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管理学论文 > 基本理论 > 有关班级管理的论文

有关班级管理的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有关班级管理的论文

  班级管理是一种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的成果。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班级管理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班级管理的论文篇1

  浅谈班级组织管理

  [摘要]班级是学生得以健康成长的基层组织,作为学校管理系统的细胞,它有重要的作用。一个有良好氛围的班集体,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的基本环境。好的班级需要有明确的班级目标,作为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好的班级需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作为增强集体凝聚力和激发学生前进的催化剂;班主任需要调动全部情感,来促进每一名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级目标 集体荣誉感 班主任 情感投入

  作为学校中的一个基本细胞,班级是学校中大部分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一个单位。班级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这个团体内的成员。如何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基本环境,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1 确定明确的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是指根据社会、学校的期望及班集体本身的任务而判定的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它是班集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期望和追求,它是由集体成员一致认识且参与制定的,是以集体的意图、动机和理想的形成中表现出来的。每个学生都把它视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在为实现班级目标的奋斗中发展自身素质。班级目标班集体活动的方向,是班集体前进的动力,是班集体团结的基础。一个班集体要有目标,才能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所以,班级目标对学生素质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增强集体荣誉感

  苏霍姆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集体荣誉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激发学生战斗力的催化剂,学生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班级目标的实现也将是一句空话。如何才能增强班级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呢?

  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通过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参与竞争,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在各类活动中我都要求大家尽自己所能,提出目标,不断超越提高自我,同时为班级争取荣誉,这些活动会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为形成班级凝聚力搭建了桥梁,又使须生心情愉悦,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其次,在班级管理中,知人善任,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各种角色设置,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这样一来,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支精练有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班级干部的任用上,本着个人自愿,同学推选,老师把关的原则,把工作能力强,同学威信高的好学生选上来,为同学服务。对班干部严格要求,消除学生心目中”班干部是班主任狗腿子、耳目”这些历来形成的不良印象,从而提高班干部的威信,给班干部以“自主权”放心让他们去做工作,我要求班干部定期开小结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事实证明,较高的班干部队伍的整体实力,使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团结,更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 班主任用爱做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3.1 以学生为根本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民主开放时代,这就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必须创造一种崭新的互动关系,这必然要求班级管理是民主开放的。要让广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让其主动参与班级管理,鼓励和支持他们为班级管理出主意,提建议,想办法,并加以重视和采纳。这种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情感激励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应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上课不但不学,还讲话闹堂,怎么办?我们应该稍安勿躁,语重心长地和他谈心,耐心听他的心声,要用真情打动他。我们还可以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情况。学生既要在思想上加以指导,又要在生活上给予关心,还要在学习中为他们提供机会。这样,才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3.2 用心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的老师,但在人格上和学生是平等的。所以在教学中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能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

  还要学会欣赏学生,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平常的人一样;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的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作到,但是对学困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人认同了。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要欣赏学生,还要赞美学生,不是当着学生的面表扬,而是在学生背后的赞美。赞美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实践和试验表明,两个互相仇视的人,如果在背后听到敌人在赞美自己,马上就会烟消云散了,所有的恩恩怨怨在眨眼之间就归于乌有了。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其他学生面前中肯地指出你试图教育的学生的优秀品质,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

  总之,作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关心、关怀的基础上,倾听学生的心声,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就一定能够感动学生,从而完善人格,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组织和建设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因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也是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摇篮。作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须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做一名教育的有心人,处处留心班级建设工作,使教育工作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程夏辉.《杰出小学生的5个自我管理习惯》,海潮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56-58页.

  [2]高长梅.《小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的100个故事》,九州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第121-122页.

  [3]魏书生.《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第219-225页.

  有关班级管理的论文篇2

  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在神州大地上兴起,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日益成为高等教育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较高的文化素养逐渐在社会上得到认可。所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就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

  随着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在神州大地上兴起,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日益成为高等教育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高职院校的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较高的文化素养逐渐在社会上得到认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目标是培养地方经济建设的一线职业者。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在本质上有他的特殊性,如整体生源素质不是太高;部分学生处在"心理断乳期";容易在冲突和挫折面前出现情绪波动和心理困扰等。

  所以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就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班级不但是学生生活、学习、交往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的地方,更是和谐校园的主阵地。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寻找出一套适合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高职人才,并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水平。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来管理班级则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现阶段高职教育的班级管理又恰恰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管理误区,如果这些班级管理观念不转变,班级管理方法不更新,那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然而,作为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的班级管理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不让人感到忧虑。

  一、目前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高职特色

  许多班级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不能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一味地追求普通大学学生管理模式。在管理制度上,过于强调学生管理的自主性,在制度建设上,围绕着“如何放权”来展开,结果造成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过强,而实际上,又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最终形成一种无法自拔的状态,班级管理也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难以形成较强的向心力。此外,还有部分班级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过于考虑高职学生管理模式与大学管理模式的差异性,结果制度中赋予班主任的权利过于集中,班级中的班团干部只能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助手。

  2、制度内容空泛,不能适应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

  这个问题比较普遍,许多高职院校的班级只把制度视为形式,至于这个制度能不能起到引导学生和约束学生的作用,它均不予考虑。平时的班级管理只是依靠学生的自觉、班团干部的检查和班主任的直接参与,也就是说,这些班级的管理是依靠“人管人”而不是“制度管人”,是一种管理工作的原始状态。这种制度其实只是个样子,谈不到管理作用,也谈不到适应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

  3、制度不健全

  班级管理制度其实是一个集合了基本制度、班团干部选举、财务制度、班团干部职责、会议制度、活动组织制度等在内的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现在的一些班级总是把班级管理制度笼统地归结为简单的几条,缺乏必要的体系建设。这样就为班级管理过程中出现“人治”埋下了伏笔。

  4、制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不能得到完美的结合

  制度的原则性,我们又称为“刚性”原则,是制度强制性的体现。而灵活性,又是制度“柔性”原则,是制度弹性的体现。原则性太强,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灵活性太强,又容易导致制度的架空。。

  二、如何进行班级制度的建设?

  17世纪捷克著名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次论述班级授课制以来,班级就成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又是通过班级来进行的,因此,对班级进行管理就成为必然且具有重要意义了,而班级管理无疑是其中的纲领性文件,是班级管理的灵魂。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人为本”的理念应始终贯穿于班级管理制度之中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学生进行“以为人本”的管理,是指在管理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尊重学生的正常的感情和需要,理解人、信赖人,发挥学生的价值和潜能,使管理活动动对学生起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班级呈现出积极的开放与民主、健康与活动的氛围,切实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那么,“以人为本”在制度中如何体现呢?首先,制度的制定主体应还原于学生,让他们进行必要的讨论和探讨。班级管理制度就相当于班级这个小集体的宪法,必须得到全班同学的认可,这也是其合法性的体现;其次,班级目标必须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目标是一切班级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班主任主观地制定班级目标,就会“闭门造车”,难免有缺陷或不切实际,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会使学生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更有甚者会产生反感的情绪;再次,体现民主。班级制度必须将发扬民主视为班级管理的关键。在班级大事的决策上,不能独断专行,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意愿;最后,班级管理全员参与。班级制度在选举办法的制定、班团干部的任期等问题上应给其他愿意参与班级管理的同学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尽可能地让大家都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上来。

  2、凸显高职院校的特色,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没有完整的管理科学体系,也没有成熟的辅导员队伍,一切都需要自己动手去摸索。为此,我们必须紧抓特色,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注重班级文化的构建。一个集体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班级文化无疑是促进集体向心力的必要措施,而班级制度无疑又是班级文化发展的天然载体;二是班级管理制度要体现高校较高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特点,力争做到“以优秀的文艺作品吸引人,以高质量的社团活动培养人,以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约束人”;三是班级管理制度要给学生一个最广泛的活动空间,同时也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力度。

  3、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要使“刚性”和“柔性”得到完美的结合

  “刚性”和“柔性”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理念,我们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应把握两者的尺度,使“刚性”和“柔性”都能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显示出自身的优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许多人就认为,班级管理制度就是“刚性”的代名词,制定了就是要执行,执行就需要“刚性”来保证。其实,他只是看到了制度的一个方面。制度本身并不属于“刚性”或“柔性”,在于制定的标准和制度赋予执行者的权利上。班级管理制度应着力考虑制度的弹性系数,在强制力得到增强的前提下,还应该考虑必要的灵活性,力争做到“刚性”和“柔性”的完美结合。

  4、充实班级管理制度内容,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

  我们应该屏弃传统的观念,重视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作用。积极地构建班级管理制度的体系建设,在班级纪律制度、卫生制度、财务制度、选举制度、职责制度、检查制度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详尽的规定。这样,班主任、班团干部及学生都能对自己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班团干部都能各司其职,学生都能各尽所能,一个团结、进取的班集体也有了一个奋斗的目标。

  总之,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切不可东施效颦,应该走富有自身特色的班级管理制度,为实现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杨进.职业教育教学领域应当实现的十个转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

  [2]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猜你喜欢:

339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