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关于护理论文(2)

关于护理论文(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关于护理论文

  关于护理论文篇2

  谈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治疗依从性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3月5日~2015年7月9日我院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依从性为97.8%,空腹血糖为(6.3±0.9)mmol/L,餐后2 h血糖为(8.4±1.0)mmol/L;对照组中依从性为64.4%,空腹血糖为(7.8±0.6)mmol/L,餐后2 h血糖为(9.2±1.1)mmol/L,护理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改善并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方案,效果显著,值得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及日常习惯使得临床各类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其中糖尿病已经逐渐发展成为目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1],特别是在中老年患者中其发病率较高[2]。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多数患者出现血脂、血蛋白等多种指标含量发生变化,出现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影响患者各种身体功能的正常运作,进而引发各种并发症[3]。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临床上针对于该疾病的治疗虽然拥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提升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5日~2015年7月9日来我院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5例。护理组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45~64岁,平均(51.2±7.2)岁,病程4~12年,平均(7.1±0.8)年;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44~66岁,平均(50.8±6.9)岁,病程3~15年,平均(7.0±0.7)年。排除标准为[5]:①入选患者均经我院确诊为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且餐后2 h血糖值>11.1 mmol/L),符合WHO制定相关标准;②排除患有肺、肝、肾脏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③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所选取患者均意识清楚,有自主能力;④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对研究内容充分知情并自愿参与,同意坚持并完成治疗过程。⑤研究内容均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并实施。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具体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健康知识宣传等,根据患者病房情况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整理,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常规的院内饮食。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内容如下。

  ①积极沟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准确清晰地告知接下来的治疗和护理流程以及预期效果,减少病患及其家属不必要的紧张,更有利于治疗。

  ②饮食指导护理:入院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患者生活习惯,制定饮食方案,以低糖、低脂等饮食为主,禁忌烟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少食多餐,做到细嚼慢咽,避免出现便秘。

  ③日常生活干预:糖尿病患者体质相对较弱,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避免其着凉感冒;护理人员定期对病房消毒、灭菌,保持环境卫生清洁,避免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定时翻身,并清洁皮肤,保持身体清洁,避免出现压疮;护理人员嘱咐患者每日清洗外阴,并用高锰酸钾消毒液擦洗尿道口,避免泌尿系统感染。

  ④血糖自我检测: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了解检测血糖的意义,同时使其掌握检测方法。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对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统计,提高患者对于自身血糖情况的警觉性,亦可根据结果调整患者治疗和护理内容。

  1.3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比较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和统计,并记录患者生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比较护理效果。

  1.4评价标准

  根据本研究调查统计情况,将患者分为三个等级:分数≥90分为非常满意;60分≤分数<90分为满意;分数<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护理组满意度为91.1%,对照组满意度为73.3%,护理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比较

  护理组依从率为97.8%,空腹血糖为(6.3±0.9)mmol/L,餐后2 h血糖为(8.4±1.0)mmol/L;对照组依从率为64.4%,空腹血糖为(7.8±0.6)mmol/L,餐后2 h血糖为(9.2±1.1)mmol/L,护理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致病因素较多,包括日常起居,生活习惯,用药情况等。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等生活习惯的大幅度改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率显著增加,而其中高糖、高蛋白、高脂类食物的摄入更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由于人们生活压力增加、工作时间不断增加,运动时间显著日益减少,也致使2型糖尿病患者增多[8]。临床调研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约占12%。由于该疾病属于慢性疾病,可影响患者终生,不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更对患者精神状态等造成巨大压力。同时由于糖尿病对于患者身体代谢等机能有巨大的影响,可能造成肾脏、心血管等器官部位的严重并发症,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

  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以及发病的机制不断探究,一些医学专家调查得出治疗的依从性能够影响患者治疗的效果。依从性指患者在行为方面和相关的治疗有高度的一致性,患者有按时进药,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及去除以前的不良生活习惯。根据相关的调查可知,在我国,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依从率较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治疗的原因:对患者用药的种类多、次数多、严格对用药时间进行控制及治疗的方案复杂,就会存在较差的依从性;患者的原因:患者的年龄大、有较低的教育程度及较长的病程,同样也会有很差的依从性。

  本研究采用护理干预改善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通过研究结果发现,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内容,能明显改善患者自身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一方面对患者自身病情、治疗效果、依从性等有所改善,另一方面能提高护理满意情况,为后续治疗内容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得到适当的优质护理,对于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作用,对改善患者治疗中的精神状态,提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33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