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 > 新闻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综述(2)

新闻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综述(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新闻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综述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1

  浅论新闻评论主持人的素质

  新闻评论是当代各种新闻媒介普遍运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政论性新闻体裁。在新闻体裁中,新闻评论相对地说,是一种比较年轻,尚未充分发育的文章形式,但新闻评论节目从来都是广播电视节目的主体、龙头,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是广播电视宣传的重要功能,“新闻立台”正是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者对新闻节目重要地位的认识。可是从主持人节目角度看,当80年代初主持人节目形式在我国大规模兴起之后,这种节目形式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各类节目中很快就红火起来,唯独在新闻评论节目里采用主持人节目形式,足足晚了大约10年。

  究其原因,与国情有关,与观念有关,比如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性质的认识,对新闻评论节目传统的认识,对主持人这一媒介角色作用的认识,等等。当然也与体制、人才、社会大环境有关,与改革进程有关。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新闻评论类主持人节目终于在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了,新闻评论类主持人节目虽然姗姗来迟,但是准备却比较充分,因此,一出现就格外引人注目,后来的发展,更是急起直追,迅猛异常,可谓:“后来居上”。

  1996年播出4期后,改版为由《东方之子》、《面对面》、《生活空间》、《时空报道》四个子栏目构成的纯粹的新闻杂志型主持人栏目。新闻评论类主持人节目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发展之迅猛,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它以正确的导向,鲜活的时代气息,贴近百姓的角度,现代而又多样的传播方式,以及其朝气蓬勃、锐意进取、有较强的新闻素质和基本功的主持人,引起人们的关注、兴趣和重视。

  在实践中,对新闻评论类主持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清晰、明确:

  一、要有新闻敏感,即有灵敏的“新闻鼻”、“新闻眼”

  新闻评论类主持人首先是一个新闻记者,然后才是主持人。必须具备新闻素质,尤其是新闻敏感,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嗅得出新闻,并能及时捕捉住这些新闻。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主持人始终以敏锐的嗅觉关注着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他们明确提出以“独家”、“独到”、“独特”为追求目标,他们有关香港回归、澳门回归、问题、学生减负、反对台独等问题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正是《焦点访谈》报道的大量社会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新闻性和较大的新闻价值,所以栏目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要有一定的新闻阅历和扎实快捷的采编播能力

  密切联系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和基本功。客观现实也向我们表明,有一定的新闻从业阅历尤其是记者实践的主持人才有真正胜任的可能,而不管他(她)是来自播音员、编辑还是教师或其他行业,这正是呼唤“记者型”主持人的道理所在。目前我国的节目主持人大多由播音员担任。他们缺乏新闻实践和缺少采编经验,如果要当新闻评论类主持人,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高丽萍就是一例。高丽萍曾在山西电视台当过播音员,后又当过记者、编辑,1980年起,她尝试着走一条采编播合一的新路,并很快获得成功,她以现场采访见长,善于提问,评论得体,言简意赅。从下面表1中6名超级明星中,我们便可得知这一点。

  表1中这些“超级”明星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具有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具有高巧的采访技巧,都是第一流的名记者。他们作为主持人常能在各种复杂的现场,应付各种棘手的问题,采访到独家新闻,搞到一些内幕消息。

  三、要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深刻的判断分析能力和独到见地

  实践证明,新闻评论类主持人如果缺乏政策理论水平和判断分析能力,就必然会使节目缺乏思想深度,使内容陷入概念推演公式化,结论简单化的境地,缺少说服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受众已不满足于“感情型”和“介绍型”的主持人,还需要“思考型”的主持人。《观察与思考》的节目主持人肖晓琳,在《让我们伸出双手》对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及家长的采访报道中,不管独到见地,深层思考:“当城里的孩子们熟练地玩着电子游戏机和因为营养过剩而要参加减肥夏令营的时候,这里的孩子却因为父辈无力负担一年几十元的学杂费而不得不辍学!面对那些纯洁天真的目光,我问自己: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大都市里的记者,对我国国情,对那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心态究竟看真切了多少?”主持人这种深刻来自于深入采访的感受和心灵的撞击。她曾分别在两年的秋季里深入到我国西南、西北贫困地区采访。

  四、要有快捷的现场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新闻评论类主持人经常到现场采访和主持节目,要根据现场瞬息万变的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反映,方能做到急中生智,应付自如。尤其是直播现场,主持人的大脑要始终保持高度的凝聚力,随时处理各种意外情况,回答听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如黑龙江电台曾举办过一次直播节目,请弃官从商的原哈尔滨市政府秘书长刘平德到直播室和听众电话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听众从不同侧面提出问题,刘平德认真坦率一一作答,主持人机智灵活加以引导,推波助澜,通过一个政府官员辞职从商这一现象的对话把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更新的观念活生生地呈现在听众面前。

  当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新闻评论类主持人,无不具有出众的口才,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克朗凯特的接班人丹拉瑟,就是美国一致公认的口才最好、风度最佳的主持人。他从50年代从事广播电视记者工作,以现场即席报道著称。在做记者时,他做过许多高水平的现场报道。他主持节目时神态自如,语言流畅,简明清晰,从不拖泥带水。

  总而言之,时代造就了电视这一媒介,媒介又造就了一批引人注目的明星,但愿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一批又一批具备综合素质的新闻评论类主持人在广播中或荧屏上出现,从而为色彩纷呈的电视节目锦上添花。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2

  浅析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技巧

  长期以来,在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一直存在着重采访,轻编辑的观念,认为负责新闻采访的记者要比负责后期新闻制作的编辑重要,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了在广播电视新闻工作中,忽视后期的新闻制作编辑工作,影响到了广播电视新闻播出的质量。近些年来,随着电视新闻杂志类节目的兴起,后期编辑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只有编辑把记者采访回来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有效的加工处理,才能使新闻稿件的广播达到尽善尽美。那么,编辑到底该如何对原始采访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呢,这里就需要从具体实际出发,遵循一定的技巧来进行。

  1 前提编辑工作,是提高编辑效果的关键。

  长期以来,都认为编辑工作就是电视新闻的后期制作工作,就连编辑人员本身也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对采访回来的新闻材料进行必要的后期加工,但随着新闻媒体的扩张和从事新闻媒体人员的增加,经常会出现因记者找不准新闻采访的重点,而错过了对最佳和最必要新闻材料的采访和记录,这不仅给新闻播报带来了压力和困难,而且容易失去原有新闻播报的风格。编辑的第一要务,就是使后期节目的制作和播报始终保持节目原有的风格,但如果,编辑人员还像以前那样简单等待采访材料回来后进行制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后期制作的效果,因此,编辑人员要学会与时俱进,将编辑工作提前,主动参与到前期记者的采访工作中,帮记者采访定准方向,这将大大有助于其后期的编辑制作工作。

  例如,对汶川地震情况的播报,有的电视媒体编辑,对派出的记者都事先做了采访主题的安排,使其各负其责,等采访材料一回到后方,各个编辑就可以根据不同人负责的不同主题进行快速分类,之后进行迅速的制作和播报,这样不仅降低了新闻后期制作的困难,最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进行其他新闻的采访、编辑和播报,充分体现了新闻播报的时效性,对确保文稿和表现力与节目风格保持一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 注重节目反馈,能有效督促编辑技巧的改变和提升

  任何新闻媒体工作都十分注重收视率的提高,收视率提高的关键是能播报出吸引人们眼球的新闻,因此,在新闻前期的采编和后期的制作中,要求记者和编辑都要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尤其是编辑人员,要从众多的新闻采访材料中找到能提高收视率的新闻素材并进行角度选择性的编排制作,因此提升编辑人员的新闻价值判断力尤为重要。但编辑人员进行后期制作工作时,则必须要注重百姓对新闻栏目的态度和反应,也就是说要时刻注重节目反馈,要根据节目的反馈信息来处理新闻材料的后期制作,改进其编辑方法和改变其编辑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编辑不断提高其编辑技巧,才能使新闻栏目收视率得到稳步提升。

  3 注重具体新闻中的具体材料处理方式,是新闻编辑技巧的重点

  根据当前新闻材料的特性和特点,在新闻材料的编辑过程中,编辑人员可以从新闻材料的实际出发,采用适当的处理技巧,来达到新闻播报的目的。

  1)模糊化的处理技巧。

  模糊化的处理技巧适用于急发性的新闻和具有保密性特点的新闻播报。急发性新闻,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使得新闻采访人员没有时间去考证其发生的原委,但还需要紧急播报,这个时候就应该对没弄清楚的信息进行模糊处理,这样不仅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还保证了新闻的真实性。而对于涉及个人隐私和国家法律法规禁止播报的内容时,编辑人员在对采访材料的处理技巧上可以采用模糊化的处理方式,这样可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又可以达到新闻播报的目的;

  2)巧用DV,提高新闻编辑技巧。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DV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而DV也是当前新闻采编人员最常用的现代化影像数字采编工具。新闻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因此,在新闻采编上,电视新闻媒体对社会普通人员提出了奖励DV新闻线索提供者的新闻采编方法,使所有的市民和百姓都成了新闻采访的一线工作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新闻采访信息的获取量,也保证了新闻媒体能够有效获得第一手的新闻材料,这些DV信息材料一般再经过编辑人员的加工处理就可以在新闻播报中播放了。

  但这种新闻采编手段也有一定的弊端,因为百姓毕竟不是经过新闻专业训练过的专业人士,其拍摄DV的角度常常以个人关注点为出发点,而不是从新闻价值角度去拍摄和发掘新闻价值的内涵,加上画面和语音文字的配备,常常出现不相协调的情况,因此,也影响了DV材料的最终实用性,但毕竟这是对新闻编辑工作的一个有力补充,也拓宽了新闻采编的一个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闻编辑的技巧,只是需要编辑人员进行选择性的运用;

  3)电视新闻编辑后期制作和播报的连贯性、及时性、时效性和灵活性,是新闻编辑技巧的完美展现。

  新闻播报注重时效性,指在最快的时间内播报新闻,连贯性,强调部分新闻的追踪报道,及时性,强调新闻反应问题的及时性和解决问题的迅速性,灵活性则主要指新闻播报过程中对突发新闻的插播处理。编辑工作是千头万绪的,既要体现出编排的科学合理性,又要体现出新闻播报的质量,因此要处理好这些关系,就需要编辑人员对电视版面空间做一个全面了解,并做到可控性,即在有限的时间里播报出丰富、活跃和及时的新闻内容。

  要根据电视制作所需要的时间,来确定“成套新闻”、“突发新闻”和临时出现的“可观新闻”的关系,做到科学合理安排。如果是中药的突发新闻,导播可以临时决定进行适时播报,也可以将报道切入现场,达到及时播报的效果。而这种插播,就意味着对新闻节目的临时迅速重新规划,避免新闻播报的超时或者时间不够用,影响新闻播报效果。新闻编辑的这种灵活性、及时性和突发性,经常发生,因此需要编辑人员很好掌握编辑技巧,才能做到完美处理。

  4结论

  新闻编辑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编辑人员具有一定的新闻素养和编辑技巧,才能在工作中科学有效的处理,才能保证新闻播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新闻学毕业论文篇3

  浅谈新形势下的新闻采编工作

  一、新闻采编工作的现状

  (一)新闻采编工作人员的特点。

  1、截至2014年底我国持有新闻记者证的新闻采编人员约有三十五万人,90%以上的新闻采编持证人员均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报纸、期刊记者十二万人,广播、电视、通讯社等媒体记者十五万人。从性别上来看,男性略多于女性;从年龄结构看,中青年记者占了绝大多数。

  2、新闻采编从业人员表面上看起来综合素质和年轻化程度都比较高,但我国对新闻媒体事业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出现过一些持假证的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以提供虚假、伪造的证明文件等欺骗手段申领新闻记者证;利用新闻采编工作之便从事广告、发行等经营活动;被吊销新闻记者证且未满5年的人员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编写虚假新闻,包括在采写新闻报道中采取凭空捏造,无中生有,隐瞒事实,制造假象等方式,造成发表的新闻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行为。

  (二)新闻采编工作的内容。

  1、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调查研究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具体任务和要求自觉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具体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编辑。新闻编辑是按照媒体的编辑方针,对新闻信息分别进行评价,选择,加工,配置,协作组织版面或者节目,公开传播给受众,并且根据受众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报道工作,为受众的需要服务。

  二、新形势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变化

  新形势,本义是指新的事物发展形势,或者国内、国际的时事发展新的趋势。在本文指的是在这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创新新闻采编形式,提高新闻采编的水平,改善以往的模式,为当代新闻注入新鲜的血液。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媒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不再是以往的报纸、广播、电视,而是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介,这类传播媒介更便捷、迅速,不过也有一定的不足,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新闻采编能力,熟知信息的传播方式,牢牢把握当下的社会热点,并熟练使用多种传播媒介,努力做好采编工作。

  三、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新闻采编工作

  (一)新形势下新闻采编工作的不足。

  1、在我国当前的新闻采编工作中,普遍存在采编方式固定、单一,缺乏创新精神。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这种单一的采编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因此,新闻采编方式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实现采编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我国采编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2、新闻素材内容的采编比较浅显。新闻采编工作者一般只负责为新闻媒体提供大量真实、可靠的实时性素材,促使新闻媒体将某些重大实践迅速地、准确地向公众报道出来。我国大多数新闻采编工作者,能够迅速地为新闻媒体采编到及时可靠的新闻线索或新闻素材,但是,针对部分非常重大的社会问题,新闻采编工作者对素材内容的采编深度不够。如果在新闻媒体制作新闻的过程中,缺乏扎实的新闻采编工作基础,那么所制作出来的新闻将失去应有的真实性,经不起时间和人民大众的考验。

  3、新闻采编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亟待提高。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大多数新闻媒体都认识到了新闻采编工作在整个新闻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不少新闻媒体都把新闻采编工作作为整个新闻制作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新闻采编工作逐渐成为新闻事业中的重要工作之时,新闻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却还停留于原始阶段。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没能及时更新专业知识,自身能力不足,以至于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新闻采编工作。

  (二)新形势下做好新闻采编工作的应对措施。

  1、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拓展新闻采编工作方式。不同的新闻采编方式,对新闻采编工作的效果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单一、落后的新闻采编工作方式,不利于获得丰富的新闻素材。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新闻采编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拓展新闻采编方式,实现采编方式的多元化。例如,利用互联网开展信息收集工作,通过人们群众的力量来收集新闻素材,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新闻采编工作的效率。

  2、新闻采编人员应深入挖掘新闻事件。受众在观看新闻之时,最关注的就是新闻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本质。没有深度的新闻消息,对人们的吸引力不大。因此,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深入挖掘新闻的本质信息,亲身投入到实践中去,使人民群众能够深入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加强所报道新闻的影响力。例如,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对反映社会现象的重大事件,就应当给予深入的挖掘,为新闻媒体工作者解释事情的本质现象提供丰富、真实的素材。

  3、作为新闻工作者,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用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鲜明的政治观点去观察、分析、研究和反映问题,努力揭示事物的本质,客观公正地反应事物;其次应热爱新闻采编这个工作,因为,新闻工作者只有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满怀热情才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卯足干劲,尽心尽力地做好新闻工作;此外,还要努力地学习新闻采编的专业知识,时刻给自己补充“能量”,这样才能让自己不被社会淘汰,从而更好地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四、结语

  总之,在当前这样一个新形势下,新闻采编事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会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新闻事业的发展,努力做好新闻采编工作,新闻采编工作人员要加快工作思想理念的转变,真正做到以广大受众需求为导向,更加深入地了解受众需求,大力提升受众对新闻事业的认可度和关注度,从而促进新闻采编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1.新闻学毕业论文范例

2.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3.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

4.新闻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5.新闻传播系毕业论文范文

6.新闻学毕业论文

283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