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工学论文 > 电子机械 > 农业机械论文发表

农业机械论文发表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农业机械论文发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以及近年来我国农村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的农业种植已逐渐走向了机械化的道路,农户对机械种植的需求也日益凸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农业机械论文,供大家参考。

  农业机械论文范文一:农业机械化生产燃油消耗影响

  农业机械化燃油消耗受技术、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燃油消耗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为农业机械的性能,农业机械的配套合理性;外部因素主要指作业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农艺制度等,有时还包括机手的操作水平。

  一、装备性能对燃油消耗的影响

  机具性能是影响燃油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影响农业机械燃油消耗量的技术因素如下所述:发动机进气方式、进气净化方式、废气循环利用方式、燃油喷射控制方式、燃油燃烧结构以及燃油供应方式、底盘与发动机匹配等。柴油机是农业机械的关键部件,柴油机节能技术的核心是提高柴油机的燃烧效率,即降低柴油机进排气过程、喷油过程和燃烧过程的各种损失。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柴油机节能减排主要措施有可变进气技术、中冷涡轮增压技术、柴油机负压节油技术、金属清洗剂技术、检测与调整技术、净化柴油技术、净化进气技术、改善燃烧结构和减少附件损失等。如采用可变进气技术可使柴油机的功率提高10%~20%,燃油消耗率下降3%~8%,同时,能改善排气烟色。拖拉机整机的节油降耗除了配套发动机本身节油降耗效果显著外,拖拉机底盘主要采取的是提高传动效率降低能耗、增加工作档位优化底盘与发动机之间的匹配,使发动机在最佳工况范围内工作,如离合器、传动箱、液压系统、行走系统、整机布置等。机具幅宽与收获作物应该相适应,过宽或过窄均会增加耗油损失。通过优化作业部件结构和形状,减少工作构件与作物接触时的切削阻力,降低功率消耗,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除了机具本身的技术特征,其老化程度、产品制造工艺也对燃油消耗有巨大影响。我国除黑龙江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大型农场使用大马力拖拉机带动复式机具作业外,目前,常用的耕整地机械大部分为铧式犁、耕整机、机耕船和微耕机等,机具使用年限长,老化严重,大部分为国产机具,性能较差,复式作业机具比较少,机具需要多次重复进地作业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此外,以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装备为例,与日本相比,日本农机工业基础较好,水稻生产机械从发动机、耕整地机械、育秧设备、插秧机、植保机械、收获机及产后稻谷烘干加工机械等,主要是久保田和洋马两大公司的产品。先进的制造工艺,优质的产品质量,方便的使用性能,不仅保证了高作业效率,也有效降低了作业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另外,日本水稻生产中,耕整地环节,采用激光平地、土壤耕整、大型履带拖拉机牵引的集整地、碎土、施肥、精密播种多项功能的复式作业机具等,有效降低了燃油消耗量。而我国在用的水稻生产机械,大量是国产,价格较低,性能也较差,燃油消耗量大。

  二、农艺制度与技术模式对燃油消耗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是指实现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所需要机械化技术以及配套动力和作业机具的有机结合,完成给定的农业生产功能的综合体。包括各环节机械化技术的选择、配套及机组数量的确定。技术模式选择的合理与否是影响农业机械作业油耗的重要因素之一。机具进地次数也是影响燃油消耗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不同区域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每个生产环节选择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方式和机具。对不同区域农机具配置与总体油耗现状的研究可以看出,机具配置的不同导致油耗差别很大。机械进地次数增加,耗油量也显著提高。和单项作业机具相比,复式作业机具的应用可减少劳动力消耗30%~50%,减少燃油消耗20%~30%。大马力作业机具油耗要比小型机具省油,复式作业比传统的多工序作业更加省油。在温热气候地区燃油消耗主要在灌溉环节,在其他地区主要消耗在耕整地和收获环节。在深泥脚田地区,耕整地环节耗油量较其他地区高。因此,在条件适合的地区应尽量选取大马力的复式作业机具以及多功能作业机具。各环节采取的机械化技术,也对燃油消耗量影响很大,例如,在小麦和玉米免耕模式中,应选取集破茬、施肥、播种、镇压(或起垄)于一体的多功能免耕播种机,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栽植每公顷耗油量仅为其1/4。不同的作业方式耗油量也很不一样,少免耕与传统的耕整地作业相比,能减少很大的耗油量。南方双季稻区水稻耕整地作业以传统犁地和耙地技术等多工序作业为主,相对于其他方式通过旋耕作业完成水田的水旋、埋茬、起浆、平整等作业,传统技术作业工序多耗油量大。在收获环节,应选取带秸秆粉碎的联合收获机,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建议使用大马力半喂入联合收获机。为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农业机械化生产燃油消耗量,应不断改善机具作业环境、合理配置农机装备、提高农机产品的技术水平、促进农机农艺有效结合和加强对农机手的技术培训力度。机具作业环境越利于机具作业,燃油消耗量越低;机具配备越合理,燃油消耗量越低;动力机械与配套机具的配套比越高,燃油消耗量越低;从趋势上看,机手受教育年限越长,越容易掌握新技术,相应燃油消耗量也较低。

  农业机械论文范文二:我市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问题与推进措施

  摘要:

  农业机械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重要标志,本文剖析了大庆市大同区农业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存在问题、制定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提出农业机械化生产推进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机械;问题;目标;措施

  农业机械化生产是运用农机装备进行农业生产的具体过程,是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形式,是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各地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对机械化作业的内在需求日益增加,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上尤为重要。

  1我市农机化生产存在问题

  1.1成本上升,农机化生产的压力日益加大

  首先国际油价波动加剧,价格呈不断走高趋势。特别是今年2月、3月两次大幅度上调柴油价格,据调查,目前0号柴油零售价持续走高,每吨已达9409元,同比上涨1040元,涨幅12.4%。涨价幅度之大为近年少有,市场价格之高为历史之最。

  1.2劳动力价格上涨

  据了解,雇用一名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员的日工资由往年的每天150元左右,涨至今年的200元左右。农机作业成本高位运行,将直接影响了农机的作业效率和收益水平,农机手外出作业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挫伤。

  1.3基础条件对农机化生产的制约突显

  很多地方的机耕道、场库棚、维修网点等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机下田难、停放难、维修难等问题还比较严重,加上土地分散经营造成的田块细碎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机具使用效率的提高,阻碍了农机化生产的顺利进行。

  2工作目标与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稳中求进”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也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基本要求。

  2.1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稳是基础,进是方向。“稳”是夯实基础,稳扎稳打,就是要保持农机化水平稳步提高的好势头。特别是去年机插秧、深松整地发展很快,今年既要巩固成绩不滑坡,还要站稳脚跟不反复,不得退回人工抛秧和小四轮旋耕的老路子。

  2.2突出“好中求快”的主旋律

  好是前提,快是目标。“好”,就是作业质量好、市场秩序好、机手效益好。依靠购机补贴,我们初步解决了农机具“买得起”的问题,但还需要通过加强技术服务,努力做到农机具“用得好”,最终达到农机作业“有效益”,实现机手和农户双赢,建立起推动农机化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快”,就是把握工作的方向、力度、节奏,加快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与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与农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市农机化生产落后差距仍然很大,农机作业水平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丘陵山区农机化进程仍需要加速推进。我们一定要有紧迫感、危机感、责任感,满足广大农民对机械化作业的迫切需要。

  3农业机械化生产推进措施

  3.1不同时节及时扎实推进

  农机化生产与农时季节紧密相连,贯穿于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农机化需要提前对各个主要农时季节的机械化生产活动进行部署和安排。春季机械化生产要突出一个“闹”字,积极动员农机下田闹春耕,打好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夏季机械化生产突出一个“抢”字,精心组织农机开展跨区作业,搞好“三夏”和“双抢”生产,抓好机械化夏收、夏种和夏管,抓紧完成抢收抢种工作,为当年农业生产赢得宝贵农时。秋季机械化生产要突出一个“保”字,全力组织农机投入“三秋”生产,保障秋收、秋种、秋整地机械化作业顺利进行,努力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冬季机械化生产要突出一个“修”字,利用冬闲的有利时机,认真组织开展机具的检修与保养工作,为来年农机化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3.2依据作物需要有力推进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农业系统的头等大事,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始终是农机化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广大农机手需在粮食生产这场大戏中唱主角。在大豆、小麦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当前要集中力量推进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夺取粮食丰产丰收提供扎实的装备和技术支撑。经济作物地域性强,经济价值高,对农民增收贡献大。在抓好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各地要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努力提高马铃薯、花生、杂粮杂豆等作物的播种与收获机械化水平,实现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协调发展,共同推进,这对于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建立农机化作业水平考评机制,组织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活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乡镇率先实现全程机械化。

  3.3关键环节丝毫不放松

  农机化生产包括耕整、播种、收获以及烘干等主要环节,环环相扣。找准薄弱环节,突破瓶颈制约,是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市农机化生产的薄弱环节:在耕整地环节,通过示范项目带动,重点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或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播种环节,通过购机补贴、作业补贴等扶持政策,重点提高水稻机械化插秧水平;在收获环节,借助农机跨区作业等形式,重点推进玉米、马铃薯收获机械化。在烘干环节,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带动,重点推进玉米产地烘干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生产是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重要工作,也是展现农机化系统风采的巨大舞台,抓好农业机械化生产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做好农机化生产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进一步深化认识,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加快推进。

农业机械论文发表相关文章:

1.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

2.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3.小议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论文

4.机械专业论文范文

5.机械工程论文范文

1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