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关于护理专业毕业论文(2)

关于护理专业毕业论文(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关于护理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篇2

  浅析颈动脉斑块饮食护理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对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科接诊的1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同时服用本科专门配置食谱,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按照自己意愿进行饮食,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周期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面积,测量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对比血脂水平变化,判定两组患者对治疗后的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小于护理前,且小于对照组护理后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血脂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18,P=0.0092)。结论 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有效改善颈动脉斑块症状,值得推广。

  颈动脉是人体通向头部最重要的动脉,提供大脑85%的血液供给量,但由于血流动力学惯性,血流在颈动脉处形成漩涡而损伤该处动脉内膜,使血小板和脂质沉淀形成动脉斑块[1]。颈动脉斑块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病变,由于颈动脉位置浅且运动量少,此处斑块很容易被检测,通常它被当成反应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信号灯[2-3]。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上升,动脉粥样硬化成为中老年群体中的常见病之一[4]。研究表示,饮食习惯因素和遗传因素是导致血脂和血浆胆固醇含量持续升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同时,严格控制饮食,保持膳食平衡,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5-7]。本文将对颈动脉斑块形成原因、与脂质关系及其饮食护理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接诊的1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80例,女性23例,男性57例,年龄64~85岁,平均(73±1.90)岁;对照组80例,女性25例,男性55例,年龄63~85岁,平均(71±1.61)岁,两组患者均经颈动脉彩超检查判定存在颈动脉斑块,且均无冠心病、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及血栓病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按照自己意愿进行饮食。研究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按照我科课题研究人员的营养安排进行饮食护理,具体护理步骤为:①在护理人员的陪护下,按时就餐,碳水化合物摄入控制在总热量的60%,脂肪摄入量控制在总热量的15%,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300 mg/d,摄入盐的总量低于6 g/d;②加强锻炼,采用中低强度、有节奏的有氧运动,如行走、打太极、骑自行车等,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左右,最高不得超过70%;③测量患者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和血脂水平,1周1次,1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周期3个月,具体食谱见表1。

  1.3观察指标

  测量两组患者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面积并记录;用德国罗氏Cobas 8000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对两组患者血脂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进行测量;治疗后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记录,评价等级为优、良、可、差,判定两组患者对治疗后的满意程度,其中优、良、可为满意,差为不满意[8]。总满意率=(优+良+可)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小于护理前,并且明显小于护理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2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颈动脉斑块面积小于护理前,并且明显小于护理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脂水平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TG、TC、LDL-C、HDL-C指标均低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2.4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的比较

  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6.25%,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5)。

  3讨论

  我国每年猝死病例为(150~200)万例,每年因脑卒中的直接住院医疗费用在100亿人民币以上,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9]。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慢性的炎症过程,由于各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动脉内皮细胞受损,炎性介质参与,导致大量泡沫细胞形成,最终诱发颈动脉斑块的一种病变过程。临床饮食护理,可以通过控制患者对脂质、糖类的摄入量,控制膳食平衡,间接达到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目的,临床发现多数患者通常只注重药物的治疗,而忽视了由于饮食结构或饮食习惯的不合理带来的治疗失败,因此,注重饮食护理是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的基础。

  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护理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0.72±0.09)mm小于护理前的(1.36±0.18)mm,且小于护理后对照组的(1.01±0.11)mm,研究组动脉斑块面积和血脂水平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实施饮食护理对颈动脉患者的康复具有指导意义,是治疗颈动脉斑块患者的新思路,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330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