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哲学论文>中国哲学>

哲学论文马克思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要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将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结合起来,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哲学论文马克思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哲学论文马克思篇1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经济学理论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哲学与经济学并没有一条明显的界限。哲学的“问题”可以从经济学问题中去寻求,而经济学问题需要上升到哲学高度,才能揭示出其内在本质并找到根本性的解决路径。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发展和创新必须基于马克思理论的本性,理解在经济生活中的“现实的人”。

  关键词:劳动异化 现实的人 哲学价值导向

  在1844年,马克思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而转向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政治批判,开始研究资本主义现实世界中的劳动异化现象。马克思通过研究认为,国民经济学探讨的只是单纯的经济,不关心经济对社会和人的发展影响,也没有把经济问题升华到哲学的高度来分析,对社会的经济问题缺少哲学观点。自此马克思力求把经济问题与人、生产劳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相结合起来,从社会历史的根本结构和发展规律上对经济问题进行哲学思考,实现哲学与经济学的深层次结合,显示了马克思严谨的理论思维逻辑性与科学性。可以说马克思用唯物史观推动了经济学革命。

  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其基本特征是批判与反思。而作为哲学理论创新动力的批判性突出的表现就是“前提批判”,即以否定性的思维方式去反思各种知识或理论的逻辑前提,以揭示知识或理论的前提所蕴涵的更深层次的前提或价值取向。从国民经济学出发,马克思揭示了私有财产是国民经济学的基础:“私有财产是一个事实,国民经济学对此没有说明理由,但是,这个事实是国民经济学的基础”。 [1]

  在1847年出版的《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批判蒲鲁东以抽象的哲学范畴及逻辑体系涵盖经济现实的企图,并进一步把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哲学指导方法。马克思超越了经济学实证分析中纯粹的表象描述,超越了纯思辨的抽象论证,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中发现了剩余价值,实现了经济学革命。具体来讲,马克思分析经济问题的哲学方法主要体现为:(1)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作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来源的由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构成的劳动二重性,进一步揭示了作为历史内在本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从劳动与商品出发,具体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2]运用否定之否定的分析方法,阐释了“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前的各社会形态又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社会的一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3]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解释了“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决定的”,取决于“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的结构”的经济范畴及其先后次序。[4](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构分析方法,剖析了由生产力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与意识结构等构成的人类社会的纵向结构与整体性;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分析方法,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五种经济社会形态的更替。

  马克思十分注重对经济问题设置哲学价值导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经济问题的哲学价值导向。马克思在展开经济学研究时,首先对他当时面临的国民经济学进行反思。通过反思,马克思认识到国民经济学之最大局限,就是它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只考察经济事实的经济学意义,而忽视其“人”的意义,缺乏应有的人文关怀。与国民经济学相反,马克思用哲学的头脑与方法思考问题,把“人本”理念引入经济学,既从彻底的革命人道主义出发,明确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压抑人的个性发展的现实,又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出发,论证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每个人平等、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明确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一个根本的理想价值目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哲学价值导向,贯穿于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始终。在“对人的漠不关心”的政治经济学所关注的物质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人的世界,并且这个“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马克思通过对作为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的异化劳动的深刻剖析,批判了“国民经济学以不考察工人(即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通过批判国民经济学,完成了批判尘世中的自我异化的任务,力图追求幸福、自由、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些人类的伟大理想,其消除人的异化、使人获得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经济学研究的价值主题清晰的呈现出来。对此,马克思曾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已有”,并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导向在这里突出的体现为对自由个性的追求。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对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使每个人处在特定的职业分工中,这必将使人的能力畸形发展,会导致人的全面异化。另一方面,商品经济及市场机制也促进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能为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张性也使交往具有普遍性,使个人冲破地域、民族和职业局限,吸收世界成果来发展和丰富自己;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必将增加劳动者全面发展个人能力的自由时间;商品经济把人的理性和能力突出出来,并使人的理性和能力之地位得以确立。

  马克思开辟的经济哲学道路具有重要的当代启示。在当代中国,只有实现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才能既避免经济研究中的片面化,也有利于破解现阶段出现的各种“中国问题”。

  当前一些经济学家看待经济问题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往往更多地仅从经济角度考察和研究经济问题,而没有自觉地把经济问题提到哲学上的“人”的层面来考察。 比如,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它绝不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也绝不仅仅是打破旧体制的障碍机制,建立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相应机制,它同时也是人的解放和发展的过程。在对待劳动问题上,一些经济学家往往多关心劳动创造财富而不大注重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结果导致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劳动者做出很大贡献但却做出了巨大牺牲。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讲,我们应特别注重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提高劳动者的地位,在经济活动中确立劳动本位论;把资本问题提高到哲学上的“人”的层面来考虑,要尊重资本运作的逻辑,合理规范资本。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解决现阶段出现的各种“中国问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9页

  [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5页

  哲学论文马克思篇2

  论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的旧哲学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对于实践问题的认识和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及把握实践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 认识论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最主要、最鲜明特点,是将实践范畴从认识论中提升出来,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对于这个问题的把握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唯物主义。虽然原有的教科书将实践范畴放在认识论中,似乎它仅仅是作为与认识相对应的一个范畴出现的,似乎实践的作用也仅仅限于认识产生的基础和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范围,但是,实践本身所蕴涵的意义并不仅局限于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物质生产发展的动力、作用、规律的分析和研究,形成了科学的实践观,并据此揭示了物质生产与意识、人与自然、人与物质生产、物质生产与需要、生产与交往、人与社会的关系,划清了与旧哲学的界限。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等旧哲学家不懂得“实践”,不懂得“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告知人们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就是说,离开了实践的观点和基础,就不可能科学地说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离开了实践的观点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可能产生,更谈不上发挥指导作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在实际学习中还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的区别。

  列宁曾经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承认外部世界承认物质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并且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亦不例外。但是,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说,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只是起点,而不是终点,更不是全部。人们所要把握的物质世界,正是包含了人、人的实践和人类社会历史在内的物质世界,人的实践亦是现存感性世界的一个要素,正是在人的实践中,现存的世界才呈现出客观的样式。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自然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自然的历史,也存在历史的自然。人对自然界的改造,并不改变自然界的客观性。“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存着”。只不过由于历史时代的不同,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不同,人与自然就有着不同的统一。

  第二,要明确实践范畴本身所蕴涵的世界观意义的同时,亦要明确实践范畴所体现的人与现存的世界的矛盾关系。

  也就是说,要明确实践辩证法,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的直观的自然唯物主义区别开来,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第三,明确劳动是贯穿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主线。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了人类社会,离开了劳动,我们就无法理解现存的一切。因此,劳动是揭开人类历史之谜的一把钥匙。劳动特别是生产劳动是实践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践范畴在不同领域中的不同表述。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树立科学的实践观。第四,在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上,注意阐明实践的批判性和革命性。马克思曾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现存世界并非是理想的、合目的性的世界,只有通过实践的批判才能使现存世界实现革命化,从而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实现人类的崇高目标。

  二

  人类社会实践的步伐飞速向前,使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浪潮浪高过一浪,特别是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的加速,我国也进入了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春天。怎样面对和概括人类实践的伟大成果,特别是我国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硕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也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新时代大学生更应面对现实,树立科学的实践观。所以,我们应该把握好以下方面:

  第一,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准确把握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它坚持物质本体论、一元论,认为实践只能改变物质的存在形式,并不能创造一切,它反对实践一元论或实践本体论,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绝不是实践哲学或实践主义,但是,实践又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离开实践,就没有社会生活本身。

  第二,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要了解旧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还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之所在,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哲学革命的理论贡献,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界限,为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做好铺垫。

  第三,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将唯物主义的路线贯彻到底。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才能摆脱一切教条主义、迷信的束缚,贯彻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原则,克服唯心主义的干扰,驳倒一切形式的不可知论,将人类社会推向不断进步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哲学论文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基础,要在崭新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将文本研究和现实研究结合起来,寻求文本研究与现实研究的互动与平衡。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哲学论文马克思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哲学论文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关于哲学论文发表
    关于哲学论文发表

    近代西方哲学重视人的问题,强调科学与人道主义精神,力求将人从神力之下解放出来,把人的尊严、价值、自信建立在理性和科学的基础上,用人文精神

  • 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哲学

  • 哲学硕士论文3000字怎么写
    哲学硕士论文3000字怎么写

    哲学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指导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关于哲学的论文我们要怎么写呢?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哲学3000字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

  • 哲学方面论文2000字优秀范文
    哲学方面论文2000字优秀范文

    哲学中的儒家德治思想是以一套完整制度为载体而推行的,在制度强制执行下,统治阶级的治国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

275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