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

乡土文学论文参考范文(2)

时间: 秋梅0 分享

  乡土文学论文篇3

  浅谈贵州乡土文学的奠基者

  摘要 蹇先艾是鲁迅肯定的乡土文学作家。本文从书写“乡愁”的角度评述蹇先艾的乡土文学创作,认为蹇先艾是贵州乡土文学的奠基者。

  关键词:蹇先艾 乡愁 贵州乡土文学 奠基者

  “老远的贵州”,“心曲的哀愁”,“隐现着乡愁”,是鲁迅对蹇先艾小说的评价,我们可以将之作为蹇先艾小说创作的关键词来看待。“老远的贵州”,是蹇先艾心灵的故乡,是他描写的对象。“老远”,既是蹇先艾侨寓北京与家乡的心灵距离,也是读者乃至鲁迅对“天高皇帝远”的遥远贵州的印象,以及他们对蹇先艾小说文本解读贵州的期待。“老远的贵州”,既是客观的现实存在,也是主观的心灵印象。“心曲的哀愁”,是蹇先艾小说的基调和主观视角,是典型化的“一个人的贵州”。

  “老远的贵州”,“心曲的哀愁”,都统一在“隐现着乡愁”之下。因此,“乡愁”成为蹇先艾小说的中心词,它与“老远的贵州”、“心曲的哀愁”结合起来,共同组成蹇先艾小说的艺术世界。

  一 乡愁之一:“美妙的海市蜃楼”

  现代文学的许多著名作家都以对封建大家庭的叛逆著称。但是,所谓“封建大家庭”并不能一概而论,它产生罪恶也孕育温馨,滋生土豪劣绅也培养社会贤达,是旧思想的阵地也是新思想的前沿。许多仁人志士都出自世纪之交的大家庭,这些大家庭所具有的经济实力,使他们具备接受新思想的物质条件;所承继的诗礼传家传统,所因袭的封建礼教思想,使他们在接受新思想熏陶的同时又因袭历史的重负,思想在新与旧之间挣扎。

  蹇先艾也出自封建大家庭,他承认封建大家庭的背景,也描写大家庭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但是在他的思想深处,大家庭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是不可再现的“美妙的海市蜃楼”。

  深秋的午后,“我”和姊姊躲着父母,偷偷划着小船,“池上依稀几片绿藻残荷,点点浮萍随流水飘去……”母亲知道了没有责怪我们,反而用银片糕来犒劳我们。(《秋天》)“黄昏后,灰色的天空飘着鹅毛大雪,轻风在小巷中徘徊。”“我”倚立窗前,苦苦地等待琴妹的到来。(《雪暮》)两篇小说写于1925年,此时作者19岁,正在念北师大附中。由于父母相继去世,经济拮据。于是,他回想着在家乡的美好日子,回想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作品洋溢的青春气息,表达的美好情愫,充盈的母子之情、姐弟之情,描绘出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图画。

  将旧家庭描写成“美妙的海市蜃楼”的作品,在新文学中并不多见,我们可以从以下背景中了解作者这样写的原因。蹇先艾的家,近可俯瞰湘江,远能眺望凤凰山,周围是一片蓊郁的树林。父亲蹇仲常是前清举人,是遵义颇有名气的文士和开明绅士,曾任四川越隽、涪陵、松潘等地的知县。蹇仲常非常喜欢蹇先艾,指导他读古文,教他联句做诗,也让他阅读《鲁宾逊飘流记》、《黑奴吁天录》等翻译小说,《崇实报》、《欧战画报》等现代报刊。也是蹇仲常,于1919年亲自送13岁的儿子蹇先艾到北京求学,返乡途中重病身亡。

  在《老仆人的故事》中,作者进一步描写大家庭的和睦氛围和父亲仁爱的形象:在家里呆了几十年的仆人林富要回老家,“我”和姐姐、弟弟死活不让他走。父亲挽留老林:“你尽管拿我的孩子当自己的看待”,“养你到百年,我们总可以办得到的”。林富的原型是蹇先艾家的老仆人,父母与兄弟姐妹都没有将他当作下人看待,仆人将主人家作为自己的家,蹇先艾家中的民主空气可见一斑。

  在《子澜君》中,作者笔下的父亲形象更加完整。父亲退休后回地方做乡绅享清福,他为人豪爽正派,文章中常有愤世的感想,嘴上的嘲讽更不足为奇。于是,与同为乡绅的伯峦有了很多芥蒂,两位老人常常怒目相对。父亲送“我”到北平念书,返乡时病逝途中。伯峦一解心中块垒,痛哭于父亲墓前:“从此地方上没有这豪爽正派的人了。”

  以上小说都有蹇先艾童年生活的蛛丝马迹,都以作者的父亲为原型。由这样一位仁爱慈祥、正派豪爽、长于诗文、具有民主思想的父亲为家长,其营建的家庭氛围当然就其乐融融,孤身一人奔波在北京的作者当然将儿时的日子看成是“美妙的海市蜃楼”了。

  二 乡愁之二:“陷落在泥淖中的老人、女人和穷人”

  蹇先艾的两篇代表作《水葬》和《在贵州道上》是写农村题材、关注下层人民生活的,这类作品在蹇先艾创作中分量最重、影响最大,这也是鲁迅将蹇先艾列在乡土文学作家之首来评述的原因。

  二十岁以前,蹇先艾基本上沉溺于个人的小圈子,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思乡之愁,作品显得轻飘、感伤、幼稚。1926年发表《水葬》之后,特别是1928年回乡居住三个月后,蹇先艾看到,“到处都遇见陷落在泥淖中的老人、女人和穷人。他们的苦脸深刻地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了”。于是,作者的乡愁跳出了狭小的圈子,将关注的目光聚集在“陷落在泥淖中的老人、女人和穷人”身上,塑造出轿夫、挑夫、马夫、草药客、小偷、乞丐、农妇、妓女、补衣妇等人物形象,构成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贵州底层人物的形象画卷。

  《在贵州道上》、《赶驮马的老人》、《盐巴客》等小说表现贵州贫民的一种生存方式。贵州不通公路,主要靠崎岖的山道与外界联系,由此产生轿夫、挑夫、马夫、盐巴客等职业。他们凭借体力挣钱养家糊口,也由于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性格上不免油滑,沾染不少不良习气。特别是贵州流行的大烟,成为他们解乏的良药。轿夫赵长顺抬轿赚钱抽烟,借钱为了抽烟,卖老婆也为抽烟,鸦片使他失去了良知,最后被当作土匪吃了枪子(《在贵州道上》)。原先,“我”厌恶用“打杵”支撑着背篼拦道休息的盐巴客,甚至将他们与土匪联系起来。当在客栈看到被军阀推下山崖跌断了腿的“盐巴客”在无助地呻吟时,“我”深深地忏悔着对他们的误会(《盐巴客》)。赶驮马的老人因为年纪大了,马有残疾,无人雇用,因此宁愿被军阀拉去驮子弹讨口饭吃(《赶驮马的老人》)。

  挣扎在贫困线上的民众,总想获得生存的一席之地。但是,军阀统治下的贵州,又能为他们提供怎样的生存条件呢?草药贩子朱二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患病,全家人吃饭、治病全靠朱二的草药摊子。但是,县衙门禁止买卖草药,朱二一家生活难以为继(《踌躇》)。抽蚕丝和补衣服是屠大娘的“生路”,但是洋丝占据市场,剿丝作坊纷纷倒闭,军晌常常拖欠,补衣服的佣金不能兑现。屠大娘的“生路”究竟在哪里呢?安癞壳的妻子被土匪抓走,他迫于生计卖了女儿,最后沦为乞丐。(《安癞壳》)

  《水葬》的主人公是小偷骆毛。在他被押去“水葬”的途中,桐村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地跟着看热闹。实际上,骆毛和桐村群众就是鲁迅所憎恶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形象,他们表现出贫穷落后所造成的精神的滞重麻木,突出了思想革命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受鲁迅《故乡》等小说影响而形成的乡土文学作家们,受到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滋养,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和表现中国农民的现状和命运。作为乡土文学作家的蹇先艾也概莫能外。

  三 乡愁之三:军阀统治下“疮痍满目的旧贵州”

  1918年到1935年,贵州是军阀统治时期。兴义系军阀张春普、袁祖铭,滇军张谷成、胡若愚、徐为光、欧永昌,桐梓系军阀周西成、毛光翔、王家烈等,各领贵州三五年,像走马灯一样轮换执掌权政。贵州军阀具有依附性和掠夺性两个突出的特点。蹇先艾没有宏观地表现贵州军阀的依附性和掠夺性,没有正面地描写你争我夺的军阀战争。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事件,表现军阀之间的争权夺利给百姓造成的深重灾难。同时以人道主义的眼光,审视这一严峻现实,在一系列文学形象中寄予缕缕乡愁。

  酒家女招弟即将嫁给巴团长当姨太太,在小镇传为美谈。而苦苦恋着招弟的青年褚梦陶,为了阻止这一荒.唐婚事,在军阀的枪口下死于非命(《酒家》)。吕芳的表嫂为了讨好当军阀参谋的丈夫,竟然助纣为虐,帮助丈夫娶吕芳为姨太太(《一幕悲剧》)。盐商臧老板娶了怀着身孕的吕团长的姘头桂花,还当宝贝一样地宠着,并依仗桂花和吕团长的关系,抬高盐价,制造盐荒,排除异己(《盐灾》)。马克思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在当时军阀主政的贵州,军阀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民众惟有服从军阀的权威。蹇先艾从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的角度,揭示出军阀势力所形成的荒.唐社会现象,以及军阀统治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伤害。

  蹇先艾描写了“陷落在泥淖中的老人、女人和穷人”,也刻画了军阀统治下无助的乡绅、僧人和士兵。乡绅黎正宣期望烟土生意赚来大钱,却因军阀与土匪的勾结使他的生意血本无归。(《乡绅》)赫赫有名的绅士凌鼎章在与军阀厉队长的斗法中占不了丁点上风,凭他的声望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干女儿海棠和她的戏班。(《山城的风波》)军阀战争中,佛门圣地也惨遭践踏,法明和尚出于尊严也迫于贫困上吊自杀。(《两个不幸的人》)军阀队伍中的士兵也处于被欺压的境地。新入伍的汪贵领不到军晌,因偷窃被洋人打得鼻青脸肿。(《胜仗》)军阀统治是近代贵州的痼疾和毒瘤,军阀统治的灾难无孔不入,使本来就贫穷落后的贵州雪上加霜。在表现下层人民苦难生活的基础上,蹇先艾将笔触伸向社会各个阶层,从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的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军阀带来的深重灾难,寄予他对故乡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 贵州乡土文学的奠基人

  贵州新文学主要表现为乡土文学,蹇先艾是贵州乡土文学的奠基人。在鲁迅、茅盾等人的影响下,蹇先艾乡土题材小说的创作由幼稚走向成熟,乡土文学观由朦胧而逐渐清晰。有了明确的乡土文学观念,乡土文学创作逐渐走向成熟,写下了《水葬》、《在贵州道上》等优秀作品。他在《我所理解的“乡土文学”》等文章中,概括了解放前乡土文学的特征:揭露旧社会的怪现状,抨击、嘲讽反动统治者,同情劳动人民;表现习俗风光,人物语言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他认为,乡土文学是发展变化的,是遍及全国的。

  蹇先艾在创作中实现了他的主张。不管是表现乡愁,还是再现军阀黑暗统治,无论是描写自然景物,还是刻画贫穷百姓形象,他都将黔北乡土作为小说的生活场景,都努力通过人物命运、人物语言、乡风民俗表现地域文化特征。

  乡土色彩见于作品的山川景物、社会环境,也见于风俗民情、人物语言。《贵州道上》对险峻的贵州山道的描写,《谜》中对黔北旷野月夜的刻画,《蒙渡》表现的山区的蒙蒙细雨,《水葬》渲染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社会环境,《酒家》、《盐灾》表现军阀战乱带给民众的灾难,给我们展示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黔北的自然形态和社会风貌。小说中有许多具有黔北风味的描写,如三丁拐的轿子、滑杆、竹节叶子烟竿、夹笋壳子斗笠、布鞋上套草鞋的大脚农妇……对山区民众的气质、心态更是刻画得细致入微。蹇先艾善于运用方言俗语,“归一”、“戏毛”、“虚飘飘的”、“车来车去”、“尔妈”等俗语,强化了作品的乡土特性。

  贵州新文学,特别是贵州乡土文学,与蹇先艾的名字密切相关。蹇先艾关于乡土文学的创作实践与理论主张,深刻地影响了贵州作家的创作,对贵州乡土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当之无愧地成为贵州乡土文学的奠基人。

  参考文献:

  [1] 蹇先艾:《蹇先艾文集》(第一卷),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3] 蹇先艾:《从〈朝雾〉到〈盐的故事〉》,《蹇先艾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 蹇人毅:《乡土飘诗魂――蹇先艾纪传》,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 蹇先艾:《乡间的悲剧》,《蹇先艾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 鲁迅:《呐喊?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7] 蹇先艾:《蹇先艾散文小说选后记》,《蹇先艾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 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238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