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临床医学 >

急诊开胸探查术21例治疗体会

时间: 于传军 王心杰 孙晓义1 分享
【摘要】目的 探索针灸与推拿结合对肩周炎的疗如何,以找打最适合肩周炎治疗的方法,缓解病人的病情或治愈患者。方法 采用对照组与实验组相对比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结合针灸和推拿两种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仅仅给予患者针灸治疗。治疗都是一天一次,十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为一个观察周期。结果 实验组的总的治疗率为100% 而对照组为 73.33% ,此外,实验组各个治疗层次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经过卡方检验得到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灸与推拿结合的治疗方法要优于单纯的针灸疗法,值得临床推广,这将带来很大的医疗价值。
【关键词】针灸 推拿 肩周炎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它是一种非细菌性的慢性炎症,是发生在肩关节囊以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它的症状一般以肩关节以及周围疼痛为主要表现,要是患者对疾病的不重视,会使病情加重,可能产生肩关节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因此,对肩周炎的治疗方法的探索是很有医用价值的,针灸在临床上对肩周炎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了吗?笔者基于这种疑问,尝试结合针灸与推拿两种中医治疗方案,希望能得到更好地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笔者将两年来,本院就诊的被明确确诊为肩周炎的6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实验组男患者10例女患者20例,年龄最小的40岁,最大的62岁,左肩患者16例,右肩患者14例。对照组中男患者有11例女患者有19例,年龄最小的也是40岁,最大的63岁,左肩患者15例,右肩患者15例。计算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的P值,P>0.05,这意味着两组患者在为进行差异治疗前没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对照试验的前提。
1.2诊断标准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如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所述:①肩关节疼痛,在运动或者夜间疼痛会加剧,疼痛部位多在肩关节前后或者是外方,有的情况在颈部或者前臂也能感觉到疼痛感。②肩关节炎并非仅仅是肩关节的不适,在肱二头肌长肌腱沟部,三角肌前后缘也会有压痛的感觉。③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影响肩关节的活动,时间长了可能会产生功能障碍。④疼痛感使得局部肌肉的活动量会有所减少,久而久之,肩部的肌肉可能产生肌肉萎缩现象。⑤X射线检查,若患者处于早期,检验的结果不明显,要是患者处于后期的话,就有出现骨质疏松现象。⑥排除其他引起的关节疼痛的疾病的可能性。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对患者施以现在流行的针灸方法——温针灸法。这种针灸方法需要根据压痛部位,确定所需要针灸的部位,常用的方法是局部取穴与循环取穴相结合的方法。压痛部位在确定下针部位的时候很重要,像上臂痛,曲池穴和加臂穴就会列在针灸位点之列。而天宗则是在肩胛有痛感的时候常选的针灸部位。在针灸过程中患者要取卧位,医生在给患者的下针部位消完毒后,要用2寸毫针对准下针部位采取直刺的方法。针刺效果完成后,还要对患者进行泻法和留针操作,接下来进行温针灸的操作,将艾条套在针柄上,熏要针灸的部位,在熏的过程中艾条要离皮肤4厘米左右。具体操作是,从艾条的上端点燃,当艾条燃尽的时候,把灰烬出去,然后把针取出。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防止皮肤烫伤的小技巧,可以借助中间有空的硬纸板,将针柄穿过小孔放在皮肤上,这样就不会使得艾条的落灰烫到患者了。如前所述,针灸的频率是每天一次,留针需要三十分钟左右。一个疗程为十天,两三天后进行第二个疗程。
2.2实验组 实验组是要结合针灸与推拿两种手段的。在针灸完后再给患者进行推拿治疗,推拿治疗的具体过程大致如下所述,先让患者做端正,双手自然下垂,让患者充分放松,然后 让患者解衣把患病的肩膀露出来,推拿的人站在患者的患病的肩膀的那一侧,用掌心贴服在患肩上,轻轻按摩揉动三至五分钟,然后用拇指点按天宗、肩井等穴位,各穴位的点按时间大约一分钟左右。然后再按摩肩部痛筋和三角肌束,按摩的方法是用中间三指对握这两个部位。这样就能缓解甚至解除肩部的疼痛。接下来推拿者(此时仍站在患者患肩那一侧)一只手按住患者的患肩,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患肢做一些伸展牵拉等上去动作,接下来,推拿者要来到患者的前面仍然和刚才那样一只手按压患者的患肩,而另一只手拖住患者患肩的肘部,做五或六次耸肩动作,然后使患者的患臂与患肩相平,使肩关节做旋转活动。最后,推拿者仍需回到患者的患肩的那一侧,为了便于患者的患臂处于向外展的姿势(此时推拿者两个手掌要紧握患者鱼际),然后是患肢抖动一分钟左右。推拿治疗也是一天一次,十天一个疗程,间隔两三天进行第二个疗程。
【摘要】目的 总结在急诊科行开胸探查治疗心脏外伤患者21例的经验,探讨在急诊科实施开胸探查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1例心脏外伤患者合并意识丧失、失血性休克等危重患者,入急诊科后立即行开胸探查、心包剪开、心脏按压复苏、术后手术室或相关科室继续治疗。结果 21例患者中心脏成功复跳15例,抢救成功率71.4%。结论 心脏外伤患者可以在急诊科尽快开胸探查、止血和复苏。
【关键词】心脏 急诊科 开胸探查
心脏外伤(cardiac trauma)约占胸部伤的2%-4%。平时多为钝性损伤,战伤多为穿透伤[1]。易引起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致低血容量休克或出血致心脏压塞引起心源性休克,一般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若观察、处理不及时、不准确,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我院于2004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21例心脏外伤患者并于急诊室开胸手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男16例,女5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6岁。从受伤至就诊时间15-60分钟以内12例,60分钟-3小时以内9例:在急诊室内抢救及做术前准备最短10分钟,最长20分钟。
1.2伤情介绍 心脏穿透伤13例,心脏挫伤2例,肋间动脉断裂1例,肺裂伤2例,电击伤3例。6例有合并伤,包括颅脑损伤2例,腹部损伤1例,肾破裂1例。本组有失血性休克1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例,多器官功能不全2例。
1.3手术治疗 心包剪开并心脏修补13例,肺裂伤修补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开胸心肺复苏,同时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积极抗休克、各科室协同救治。
2 结果
11例痊愈出院:4例心跳骤停,经开胸术心脏按压后,心脏复跳,但因休克时间较长,心脏受损严重,引发多器官衰竭后死亡:6例心脏停搏,经开胸心脏按压后,心脏未复跳死亡。
3 讨论
3.1明确诊断,及早行手术治疗 心脏外伤伤情严重,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救治很容易导致死亡,据统计死亡率高达60-80%[2]。依靠对患者受伤机制、局部查体以及临床经验的综合分析,做出迅速的诊断,由于受急诊室条件及心脏外伤本身所具有的急、危、重等特点所限制,不易过分强调辅助检查,避免延误抢救时机及在搬运过程中发生心跳停搏加重救治难度。本组患者中只有3例行心包穿刺协助诊断,其余均未作进一步检查,直接于急诊室行开胸术。患者取仰卧位,均采用左胸骨旁4、5肋间至腋前线切口,根据受伤情况不同,分别进行心包剪开,心脏修补,肺叶修补。术后在患者病情平稳情况下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或手术室继续由相关科室治疗。本组有6例患者在打开心包后发现心脏停搏,经复苏和心脏修补后始终未复跳,考虑与患者从发病至送往医院时间过长,造成严重失血性休克,心脏停跳难以恢复有关。
3.2积极抗休克治疗,稳定生命体征,缩短术前准备时间 心脏外伤患者绝大多数存在心包填塞、失血性休克,来院后在第一时间进行病情分析做出临床诊断的同时要积极行心电监护,液体复苏、积极抗休克治疗,对存在血气胸的患者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胸腔闭式引流,在稳定伤者生命体征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3.3急诊室开胸探查术的优点 (1)急诊室医师为首诊医师,掌握第一手伤者资料,避免了再次询问病史及检查而延误病情。(2)对病情进行初步的准确的判断后可以立即调用急诊室各部门的力量,通力合作,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救治。(3)避免了在搬动或转运患者途中伤情恶化而危及生命。(4)充分利用急诊室各种急救设备和资源,及时治疗早期干预,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3.4急诊室开胸探查术的缺点 (1)手术条件局限,手术环境较手术室有所不足,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增大。(2)急诊室无固定麻醉师,患者在意识尚存的情况下行气管插管及开胸探查痛苦较大,无麻醉师配合,手术风险增加。
心脏外伤以其发病迅猛死亡率高的特点,向来是急诊救治工作的难点所在,优化急诊工作流程,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完善急诊室的工作环境,打造出一支真正专业化的急诊抢救队伍,才能使心脏外伤的救治成功率得到提高。
参 考 文 献
[1]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5,3.
[2]易定华.心脏创伤临床救治[J].中华急救医学杂志,2003,12(3):154.
37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