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工学论文 > 工程建筑 >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经历千年发展,在尊重民族性、地区性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改良、进步,形成富有内涵的建筑文化体系。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篇1

  浅析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影壁

  【摘 要】本文简述了影壁的渊源和功能,通过分析古代建筑中影壁的演化、分类以及影壁的基本装饰形式,体现出影壁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遗产。

  【关键词】影壁;演化;分类;装饰

  影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建造在院落大门里面或外面具有屏障作用的墙体。影壁的出现是和地理位置、气候有着密切关系。在北方,冬季风大天冷,如果将影壁设置在大门内或外就会起到了阻隔寒冷北风的长驱直入。在南方,则是起到引导风的疏通流动,以降低庭院内的气温。但由于古代历史中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性,人们更多的给影壁附加上许多风水、风俗的色彩。

  1、影壁的演化

  影壁几乎和屏风是同一时期出现在古代建筑中的,在陕西歧山发掘的西周建筑遗址中就出现了影壁的设置。该影壁设立于大门的对面,与门基本同宽。据考证,该影壁壁身以夯土筑成,四角可能有立柱四根,上部是或木或草的坡顶。由此推断,影壁的使用不会晚于周中期或晚期。

  早期,影壁被称之为“树”,大约是为了体现有树立屏档的意思,影壁的设置已出现了在大门之内和大门之外两种形式,也就是所谓的“内屏”和“外屏”之别。

  古代建筑中的门屏观念在汉代就已经形成,在汉代的相关文献记载中多称影壁为“罘”。此外,在《广雅》、《博雅》和《酉阳杂俎》等古文献中都认为罘即为影壁。由此可以推论,汉代影壁应有“萧墙”、“照墙和“罘”三个名称,至少不能排除罘被称为影壁的说法。

  大约在唐代中后期,独立的空间屏障墙开始使用影壁这一称呼,这也与壁塑艺术有很大的关系。南宋学者、画家邓椿在其所著的《画继》中记载道:“惠之(杨惠之、唐开元人)塑山水壁,郭熙见之,又出新意,遂今垢者不泥掌,止(只)用手枪于壁,或凹或凸,俱所不同。于(余)者,以墨随其形迹,晕成峰林壑,加之楼阁人物之属,宛如天成,谓之影壁”。以后,在室外的照壁、萧墙大多会饰以雕刻有人物、动物、花卉的砖石,而影壁一词也随即取代了原有的萧墙和照墙,更多地为人们所使用。

  唐代以后影壁被更为普遍地运用在了建筑之中。此时的影壁不是以设置与否来区分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是以影壁的建造规模,装饰的华丽程度为区分等级的标志。所以,大到官府、庙宇,小到客舍、民宅都设建有影壁。元明以后的影壁使用则更加普遍,现在可以见到不少实物,如:北京北海公园的石“铁影壁”;湖北襄阳明简襄王府邸的石影壁;山西大同的九龙影壁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影壁的分类

  根据影壁与门的位置关系,可将影壁分为三类,即门内影壁、门外影壁以及门侧影壁。

  2.1门外影壁。门外影壁是指设立在大门之外的影壁,一般在正对院落大门处。这种影壁通常建造在具有较大规模或等级的建筑群大门前方。正对大门或是和大门外左右建立的牌楼或建筑组成门前广场,从而增添了建筑群的气势。所以,修建门外影壁的一般是一些具有身份地位的官宦、王府和巨商。

  2.2门内影壁。门内影壁是指设立在大门之内的影壁。这种影壁大多设立在皇家寝宫及住宅内院大门的里面。有的影壁的位置正对院落正门独立设置;有的建在东西厢房的山墙处。

  2.3门侧影壁

  门侧影壁是设立在大门一侧或两侧的影壁。有形状为“八字形”的八字影壁,也有形状为一字形的一字影壁。这种影壁形式在装饰入口的同时,也彰显了主人的身份,渲染了入口的气氛。

  3、影壁的基本形制

  影壁一般由壁顶、壁身与基座三个部分构成。壁顶的形式丰富多样,其形式与传统建筑中的屋顶大致相同,有保护影壁的作用,有硬山式、悬山式、卷棚式、庑殿式等多种壁顶形式。壁身是影壁主体,它占据整个影壁的绝大部分,是影壁进行装饰的主要部位,有的采用简单净素的菱形砖或方形砖铺设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平面;有的壁身四角雕花,中心设匾额;也有的采用具有传统文化内容或传统故事的吉祥图案来装饰。影壁基座一般采用砖砌,等级较高的影壁会做成须弥座,并施以雕饰,也有施二层须弥座的形式。影壁大多为一面整齐的墙体,但因其装饰精妙往往会成为入口空间的亮点;也有的则为打破统一建造成中间高两侧低的三段式结构,新颖而别致;有的更是形式别具一格,设计巧妙,将壁身挖空供人通过。形式不一,变化多样。

  4、影壁的装饰形式

  影壁的装饰经过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格局。从装饰的材质上来看,影壁一般采用砖、石、木和琉璃等建造材料建造,所以,影壁上的装饰图案主要体现在砖、石雕刻和拼砖、拼瓦两个方面。从色彩来看,皇家贵族大多会选用彩色琉璃从而呈现一种溢金流彩、富丽堂皇的形象;寺庙类建筑大多选用灰黑的砖瓦建造,中心再添加色彩而成,而民宅一般大多采用清一色的灰砖外加白灰抹面而成。

  砖、石、琉璃雕刻以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大多采用高浮雕、低浮雕、浅浮雕、阳刻、阴刻等不同的手法,使植物、动物、文字等跃然于其上,雕刻工艺精湛,技艺娴熟,形式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虽然与室内设立的屏风装饰形式相近,但由于采用的材料和设置形式的不同,所呈现的空间效果却有很大的区别。

  从布局来看,多集中在壁身的中心和四个角上。中心称为盒子,四角称为岔角。壁身大多雕以龙凤、瑞兽、花卉和吉祥图案装饰,四周再饰以竹节纹、万字纹、卷草纹、云纹等纹样做为边框;影壁的顶部一般作木檐和斗�,斗�之间再饰以人物、动物、植物图案;壁座一般为须弥座式或采用须弥座的变异形式,饰以卷草纹或火焰纹等纹样装饰。

  从装饰的内容来看,有含有各种吉祥寓意的神话故事、动植物花卉以及汉字符号等。但所取题材多与主人的身份相关,影壁的花卉装饰大多选用以兰花、莲花、菊花、梅花以及松、竹、梅、兰四君子等具有审美价值取向的内容为主。文字装饰大多为“福”、“寿”等大字和诗词,书体有楷书、行书、隶书、篆书、草书等多种字体;通常文字图案都是单独制作,尔后进行拼接,镶嵌于影壁的壁芯之间。动物装饰大多选用代表祝寿考、求平安、渲染清明气象或是衬托官高位显的的龙、凤、麒麟、鹿、仙鹤等。

  5、影壁在住宅空间中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存在根深蒂固的礼制思想。这一思想也毫无疑问的影响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住宅,所以在居所设计中就体现了一种中正思想。当然,要体现“中正”,又要体现“聚气”,那就要引入过渡空间即:大门与影壁之间的空间,予以作为内与外的联系,经转化,以达到内部的“中正”。在北京四合院建筑建造之时就有遵循很多的原则,而进门设影壁就是其中之一。在一些规模较小的住宅建筑中,大门较多的设立在东南角,影壁则设立在厢房的山墙一面。进入大门,首先入目的就是影壁,经果此处转换的空间,人们再向左继而转入前院,在后经垂花门进入内院,踏上院落的主轴。由此可以看出,影壁在整个院落的组合中巧妙地起到了组织内外空间的有序过渡和转换或限定场所的引导作用。增添了院落层次,营造出一种引人注目并诱人探寻的开端,使人在它的引导下满怀兴趣地去探寻主体。可谓是起意明确,形象鲜明,作用突出。

  【参考文献】

  [1]楼庆西.中国小品建筑十讲[M].北京:三联书社,2004.

  [2]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三联书社,2001.

  [3]谢玉明.中国传统建筑细部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宋斌.影壁考[J].东南文化,1988(8).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

332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