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的论文参考范文(2)

时间: 秋梅0 分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参考范文篇3

  试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

  2012年11月8日,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党内著名理论家、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由此,“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迅速为整个中国社会所认同、所追捧,并日益成为了最为重要的主流政治话语之一。

  “中国梦”这个新名词可以说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不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确立了根本方向和基本价值,九十余年来的中国道路有奠定了“中国梦”坚实的实践基础。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既对我们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又对我们在政治话语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意识形态具有极端重要的理论价值。

  每个人奋斗都是要有目标的。正如砌砖,虽然同是在砌砖,但心里的目标却不尽相同。虽然物质利益是人奋斗的原动力,但物质利益并不能成为人奋斗的目的与归属,“未富先奢”、“稍富便骄”背后是理想的缺失与价值的迷茫。相反的,为目标而努力,为理想而奋斗,就算再苦再累也会心甘情愿,也会义无反顾。“中国梦”就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确立了这样一个目标,给我们的奋斗赋予了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尚未成功,仍需努力。想要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始终坚持如一,是非常可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共同理想。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的人民群众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个表述太过于抽象,而现代传播理论与实践都表明,意识形态的内容不一定非要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来表达,运用非意识形态的话语表达更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中国梦”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实质与科学价值的同时,更从话语间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换,这个词语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亲和、更加清晰、更加具体,它给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带来了一个既能有憧憬有超越又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

  改革开放的中国也是社会转型分化的中国,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一个阶层,每一个群体也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这些梦想往往各有所求,有的甚至大相径庭。虽然历史进步的合力会将这些理想与追求汇集到一起,但是其汇集的形式是十分不确定的。而通过“中国梦”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大大小小的梦想汇聚为一个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愿景,在不同中寻找共同,在共同中尊重和保护差异,这样,就可以把十三亿中国人的力量汇集到一起,使大家达成共识。有了共识,还有什么困难是我们打不到的吗?

  梦想和现实总是有所差距的,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要追逐梦想。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些现实状态之所以有无奈的感觉,并不是因为没有改变现实的办法,而是因为没有改变现实的勇气,以至于把一些本不该成为梦想的状态当作了梦想。但是,当确立了真正的“中国梦”,其道义的正当和路径的科学会让我们勇于向不公平和非正义说不,让我们用于指出投机倒把的虚幻与可怜。

  “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在十三亿乃至更多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在为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大国的和平崛起等等,所有的这些都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全新的事情、全新的探索、全新的实践。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梦”也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的梦想。正因为“崭新”所以创新是关键,我们要做的是社会的复兴而不是复古,崛起而不是威胁。“中国梦”需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界定内涵,塑造灵魂,彰显本质。

  1776年的“美国梦”强调个人奋斗,与“美国梦”相比,“中国梦”是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基础上的梦想,国家强盛,民族团结,人民才会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个人的奋斗发展与全体人民、全民族的奋斗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自己当家作主实现自己的发展,为社会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共同富裕座位基本原则,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当我们把国与家、民与族融为国家民族,把你、我、他整合为“大家”时,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就会变成现实的生活状态,“中国梦”也就在体现本质中进一步丰富了它的科学内涵。

  一个民族的复兴,并不仅仅是政治经济的复兴,更是文化文明的复兴。我们要通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一个能彰显五千年灿烂文化、能传承五千年悠久文明、能把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共享、能用自己的软实力促进世界共荣共进的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复兴的中国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是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中国;复兴的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例如,在十八大上,我们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把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奠定了文明的基石。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讲过的一句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既指向未来又属于当下,这就为“中国梦”同时设定了两个时间坐标。面向未来,“中国梦”承载了我们一切美好的愿望,民主、法制、国富、民强,乃至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等,都是其题中应有之义,通向这一梦想的道路没有休止符;着眼于当下,“中国梦”要求我们一切制度安排、一切政策领导都应努力扶正驱邪,去恶向善,通过阶段性的目标一步一步为走向新社会奠基铺路,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表明“中国梦”的起点就在脚下。把这两个时间坐标结合起来就是我们要在追求理想的同时要始终脚踏实地的干好我们必须干的事,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在投身当下实践的过程中不忘前进方向,不能得过且过。

  梦想不同,实现梦想的道路也不尽相同,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中国自己的路,即中国道路。

  要实现一个梦想其实有许多方法,但最重要的是是方法要与梦想相匹配,否则就会事倍功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只有三十多年,但是中国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却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出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创立的的诞生。经历了九十多年的艰苦探索,我们的党尝过了酸甜苦辣,越过了艰难险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现在,三十多年的成功实践又让我们对这条道路充满了信心。

  “一个社会发展的条件不是我们自己选定的,而是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这是马克思说过的话,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发展程度都是既定的,都是不可选的,因此,不是每条道路都适用于中国,比如“美国梦”,中国学不来,也不能学。因此,中国道路只有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将“中国梦”实现。“国特色”并不只是一个口号,它是我们共产党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的强国之策,“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党的领导和支持,只有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中国梦”才会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参考范文篇4

  试谈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摘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为认识和解决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实践观;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0引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他们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物质根源,为探寻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解开人类社会历史之迷提供了钥匙,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成为开放性科学的内在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奥秘。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所涉及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从没有提出过实践的完整定义。研究者们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一直是我们对实践进行阐释的理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就是人类的一种存在的方式,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总和。

  1.1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创造对象世界的生产劳动或生产实践实践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最普遍、最直接的联系。人的实践过程,一方面连接这事实对象,另一方面连接着这个理论。这个逻辑链条就是理论-实践-事实和事实-实践-理论,同时检验理论,也是一个必须有人参与的过程,因此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正确的。随着人类生产实践与人的需要的互动,使人的需要超越动物性的生存需要的层次进展到享受需要层次再演进为发展需要这一人类高级层次的需要,实现人类自身全面而自由发展乃是人类实践的最终目的。

  1.2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层面上来看,实践是人类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实现人类自由与解放的社会生活实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表现,生产活动与许多人的社会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实践是人作为类存在物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从事的处理自身各种关系的一切社会历史性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人与社会环境的否定性统一。

  人的实践活动之所以与自然的物质运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就是因为人的活动是在理性支配下的活动。人作为主体,实现了必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创造出属人的对象世界,即人类世界。学习实践活动,还得出了四点启示:一是科学发展观是提升竞争力的坚强支撑;二是正确的思想路线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三是政治保证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四是坚持群众路线是科学发展源头活水。推动科学发展,做到:①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永续工程;②关注实践、解决问题,不断破解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③注重长效、完善机制,努力形成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建设。

  2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伟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根本标志,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同于唯心主义,也有别于旧唯物主义。它以实践的观点为基础,科学的阐述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概括。这点已经在学术界达成了一致。对于这种本质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我们对实践唯物主义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已经有了许多基本共识的基础上,现在我们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又更深层次的解释,也就是要开始更深入的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批判性。

  就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内容及思想来说,它既是一种科学的实践理论,同时又是一部实践批判理论。这是一个理论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如果只片面的看到理论的某一个侧面,都是不完整的,都不能全面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整个哲学的发展中,把实践当做哲学的基础,马克思是第一人,而后马克思又转变哲学的思维方式,创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现代唯物主义观点。

  其次,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相互统一。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并不是一概的对实践进行论述。在辩证法的意义上,对实践的肯定中与对实践的否定是相互联系的而在对实践的肯定中也包涵着对实践否定的意义,甚至在某种特定的时候二者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从本质上说,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既是实践的唯物论又是实践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只是推崇实践的理论,而更是一种批判实践的理论,即一种实践批判理论。再次,以实践概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辩证唯物的自然观和实践观二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初的唯物主义不是完整的唯物主义,而只是在自然观层次上的唯物主义,并没有将唯物主义的理论与社会历史的发展相结合。这样,就使得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没有统一起来,二者相互脱节。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最后,在不断的完善后,马克思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达成了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相互统一。实践作为整个世界存在的基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在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作为存在论或本体论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同时在实践基础上建立了它的认识论。马克思人为,人类的认识并不是与实践没有人和网关系的活动,而它本身就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或者环节。

  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是历史的产物,也只有根据不同的时代条件特点把它实际运用于具体的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显示其重大的历史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产生的,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并为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路,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比较彻底地认识和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基础。邓小平认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口号,从而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邓小平理论作为发展中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型,是可以视为科学社会主义观的一个新形态的。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立足于当时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来作分析的。我们不妨将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那些设想,即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观,视为那个时代的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理论模型。

  3.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想精神的现实化,从而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推向一个更加具体而深刻的历史阶段。邓小平从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提出要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以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发展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完善的统一为前提,以逐步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为现实目标。目前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在坚持社会主义,也有自己的许多独特经验。但就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而言,中国被公认为取得了最大的成就,是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成功的。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如此淋漓尽致的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才有这般绚丽的新篇章。

  3.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在一系列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上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很多重要的理论的形成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作用、社会主义制度和特征等方面思想的具体运用和重大发展,马克思主义也由此融入了更加现实和广阔的历史发展的空间。首先,这是对十五大高度评价邓小平理论的解读。

  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在我们党的文献中,对一个理论作这样高的评价是罕见的。从党的文献研究角度看,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高度评价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我以为,是可以解读为它是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新形态的一个参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邓小平文选》(3)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3]《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


猜你喜欢:

1.浅谈社会主义发展论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4.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3000字

5.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心得体会

307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