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其它论文范文 > 农业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论文

农业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农业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论文

  随着生态农业观光、生态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等新兴旅游模式的开发,农作物开始被开发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及美学价值,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农业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农业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全文如下:

  【摘 要】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农耕文化历史。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生产也日益远离城市人的视线。如何让农业以景观的形式在风景园林建设中应用,让城市居民重新体味、融入农业风光,进一步了解传承农耕文化。本文着重以农业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方式作为研究对象,结合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农艺园的工程实践,尝试总结出其应用的具体操作形式。

  1 农业景观的概念

  近年来,现代农业随着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还具有提供休闲观光、度假等服务生活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多重功能。农业景观是一种以自然农业资源为基础的特殊景观形态,保留了较多的自然元素,但不是单纯的自然景观,也不是潜心雕琢的城市环境,是由农业自然景观、农业生产、生活场景等多种元素综合构成的景观。

  2 农业景观的基本特征

  2.1 生态性

  生物多样性、生态协调性二者共同构成了农业景观的生态性。农业景观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这就使得农业景观具有可持续性。持续发展中的农业景观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半自然栖息地,共同构成农业景观中的生态系统。

  2.2 生产性

  生产性是农业景观有别于其他园林景观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农业景观的景观表达,主要是以农业生产作为基础的。国内起步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生态观光园,就是以农业生产为中心,集合观光、科普、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园区形式。

  2.3 审美性

  审美是人类固有的需求,人们对自然的审美由来已久。农业景观审美性包括两部分,一是农作物作为自然产物,自身具有的自然美,如:色彩美、线条美、动态美、听觉美、嗅觉美等。二是经过人类生产改造自然产生的田园景观美,如婉蜒的梯田、阡陌纵横的平原沃野、稻田麦地、果木桑麻、畜群牧童等独特农田风景。同时农业景观的审美还具有可参与性。人们可以亲身参与到产生农业景观审美的过程中,在生产劳动中获得美的享受。

  3 农业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方式

  农业景观的表达方式应既具有园林景观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生产性是农业景观最根本的特点,与之相关的农业文化是其人文景观表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方式紧抓其景观的个性特征,从以下三点总结其应用方式。

  3.1 以观赏为主的应用

  农作物的观赏价值有其不同的特色,以观赏为主的应用方式强调农作物的观赏价值,从农作物的株型、花卉、果实、色彩等角度选择观赏价值较高的作物,将农作物作为设计素材应用。从观赏角度总结其种植方式主要片植、孤植、艺术化造型三种。

  3.2 以体验、科普为主的应用

  生产性是农业景观的根本特点,而生产的劳作过程是农业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现代都市人远离自然和生产劳作的同时,随着生态意识的认知和对于田园绿色与生俱来的热爱,体验田园劳作的乐趣成为一种需求,国内90年代以来各种蔬果采摘体验园、农业观光园等农业景观形式应运而生。以体验、科普为主的应用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强化游览活动与农业生产的体验互动,通过详细合理的活动策划,调动人的积极性,以新的休闲方式诠释农业景观。

  3.3 农业景观情境化展示

  农业文化是农业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域农业文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景观。深度挖掘地域农业文化对于农业景观的多样化展现具有重要作用。农业景观情境化展示主要是通过地域性的农作物与农业生产用具等涵盖了农业文化的景观小品相结合,深度展示农业景观的文化特质,形成具有质朴自然的乡野情趣景观。

  4 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农艺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实践

  4.1 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农艺园设计背景

  青岛世园会园区规划总面积241公顷,分为主题区(164公顷)、体验区(77公顷)两部分。农艺园属于体验园区之一。主题定义为“回归田园,体味农艺”,以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为主要脉络,通过春夏秋冬不同情境的演绎,主要对山东和青岛本土农作物及文化等进行展示,将人们带入农耕生活中,体味田间野趣、回味农耕时代,在青山碧水间,在飘香果林下,在五彩耕田中体验纯朴、纯粹和豁达。

  4.2 农业景观在农艺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应用实践

  4.2.1 观赏性农作物结合农艺园景观规划的应用

  大面积、密集栽植的农作物容易形成独具观赏性的大地肌理景观。农艺园中的五谷园及向日葵花园就是采用这种形式来展示农作物的独特观赏性。中国古代的“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菽(稻子、谷子、高粱、小麦、豆子)。在农艺园五谷园的设计中,我们把“五谷”的概念广义化,搭配使用多种可以形成大地景观的农作物栽植于基地开敞块状平坦区域。如小麦搭配玉米栽植,十月中旬播种小麦,幼苗时期的小麦可以形成很好的草坪景观;随着生长时期的不同,其外观不断变化,形成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及丰富的色彩变化,由幼苗期的浅绿色到生长期的墨绿色再到成熟期的橙黄色;五月底彻底成熟后,形成麦浪景观。小麦收割后,秸秆同时可以作为肥料换填。六月上旬,播种玉米,十月中旬收获,这种搭配栽植方式,保证了一年内景观的持续性。4月中旬移栽彩色棉花苗,9月份开始采摘。不仅能满足视觉享受,更能体验采摘的乐趣。向日葵花园则是充分利用基地现状的一块谷地稍作地形的平整作为向日葵种植的区域,谷地边缘是一处天然的土崖,通过加固处理,设置观景平台,游人居高临下观赏大片盛开的向日葵,独具视觉冲击力。

  4.2.2 以体验、科普为主的应用与农艺园景观规划的结合

  加以搭配,使整个蔬果园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种植园,而是有季相变化、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园区。高处俯瞰蔬果园,田间小径将整个蔬果园按照自然纹理划分区域,产生异于城市景观的现代农业景观效果。同时,区内设有供游客材质果品蔬菜后清洗休息的场所,游人可以在品尝农产品的同时,亲身参与,享受农业景观带给人们从都市回归村野的别样风情。本地特色蔬菜与水果被广泛运用到蔬果园中。采用间作套种的方法,形成优势互补的农作群体,合理利用有限土地中的养分,提高产量与

  4.2.3 农业景观情境化展示与农艺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结合

  灌溉的相关内容,蜿蜒的木栈道结合水塘种植喜水植物,如垂柳、千屈菜、水葱等,展现水清鱼肥、植物葱茏、渔家小舟的特色景观。梨园春色景观节点是结合基地现有片植梨树设置农家小院,小院采用具有北方地域特色的现代农家院落形式,院落组群穿插在现状梨林间,营造以农家小院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餐饮、服务于一体的特色景观群组。同时院落内引入雨水花园的设计理念,开挖浅凹种植池,池内种植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如:黄菖蒲、香蒲。利用现状高差将院落及周边山体雨水汇集至种植池,形成独具生态效益的雨水花园。

  5 结语

  目前农业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总结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农艺园景观设计实践成果如下:

  (1)农业景观在进行空间布局时,应注重生物多样性,使建成后的园区能够形成独立的生态系统链,保证农业景观的生态性;

  (2)合理配置农作物景观,注重农作物的观赏配植和体验活动的应用,挖掘农业文化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田园景观,保证园区内农业景观的持续性,确保一种农作物景观衰败期有其他景观弥补;

  (3)注重农作物的养护,农业景观不同于其他植物景观及硬质景观,大多农作物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对其养护更需要细致到位,才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希望农业景观不仅仅出现在世园会等展会类景观设计当中,随着其应用方式更加的成熟、方法更加的丰富,农业景观必定可以成为城市风景园林建设当中一个重要元素。

农业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相关文章:

1.园林艺术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2.试论中国乡村景观园林和环境保护

3.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是什么

4.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

5.景观设计必须遵循辨证法论文

6.景观的科学与艺术论文

7.后现代主义与我国城市景观建设

545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