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其它论文范文 > 有关护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有关护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有关护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护理管理是以提高护理质量为目标的活动过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护理管理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护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一: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

  摘要:目的讨论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4名护理人员,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2名。对比两组护理人员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将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当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 护理质量

  我院从2013年开始将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64名护理人员。其中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20名,护师14名,基础护理人员26名;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为(29.3±8.1)岁;当中本科15名,大专32名,中专17名。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2名。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轮班制度,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统一化管理。研究组采用分层级管理方式。

  1.2.1层级设置。针对护理人员实施个人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工作经验以及学历水平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层级上岗,设置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护士组长以及护士长的层面管理模式[1]。针对每个层级进行对应的职责划分与分工协作内容,构建层级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以及工作流程,达成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的目标。

  1.2.2层级分工。初级责任护理人员主要负责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向病人提供全面、系统、全程的护理工作,包含健康宣教、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各类护理与治疗、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以及生活照顾等;高级责任护理人员则主要负责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中针对病人不同的阶段实施对应的评估,依照病人存在的或者潜在的心理问题或者护理反馈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同时要做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等,并且要针对初级责任护理人员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指导、检查;护理组长主要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室管理,指导高级责任护理人员与初级责任护理人员进行疑难病例的处理,安排组织护理会诊工作与护理查房工作,主要负责一些难度较高的护理技术操作,同时负责监督、指导高级责任护理人员;护士长则主要负责整个科室的护理管理,定期检查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1.2.3不同工作待遇与权限。晋升到高级责任护理人员以上,都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与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能够在护理质控、护理会诊以及护理查房等各项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其自身专业技术指导作用。应当严格遵循责权统一的准则,把护理人员的绩效分配、层级以及职称晋升等进行有机整合,依照每一个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分管病人数量以及护理质量进行绩效考核。

  1.2.4排班模式。对护理人员的排班采用弹性排班方法,根据医院门诊的实际情况,切实增加夜班、高峰阶段以及薄弱时间段的护士人力,切实保障各班技术、经验以及人力的平衡性。

  1.3评价标准

  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的调查用表,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含病人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健康教育、护理缺陷差错、基础护理质量、病房管理质量以及整体护理质量等。调查的具体方式:病人评价、上下级背靠背评价、护理人员之间进行交叉匿名评价。护理满意度分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2讨论

  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当中,没有严格根据护理人员的资质、职称以及专业能力实施分工,各个班的护理人员则只是完成自身当班的护理工作,针对病人缺乏系统性、持续性的护理服务;各个班护理人员的人力配置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夜班与中班采用单班制度,导致各个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巨大,无法有效保障护理服务质量。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之后,对应岗位的设置与护理人员自身的协调、沟通、技能、资历以及职称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进行匹配,使得每个护理人员的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的,从而有效满足广大病人与医师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2]。分层级管理模式下,依照不同的护理岗位划分对应的职能、职责以及权限,使得职责与分工极为明确,从而有效提升护理队伍的凝聚力,保障各项护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切实提升护理质量。通过在各个科室构建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护士组长—护士长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切实保障相关的措施制度都能够落实到实际的护理工作当中。而通过分层级管理模式,使得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针对对应的病人,能够进一步掌握其所负责病人的实际情况与相关需求,可以为病人提供预见性的护理,便于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提升护理质量内涵。本组研究数据当中,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的研究组,其护理总满意度达到了93.75%,显著优于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对照组的78.13%,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将分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与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婧婧,李旭兰,郑秋霞.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10):1135-1136.

  2张炜.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在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美容医学,2012,(18):843.

  有关护理管理毕业论文范文二:护理管理计算机信息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对护理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意义、现代医院护理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入的相关要求与具体设计思路进行探析。

  【关键词】护理管理;计算机信息技术;设计应用

  作为集护理教学、科研以及临床护理等于一体的管理工作,医院护理管理是反映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特别当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的环境下,护理管理手段的提高是患者治疗康复中的重要价值体现,需要利用相应的计算机信息平台使护理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因此,对护理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设计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护理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意义

  从现行大多信息化建设程度较高的医院发展现状看,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后为其自身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1.1效益最大化目标得以实现

  传统医院护理管理活动中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单纯局限在收费、医疗文书等内容方面,涉及的护理内容极少,而在技术应用水平提高且网络应用下,使管理活动中可直接调动所有网络资源,信息流动性得以增强,有利于效益实现最大化。

  1.2信息资源得以共享

  医院护理工作在各科室中要求不同的流程,管理中涉及的数据存在明显的差异,而通过计算机信息平台应用下,所有数据可为管理者调动应用,数据应用的时效性得以提高。

  1.3护理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办公成本降低的重要手段

  传统护理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如格式文本或表格等,多表现出格式不一、填写不规范等问题,返工现象极为常见,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资源,而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便可将此问题得以解决,有利于办公成本的节约。第四,为制度管理提供便利。作为护理管理生命线,在护理模式、理念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要求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通过计算机信息平台的应用,管理制度的许多内容都可在平台中融入,护理人员仅需通过平台便可了解具体管理信息。

  2现代医院护理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融入的相关要求

  2.1计算机信息平台功能与网络搭载

  关于网络搭载,其主要指将医院各科室中的护理管理工作融入同一平台中,使医疗、管理等工作都可在该平台中实现。该系统设计下,首先需将文件上传与文章传入、管理等模块设计其中,且相关如生成JS代码、用户管理以及数据存储与管理都需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下体现出来,确保为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

  2.2护理管理栏目的具体设计要求

  护理管理栏目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下的主要是设计内容,需以护理相关职能管理需求适时进行栏目的完善,保证管理层及时判断基层管理需要,通过栏目的增减以达到管理目的。常见的护栏设计内容多体现在:

  2.2.1护理制度

  护理管理制度是管理栏目设计需考虑的首要问题,要求所有制度规范内容在计算机信息平台中一目了然;

  2.2.2护理岗位与具体职责

  其中岗位方面在管理栏目中主要需将人员分布与安排进行明确,且对于不同分布与任务下的人员划分具体职责;

  2.2.3考评模块

  护理管理中需结合具体护理质量进行考评,通过平台将考评结果反映出来,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整改意见;

  2.2.4表格文件管理

  计算机信息平台应用下,医院护理管理可根据自身表格制式要求进行设计,且在文件内容等各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规范性,避免出现重新改正等问题。除此之外,计算机信息平台中,其他教学、管理、考试、学习以及具体护理流程也都可为管理人员与基层护理人员查询,是提高护理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

  3护理管理中的计算机信息平台的具体设计

  3.1系统编辑功能设计

  结合医院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实际硬件与软件环境以及系统应用需求,护理管理系统设计中,首先需做好编辑功能设计。该系统在功能上主要将基本的人员信息输入、删除、修改以及调动分布等融入其中。以输入部分为例,管理人员利用该系统时只需利用鼠标对“增加”进行点击,系统自动弹出相应的输入窗口,该窗口下人员的姓名、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都可进行输入。再如删除部分,针对错误信息或改动信息可直接对“删除”进行点击,信息将被自动删除,若存在误删情况,窗口未关闭时仍可进行信息恢复。而在护理人员分布与调动设计方面,主要以各科室护理人员不同职责为依据进行分布设计,而调动方面需将相应的科室选定,使调动人员在新科室下得以选中,调动操作完成。

  3.2系统统计查询功能设计

  系统设计中的统计功能主要指对护理人员晋升、注册、基本信息等方面的统计,其可在管理栏目中找出对应的统计分布。且在统计模块下,除具备基本浏览功能外,也将图表内容考虑其中,常见的医院护理管理系统中将十二种统计图形融入,计算机可根据用户需求自动选择相应的图表,并列入具体统计信息。以晋升信息统计为例,在图表中晋升人员姓名、考核情况以及整体学分都可体现出来,管理人员仅需结合图表便可完成统计过程。另外,在查询模块上,除包括人员基本信息外,也存在其他许多项目查询如人员继续教育信息等。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查询系统可细化为单项与组合两种查询方式,用于可将查询条件进行输入,相应的人员信息便可显示出来。

  3.3系统维护与其他功能设计

  系统设计过程中应保证其便于医院维护,许多护理管理工作中缺少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一旦发生系统异常,将为管理工作带来较多难题。因此,维护设计过程中主要可具备:

  3.3.1字典维护

  其主要指可执行增加或删除字典的操作;

  3.3.2口令与权限设置

  二者实质为设施相应的系统使用权限,防止部相关人员盗用或窃取管理信息;

  3.3.3数据备份

  主要为使管理数据更为安全,可对相关文件与数据库信息完成备份,即使发生丢失也可找回。除系统维护模块外,护理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体现在打印与帮助方面,许多图表文件信息可直接利用该系统打印,若管理人员出现软件应用困惑,可直接点击“帮助”按钮,寻找系统应用方法。

  4结论

  护理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实际应用中应正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立足于现行护理管理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需求,从编辑、维护、统计查询以及其他各方面进行合理设计,使护理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杜伟.医院信息化建设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5:104-105.

  [2]于丽华.流程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探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04:399-401.

  [3]范青梅.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2:303-304.

有关护理管理毕业论文相关文章:

1.护理管理论文范文

2.有关医院护理系毕业论文范文

3.关于大专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4.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5.医院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1249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