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其它论文范文 > 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范文(2)

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范文(2)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大学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式:作业成本法

  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可采用作业成本法(ABC).与传统方法不同,ABC法将各种资源耗费归集到作业而不是组织的机构或生产部门;在分配作业成本时,ABC不但采用数量动因,还有非数量动因.高校产品多样化,并且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作业成本法可以提高管理者对价格和作业价值的了解,所以,高校在理论上是可以应用作业成本法的.

  1 高校间接费用比重大.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对间接制造费用的处理上.传统产品生产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比重大,因而间接费用的处理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分配方法,如按照产品产量、IAT资或原材料比重,这种分配选择的标准往往单一,但由于间接费用不大,对最终产品成本的影响可以忽略.然而,对于间接费用比重大的产品,采用多标准、因果关系更强的作业成本计算法比单一分配基础的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更有价值,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与制造企业的产品成本构成不同,高校教育成本构成中间接费用的比重大,高校教育产品中材料费用少,教师的人工费用大,教学辅助部门的间接费用比重高,一般来说,间接费用占实际费用的50%~70%.

  2 高校产品多样化.产品类别多,需要赖以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就复杂一些.高校产品从“学生”角度看,可以分为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历教育、学位教育;全日制、在职学习;国内学生、留学生等等.从“教育服务”角度看,各类课程如选修课、必修课、实验课(实践课)、劳动课、毕业论文设计等,一名四年制本科生毕业需要修完大概五十几门课.

  3 高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组织必须以市场为向导、以消费者满意度最大化为服务目标,顾客对消费品需求的层次类型越多,成本核算越要突出“个性”化特点.作业成本核算强调为顾客服务的管理宗旨,在成本管理上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分析作业对于顾客满意度的作用,消除和降低影响顾客满意度的非增值作业,在增值作业上加强工作.

  (一)作业成本法下教育成本核算的基本流程

  1 划分资源库,确定资源动因.借鉴高校会计制 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确定高校教育活动消耗的资源库.如工资及附加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办公费、业务费、折旧费、修缮费、图书资料费、水电费、低值易耗品、科研经费和其他费用等.不同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增加和减少以上资源项目.

  2 分析作业消耗的方式,确定作业动因.根据教育活动的价值链分析将作业分为主要作业和支持作业两类.例如将高校培养学生作业分为招生就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科研和实践等;支持作业分为房屋折旧、设备折旧、资产维护、行政管理(包括日常管理、科研管理和教学管理等)、学生事务管理和福利性保障支出等.然后对各项具体的作业根据其相关性和同质性进行合并,分为几大主要作业中心(作业库).

  3 将资源分配到作业,作业分配到产品.根据“资源-作业-产品”的分配顺序,首先将高校教育支出分配到消耗该资源的各种作业上,然后将作业分配到消耗该作业的学生中,最终确定高校教育成本.

  1;用于培养学生的成本.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改进增值作业,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准确和客观地计算高校生均培养成本,为高校规范收费标准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高校进行作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障碍

  首先,学校缺乏有关教师工作时间的分配依据.比如一个医科大学的教授,同时负担教学、科研和临床指导工作,他每周查床就可能同时完成这三项工作:既指导了研究生,又为自己的科研积累了资料,同时还完成了临床指导工作.那么,如何分配他查床的时间其次,学校的教育成本与学费之间缺乏直接的必然联系.所带来的问题是:采用如此复杂的成本核算方法,但却不能作为定价的依据,那么它的意义何在人们会对这种成本核算方法持怀疑态度.第三,学校要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来设计,这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第四,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难以得到院系基层教师的理解和支持.

  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控制:进一步的思考与建议

  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已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实体.高校之间在发展规模、教学质量、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因此,高校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树立成本意识,进行教育成本核算,重视办学成本控制,提高办学效益,使高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成本核算与控制系统,才能为精简人员、减少费用、降低成本提供决策依据.为此,可从以下方面人手做好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和控制:

  1 强化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意识.高校属于非营利性组织,虽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和企业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为了持续发展,应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教育资源浪费.

  2 明确教育成本核算对象.高等教育的最终产品是学生,因此,教育成本的核算对象是学生.从理论上讲应以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各类学生作为成本核算对象,分别进行成本核算,全面地反映各类学生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成本.但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可以培养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各类学生,由于实行教育资源共享,难以区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各类学生的教育成本,所以,只能将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作为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对象.对于研究生和成教学生,可按一定的折合比例进行折算.

  3 明确教育成本核算周期.从核算成本的要求看,以自然的业务运作周期作为成本核算的期间比较适当.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周期按学年作为教育成本的核算周期比较合适,因为学校的教学是按学年组织的,学费也是按学年收取的.但为了满足政府预算管理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保持学校会计年度与教育成本核算周期不同,即学校会计年度为公历年度,教育成本核算期间为学年.

83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