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其它论文范文>

电大护理风险相关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更是护理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理风险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护理风险相关论文范文一:浅议临床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风险管理

  摘要:作为上消化道疾病最为常用的诊断方法,无痛胃镜检查能够使得患者在舒适、无痛苦环境下接受诊断,但在检查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某些安全因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危险。因此,探究无痛胃镜检查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有效避免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不良隐患,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护理风险;管理

  胃镜检查,常用于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传统的胃镜检查方法有时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导致患者出现惧怕检查的情况,甚至有可能会延误患者诊断及治疗时间。而无痛胃镜检查,主要是利用无痛技术,使得患者在静脉麻醉情况下进行检查的方法[1]。该技术可使患者处于一个安静、舒适、无痛苦的环境中进行检查,使用较为广泛,且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但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中,也存在有一定的风险,如何对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并采取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法尤其重要。护理风险管理,是一种有组织的、系统的消除护理风险和经济损失的管理方式,通过对护理程序中的风险分析,寻找最为适宜的防范措施,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有良好效果[2]。

  1无痛胃镜检查的风险因素

  1.1患者因素

  据调查来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的文化知识程度参差不齐,这导致了部分患者对无痛胃镜检查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在医护人员对其实施无痛胃镜检查时,其可能会存在有一定的紧张、焦虑的情绪[3]。加之医护人员在检查前,会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风险告知,这也可能导致患者担心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更加重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得整个检查的麻醉诱导时间增长,进一步导致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增加,给患者机体带来不良影响。除此以外,对部分严重心肺疾病和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而言,患者本身情况相对较差,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也较差,导致了无痛胃镜检查的风险因素增加。

  1.2医院因素

  1.2.1胃镜室的护理管理因素

  在部分医院中,医院对各项制度的建立并不健全,胃镜室的各项护理管理规章制度也有所欠缺,相关管理者不能有效控制监管力度,对已发现的护理风险隐患不能进行及时解决。科室护理工作人员的安排,出现人员安排不合理,护理人员工作量较大;医院的胃镜室的设施设备不齐全,设备保养不正确,相关急救药品和物品没有进行及时补充以及在使用相关胃镜检查设备前未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都可能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1.2.2胃镜室护理人员的素质因素

  护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患者的护理安全,如果胃镜室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自身并没有具备较为专业的知识以及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很有可能导致检查工作进行不准确,淡薄的风险意识更有可能会导致其不能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准确的判定,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对患者疾病诊断带来影响[4]。加之部分护理人员自身缺乏对众多风险的预见性,团队协作能力相对较差,心理素质差,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案,给患者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1.3药物因素

  在无痛胃镜检查中需要对患者实施麻醉镇静,相关麻醉药物的使用也是风险因素之一。目前,在无痛胃镜检查中,主要采用异丙酚联合小剂量的芬太尼进行麻醉。异丙酚能够快速短效的对患者实施镇静安眠作用,但该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多,且镇痛作用相对较弱。有研究显示,大剂量的使用异丙酚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循环和呼吸系统受到明显抑制。而芬太尼也属于短效镇痛药,镇痛效果明显,且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心血管状态,但其过速注射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及肌肉震颤等不良反应[5]。

  2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2.1建立全面规范的规章管理制度,有效进行风险评估

  在胃镜检查室中,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对设备预检制度、消毒操作规范、抢救工作制度等进行严格规范,并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对科室所使用的各项仪器,需进行科学管理,对各项物品进行定点分类,明码标示,并将急救物品等分配给专人负责,确保在应用时能够有足够物品供使用。相关护理管理人员还需要合理安排整个科室的人力资源,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排班,并加强监管制度,定期对科室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总结分析,并对科室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相关安全隐患,并予以排除。

  2.2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全面提高整个科室素质

  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因此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自我素质提升训练,以保障其能够在实施检查操作的各个环节中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发现。因此,可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对科室已出现的安全隐患事故进行具体案例分析,让胃镜室的护理人员能够在实践中更加加强风险意识,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并鼓励护理人员利用业余实践进行自我学习,全面提升自我护理素质,保障患者的无痛胃镜检查操作的质量。

  2.3强化各个检查环节的管理,有效避免麻醉风险

  2.3.1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了解相关操作程序

  患者自身情绪对患者的检查结果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可以在医院大厅设置一些有关于胃镜检查的宣传栏,主要为患者简单介绍无痛胃镜检查的目的、程序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在自我了解的环境中形成一种接受心理。并且,在检查前,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进行详细询问,了解患者的各项准备情况,并告知患者家属一些必要的检查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检查。

  2.3.2注重护理预见性,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各项工作

  常见的胃镜检查并发症主要有低血压、麻醉意外、呼吸抑制等,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无痛胃镜检查前对相关急救物品、药品进行严格检查,并对多功能监护仪及吸氧装置等进行有效的与检查,确定各项准备工作处于完好状态。在对患者实施麻醉时,应该对患者右臂使用留置针静脉穿刺,以防止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出现的兴奋等造成将卖同乐不畅通[6]。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使用保护袋对患者身体进行约束,以防止患者在麻醉后发生坠床等现象。

  2.3.3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排查,并及时化解

  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应将患者的左口角放低,避免误吸。异丙酚的静脉注射速度应为40mg/10s,并注重麻醉过程中血压、心率等的检测。当患者血氧饱和度小于90%时,则应根据患者情况适当给养。若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时,可双手托起其下颌,保持呼吸畅通。待检查完成后,患者需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必须在患者清醒后,且其血压、脉搏稳定后,方可撤销相关监测设备。

  3护理风险管理的意义

  对科室所实施的护理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胃镜室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通过分先管理措施,能够使得胃镜时的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得到完善,并且通过风险管理评估,可对科室进行有效的现状分析,全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实施有效的监督系统,促进胃镜室护理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的提高,给患者提供一个较为安全的检查环境。风险管理程序还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预见性和防御能力,使得护理人员在日常的检查工作中能够积极应对各项不良情况,并对安全隐患因素能够进行预见性的评估,对自身工作认真负责,从而提高了无痛胃镜检查中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能力,有效的完善了各项风险管理机制,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护理程序。

  4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服务质量、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在随之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者承担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大,护理风险则是就院内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无痛胃镜检查可对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有效检查,但其存在的各项安全隐患较多,必须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中,加强相关部门的规章管理制度,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服务意识,对各项安全隐患进行风险评估和处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宗学,刘含芳.无痛胃镜及普通胃镜检查时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13,2(2):632-632.

  [2]周有际.无痛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疾病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13,1(10):110-111.

  [3]高红,陈从侠,张伟.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安全性对比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3):2073-2074.

  [4]钟芳萍,陈小红,邱启兰.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101-102.

  [5]田海燕,郭春华,霍锦卉.无痛胃镜的临床观察及风险管理[J].新疆医学,2012,42(1):65-66.

  [6]鲍曼曼,夏致华,林正燕.无痛胃镜检查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6):46.

  护理风险相关论文范文二:浅谈ICU护理风险管理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90例ICU患者,按照护理所用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人员操作熟练度等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护理质量;满意度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属于危重病症患者的集中收治场所,因担心疗效或预后等因素,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需尽早采取有效治疗与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1]。为探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90例ICU患者临床资料。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90例ICU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所用方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0∶18,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6.26±9.13)岁;疾病类型:5例重症胰腺炎,8例脑出血,11例呼吸衰竭,14例复合伤;观察组男女比例28∶24,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6.35±9.14)岁,疾病类型;6例重症胰腺炎,9例脑出血,15例呼吸衰竭,22例复合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确保ICU湿度、温度适宜,保持空气畅通,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其进行生活、压疮及气道护理等。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主要包括:①成立护理风险小组:选派护士长为组长,设质控员、药疗、仪器监护与消毒隔离小组长,制定各自工作职责与标准,每月开展1次风险管理会议,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与应对措施。②强化教育与操作技能:遵照ICU培训计划对护理人员予以培训,每月组织1次操作示范与专业知识考核;借助失效模式对护理流程的潜在危险性因素予以分析,提高护理人员识别能力。③建立激励机制与加强护理记录管理:每年科室投票选出优秀医护人员予以嘉奖,详细记录患者病情、用药等情况[2]。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断标准

  [3]护理质量参照ICU评分表,包括沟通能力、应急能力与操作熟练度,满分100分,得分与质量成正比。自制满意度评分量表,内容包括护理态度与护理技能等,总分100分,≥80分为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

  对照组沟通能力、应急能力与操作熟练度评分分别为(80.15±2.60)、(82.21±1.50)、(78.26±2.50)分;观察组分别为(92.90±6.09)、(92.46±6.70)、(92.80±6.30)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1、5.24、7.65,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分别为40例(76.92%)、9例(17.31%)与3例(5.77%),总满意度为94.23%;对照组分别为20例(52.63%)、6例(15.79%)与12例(31.58%),总满意度为68.4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53,P<0.05)。

  3讨论

  ICU中接受治疗的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种多与病情变化迅速等特点,加之患者营养状况较差,肢体体位受限,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预后[4]。为寻求ICU护理管理有效方法,本研究对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行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护士沟通能力、应急能力与操作熟练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具体表现:观察组操作熟练度评分(92.80±6.30)分比对照组(78.26±2.50)分高,表明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考虑可能因为护理风险管理中,注重强化护士专业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严格遵照ICU培训计划,每月落实操作示范与专业知识考核等,并借助失效模式对护理流程的潜在危险性因素予以分析,均有利于强化护士专业知识学习与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度,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与操作熟练度等。此外,激励机制建立和加强护理记录管理等,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意识,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2%,表明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总满意度。考虑可能因为在对患者予以护理风险管理时,在护理风险小组中设立组长与小组长,制定各自工作职责及标准,各司其职,且每月组织1次风险管理会议以探讨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和应对措施等,有利于取得良好护理效果,从而提高护理总满意度。综上所述,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秋琴.舒适护理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7):13-14.

  [2]张伟英,王万娟,陆冬妍,等.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1):67-68,76.

  [3]李景华.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2):74-75.

  [4]李洁琼,郭成,王学良,等.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36-37.

电大护理风险相关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电大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2.电大护理本科论文范文

3.关于大专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4.电大护理学毕业论文

5.电大护理大专毕业论文

6.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134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