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 >

论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2)

时间: 朱智秀1 分享

  三、现代文学的否定对象:中国古典文学
  三篇《小说选集·导言》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态度方面表现出比较一致的倾向。茅盾和鲁迅在导言中只言片语地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他们都表现出明显的否定和反对的立场;而在小说三集中,郑伯奇对这一方面的内容竟近乎完全忽略,这种明确的漠视不能不说是他的表态方式,暗示了他的否定和不屑。三位编选者对待古代文化和文学传统的态度与他们对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推崇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小说一集·导言》中,茅盾在以下几处或隐或显地提到了古代的文化和文学,从不多的文字中我们可以大致窥见他的态度。《小说一集·导言》第二部分的开头,茅盾对《新青年》杂志的特点进行分析时指出:“他们的文学理论的出发点是‘新旧思想的冲突’,他们是站在反封建的自觉上去攻击封建制度的形象的作物——旧文艺。”对这一事实,茅盾认为“这是‘五四’文学运动初期的一个主要的特性,也是一条正确的路径。”[1]?(P2)在这里,茅盾坚定地认为对文学所持的“创作态度”的不同是新文学与旧文艺的根本区别。他曾在《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一文中说:“我们要在现代小说中指出何者是新何者是旧,唯一的方法就是去看作者对文学所抱的态度;旧派把文学看作消遣品,看作游戏之事,看作载道之器,或竟看作牟利的商品,新派以为文学是表现人生的,诉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扩大人们的同情的。”[4]?(P233)他始终把“反封建”的彻底程度与新文学发展的成就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坚定地认为“反封建”活动的进行对“新文学”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对作家的创作进行具体分析评价时,茅盾流露出的则是对古代小说创作特点的排斥和否定。明显的例子我们可以从他对朴圆的《两孝子》和利民的《三天劳工底自述》的评论中体会出来。同时,在这些评论中,茅盾对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典型模式“章回体”表现出鲜明的否定态度并反对小说叙述语言的“文白夹杂”,而他提倡和喜爱的是流畅的白话语体和小说中能够反映人物身份和个性的活生生的对话。
  在《小说二集·导言》的开头,鲁迅从《新青年》上所发表的小说由“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的变化来开始自己对“新文学小说”的阐述,言简意赅地指出了使用“文言”还是“白话”是区分旧小说和新文学小说的重要因素。而《新青年》杂志在新文化运动中鲜明的反封建特点和对科学民主自由的倡导由此也成为“新文学小说”题中应有之意。在这里,鲁迅用简短的文字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方面道出了“新文学小说”的基本特征。在对新潮社作家的创作进行概括评价时,鲁迅写道:“自然,技术是幼稚的,往往留存着旧小说上的写法和情调;而且平铺直叙,一泻无余;或者过于巧合,在一刹时中,在一个人上,会聚集了一切的难堪和不幸。”[5]?(P2)这样的评论集中指出了新潮社作家创作的不足之处,技巧上的旧小说痕迹,叙述上的缺少含蓄,情节设置上的有悖情理都是他们创作不成熟的表现,而鲁迅似乎对他们创作中“旧小说的痕迹”这一点更为重视,这反映了他认为“新文学小说”创作必须摆脱旧小说传统的潜在意识。
  郑伯奇的《小说三集·导言》一直在大谈外国的文学与思潮,从日本、德意志、爱尔兰的文学发展到法国文学、俄国文学,从浪漫主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到象征派、表现派、未来派,等等,唯独对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没有直接讨论,仿佛创造社作家的创作与中国古代的传统无关一般。这反映出郑伯奇论证的思维出发点在于对创造社与国外文学发展关系的梳理,而忽略甚至无视它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在继承关系。其实,在谈论创造社时,郑伯奇也曾清楚地表述过它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他认为创造社的反封建立场和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在后来写的《忆创造社》一文中,他在第一部分就鲜明地写道:“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在伟大的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所掀起的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五四时代的文学艺术团体一般都带有反帝反封建倾向。其中这种倾向表现得最鲜明、最尖锐、最强烈的要推创造社。”[6]?(P3)他还分析了创造社成员的阶级出身以及在日本留学所感受到的屈辱所激发起的爱国主义热情,由此阐述了他们在“五四”运动影响下接受了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而具有反帝反封建立场的基本特点。而在《小说三集·导言》中,郑伯奇对此并没有明显直接的表述。
  
  四、现代文学的精神追求:尊重个性
  在三篇《小说选集·导言》中,三位编选者对作家作品的批评都表现出尊重作家个性的特点,他们并不因为作家同属于一个文学社团而忽视他们各自的特色,这反映了“五四”以来个性解放思想影响下的对作家主体的重视。
  “个性解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思想内涵之一,它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对个性解放的理解各有侧重,但在当时的语境中,个性解放有着基本的思想内涵,主要指个体从中国古代儒家礼教的束缚中摆脱开来,追求个性自由和人格独立。”[7]三位编选者都十分重视“个性解放”的文化革新意义,这从他们的言论中就能够体现出来。在新文化运动发生10年前鲁迅留学日本时,就已经在《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早期重要的论文中,明确地表达了他对个性解放的立场,他写道:“张大个人之人格”为“人生之第一义也”[8]?(P54),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用自己的创作延续并深化了对个性解放命题的思考,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杂文《我之节烈观》等对束缚人的个性与活力的传统礼教、道德习俗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吹响了个性解放的号角。在“五四”文学革命的初期茅盾就意识到个体独立的重要性,将个性解放视为学术振兴、国家获救的前提条件,并且认为“个性解放是新时代的学生真正摆脱传统习俗影响的根本途径”[9]。郑伯奇作为创造社的成员,他在文学观上也与创造社总体倾向上比较接近,对作家个性的重视也是其一贯的态度,这从他对创造社作家的具体评价中就能够十分清楚地体现出来。
 文学是时代的心声,个性解放可以说是初生的新文学的灵魂与主题。没有个性解放,也就没有新文学的诞生与特征。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等新文学运动的纲领性论文,都强调了新文学的语言、内容、思想、体式等应避免因袭、模仿古代文学,要有独特的个性和时代的特色。茅盾后来也总结说,新文学运动的最大特色是作家们开始注重自己的创作个性,“人的发现,即发展个性,即个人主义,成为‘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主要目标”[10]。因此,纵使是同属于一个社团、拥护同一种创作主张的作家,他们的创作个性也异常分明,如创造社的郭沫若与郁达夫,他们在“五四”时期分别创作了诗集《女神》与小说集《沉沦》,前者充满了阳刚之气,后者充满了阴柔之美,都是个性鲜明的好作品。三位编选者对作家创作个性的重视充分表现在他们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论中。
  在三篇导言中,三位编选者对新文学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是十分准确的,他们在导言中表现出的共性充分体现了这些方面。由于《大系》在新文学发展史中具有奠基意义,这些编选者在总结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发展成就时,对新文学的特点的理解,深刻影响了我们对“新文学”基本看法。
  现在,学界普遍认为:新文学(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被称为“现代文学”)是指中国20世纪初随着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而逐步发展壮大的现代主流文学,也是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型并形成新的传统的文学。它产生后便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迅速打破了旧文学传统,确立了自身的主流地位。新文学之所以能战胜旧文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为新文学的发展从思想上和发展方向上开辟了全新的道路。“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借鉴西方资产阶级的先进文化而发起的一次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文化运动,其坚定地提倡科学与民主,彻底地反对封建愚昧落后。他们拥护德先生与赛先生(民主与科学),他们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若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11]?(P28-29)“五四”新文化运动形成的新的思想观念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内容和追求,为新文学发展的启蒙主义立场奠定了基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推动下发生的“文学革命”大力进行文学革新,坚决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使新文学在语言表述上具有与传统中国文学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
  其次,新文学的发展受到了西方文学观念的全面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说是一种“从思想观念到艺术形式”的“形成性影响”。[12]?(P22)不论是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位一体的文学格局,还是各种文体的创作手法,都无一例外地留下了这种影响的痕迹。但“西方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观念影响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学的功利意识,二是文学的主体意识。”[12]?(P16)其功利意识主要表现为新文学作家创作的启蒙立场,救亡心态以及富国强民的追求。而文学的主体意识,则主要是作家自主意识的觉醒、个性的解放和张扬。这种由新文化运动所带来的人的解放正是作家独立意识和个性形成的主要条件,也正是新文学作家与“文以载道”的旧文学创作者的一个巨大区别。
  最后,在文学创作上,新文学作家主要借鉴西方的文学艺术手法,对中国文学的传统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使文学艺术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面貌,小说创作方面的革新尤其引人注目。这种多方面的巨大变革使新文学最终取代旧文学成为现代文学的主导力量。新文学战胜旧文学的文化优势,积淀在其文学创作中,便形成了其具有特色的新文学传统。
  如果我们把三篇《小说选集·导言》中所表现出的编选者对“新文学”的一致态度和我们现在对“新文学”的基本看法相比较,就能很清楚地发现它们内在的一致性,这充分反映了编选者在《小说选集·导言》的“新文学”观对后来的“新文学观念”的确立产生的深刻影响。重新审视《中国新文学大系》这一经典丛书将为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究20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进程提供有力的历史资料。
  
  [参考文献]
  [1]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2]杨义.中国文学的百年回首.晨窗剪霞——杨义学术随笔自选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3]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4]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6]郑伯奇.忆创造社及其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7]吴成年.新文化运动的原动力:个性解放.江苏行政学院学报[J].2004,?(4).
  [8]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9]茅盾.学生与社会、一九一八年之学生[J].学生杂志,1917,?(12).
  [10]茅盾.关于“创作”[J].北斗,1931,创刊号.
  [11]党秀臣,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参考资料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12] 李岫,秦林芳.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导言(上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