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 >

浅析重大事件中出镜记者的出镜语和角色意识

时间: 耿丹丹1 分享
摘要:出镜记者,顾名思义,就是直接通过电视荧屏向观众报告新闻事实的人。上个世纪60 年代的美国率先出现了出镜记者,我国的出镜记者比西方国家晚了近年20 年,现在已经越来越被新闻从业人员所采用。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重大庆典以及突发事件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报道行为。然而,随着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已成为一种趋势,电视新闻出镜记者也表现出了现场报道中的出镜语言水平良莠不齐,在面对镜头时的角色意识不强,在报道中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下面就出镜记者在出镜时应该注意的几方面做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出镜记者;出镜语;角色意识
一、出镜记者起源
电视新闻区别于其他媒体, 一个关键要素就是现场报道,一则新闻报道是否成功,出镜记者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出镜记者从传播本质上讲是介于信源(新闻事件)和信宿(受众)之间的一个第二者,其本质功能是尽可能拉近信宿与信源的距离,最理想的状态是零距离[1]。”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最早建立了电视台,开始正式播出电视节日。在电视初创时期,电视新闻节目主要是继承广播新闻形式,由记者采写稿件,播音员在摄像机前播出新闻稿,缺少电视新闻的特色。为了适应开拓新闻报道的题材面和报道深入化的需要,从六十年代开始,美国的电视台普通采用杂志型编排方式,开办新闻杂志节目[2]。新闻节目中出现了在现场的记者,报道各自所在新闻现场的新闻。1963年11月22日,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遇刺, CBS 31岁的记者丹¬-拉瑟用他虽然慌张却有条不紊的大约17分钟的现场报道震撼了美国观众,出镜记者的大幕也由此拉开。
我国的电视事业起步于五十年代后期。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出镜记者形式也开始在我国兴起。1992年10月1日《中国新闻》开播,记者高丽萍站在天安门广场向大家做了三分钟的现场报道,1996年,《新闻调查》栏目的开播,中国第一批正式的出镜记者正式形成。屏幕上开始活跃出一批在新闻现场向电视观众表达他们的亲身经历、观察和感悟,对整个事件的评价,重新诠释了以前电视新闻报道种播音员单纯播读稿件和电视画面的新闻理念。
二、出镜记者出镜语的把握
出镜记者出镜语,是指出镜记者在出镜时所组织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的内容,包括有声语言和体态语。其研究对于新闻主题的深度化、广度化、形象化、生动化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记者和主持人更好的诠释新闻报道,让广大受众更好的了解新闻、理解新闻。
(一)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快速的应变能力。
如今,出镜记者作为电视新闻的一部分,尤其是在重大事件中,“我在现场”,是要求出镜记者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事实并且及时的传达给广大观众,而且要说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出镜记者必须具备发现新闻线索的捕捉能力,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更有说服力。央视《东方时空》记者在2004年重庆氯气泄露事故的出镜报道(当时是事发后第三天):出镜记者随着居民陆续返家,记者说:“目前,这个地区的空气质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忽然,记者的手往空中一指:“看,连小鸟都回来了。”摄像机马上摇向树上,果然,看到有几只小鸟在唧唧喳喳地叫[3]。这就是记者对主题深刻的理解和快速反应力。这几只小鸟比再多的解说词都更有说服力。
出镜记者不但要具备很好的表达能力和细致的观察力,还要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做到处乱不惊、从容不迫。有些记者一旦遇到复杂的新闻现场或者所采访的事件突发变故,就变得语言迟滞,神态窘迫,甚至完全丧失对新闻的判断力。例如1997 年香港回归,中央电视台进行全程直播,一位记者负责报道港督彭定康的活动,事件刚开始一切正常,彭定康依计划乘车离开了港督府,该记者对现场进行了描述,报道本可以就此告一段落。但记者的话音刚落,彭定康的车子竟然绕了一圈又回来了,该记者只好又拿起话筒,把刚才的一番话重复了一遍,最后说:“我们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又回来了。”但片刻之后,彭定康又回来了,这位记者只好把刚才的话第三次重复背诵。当彭定康的车子再次缓缓驶入镜头时,记者已经完全不知道怎么应对了,电视观众只能看着无声的画面[4]。
(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新颖的出镜形式。
我们经常会看到记者在出镜时运用“我现在位于某某地”“我身后正在进行某活动”之类的死板模式,这样的出镜往往会让观众们感觉死板,同时也失去了作为出镜记者增强新闻形象生动性、形象性的意义。因此在记者出镜时应尽量体现出新颖之处,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出镜才更能体现最终意义。1993年的获得中国电视新闻一等奖的报道中,就有一段很经典的出镜语言:“各位观众!我们现在是在欧洲一万米的高空,作为主持人,我有幸主持并向大家报道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此时此刻是葡萄牙午夜12:30,北京时间7:30,葡萄牙在静静地熟睡,北京在悄悄地苏醒。刚刚结束了美国、古巴、巴西、葡萄牙四国之行的江泽民与随行人员正用歌声, 笑声洗掉十几天积下的疲劳,带着友谊飞向北京[5]。”虽然是一段时政新闻的报道,却用一种新颖的的拟人化手法交代了准确的时间地点,语言的运用相当富有感染力,很形象。
以前,在电视新闻中经常看到的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大多采用了出镜记者中景取景方式,镜头形式单一,而在美国、日本,俯拍等多种镜头表现形式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经常出现。近几年我国的出镜记者也开始以新颖的出镜形式来吸引观众、传达新闻。例如国庆阅兵时北京电视台的一个出镜报道:画面先是拍摄了战士们正步踢腿的特写,旁边是一个训练踢腿力度的简单装置,在离地面的一定位置有一根与地面水平的细线,地面上有一颗小弹珠,装置的原理就是要力度合适的踢到小弹珠,并且腿要抬到细线上,记者就以体验式的报道形式向电视观众展示了正步踢腿训练的严格和难度,镜头画面对记者的踢腿特写比空洞语言来表达正步踢腿难度要更有说服力,也更新颖。
(三)自然的体态语和恰当的着装。
传播学者认为,在许多场合,体态或者动作比语言本身更具雄辩力,“单纯的语言表达式有一定限度的,将手势、表情、语言、动作等体态与语言有机地加以结合,能够表达更丰富的意义[6]。”体态语,又称“身体语言”。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沟通手段。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体态语虽然是一种无声语言,但它同有声语言一样也具有明确的含义和表达功能,有时连有声语言也达不到其效果,这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在电视新闻中,除了有声语言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信息传输渠道就是体态语。
“电视实际是一个很敏感的东西,你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都透露了所有的秘密[7]。”新闻现场不仅仅要靠记者的语言来表达,有时候更需要用动作、手势、表情来表达信息。一个简单的转身,伸手致意,表情变化,都能表达出镜记者的“无声语言”。在汶川大地震期间,白岩松在报道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时,做了这样一个出镜报道:“现在我就站在唐家山堰塞湖排险现场,刚刚挖成的泄洪槽的里面。这个泄洪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深度和宽度呢?拿我的身高来做比例,我的身高大概是一米七九,(往泥地里一趴下)大概有我两个那么宽,将近四米。(站起来)但这还不是最窄的地方,从高度来看(走近泄洪槽壁)拿我的身高做比例,大家也可以清楚大约这个泄洪槽挖了有多高[8]。”白岩松在这一报道中借助身体当做尺子,用他的“身体语言”更直接让观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当时泄洪槽的的高度,对它有了更深刻、形象的认知。
记者的外观形象如果给人印象不佳,容易引起被采访者的不快,进而影响语言交流和心理沟通[9]。此外,在不同的采访报道中,要避免把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带上屏幕,同时也要注意不同的着装。电视是先视后听的艺术,不同的采访环境来确定自己的着装,否则,这些非语言符号将会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不同的新闻现场,出镜记者的仪态需要与所报道的新闻事件的环境相吻合。
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要穿正装,表情要自然,语言要准确到位,而在灾害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则不能穿的太正式,甚至一些特殊装备,如救生衣、口罩、手套等,都是必要的,能让观众感受到现场感,渲染气氛。另外,在一些娱乐新闻报道,比如颁奖晚会和大型盛典,有时则会要求出镜记者穿礼服,以满足场景需要。
3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