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市场营销论文 >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和知识的重任,同时更需要融入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能够受到专业化的职业训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篇一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摘 要: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各高职院校都已高度重视,主要从课程设置方面予以探讨。首先从顶岗锻炼中发现的现象入手,剖析出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其次指出目前高职专业课程设置中对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职业素质类课程设置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职业素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设置

  1 市场营销职业素质培养不容忽视

  2014年笔者被选派为参与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顶岗锻炼企业为杭州娃哈哈集团武汉分公司,部门是市场部。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建设负责人,在市场营销专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最困惑的是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员工、学生到底学会哪些知识、该开设哪些专业课程,就能使学生毕业上岗时与企业的销售工作实现无缝对接。带着这些疑问和困惑,在顶岗锻炼时,笔者重点关注了这一课题。

  在工作中遇到这样两件事:一次晨会上同事小赵抱怨说自己在开发新零售网点时,磨破了嘴皮,那老板就是不相信他是娃哈哈公司员工,笔者当时也非常纳闷,因为小赵平时也是很勤快、很懂业务知识的人,同事评价都还不错。还有一次,人事部经理跟笔者抱怨说现在招人太难了,90后的员工做不了几天就辞职。针对这两件事,笔者做了观察,发现小赵在工作中有一致命缺点:不注重个人的穿着打扮,每次去见客户都是运动装、运动鞋。在和90后员工交流时,他们普遍反映的问题是:工作压力大、客户太刁钻等等。

  以上两个案例对笔者触动很大,笔者在反思这些员工100%的是大专以上学历,专业知识是过硬的,但影响其工作成就的根本问题是其自身的素质。为此笔者进一步反思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发现大部分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仅仅关注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如调研能力、策划能力、推销能力,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开设较少或者设置不够全面,这一现象必须引起。

  2 目前市场营销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偏颇

  目前,也有部分高职院校逐渐关注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并开设了相应的课程,然而基于对市场营销职业素质内涵的理解不够全面,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如下问题。

  2.1 身体素质

  营销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没有健康的身体,营销人员是很难完成营销任务的。这一理念在当今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常开设《大学体育》课程完成。然而,在顶岗锻炼中发现:营销人员身体素质不仅仅包括个人的体格、体质及健康状况,还包括个人的举止、言谈及仪容仪表的风范。因为市场营销人员就是企业的外交家,代表企业与各类社会公众打交道,因此必须遵守相应的礼仪及行为规范。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自身形象培养的课程较少、且形式单一,仅开设《商务礼仪》或《大学生礼仪》课程。

  2.2 知识素质

  优秀的营销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素质。传统观点将知识素质等同于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如市场调研知识、营销策划知识、广告知识、公关知识、渠道知识、推销知识等,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策划》、《广告理论与实务》、《公共关系》、《渠道管理》、《推销理论与实务》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学生仅仅掌握此类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般的科学文化常识和相应的企业、产品知识,这样在市场营销工作中才能够更好地与顾客进行沟通,进而提高销售业绩。对于学生科学文化常识的培养,在课程配置方面仅仅开设《大学语文》,且部分高职院校还有删掉之势。

  2.3 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又一个基本条件。市场营销人员天天与顾客打交道,要经受无数次的挫折与打击,要应付形形色色的顾客,必须加强心理训练。学生在未来就业中需具备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开朗友善的性格、意志坚定的信念、充满必胜的自信。然而,在课程设置方面仅在大一上学期或者下学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2.4 道德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人员必备的一个基本条件。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的忠诚,二是对顾客的尊重,三是对竞争对手要公平竞争。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方面,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涉猎较少,虽开设了《客户关系管理》课程,但其主要训练学生的客户服务技巧。学生未来如何对企业要忠诚、对竞争对手该采取什么态度,没有相应课程作支撑。

  3 市场营销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主要包括:开设的课程类型和课程安排顺序。通过课程设置能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获得某一专业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因此笔者将从两个方面阐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基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课程设置方案。

  3.1 对接市场营销职业素质内涵,开设职业素质类课程

  (1)细化公关礼仪课程的类别,加强学生个人职业形象的训练。

  个人职业形象主要包括仪容、仪表、仪态,现阶段礼仪类课程的内容仅仅把个人职业形象作为一章,这对学生职业形象形成显然是不够的。笔者认为应该单独开设不少于16课时的《化妆技巧》《职业着装》《语言沟通》《职业举止》等实践课程,进行专题训练。

  (2)加大社科人文类课程的比重,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高职学生入学成绩多为三百分左右,因此其人文素质比较薄弱,基本的科学文化常识掌握不牢。在进行课程开设时,应该加大社科人文类课程的比重,并以公共选修课形式进行开设。笔者认为可以开设不多于8个课时的《茶道》、《国学》、《摄影》、《美学》、《人类文明史》、《戏剧》、《诗歌》等等类似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其未来在工作岗位上与客户寻找话题奠定基础。

  (3)增设心理素质类课程,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

  意志坚定的信念、充满必胜的自信是高职学生在未来市场营销工作中较为欠缺的心理素质。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课程外,需增设不多于8个课时的《团队合作》、《自我推销》、《演讲技巧》、《社区服务》等纯实训类课程,并以活动的方式进行开展。

  (4)增开市场营销职业道德类课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

  职业道德素质是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必备的,其小则影响到学生业绩提升,大则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发展。目前在课程设置中,少有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类的课程。笔者认为应增开《市场营销职业道德规范》、《不正当竞争案例分析》、《失信员工》等课程,使学生知晓在工作岗位上如何与企业、顾客、竞争对手相处。

  3.2 合理规划课程开设顺序,保证学生职业素质系统化培养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根据课程内容前后衔接的规律,将一门课程的学习在1个学期完成。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尚且有用,但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显然不合适。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与养成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职业素质类的课程应根据学生能力递阶规律在每个学期开设。如心理素质类的课程,不仅仅大一第1学期开设,在后续的2、3、4、5、6学期都应该有形式不同的心理素质类的课程开设。

  4 结语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不仅肩负着培养学生专业理论和知识的重任,同时更需要融入本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能够受到专业化的职业训练。如此一来我们的大学生专业职业素养的教育一定会取得更加卓有成效的成绩,使学生在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更加自信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挑战,更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胡善珍.现代推销――理论、实务、案例、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柯春媛.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南方论刊,2008,(12).

  [3]周叶林.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素质教育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4,(4).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研究论文

272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