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其它论文范文 > 心理论文范文

心理论文范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心理论文范文

  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以及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呼唤积极心理学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心理论文范文一: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思考

  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运用于实践生活而形成的介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国家教育部从2001年开始批准高等医学院校设置应用心理学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国74所高等医学院校(包括中医和西医院校)中开办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院校共有28所,占医学院校总数的37.8%,打破了传统心理学专业只在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开设的传统[1]。医学心理学属交叉学科,其在为医疗卫生事业相关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优势明显。

  1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现代教学改革进程的加快,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办学经验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不同院校根据各自的特色,在培养方式和目标上也各有不同。为系统了解不同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的培养目标,以下列举5所医学院校(含中医和西医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1)福建医科大学:培养具备应用心理学基础知识、医学知识和心理评估、诊断能力,能在医疗、教育、司法等行业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评估与诊断等工作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2)天津医科大学:培养具备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医疗、司法等部门从事医疗、教学、管理、技术等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3)安徽医科大学:培养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进行心理学实验、心理测量的基本能力和将心理学理论、技术应用于相关领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心理专门人才。

  (4)江西中医药大学:培养熟练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评估与诊断、心理健康教育等方法,同时具备心理学和医学相关知识的医学心理学特色人才。

  (5)湖南中医药大学: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受过系统的心理学和医学方面的训练,能较好地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毕业后能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卫生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管理与培训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医学与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

  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医学院校的学制一般为4年。在4年时间内,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既要学习医学课程又要学习心理学课程,由于学生精力有限,导致学生对医学知识掌握不全面,对心理学基本理论掌握也不扎实。医学和心理学是两个完整、成熟的专业体系,在4年时间里系统学习两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显然是不现实的,医学院校现行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是选取医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和心理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平行开课。这种课程设置模式破坏了传统医学教学模式的系统性及心理学系统教学的完整性,导致医学院校心理学毕业生既不能像五年制医学毕业生那样拥有系统的医学理论知识,也不能像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毕业生那样拥有完整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浅尝辄止式的教育模式最终导致学生能力不足、就业困难[2]。

  2.2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实践问题

  应用心理学专业最初只在师范类院校开设,受到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应用心理学专业与教育学专业的教学模式相似,在专业培养方面只考虑了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而对心理学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方面缺乏系统性培训[3]。在教学模式上,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属于素质教育专业,非职业教育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研究型人才[4]。而目前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面窄、数量有限且对其学历层次要求高。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压力剧增,社会急需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良好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心理学人才,然而高校这种教学科研型定位的培养思路显然不符合社会对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导致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3建设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3.1确定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确定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专业培养模式应有独特的发展空间。医学院校的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与师范类、综合性大学的培养模式不同,应突出医学特色和优势,为卫生事业服务。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心理因素占居重要地位。然而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医疗工作人员大多认同心理因素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目前的临床却很少实施现代医学模式的治疗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的生物医疗模式。在这两者之间,正是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发展空间[5],他们既有生物医学知识,又具备心理学理论,能够熟练地在现代医学诊治模式下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应以现代医学模式为基础,系统培养现代心理学人才,将心理学与医学知识有机结合,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作用。

  (2)人才培养要解决应用性不足、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学生学了医学知识,但不能考执业医师资格证,不能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学了心理学专业知识,又达不到师范类学生心理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医学院校的心理学专业学生对自身发展出现了迷茫,甚至削弱了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最后出现的问题是培养的学生对双学科知识掌握都不专业或者偏向某一科,无法体现出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因此,当前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人才培养要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就会给专业发展及学生的职业前景带来隐患。

  3.2构建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院校要办好应用心理学专业,就必须充分发掘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为此,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课程设置上,核心思想是要突出医学院校在医学类和生物学类课程方面的优势。由于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这种学科性质也应渗透在课程设置上。如在通识性课程中,可利用自身优势开设医学类、生物学类课程。此外,医学院校还应结合自身师资特点,开设医学心理学等一些有别于传统心理学系开设的课程,而不能仅限于简单照搬师范院校开设的相关课程。

  (2)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采取博尔德培养模式,它是目前西方比较成熟的心理学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博尔德培养模式把应用心理学工作者界定为科学家及实践者,即心理学工作者既要学会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又要能从事心理学实践工作。按照这种模式,我们既要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其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根据社会对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们应在博尔德模式的基础上,坚持传统的双基教育,即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3)在办学模式上,应充分发掘和凸显医学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实现专业资源的优化整合。为此可采取以下方式:针对与医学联系紧密的专业采取合作办学模式。许多国内心理学家认为,要能从事心理咨询工作,除了具备心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外,还需要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因此,有临床心理学家建议,心理咨询这一领域最好采用3+2培养模式,即3年医学院校基础知识学习加2年心理学科的训练与实践。

  心理论文范文二: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心理学实践

  一、“暖心”———“自己人效应”,破除学数学的恐惧

  教育心理学认为,打破和克服被教育者的心理障碍,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中职学生由于在初中的学习不够扎实,对于数学的惧怕心理突出。如果刚刚开始学习中职数学就带有这样的心理阴影甚至是恐惧感,那对于之后的数学课程学习是毁灭性的,并将影响到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程。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心理感受、性格特征,细腻而贴切地与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自己人”效应———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放下架子、尊重学生、关爱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对学习环境、数学课程内容和授课教师变化所带给他们的陌生感和排斥心理,让学生产生对数学教师的心理认同,渐渐消除对数学课程的心理恐惧。连续几年来,笔者和教研组同事们都对新进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状况调研,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失败者,原因诸如贪玩掉队,索性放弃,方法不对,费力效果不明显,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等等。在掌握情况后,大家及时召开各自班级的数学学习讨论会。实践中,笔者借助高年级中的学生榜样来真实呈现,让学生说出对数学学习的感受和理解,特别是学习中产生的困惑和烦恼,引导他们说说“心里话”。再结合不同类型的学生情况,分别细致交流和引导。课上通过一个个小成功树立起学习信心,课后关心他们的学习动态和生活冷暖,“自己人效应”的心理感染力渐渐消除了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对数学的恐惧感,建立起“温暖的心理疏导关心立交桥”。在“润物无声”的交流疏导中,教师掌握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困难和畏惧的深层次原因,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既然已经成为“自己人”了,那么在教师有针对性的、连续化指导和“朋友式”帮助下,学生的学习环境自然更加和谐,教学工作开展自然更为顺利。

  二、“动心”———“成败效应”,激发学数学的动机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进而形成学习兴趣和自觉学习、思考的良好习惯。中职学生明显存在数学学习认知上的误区:普遍认为专业技能学习的重要性远远大过基础学科,而属于文化基础学科中难度相当大的数学,更是学生认为可以少学甚至不学的对象。教师要运用动机理论帮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的目的性:专业技能学习是将来就业的方向,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手段;但专业技能需要基础知识做保证,其中数学知识更是不可缺少;具备良好的数学功底,会将专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虽然明确了中职数学学习的目的,有了基本的学习方向和动力,但因知识基础薄弱,在数学学习中仍然极易产生“挫败感过重、缺乏成就感,消极学习甚至放弃学习”等情况。此时教师要善于运用“成败效应”为学生制订合适的目标,化解学习难度,既要让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而产生愉快与满足;也要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避免原有的失败影响,让新的努力和成功发挥出有力的激励推动作用,这一点在中职学生学习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数学课堂中,笔者进行了“特殊基础课”的教学引导,通过学生熟悉的特殊情境创设,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并注重“成败效应”的细致运用,不断提升各类学生的自信心。例如,在讲授集合这一章的时候,笔者把教室作为一个大的整体来进行环境创设,而教师学生就是这个大环境中的小集合,学生、老师的数目都是可以确定的,符合集合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自行分类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或难或易:比如男或女,高或矮,胖或瘦等等。教师再根据学生所创设的不同分组,引导设问:“这些分类构不构成集合呢?”引出:“男或女这一分类就是集合,但高矮胖瘦却不是。”由这一点,让学生们从课本出发,从自身环境出发去去思考为什么。教师及时指导评点每类同学的思考过程和结果问题,随时进行适度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不断从解决自己选择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就会使得学生的成就感渐次累积,学习障碍得到克服,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不断提升。

  三、“贴心”———“霍桑效应”,破解学数学的难点

  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学习掌握枯燥的定义定理是不可忽视的难点。在解决学生普遍有所畏惧的难点时,教师要应用“霍桑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分析学情和心理动态。教学设计和实施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更换角度、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通过巧妙设计加入直观的感性体验,对接生活感受。让学生在尽可能丰富的体验中,顺利掌握数学难点,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最简单的基础知识,到相对复杂的理论式和空间立体几何知识,可以是某个教学阶段,也可以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教师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贴心”考虑、用心思考,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直观体验,化解学习难点。例如,在教学抛物线的定义时,先出示几个抛物线型事物,如下图: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感受抛物线的基本形状,体会抛物线的实际运用,然后通过动手画图来感受抛物线的形成,总结抛物线的定义。但抛物线的画法比较复杂,可以通过制作flash动画来演示过程,让学生动手演示、动口表达作图过程,形象直观的动画演示,实现了口、眼、手等多种器官感受,学生经历了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了成功体验,抛物线的几何特征也就水到渠成了。

85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