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大学生道德探讨论文1500字(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大学生道德探讨论文1500字篇二

  《大学生道德价值提升路径初探》

  【摘要】当代青年大学生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模糊,缺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根同源,认真吸纳国学精髓,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是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位列序次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国学;传统文化;道德价值

  当代大学生的主要构成,是出生于80、90年代的青年,这一群体曾经被社会疑虑为“不负责任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可是,当雨雪冰冻、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袭击国人的危难时刻,我们却看到了这群“同样生长在红旗下”的新生代勇敢、坚强、不屈的身影。当国内外敌对势力阻扰奥运火炬四海传递等危急时刻,许许多多的当代青年坚定不移地把热爱祖国的口号闪亮地书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大旗上。在北京奥运会上,正是这些80、90后中国青年,把中华民族的风采骄傲地、集中地展示给了全世界,赢得了世界各国的交口称赞,被世界媒体誉为“鸟巢一代”,光荣地成为当代中国的世界公众形象。

  其实,中国当代青年在不同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偶然,正反两方面的行为都符合青年道德发育、发展和道德力发挥的客观规律,是“青年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道德表现方式”①,即:隐性和显性两种表现形式,这与他们长期耳濡目染、感同身受的文化、教育以及生存的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以“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理念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在中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正如刘延东同志于2005年9月27日在中华文化论坛上所作的演讲《伟大的民族创造伟大的文化,伟大的文化推进伟大的复兴》中指出的:“伟大的复兴需要伟大的文化。作为中华儿女,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同的身份,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我们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义务、有责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使烛照中华数千年的人文之光薪火相传、熠熠生辉,成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因此,正确认识当代青年,在青年大学生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吸纳国学精髓,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让他们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大力提升大学生道德在社会核心价值序列中的位次,使当代中国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正常地、充分地显性表达,使当代青年大学生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是高校道德教育的应有之义。

  理性解读当代青年,剖析其道德养成心路

  当代大学生所置身的教育模式,许多仍然是建国以来所形成的,从苏联和西方搬来的重智育轻德育的能力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实用且功利,孩子在成长中所受的心理暗示是:应试第一,竞争第一。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情怀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爱民思想却难以树立。他们有幸出生在中国历史上意识形态最活跃、思想观念最解放的时代,但他们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被西方文明的强势文化冲击着。他们生长在世界文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里,轻松、无羁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他们比上几代人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敏捷。从未遭受过抑制和扭曲的身心,使他们蔑视权威、崇尚创新,更加显得“以我为中心”,或者“过于自信”。来自父辈的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与来势凶猛的西方文化猛烈地碰撞着青年们的心灵和视野,以至于让他们困惑、迷茫、矛盾。所以,在平淡、舒适的生活里,对社会和周边世界更多地表现出漠然、冷淡、消极、被动,甚至自私、狂妄、对抗等等负面性,给社会留下“不负责”的印象,使人们忽略其积极、振奋、有担当的正面形象。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和道德养成的发展心路,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德育培养体系,充分地吸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当代青年大学生自发或自觉地将自身的道德在个人的核心价值序列中居于最高,从而指导其人生的价值取向,成为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合格成员,是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命题。

  吸纳国学精髓,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统称。章太炎先生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他把国学之兴废与国家之存亡联系了起来,指出国学亡则国家无以立。邓实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者也。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知爱其国,无不知爱其学也。”②日本、韩国和中国同属东亚国家,不仅地缘位置邻近,而且同处于东亚儒家文化圈,有着久远的儒家文化渊源。儒学汉学在韩国、日本受到极力推崇,儒家的“中庸”、“人和”、“孝悌”、“守礼”等孔子道德的核心与出发点,与本土固有文化相糅合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与道德内涵,对日韩青少年伦理道德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

  胡锦涛在耶鲁大学演讲时指出:“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是现代新文化的根基和重要来源,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独到的作用”。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曾断言“中国把自己富有价值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结合的成功,将是这个悠久文明复兴的先声。”③中国几千年的实践证明,遵循规律的道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教育经验,对于解决当前青年道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从真正意义上加强青年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有专家提出的,素质教育本身就应该是作为一种理想、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格教育。从“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道,礼乐射御书数之文”的良好道德品格养成开始,直到拥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和积极有为的报国情怀以及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从而树立起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融入经典国学,提升大学生道德价值位列序次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者和参与者是全社会的广大成员,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价值观不仅引领着当前社会,还影响着未来社会。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的德育教育体系,努力提升大学生道德在核心价值中的位列序次,充分发挥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确实是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和思想建设的重要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④经典国学文化中所表达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意识,千百年以来始终是中华儿女的共同伟大理想和精神支柱。社会主义的“八荣八耻”荣辱观更是在中国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文化基础上提炼而成。因此,在青年大学生中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使他们对民族文化所孕育的胸怀天下、报效人民的爱国情怀;扶正扬善、恪守诚信的社会美德;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自强精神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进而培育起忠信、明礼、仁爱、守纪的道德品格,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且自发地提升个人道德在核心价值中的位列序次。

  为此,高校除了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等课程的教育以外,应该把国学经典引入课堂并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和大学文化中,与高校德育教育内容相融相谐、相辅相承,使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贴合中国国情和传统,以更加适应新的时代需求,更加有利于当代青年大学生认同、继承本民族文化,积极应对西方文化的猛烈冲击,坚定对祖国传统文化、优秀文化的自信心,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性和自豪感。

  在具体的教育实施中,应树立国学即大国学、大语文的理念。要建立有实效、可操作性强的途径和手段,可通过进入课堂教学、纳入第二课堂活动、开设专门讲坛、组织学生社团、融入日常生活,大力营造浓郁的国学文化氛围并与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在教材的选择、活动形式的设计、教育成果的检测等多方面予以配套和完善,使之与高校已经形成的德育体系相得益彰,使中国经世流传的国学经典在青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更加灼灼生辉,使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学马列的同时,真正吸取国学文化的丰富养分,使个人的道德、品格符合中华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使大学生的道德在个人核心价值序列中位次始终居于最高。(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注释

  ①徐贵权:“当代青年道德表现方式探秘”,《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6期。

  ②郭齐勇:“国学就是儒学汉学吗?”,《精神文明导刊》,2010年第6期。

  ③卢太平,刘余莉:“文化自信心与中华优秀伦理道德教育”,《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第1期。

  ④冯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融入高校德育中”,《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第21期。

大学生道德探讨论文1500字相关文章

1.大学有关道德的思修论文1500字

2.有关大学生道德论文1500字

3.大学生有关道德的论文范文3000字以上

4.1500字思修社会公德反思论文

5.大学生有关道德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道德探讨论文1500字(2)

大学生道德探讨论文1500字篇二 《大学生道德价值提升路径初探》 【摘要】当代青年大学生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模糊,缺乏自信心和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52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