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论文 > 档案管理 > 档案论文发表

档案论文发表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档案论文发表

  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是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一项基本的工作,它主要是对全国以及地方的档案进行整理和监督指导,实现地方和国家档案的整齐化和规范化。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档案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档案论文发表篇1

  浅析信息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各行各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渐增大。作为医疗卫生系统重要资料来源之一的医院档案部门,在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当中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信息化时代,如何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使档案信息成为现代化医疗卫生管理重要手段之一,这是新时代各级医院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实际出发,通过分析信息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特点以及重要性,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信息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档案信息来源多元化

  医院实施传统档案管理方法,由于档案处理手段的落后,加之档案存储空间十分有限,档案管理部门只能选择性地收集档案信息,档案信息来源非常有限。医院在实施信息化改造以后,各个部门之间实现互联互通档案管理部门几乎可以采集到医疗、行政、教学、财务、科研、人事和后勤等各个职能部门的所有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来源多元化。

  (二)档案处理要求时效性

  医院的档案管理部门除了要服务于其各个职能部门之外,也要为其上级主管部门和病人服务。在档案管理部门获得各个部门的信息之后,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处理,使其电子化、系统化,方便获取和利用。通过档案管理部门计算机管理服务、光盘存贮服务、现代通信网络服务、公共信息网服务及视听传播服务,服务对象可多途径地获取档案信息,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利用效率。

  (三)档案存储方式的多样化

  在传统档案管理时期,医院档案主要以文本的方式存储。随着现代档案工作的开展和信息化的普及,档案不仅以文本的方式出现,而且更多的是以为病人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和视听档案的形式出现,如文本、图像、声音或影像等。档案存储方式的变化,不仅减少了档案存储的物理空间,扩大了档案存储的范围和内容,而且能做到保持档案完整性,延长档案寿命。

  二、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档案信息化工作中技术标准不一

  在当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当中,各医疗机构的卫生系统软件使用不统一,升级版本不一,缺乏统一的软件支持,亟须升级联网更新进行系统维护,特别是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应得到及时处理。

  (二)档案信息化难以满足更多利用者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档案信息化呼声越来越高,大部分单位档案工作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信息录入、查询和提供利用等传统模式,档案工作与医院目前的信息化建设差距太大,档案网络信息共享问题亟须解决。

  (三)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影响着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医院人才培养中,只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并没有把档案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纳入计划和要求。档案工作队伍存在着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少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等问题。许多档案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传统的经验上,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创新和活力,这些情况已严重阻碍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一)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软件和硬件的配套工作

  建立相对稳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这是新时期档案部门的一项基础性业务工作,是档案工作向信息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是档案工作实现历史与未来有机链接的战略之举。因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软、硬件配套设施齐全。同时,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与医院的网络建设同步进行,筹划档案网络与医院网络的设密权限,以档案室为中心,将院内的相关计算机进行内部联网将信息建立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上,方便使用者在任何一台计算机上查看相关资料,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时效性,在完善档案信息网络系统的同时,逐步实现办公自动一体化。

  (二)实现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

  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是档案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它关系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各个环节的规范化运行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电子文件将成一盘散沙,不便于利用也不便于保存。国家和地方各级档案部门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制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规范、标准。医院档案部门应根据其行业的特点,加快相关规范、制度、标准的出台。因此要遵循国家标准和规范,吸收国内相关行业的管理标准和经验,建立健全有关电子文件管理的规范、标准、制度,如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鉴定和销毁制度,利用和保密制度等。要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执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电子文件的数据格式,实现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全程管理。还要借助医院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的技术力量,制定并落实各项制度以及标准和规范,从而保证医院档案工作在医院信息化环境下有序发展。

  (三)组织档案人员开展业务培训

  培养懂得网络知识与档案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档案人员要边学边实践,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首先,要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运用技能,使自己熟练使用各种现代化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输工具,为更快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打下牢固的技术基础。其次,档案人员要通过深入临床一线,调查研究医疗、教学和科研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并在熟悉档案室的基础上,熟练快速地提供利用。

  (四)消除部门障碍,保障档案安全

  现有的医院各个科室之间相对独立,组织界限分明,这不仅妨碍了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也给档案信息的收集与编研造成障碍。所以必须淡化科室的概念,消除医院科室之间的界限,改变各自为政的局面,加强横向联系,从封闭式、分散型走向开放式形成网络化、一体化,实现“无缝隙”管理,使医院各个部门的信息能及时汇集到档案管理部门。同时,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配备专门的档案安全人员,对档案的安全实行专业化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风险防范意识,对档案信息系统实时监控,防止电脑黑客的盗取、篡改档案信息和破坏信息系统。要给档案系统安装防病毒软件,防止电脑病毒入侵,确保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

  档案论文发表篇2

  浅谈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

  《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近年来,由于受社会环境影响,加之高校逐年扩招、就业压力增大等原因,大学生价值观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曾被社会喻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群体不断曝出“诚信危机”,不仅严重损害了大学生自身形象,也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很大困扰。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亟待建立和完善,以期改善大学生的信用状况。

  一、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概念

  大学生信用档案是一类特殊的档案形式,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建立的,能够全面、真实、客观地记录学生表现和信用状况的电子档案。大学生信用档案是集档案与信用为一体的社会性的产物,既具有档案的基本特点,又具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性,具体表现为广泛性、真实性、时效性、机密性、分散性、共享性、动态性和电子性等。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1.学习中的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是大学生最常见的诚信缺失现象。尽管教育部和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处分条例和防范措施,学生也早已熟知考场纪律和处罚规定,但考试中还是有很多学生以身试法。小到结业考试,大到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作弊现象。(2)代写、剽窃论文现象严重。一些学生赞同“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观点,课余时间谈恋爱、上网聊天、玩游戏,无暇顾及学业,撰写论文常常是东拼西凑的大拼盘,期刊上摘抄几段,网上复制粘贴几段,一篇大作便轻松搞定。甚至有学生直接找人代写,买卖论文的现象时有发生[1]。

  2.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我国古代典籍《论语?学而》中曾提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要求,但生活中仍有不少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撒谎、自私、尔虞我诈、图书借阅逾期不还、人际交往和网络中的诚信缺位等都是大学生生活诚信缺失的表现。

  3.就业中的诚信缺失。

  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作虚假求职简历。通过虚构学生干部和社会实践经历,伪造各类等级考试证书和荣誉证书,篡改成绩和排名等手段以获得用人单位认可。二是随意违约现象严重。由于求职心切且缺乏必要的职业定位思考,很多学生在签就业协议时缺乏信用意识,在遇到更好的就业单位后随意违约,不考虑用人单位利益和学校声誉,使毕业生后续就业工作受到很大冲击。

  4.经济行为中的诚信缺失。

  恶意拖欠学费、信用卡恶意透支及大学生“卡奴”现象成为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骗贷逃贷已成为国家实施助学贷款政策的瓶颈。部分学生中出现的骗贷逃贷等经济诚信缺失行为,使多家银行因需承担较大风险而退出了助学贷款业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陷入困境。

  三、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现状。我国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2002年6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利用高等教育学历查询系统,采集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数据,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自此有了政策依据。同年9月,重庆工商大学与金诚国际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启动助学贷款商业运作模式,拉开了我国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序幕。2003年9月,上海近50所高校与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签署相关文件,启动国内首个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工作。此后,国内高校掀起了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的热潮。2008年,广东省在10所高校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试点,为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提供实践依据[2];2010年10月,广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推进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工作的通知》,大学生信用档案建档工作全面展开。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区也先后开展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工作。

  2.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信用观念淡薄,失信现象严重。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各种诚信缺失行为屡见不鲜。由于信用观念淡薄,很多学生甚至不知信用档案为何物,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进程。

  (2)相关立法和配套政策滞后,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缺乏法律支撑和制度保障。由于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内容涉及诸多个人隐私,如不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公布和利用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隐私权与信用档案信息的矛盾问题”。

  (3)缺乏客观可靠的信用档案资料,信用档案的真实性和公平性遭到质疑。根据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高校仅能提供学生的个人信息、学费缴纳记录、奖惩信息等资料。银行也必须遵循为客户保密的原则,使得大学生信用档案的资料收集和利用受到很大限制。各高校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内容、征集范围尚未统一,且缺乏成熟、客观的信用档案管理和评价标准,最终得出的信用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平性难免遭到质疑。

  (4)缺乏档案信息互联共享机制,信用档案存在强烈的地域限制。目前多数高校尚不具备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的经济、技术等客观条件。各高校已建立起来的大学生信用档案处于分散保管、自成体系的初创阶段,且互相独立,缺乏信用记录的有效沟通,大学生信用档案存在强烈的地域限制。

  四、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提高了大学生的信用意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诚实守信的人才,改善了社会的信用状况,推动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发展[3]。

  2.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将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详细记录在案,不仅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批工作提供依据,也便于银行实时掌握贷款学生的详细信息;另一方面,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和维护自身信用,保证了助学贷款还款率,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

  3.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

  在大学生中建立信用档案,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促进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便于高校准确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对学生教育从简单说教提升到具体的实践中,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水平和力度。

  5.对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就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通过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将在客观上引导大学生趋利避害,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不断培养诚实守信、注重承诺的良好品格。

  五、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16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既能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又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既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又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基本原则。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要坚持客观公正与保密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对大学生信用状况进行客观、公正、全面评价,又要注意保密,严防随意泄露大学生个人信息;要坚持诚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原则,把诚信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要坚持行政推进与社会化运作相结合原则,实现大学生信用体系社会一体化运作;要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原则,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实现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工作。

  2.加强宣传教育,争取大学生对建立信用档案的理解和支持。

  在大学生中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道德规范教育和实践性教育活动,突出诚信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把诚信教育作为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逐步提高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在校园中形成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另一方面,通过校园网、广播、报刊栏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意义,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大学生信用档案对自身成长和就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加强资料收集,合理设计档案内容。

  (1)加强资料收集。资料收集是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工作的基础。在资料收集过程中,要明确收集范围和收集部门,保证数据格式的标准规范。把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工作纳入高校日常管理工作中,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与公安、银行以及教育部门合作,确保资料收集工作的顺利开展。(2)合理设计档案内容。大学生信用档案在内容设计上除包含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应囊括那些常规的、重要的和可视的信用行为和信用问题。具体来讲,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诚信承诺书和信用情况记录。

  4.加快信用体系相关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和个人信用制度。

  为改变信用档案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尴尬局面,使信用档案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信用效力,应加快信用体系相关立法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和个人信用制度,将大学生信用档案纳入法律轨道,以增强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促进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有序发展[4]。

  5.完善大学生信用档案管理体系,建立档案信息互联共享机制。

  (1)高校应尽快完善信用档案管理体系,建立机构设置科学、操作方便、运行灵活的管理模式。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重视信用档案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基础保障。二是信息化管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建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基础数据库。三是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和更新档案信息,使信息更全面、真实,确保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时效性。(2)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互联共享和服务平台建设,是提升信用档案服务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总的管理机构,统筹规划高校信用档案管理体系建设。各高校成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工作。

猜你喜欢:

334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