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其它论文范文 >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参考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参考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参考

  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锻炼过程,是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表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参考,供大家参考。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参考范文一:高职院校图书馆移动化学科服务体系构建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也逐渐开始进行移动学习的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因此,如何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图书馆移动化学科的服务体系构建成了图书馆工作人员所需要解决的课题。基于此,笔者就高职院校图书馆移动化学科的服务体系构建进行了以下探讨。

  1移动学习

  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其属于新型学习方式的范畴,该方式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学习者可以在各种地点以及不同时间实现对相应知识的灵活、有效获取,达到学习目的。

  2移动化学科服务优势以及相关工具

  2.1移动学习具备的具体应用优势

  移动学习是对电子化学习的一种继承,具备与电子化学习相同的一些特点,其应用优势详情如下:①与传统学习相比,移动学习具备的一大优势是能够克服时空的限制。长时间以来,读者一定要通过图书馆或者计算机等来获取相应资源,享受学科服务,其接受服务的实际时间以及具体位置方面具备固定性特点。基于移动学习,读者可克服时空的限制,在任何时间以及任何地点享受相应学科服务[1]。②过去,移动学习长时间处于口号式阶段,主要是因为移动设备在市场价格方面处于较高水平,造成移动学习无法得到大范围普及。近年来,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国产智能手机价格的下降,为移动学习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十分有利于推动移动学习。③智能手机能够选择各种社交应用软件进行安装,此类应用互动性较好,能够提升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2.2移动学习过程中的常用工具

  2.2.1移动QQ。截至2014年,腾讯QQ的同时在线用户超过2亿人,腾讯公司在手机QQ技术方面已发展较成熟,拥有庞大的用户群。所以,借助移动QQ能够为读者以及高校图书馆二者间的学科服务提供有效沟通渠道。此外,QQ群还能够为学科服务人员以及被服务对象之间的良好互动服务[2]。

  2.2.2微博。微博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相当一部分高校图书馆拥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并利用微博来发布一些图书馆信息。现阶段,新浪以及腾讯是发展最快、实力最强的两个微博服务商,他们各自拥有自己的手机客户端,可以方便用户借助手机来享受微博服务。

  2.2.3微信订阅号。微信订阅号由腾讯公司微信团队负责推出,属于新型功能的一种。所有微信用户都能够免费开通,并通过订阅号来发布相关信息,而关注相应订阅号的用户均能够有效接收其发布的信息。同时,微信订阅号能够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

  2.2.4微信服务号。微信服务号也属于移动学习过程中的常用工具,是微信5.0版本的新功能,用户除了能够借助该功能实现信息及时发布外,还能够开展相关业务办理服务[3]。

  3高校图书馆在学科服务方面的创新分析

  3.1充分利用“微讲座”模式

  学科服务一直都十分重视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然而,投入大量时间来加强读者信息素养教育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此外,数据库资源在一般使用方法上相对较为普遍,已经不再需要进行大规范使用培训。所以,部分高校图书馆转而尝试耗时较少的“微讲座”。如: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在举行学院例会时,会花费5至10分钟的时间向老师讲解数据库相关特殊功能,节省培训时间,同时保证相应培训内容均能传达,这样既能够避免对学院会议进程造成影响,又能够促使培训效果大幅提高[4]。该类教育方法在移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高校图书馆能够筛选出一些特殊的资源,并利用各种技巧对相关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图书馆可以录制一些小视频或者制作一些简短的培训课件,将其发布至相应的移动学习的平台,方便学习者接受服务,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

  3.2资源数字化加工以及处理

  在移动学习时代背景下,读者通过各种移动设备对相关学术专著以及论文等进行阅读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文献在数字化技术方面发展得已经较成熟,另外,数据库商在移动化阅读技术方面越来越好,能够为图书馆的移动学科服务创造良好条件。如: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加强与院系之间的合作,安排专业教师提供各种教学方面的参考书目,由图书馆对其实施数字化加工以及处理,同时将这些资源上传到相应的移动阅读平台,学生通过移动阅读设备实现对平台的有效访问,及时了解相关参考内容[5]。

  3.3通过移动终端加强学科服务

  以前,部分传统学科服务要求读者亲自到图书馆内进行办理。而在移动学习时代,相关学科服务均能够被移动至移动终端上。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高校图书馆均通过微信服务号来实施移动化服务,然而,其服务一般为借阅、资源查询等方面的基础服务,通过微信服务号尚不能提供学科服务。图书馆可考虑借助微信服务号,向广大读者提供培训预约、数字资源远程访问权限开通以及课题跟踪等服务申请表,引导读者正确对电子表进行填写,之后实现对相关权限以及服务的有效开通和申请[6]。通过这种做法,就能够尽可能方便地为读者提供相应服务。此外,该服务方式相对较新颖和时尚,有利于提高读者对其的兴趣,发挥良好的宣传效果。

  3.4加强信息资源推送工作

  学术信息资源推送属于学科化服务的重要内容,高校图书馆必须要对学术会议资源以及相关学术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将其推送给相应学科的老师以及学生。另外,邮箱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学术信息推送方法,读者借助计算机能够顺利登录邮箱,并实现对相关学术信息资源的查阅。在移动学习背景下,读者需要借助移动设备来对相关学术信息资源进行接收,需求很大。新浪以及网易等服务商均具备自己的移动客户端,用以读者邮件接收以及发送,为学科服务创造平台,图书馆可以在避免投入的情况下向读者提供相关移动学习服务。此外,图书馆应该构建专门的学科服务QQ群,针对相应学科读者进行有效整合,同时,将学术信息资源发送到学科服务群中,通过这种方式方便读者获取和应用信息[7]。

  3.5不断完善相关交流平台

  移动学术交流平台是由虚拟学习社区延伸出来的一种概念。远程教育过程中,虚拟学习社会十分重视隐性知识,主张对其进行外化处理,强化虚拟学习空间中不同个体的沟通以及交流,其交流主要通过手机这一移动学习设备来开展。短信以及其他移动社交软件为读者的手机交流普及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移动学习的平台的构建赢得了用户基础。

  4移动化学科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优化途径

  4.1加强相关宣传工作

  高校图书馆必须要积极宣传自己的图书馆服务以及服务平台,保证移动化学科服务能够被大家了解和熟悉。①宣传材料的实际设计以及具体制作,必须要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②必须不断丰富宣传方法和渠道,尽可能地借助各种方法向读者开展相关宣传工作。③必须要保证良好的服务效果,以吸引读者,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④必须要认准切入点,组织相关学院以及教师参与合作,同时借助成功案例扩大宣传。

  4.2科学制定工作计划并科学实施

  移动化学科服务,特别是相关资源建设,作为系统工程的范畴十分庞大,很难全方位铺开,必须要有重点地推开。①避免急功近利,尽可能扩大服务面,以免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所以,在选择具体服务对象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重点性学科以及关键专业。②在针对具体服务内容进行选择之前,必须要加强调查工作以及取证工作,综合分析服务对象以及相关需求,明确具体的服务内容,防止出现“闭门造车”以及“自娱自乐”的现象[8]。

  4.3简化服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流程的简单性以及便捷性是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不管是服务还是产品,均应该保证使用流程的易用性,图书馆服务更是如此。所以,移动化学科服务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服务流程在设计方面具备简单易用的特点,以免读者无法接受和应用。此外,移动化学科服务还必须要更加重视用户体验,确保读者能够享受优质的图书馆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广大读者的有效吸引,为服务平台赢得更多用户。高校图书馆不但要完善服务流程,而且要保证平台界面的友好性,尽可能地促进服务效率的有效提高,促使用户体验大幅度提升,这同时也是移动化学科服务不得不加以考虑的方面。

  4.4优化服务团队基本构成

  移动化学科服务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必须要加强服务团队培训,建立健全相关服务团队,壮大团队力量。一个较为完善的服务团队必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组织协调人员。组织协调人员在整个服务团队中占据核心地位,他们负责对学科服务具体发展方向进行把握,同时明确其服务重点,通常由馆长及业务副馆长负责该岗位工作。②服务推广人员。服务推广人员属于服务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针对移动化学科服务工作以及相关平台推广工作进行主导和执行,应优选资源培训馆员负责该岗位工作。③咨询回复人员及业务处理人员。一个完整的服务团队必须要有自己的咨询回复人员及业务处理人员。咨询回复人员以及业务处理工作人员应由那些熟知图书馆资源状况及相关业务流程的馆员负责。④技术支持人员。服务团队中的技术支持人员主要针对移动学科服务平台开展相关维护工作,应选择为移动学科服务平台提供馆内技术的人员负责。⑤读者代表。读者代表主要站在读者的视角上将相关问题反馈给移动学科服务团队,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其服务有效性大幅提升[9]。

  4.5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不管在图书馆发展的哪个阶段,均需要面临和解决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不管是在纸质资源时代,或是电子资源阶段,知识产权的保护均是图书馆不能够回避的问题。在移动学习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相关保护问题,为知识产权提供更好的保护。针对那些成功下载的信息资源,应科学设置相应的有效期,限制资源在各种设备间的复制以及传递等。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必须培养读者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使其能对自己的知识产权进行合理保护,对产权人创造的劳动成果以及权益给予充分尊重,通过这种方式,为产权人创作热情提供有效保护,以便为读者提供优质移动资源[10]。

  5结语

  服务质量是衡量图书馆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图书馆移动化学科服务体系构建是现阶段图书馆不可忽略的工作任务。所以高校图书馆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合理地对服务模式进行转变,同时,让读者意识到图书馆移动化学科服务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大幅提高图书馆移动化学科服务的有效性,改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燕.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特点与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13(12):110-113.

  [2]陈彩红.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学科服务体系研究[J].情报探索,2015(4):109-112.

  [3]袁曦临,阎丽庆.外向型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模式探析:以南京高校(江宁地区)图书馆联合体为例[J].图书馆建设,2009(6):62-65.

  [4]严玲.中美高校专业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与发展探析:以高校法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知识,2012(6):120-125.

  [5]廉立军,叶素萍.基于TAP-IN的学科化服务协同创新机制[J].情报资料工作, 2013(6):65-68.

  [6]罗亚泓.广州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SWOT分析和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7):112-116.

  [7]杜辉,刘晓,袁百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15(6):41-45.

  [8]张红琳,叶文伟.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实践与发展建议[J].图书与情报,2015(2):133-136.

  [9]于静,赵敏.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与案例分析[J].图书馆建设,2015(1):96-98,102.

  [10]李书宁.985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建设情况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5(4):77-82.

  标准论文格式范文参考范文二:对省级公共图书馆“两会”信息咨询服务的思考

  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为全省重大政务活动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职能和决策参考作用,为“两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是公共图书馆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的探索与创新[1]。近年来,国内大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都已开展了“两会”服务工作,展示了公共图书馆运用新兴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的能力,是图书馆扩大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范围,这既是发展与完善的需要,又是图书馆人以新的视角和更高层面服务社会的实践[2]。

  1 陕西省图书馆服务“两会”实践

  陕西省图书馆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一级公共图书馆,为“两会”服务已有六年。2015年陕西省在“两会”召开时,该馆委派服务小组入驻“两会”代表驻地,在省人大、省政协各设一个服务区。为“两会”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文献借阅服务。如纸质书刊借阅,开通馆藏数据库访问权限,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访问馆藏数据库,提供触摸屏读报机在线浏览电子报刊。二是参考咨询服务。现场为参会人员提供课题检索服务,制作专题资料汇编,为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提供文献保障。为代表、委员查询资料,共计242篇电子文献、5篇资料汇编。为代表、委员调配图书20册;为代表、委员录入电子版提案4份、打印资料17份,142页;先后为与会的67位代表、委员填写了研究方向调查单,获取了43位代表、委员的有效联系邮箱。通过邮箱为代表、委员推送专题资料共计600多篇;为20位代表、委员打印、复印资料243页;发放两会专题资料1,200余册。发放190册陕西省文化厅印制出版的“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画册;发放180份《陕西日报》和《各界导报》专版刊登的“2014年陕西省文化厅十大工作亮点”新闻报道。此次“两会”服务得到与会代表、委员以及广大媒体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 精心筹划,做好前期准备

  为了更好地体现省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地方政府立法决策工作的重要作用,陕西省图书馆在2015年“两会”召开前夕,服务小组和省人大、省政协进行多次沟通,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赢得了省人大、省政协对该馆服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取得两会服务许可,及早着手准备服务“两会”内容。

  该馆服务“两会”小组成员在全面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十八届四中全会重要改革内容编辑制作了专题资料,包括《依法治国》《文化建设》《词说·热点》《新常态下经济可持续发展》四册专题资料汇编。

  3 优质、高效的现场服务

  3.1 常规性服务

  2015年是陕西省图书馆服务“两会”的第六个年头,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已经熟悉这项工作内容。该馆为“两会”服务的方式灵活多样,在“两会”驻地开展现场咨询、书刊借阅、课题资料查询等服务;还设立网络平台( Email、QQ、微博、链接馆内数据库) 等场外服务方式,弥补现场服务的不足。例如:有代表提出要查阅“养生方面”“陕北民俗文化、饮食文化”“革命史”“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生态补偿”相关内容,现场咨询人员迅速登记、查询、及时发送给代表、委员。如若所需信息专业性强、信息量大,信息组就联系馆内同事,前方与后方配合、数字手段与传统资源结合,全力满足每一位代表、委员的信息需求。

  3.2 精心筹划千余册图书搬进两会驻地

  2015年为了更好地服务两会,参考咨询部全体工作人员在会前做了大量的精心准备工作。在采编部、文献借阅部和典藏报刊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图书馆为“两会”精心挑选了2,100余册图书和期刊,包括人文、社科、传记、政治、文化、医药保健等。还特意设置了“陕西作家专题文献”和“丝绸之路专题文献”两大专题,希望为代表、委员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3 “微书房”“移动图书馆”受关注

  为了让代表委员第一时间体验到新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2015年该馆将移动阅读平台带到“两会”现场。在移动阅读体验区,来访者通过二维码即可下载和在线阅读、听书,同时还可以了解陕图新闻、活动公告、陕西讲坛、新闻报纸和下载电子图书。

  2015年陕西省图书馆“两会”服务中,“中文在线”阅读平台引来了多位参会者和大会工作人员的关注。在馆工作人员精心推介与耐心指导下,与会代表对“微书房”和“超星移动图书馆”有了更多的了解。华商网专题报道《“掌上”陕西两会:新式“武器”悉数登场》,三秦网专题报道《两会花絮 省图入驻两会 设立服务平台》,陕西传媒网《千余册图书搬进“两会”驻地》,古汉台网《陕西省图书馆两千余册书籍进两会 供代表委员借阅》,多家主流媒体纷纷转载,一时间引起众多记者关注。

  4 思考

  4.1 延伸“两会”服务,开展馆际合作

  省级公共图书馆应做好“两会”服务之后的延伸服务工作。“会前服务是整个会议服务的基础,会中服务是关键,会后服务是全程服务的延续与深化,三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3]。”代表、委员们提出的疑难问题,会议期间如果没有得到很好地回答,应做好相应记录并在会后查找和及时反馈。针对有特殊信息需求的“两会”代表或委员们,可以在“两会”闭幕后继续开展延伸跟踪服务,竭力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

  目前,大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都开展了立法决策服务和“两会”服务工作。首先,通过开展馆际合作来提升服务水平,包括建立同行的内部交流平台。比如,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协作网就是通过共享与协作方式,共同开展面向各级政府机构的服务,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的立法决策服务水平[4]。为各成员馆“两会”服务工作人员提供了交流、分享工作经验、思路的平台。其次,应举办两会服务相关的培训班,召开服务“两会”研讨会等。培训内容包括提升工作人员素质,了解、熟悉和掌握“两会”概况、服务流程、礼仪、规范以及疑难问题处理办法等。最后,编辑“两会”专题资料。通过馆际合作的办法,各馆相互借鉴,共同提升决策咨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5]。

  4.2 规范“两会”服务内容

  为了保证“两会”服务质量,应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规范。笔者认为省级公共图书馆的“两会”服务工作规范应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工作人员应具备职业素质。在“两会”信息服务中,要深层次理解代表、委员们的信息需求,提供专业、高质的服务,需要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信息素养。②与人大、政协建立联络、反馈机制。根据人大、政协的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工作程序。③领导重视。全馆集中精力,服务“两会”。领导重视,全馆统一部署,多部门协作,制定“两会”服务工作流程。④建立保障机制。经费来源是制约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一个难题,省级公共图书馆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相对紧缺。经费问题已成为影响“两会”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6]。要改善这种局面,省级公共图书馆应联合其他单位共同服务“两会”,减少成本的支出。还可与人大、政协充分沟通、协调,提高他们对图书馆“两会”服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资源、设施及专项服务经费上提供支持与援助[7]。

  4.3 充分利用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平台

  2014年,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平台成员馆子平台建设启动,实现各级图书馆间的资源共建与共享,强化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决策咨询服务领域的合作,提升业界决策咨询服务的整体水平。该平台具有内容采编、文本数据发布、全文检索、虚拟参考咨询等功能。平台还包括了两会专报自主开发的二三次文献(如两会专题资料、两会报道)、实时报刊、电子书库专题资源、政府信息公开资源(包括国内外法规条例)和会议指南(“两会”参会人员名单、提案目录、会议报道)等,为人大、政协委员们度身定制的信息内容。该平台为其他省级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开展立法决策服务,提供了解业界动态,交流业务经验,提升业务技能,协调业务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万华.浅谈公共图书馆进驻“两会”服务[J]. 图书馆学刊,2014(6):95-96.

  [2] 卢海燕. 服务与超越: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析评[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2):3-13.

  [3] 刘煦赞,肖宏飞. 公共图书馆“两会”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2):24-28.

  [4] 卢敏, 何玉英, 周有猛. 公共图书馆提高为“两会”服务质量的思考[J]. 图书馆界, 2013(3):31-33.

  [5] 马小红, 周翠萍. 公共图书馆为政府提供决策信息服务的思考[J]. 图书馆界, 2014(1):80-81.

  [6] 胡晓梅. 面向“两会”的公共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研究[J]. 兰台世界, 2011(8):58-59.

  [7] 马宇红. 公共图书馆服务“两会”实践[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3(6):34-36.

84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