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毛概论文 > 探讨五大发展理念有关创新的毛概论文

探讨五大发展理念有关创新的毛概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探讨五大发展理念有关创新的毛概论文

  五大发展理念,各有其独特的内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探讨五大发展理念有关创新的毛概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探讨五大发展理念有关创新的毛概论文篇一

  《从“五大发展理念”看的创新思维》

  摘 要: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并阐发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创新思维的又一力证,是其创新思维的具体阐述和延伸,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重要指南。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并阐发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各有其独特的内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聚焦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关注的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问题;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强调的是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突出的是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之新,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新航标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博大精深、内容丰厚,特别强调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发展主体、发展过程的由低到高推进、直至全面实现现代化等。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从来不是抽象的教条,其现实形态总是在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焕发生机、延伸发展的。

  发展的实质是实现现代化,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过程也是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选择过程,五大发展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紧密联系当代社会发展实践予以丰富创新的阶段性产物,是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新航标。

  从实践形态讲,科学发展观不断拓展和完善的正是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或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创新发展是发展现代化的持久动力,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永恒的推动力;协调发展追求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完善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协调发展是发展现代化的目标选择;绿色发展强调可持续性资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升了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导向;开放发展突出了合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发展现代化的实践选择,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路径指南;共享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为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根本的价值导向。

  二、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新,探索社会建设规律的新特点

  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成功解决了贫困问题,开启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等,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一步应用和升华,必将有助于探索出社会建设规律的新特点。五大发展理念揭示了社会建设规律的导向性。当代中国发展不能单纯强调经济增速和指标增长,应该更多地关注创新的价值、绿色的意义和共享的要求,这就是社会建设规律以其无声却又不可抗拒的力量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和指令。

  在研究和把握社会建设的历程、发展特征、发展方向中,深化对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坚持用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深入领会社会建设理念的新变化、新内涵、新要求。五大发展理念揭示了社会建设规律的时代性。五大发展理念也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产物。把解放思想作为总开关,坚决破除那些片面追求GDP、拼资源拼投入、重城市轻农村、先污染后治理等陈旧社会建设观念,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社会建设实践。

  三、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新,启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1],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以新的丰富内容构建了当代科学社会主义新的理论形态,并在实践中将之推进到一个新境界、新阶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鲜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理念,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大的指导意义,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南和航标。

  五大发展理念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方面,阐明了创新发展的关键作用,落实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的理论。创新发展不是悬空式发展,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一个重要前提。中国的创新发展始终体现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底蕴,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五大发展理念在实践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方面,强调了绿色、协调和开放发展观的重要作用,细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矛盾理论。五大发展理念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方面,重视了共享发展的必要作用,深化了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社会真正发展的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分配不公问题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四、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新,开拓中华民族复兴的新思路

  指出,对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这就是说,弘扬不是为了固守,而是为了扬弃; 批判不是为了推翻一切,而是为了创新与发展。五大发展理念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冲击表现在:创新发展,是对中华传统文化革新思想的充实和完善;协调发展,是对中华传统“和”文化的凝练和提升;绿色发展,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核心思想的传承和弘扬;开放发展,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爱好交流、重视和平思想的强化和延展;共享发展,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公平思想的现代阐释。

  五大发展理念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战略支撑。党的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关键因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不竭的创新驱动力。

  五大发展理念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根本方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的核心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的方法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程中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方法,党的报告提出:“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只有坚持从党和国家全局出发,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和解决好这些矛盾,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五大发展理念为民族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共享发展突出了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的价值主体地位和“人的现实幸福”。这充分揭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所在,使民族复兴在价值和实践层面都符合当代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

  [2]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239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