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 > 大专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大专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大专畜牧兽医毕业论文

  畜牧兽医专业是一个传统的专业,主要培养直接从事畜禽养殖、疾病防治、饲料生产、畜禽产品加工与卫生检验、畜牧业产品开发与营销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大专畜牧兽医毕业论文下载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专畜牧兽医毕业论文下载篇1

  浅析基层兽医方面的问题

  摘要:介绍了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误区,包括盲目用药、不明药物适应症用药、不懂得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给药途径或操作技能不当等内容,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基层兽医防治畜禽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兽医畜禽疾病防治误区对策

  基层兽医由于受 文化程度的限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畜牧兽医理论 教育,因而在基层兽医 临床 实践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影响了畜禽疾病的正确诊治,延误治疗时机,造成用药多、疗效差的不良后果。现将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误区

  1.1盲目用药。部分基层兽医缺乏临床 经验,在没有对动物疾病进行确诊的情况下,凭习惯和经验或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即对病畜禽疾病进行防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还有的兽医行医多年,从不做动物剖检,不作临床用药记录,又缺乏临床经验。他们经常是见病用药、见病抗菌、见热就退、见泻就止、听病就防、见效停药。畜禽一发热,急忙用退热药降温,从没有考虑畜禽发热有时是体内的一种防御反应,有利于增进机体抗病能力,为恢复健康创造条件。滥用退热药物会降低畜禽机体防御能力,造成热型混乱,掩盖疾病真相,影响对症下药。兽医临床上滥用抗菌素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论何种疾病都离不开抗菌素。实际上有许多疾病根本不需要用抗菌素,如消化不良、中暑、中毒等,使用抗菌素药物反而使病菌的抗药性增强,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见泻就止是兽医临床上的一大误区,往往没有考虑畜禽腹泻也能排除体内病毒及有毒物质,减轻病菌及有毒物质对机体的损害。有的兽医,尤其是养殖场(户)的兽医人员,一听到近期发生了某类传染病,就进行免疫接种。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洁净养殖场的污染,将病菌带入养殖场,如禽流感等。畜禽发生疾病是有内因和外因的,只对致病因素进行治疗,忽视提高病畜的防御能力或抗损伤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兽医临床上有时出现病畜稍好,就停止用药,这样容易造成病情复发,甚至转为慢性病。在烈性传染病初发期,基层兽医不及时 报告上级监管部门,希望用药物治疗,结果延误最佳控制时期,造成疫情蔓延。

  1.2不明药物适应症用药。相当一部分基层兽医对兽药药理、动物病理及病原微生物特征,不甚明了或全然不知,他们不了解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性[3]。一味按标签说明书上“病症”的描述,擅自加大剂量或超剂量用药,或凭自己的习惯用药,胡乱用药,结果造成动物药物中毒,治疗失败。具体表现在用抗菌药治疗病毒性疾病,用抗阳性菌的药治疗阴性菌引起的疾病。在农村,用青霉素治疗猪瘟、新城疫的大有人在。许多基层兽医常凭自己的习惯用药,常用的用药模式是“安、青、地”,即安乃近+青霉素+地米,当这类药不起作用时则胡乱用药,从而导致治疗失败的占多数。

  1.3不懂得药物使用剂量和疗程。 部分兽药法定标准(标签)在使用剂量上都是按每千克体重来测算的,但大多没有标出上限量,这就为临床使用时导致药物中毒埋下隐患。有些基层兽医不 会计算用药量,难以掌握合理用药量,1针打下去不见效,2针下去还不见效,则第3针使用加倍量乃至3倍量,这样往往由于药害作用加重了动物的病情或加快患畜的死亡。与此相反的做法是用药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还造成病原微生物抗药性产生,使得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所谓疗程是指用药物治疗的全过程,即针对具体病发生在具体动物身上,需要使用多大剂量,每天治疗几次,应连续治疗多少天,方可保证患畜完全康复而病不反复。在基层,不按疗程用药的情况十分普遍。有的基层兽医在疾病流行期(如猪流感、流行性腹泻、仔猪大肠杆菌病等高发季节)往往顾此失彼,无法保证每个养殖户患畜的疗程;或是基层兽医对病的应有疗程掌握不准,均可导致治疗失败而给养殖户造成严重损失。

  1.4给药途径或操作技能不当。 给药途径指的是给动物用药的方式,如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相应的药物要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用药途径直接影响到治疗或预防效果。给药途径不当,可导致动物药量不足,达不到防治效果或药量超量而药物中毒。例如通过饮水给药,如果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差,则动物喝到上面水的药量不足,喝到底层的可能引起中毒。如动物的消化道疾病用药一般多用口服的方法,患畜的肌体炎症多用肌肉注射用药,而家禽的用药则多用饮水或拌料的方式给药,如猪的味觉、嗅觉较发达,苦味或刺激性味大的药用口服,则猪不愿吃下。还有的药物本身不宜在消化道吸收(如某些抗菌素)则不能口服,某些刺激性大的药液不宜作肌肉注射等。家禽防疫的疫苗则根据免疫程序和具体疫病,多使用滴鼻点眼、饮水或肌注等不同方法。防疫时,如果操作技能不当,则不能发挥疫苗应有的作用。比如,在给鸡点眼免疫时,如果点眼后随即放鸡,疫苗很有可能很快被鸡从眼中甩出;在注射疫苗时,漏液或注射部位不正确,打飞针或注入脂肪等,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2对策

  2.1加强基层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 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

  2.2加强乡镇兽医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如今的基层兽医技术人员,不仅承担了畜禽疾病诊治任务,还肩负着新技术推广、法律宣传、疫情调查和向上级通报疫情的责任。由于兽医 社会地位偏低且专业性特强,难以从社会上吸纳到所需要的优秀人才,不得不采取“近亲繁殖”和“自我膨胀”的方式解决,“子承父业”、“半路出道”的现象比较多见。他们之中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吸纳能力较差,不对其进行 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很难适应新时期动物防疫 工作。因此必须加大乡镇兽医和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兽医业务综合素质,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质量。应该在行业中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2.3切实加强兽医行业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跟踪研究国际动物卫生规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

  大专畜牧兽医毕业论文下载篇2

  试探畜牧行业统计的数据质量管理有效措施

  畜牧业统计数据是科学分析趋势、 研判畜牧业生产形势、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而数据质量是畜牧业统计工作的生命, 是贯穿于畜牧业统计整个过程的灵魂。 目前,判断数据质量的高低,从使用的角度看,主要由三个方面决定,即: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围绕数据质量的“三性”,多次与相关部门沟通交流, 结合当前工作开展的情况,笔者认为,作为农业部畜牧行业统计的数据质量管理部门,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要树立数据质量意识,赋予数据质量管理新的内涵

  不同的发展时期, 对统计数据质量有不同的标准。 党的报告提出“四化同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在这个新时期,作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除了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外, 针对当前畜牧统计数据质量要重点做到:

  (一)要建立健全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相关办法

  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控制要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 因此必须对畜牧统计报表指标的设计、村级防疫员的数据采集、县级统计员汇总审核网络上报、部级统计人员的审核汇总、专家团队的统计分析报告、统计服务、统计监督等各个环节进行系统优化。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要合理设计统计指标, 并把评判数据指标的合理性贯穿整个统计过程,争取做到“所见即所得”;同时使制定的指标范围全、分组准,指标含义的解释和计算方法要准确。 二是要着手建立长效的数据质量评估办法,每季对主要统计指标的数据质量进行会审、评估,评估可主要采取生产形势判断法、相关指标验证法、历史资料对比法等方法。

  (二)要解读好畜牧业统计数据

  只有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解读,才能对政府制定政策、预判生产形势提供实实在在地数据支撑。

  (三)要服务好畜牧统计对象

  目前农业部每年用于畜牧统计调查养殖户的财政资金还比较少,只有做好服务,将统计上来的数据进行加工分析,并将有指导意义的信息及时推送给养殖户,对其生产有参考、指导作用,这样才能调动被调查的畜牧养殖户上报数据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二、要创新基层畜牧统计人员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农业部从 2008 年实施畜牧业“百场(厂)千村万户”监测计划以来,已走过了近 6 个年头。 畜牧业统计从统计的内容、 报送的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数据统计的频率来划分,有价格周报、生产月报、专业年报,还会适时启动应急日报。 统计的畜禽品种已覆盖到生猪、蛋鸡、肉鸡、奶牛、肉牛、肉羊等六大品种。数据上报的方式也从通过台式机互联网上报发展到现在的台式机互联网上报和手机移动互联网上报并存。

  针对当前县级统计人员的现状,要以培训为抓手,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 一方面邀请熟悉畜牧生产一线的专家现场授课,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六大畜禽品种的 QQ 群,适时讨论交流,在增强畜牧统计人员学习主动性的前提下,着力提升县级统计人员的畜牧统计业务素质,使他们熟练掌握畜牧生产的基本生产常识以及统计新知识、新方法,特别是现行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同时,在日常数据报送过程中注重加强统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树立畜牧统计行业职业道德的优秀典型。

  三、要建立畜牧业统计数据质量的保障制度

  制度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了确保数据质量,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 调研核查制度和考核制度是提高数据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立定期的调研核查制度, 才能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养殖户,了解畜牧生产真实情况,修正畜牧统计误差,使得通过统计分析预判的畜牧生产形势更趋于反映畜牧生产的实际状况。县级统计人员不能仅仅作为畜牧统计数据上报的二传手, 要至少每一季度都要深入基层核查数据、检查指导工作,及时发现新情况。 部级、省级统计工作人员要有随时下基层调研核查数据的思想意识,要把数据质量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调研,及时建立相应的措施。 同时,畜牧行业统计的数据质量管理部门还要按照 《农业部畜牧统计监测管理办法》的要求, 积极配合农业部做好每年定期对各省(区、市)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统计监测工作以及固定监测点统计监测工作的考核。考核重点是对上报数据的质量进行考核,其次对基础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最后对促进统计监测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

猜你喜欢:

308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