生产用材的过程都科技创新。带领我们富起来的邓小平同志表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的国家要成为大国中的佼佼者,就必须首先提高经济水平,而想要提高经济水平,必然要依靠科技创新才能达到。科技创新是强国的必经之路,与我们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密切的联系。

  1.2 我国科技创新形势

  改革开放距今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了,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与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科技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时期。

  目前,我国对国外的技术依赖性还比较强,本国的科技水平不够强大。据调查,我国的科技引进已经达到了5成,这就说明每十项科技中,至少有5项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我国的科技现状还表现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较低,大概只有3成左右,剩下的只能依靠技术引进才能完成。现在,我国的企业,很少能够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大多都是要依靠外国的技术才能得以生存。这样就大大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科技的创新不能很好的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我国最新的科技创新不能最快的投入使用,不能有效的转化成产品,贡献于经济水平的提高。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每年会有3万例的科技创新,但是能够变成产品投入生产的最多只有两成,而最后能够变成一个完整产业链条的更是只有不到百分之五,这个数据简直是微乎其微。

  2 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阻力

  2.1 科技体制的影响

  国内现在实行的科技体制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很多科研人员往往不能一心一意的搞科学研究,反而多很多的时间和经历想着怎么样升职。而且科研项目的主导选择人员并不是真正懂得科学的院士,而是那些身为“门外汉”的行政官员,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项目,导致很多好的项目被埋没,耽误了科技创新的最佳时间。

  2.2 传统教育的抑制

  想要打破传统,拥有更加有发展意义的科技创新,就需要一批有思想,有创造性的人才。而我国的科研人员同美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我国的教育体制深深地抑制了孩子的思维的拓展,单方面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几乎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模式死板,不讲求民主,学生只能服从老师的填鸭式教学,自身的创造力被埋没。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不敢提问,不会提问,创新意识和质疑的能力在大大降低。

  2.3 人文环境的不足

  于科研人员而言,一个崇尚科学的人文环境,有利于更好的科技创新。科学家们只有在积极进取,不计较功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情况下才能够静下心来进行科学研究。中国在这一方面也在不断的作出努力,邓小平同志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江泽民同志也提出“人力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想法。国家也开始实行“863计划”、“211工程”。即使这样,国内还是有很多由于观念和体制等方面不同阻碍良好人文环境形成的不良风气,这些状况急需改善,才能给科研人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科技创新的氛围。

  2.4 资金的投入不够

  在科技创新方面研究,虽然国家已经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但是还是达不到科研所需要的数目,很多项目启动资金不足,就不能开始科研的起步。甚至还有科研过程中后期的资金不到位,导致科研停滞的现象。这样大大影响了科研的速度和质量,不利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完成。

  3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的对策

  3.1 完善科技体制

  想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专心的投入科研。可以通过体制的改革完成这一方面的转变,建立与创新直接相关的技术标准、风险投资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奖励制度、评价监督体系、科技咨询服务体系、税收制度以及与创新间接相关的政府补贴制度、分配制度、政府采购制度。这些制度的逐步形成有利于科研人员专心致志的搞科技创新活动。另外,对于科研项目的筛选活动,也应当选取相关的资深人员进行层层选取,选取精华的部分进行研究,不能让一些政府官员把好的项目埋没掉。这样就可以尽量减少非正常的人为干扰,更好的支持项目的研究。

  3.2 开展新式教育,打破传统教学

  教师打破只教授学生知识的观念,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发展。不能一味的只注重学生的分数,要看到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从小培养创新精神。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乐于提问,敢于质疑权威,挑战权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教师则作为知识的引导者,为学生思维创新不断的提供源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3.3 解放思想,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年代,新事物不断的取代旧事物,我们的科研工作者需要无限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科研创新工作中。这时候就需要社会,国家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安宁,崇尚科学的氛围去全心全意的进行研究。要不断的完善科技法规,保障科技创新工作者的利益,并且保障实施力度。政府和国家用立法手段引领社会营造出崇尚科学的良好的人文环境。

  3.4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资金是很多科研项目最基本的保障,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我们的科研人员才敢于创新。对于我们目前的经济现状和科技现状,应当大大增加对科研资金的投入。根据国家的能力来增加科研创新的力度,同时也要制定一些奖励制度,鼓励国内企业,高校等作出自己的创新型研究。让每一笔资金都能用到科研工作中去。

  4 总结

  总之,要想中国的综合国力有较大的提高,就必须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与效率,就必须要培养出创新性人才。科技创新,重点就在于“创新”二字。创新包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用于创新的思维方式,聪明才智,精神品质,价值观念等等。科技创新不要不断地积累经验,勇于创新,敢于试验,要把科技创新落实到实处。研发出能多加快经济发展的科技。科技的创新,首先要保障科研人员全心全意的投入,其次要保障社会营造出的良好的崇尚科学的氛围,再者就是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科技创新能够投入实验。在保障科研创新的同时,也要培养下一代的创新意识,让中国的未来更有希望。相信,在国家的支持以及科研人员不断努力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定能有质的飞跃,中国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国。

  【参考文献】

  [1]张艳,刘应征.依托重点实验室 培养科技创新团队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5).

  [2]吴启运.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一点思考[J].生产力研究,2006(10).

  [3]王乐宏,陈建兰,李伦良.评价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J].甘肃科学学报,2004(2).

  [4]宋涛,丁爱国.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7).

  
看了“综述性科技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综述性科技论文格式

2.综述性科技论文怎么写

3.综述性论文范文

4.科技论文综述怎么写

5.综述性论文格式范文

271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