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重症病房心理护理论文

重症病房心理护理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重症病房心理护理论文

  心理护理的任务就是在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反应特点,并针对病人的心理活动,采用一系列良好的心理护理措施,去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帮助患者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以及医疗环境,尽可能为患者创造有益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环状态、使其早日恢复健康。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重症病房心理护理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重症病房心理护理论文篇1

  浅谈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心理状况,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65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焦虑、恐惧、孤独、焦虑、愤怒、敌意、睡眠循环障碍、自我形象紊乱等消极心理状态。通过提供人性化护理干预,包括改善身体环境,调整护理工作流程和模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加强心理疏导和护理等,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系统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加护病房非常重要。它在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急诊重症监护室是急诊科的一个重要部门,具有急诊患者的特点、急救处理和医疗过程的连续性,其中患者面临生理和心理压力,身体环境不适应于身体环境、人的需要、自我形象的紊乱,使患者在情绪、行为上发生变化[1]。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对患者进行了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在的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65例急诊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41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8.23岁。7例脑血管意外,脑出血,5例心功能不全,高血压,8例肺感染,19例肺性脑病,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竭, 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2例肾功能不全患者,2例交通伤,19例其他。患者结局:35例出院,23例转科,7例死亡。

  2急诊ICU 患者心理状态分析

  2.1紧张和恐惧在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患者中包括突发性猝死患者的急诊治疗,或转移到手术室等部门的危重患者,许多患者急性起病的意识和昏迷,处于稳定状态,恢复意识会对我们生活的身体环境感到奇怪,造成紧张和自觉发现使用机械通气或保护肢体的心理负担的患者更为明显。同时,所有患者均不熟悉的先进医疗设备,配备了急诊ICU,如显示器,除颤仪,呼吸机,血滤机,加上医务人员继续进行了一系列复杂的操作,可以使患者产生心理压力,表现出恐惧和情绪,交感神经系统的刺激,的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增强,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2.2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孤独和焦虑是完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严格的探视制度,没有家庭伴侣,缺乏和外部沟通,可以使患者有孤独感,分离焦虑的形式,如果病情变化更急于照顾自己的亲人。紧张的氛围视觉超负荷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更大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患者不愿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具有高度的家庭亲密度,患者可能会比较固执的性格,适应家庭的感情依赖性强。

  2.3愤怒和敌意急诊ICU医务人员从事各种治疗和抢救的身影喧嚣,严肃的表情和患者暴露于各种监测仪器,各种留置导管中,形成被迫卧位,肢体活动受限,使患者感到生命的绝望,处于瘫痪状态严重的精神,自制力下降,愤怒,亲人,医护人员发泄,烦躁,易怒,哭闹不止的现象,如果仅用药物控制,效果差。

  2.4睡眠循环障碍一直在ICU(重症监护室)有没有“时间”和紧急治疗是白天和夜间灯,光刺激睡眠患者的睡眠周期不适应的物理环境,夜间抢救,护理患者的睡眠也是一种隐性刺激,使患者感到急诊室没有安静,破坏生物钟,睡眠不足,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产生各种潜在的危害或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美国环境保护局建议,该医院在白天不超过48分贝噪音,夜间不超过35分贝,但调查发现,在任何时候的重症监护室的声音污染高于标准,最高可达80分贝,环境噪音的患者的睡眠很多。

  2.5在急诊重症监护室,由于需要抢救和治疗,往往需要患者暴露的身体,有时医务人员紧急或工作等,忽视了个人隐私的保护,从而损害了患者的自尊心,造成了自我形象紊乱。有时患者因病情变化,冲动,自我伤害的行为,以确保与安全保障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医务人员经常为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强制肢体,患者苏醒后人体约束会产生拘束感,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3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

  3.1营造人文氛围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病房,中央空调系统,保持适当的室温(21℃~24℃),使用加湿器保证相对湿度(70%),也在保护与电气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家庭准备小加湿器。在患者的角度,放置一个大的时钟或日历,让一个有意识的患者能够意识到白天和晚上的时间,以保持时间的想法,尽可能地保持在夜间和夜间醒来的习惯[2]。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设置监测报警音量,减少夜间报警量,加强检查,及时发现病情危重患者的变化,并采取积极措施处理。加强与医生沟通,合理监测患者血压,在稳定状态和稳定血压的情况下,将有史以来的血压监测血压每小时变化2次测量,减少血压袖对肢体长的束缚和增强患者的舒适度。

  3.2调整护理工作流程和模式,落实责任制护理模式,由1名护士负责2~3例患者的严重治疗和护理,对一个专职的护理。改进的模式,以确保患者的护理,可以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需求,以减少护士和护士站和治疗室治疗的频率,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回答问题,患者,患者的基本护理和生活照顾,并使患者在视野中可以看到护士,以确保心理意识,安全意识。在护患沟通模式下,从家庭成员、咨询和咨询到积极沟通,制定家庭沟通手册,对患者的主要治疗、饮食、用药的责任进行解释,尽可能避免使用专业的医学词汇,使患者及其家属保持疾病治疗的积极性。鼓励家庭访访期间的心理支持和舒适度,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孤独感,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提高患者对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病情的认识,所以有意识的患者应使用普通的语言来帮助他们了解病情,对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和系统作简要介绍,使其作好准备,以帮助他们实现急诊治疗和护理,更好地解释本病;患者需要对医疗器械的使用效果和报警的原因,如通知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以帮助监测心率和呼吸,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损害,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敌意,消除对重症监护的感觉。

  3.4加强心理指导患者在ICU,护士要有同理心,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加强交流,鼓励患者积极使用语言或非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说自己的想法,使患者居佑安全感,有利于恢复条件的改善。对于患者的不安,他们可以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3]。如,各阶段的疾病应采取卧位、运动和饮食要求的形式,在床上悬挂的照片可以放置,根据病情及时转页并指导患者进行仿真。

  3.5在护理实践中的其他措施,护理人员应动作熟练,尽可能的减少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的暴露患者全身,保护患者的自尊;在患者机械通气镇静治疗规范;各班加强对患者的观察,恢复意识,能与患者治疗肢体配合,及时解除保护性约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使用非接触式温度计测量温度,如红外耳温计,可节省人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特别是,它可以减少患者夜间睡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日东,张淑香.ICU 机械通气患者心理障碍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83-84.

  [2]燕纯叔.ICU 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四川医学,2008,29(3):375-377.

  [3]杜鹏,姚梅芳.ICU 综合征的防治与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1):27-29.

  重症病房心理护理论文篇2

  试论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摘 要探讨 心理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 应用效果,心理护理方法包括:术前访视、改善 环境、有技巧的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病人支持系统。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减少ICU不良心理反应,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即ICU,ICU的病人病情重,进展快,变化大,一般不允许家属陪护。不同的病人心理反应也有很大的差别。尽管ICU有完善的设备,周全的医疗护理,仍有病人在监护期间出现不良心理反应。有报道称ICU病人的心理障碍发生率为14%~71%。如何对多病种不同类型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减少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 治疗 直至身心尽早康复,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 工作 实践浅谈心理护理在ICU中的应用。

  1护理措施

  1.1术前访视

  对拟做大手术后转入ICU的患者,建立术前访视制度。主动介绍自己的身份,了解病人病情及以往生活习惯、需求,向患者讲述术后的注意事项,消除病人不良心理反应,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在ICU的治疗护理工作。如病情许可,术前可带领病人进入ICU介绍各种仪器设备的作用及ICU 的环境、工作程序,以消除对陌生环境和各种监护仪器报警声带来的紧张和濒危感。

  1.2改善环境

  营造温馨的救治环境。医护人员无力改变病房的设计和病房条件,却可以为病人创造浓厚的生活氛围。如为病人准备报纸、书刊、杂志等,允许病人使用耳机听收音机、播放 音乐 等娱乐节目,以调节过度紧张的ICU气氛。病房布置力求舒适协调,提供柔软、平整、干净的床铺,高度适合的枕头和厚薄适中的被褥。仪器安装隐秘,灯光柔和;两个病床之间用屏风遮挡,尽量不用或少用影响病人定向力的药物。

  1.3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由于ICU护理单元的特殊性,病人容易出现孤独和恐惧感。对于神志清醒的病人,应主动介绍自己,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通过对病人面部表情、音调、手势、及身体姿态等方面的细致观察,了解病人心态,并主动与之交谈,耐心倾听并解答病人的问题。对于气管插管、切开的病人,由于无法用 语言与医护人员交流,为此更应耐心介绍人工气道的基本知识,采取主动提问,病人只要点头或摇头的即可表达自己的需要,或使用手语,如喝水用空心拳头等,获得很好的效果。另外,我科还备有护患交流本,通过书写方式为患者答疑解惑。保证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1.4有技巧的沟通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在ICU病房中,家属与病人隔绝,不能与患者直接交流,医护 工作 环境封闭,家属对医疗工作缺乏了解而疑惑,在费用方面也觉得叫盲目。针对这种情况,我科建立了每日探视制度,每天下午3-5时,让家属观看病人的 治疗 护理过程,并酌情让他们对话。并有专人向家属介绍病人的病情变化和转归,即时通报医疗费用情况,发放一日清单,以取得家属 经济 上的支持。在转达病人各种需要的同时,将亲朋好友的问候关心带给患者。在病人病情平稳转出ICU之前,向家属讲述相关护理注意事项,使家属掌握一定的康复知识和护理能力。这样,既增加了病人家属对我们的理解和信任,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医疗纠纷。

  1.5建立良好的病人支持系统

  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外界的支持,更何况是身患重病的ICU病人,他们离开在自己的亲人独自忍受这疾病和治疗带来的巨大痛苦,随时都在为自己的生死而担忧。因此病人更需要全方位的援助。而护士是监护下最主要的支持因素。在调节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痛苦方面骑着重要的作用。切不可因为监护治疗任务重而忽视了对病人的精神支持。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开朗幽默的性格和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出现在病人面前,使病人在与护士的合作中受到感染。

  2 总结

  在危重病人的救治中,要强化“以病人为中心”,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危重病人更需要呵护,更应得到尊重。针对ICU患者的特殊情况,把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作为护理目标,倾听病人的心声,关注病人的精神因素,进行积极主动的 心理护理,使病人自觉地预防和排除各种致病因素的侵袭,增加起治疗疾病的信心。通过加强心理护理,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增加病人及家属对ICU的了解和信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疾病救治率和对 医院 的满意度。同时,拓展了护士的知识面,提高护士工作能力,体现护理工作的价值,最大限度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

293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