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论文写作指导>

标准议论文范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一种手段,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标准议论文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标准议论文范文篇一

  高职课程改革浅议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参与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就高职课程改革谈几点思考和体会。

  关键词: 能力目标;教学设计;基于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高职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对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起关键作用。笔者有机会学习了一些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论和新模式,并尝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本文就此对高职课程改革谈几点认识。

  一、课程教学要目标明确,突出能力目标

  目前的许多高职院校仍沿袭过去“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备课、上课,许多教师甚至不明确自己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应该让学生学会或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和其他课程的关系如何,应如何地配合、衔接,目标不明确,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自然也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课程教学必须突出“能力目标”,实施“能力本位课程”。这里所谓的“能力”主要是指“做事的本领,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本领”。能力本位课程是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能力本位课程要求任课教师首先准确、具体地分层描述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综合能力和单项能力,然后围绕这些能力目标,重新设计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

  二、课程教学要进行整体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中任何课程的教学,都不能仅以课本为依据“照本宣科”,而必须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知识需求为依据,围绕本课程的课程目标,站在“一门课”的高度对课程的内容、教法进行“教学设计”,这叫做“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任课教师要避免拿来课本,不经“整体设计”就去上课,或仅仅对课程的每个单元进行设计(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或写教案)。课程整体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载体的设计、进程表的设计、考核方案的设计等等。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缺乏针对每一门课程的整体设计,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依据,而不是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依据,教学方法千篇一律,没有针对专业和课程的要求,教师稀里糊涂地上课,学生稀里糊涂地听课,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改革的经验一再证明,站在课程整体的高度,对全课的内容和教法进行“整体优化”至关重要。这一点,对所有高职院校中的全部课程的教学改革,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三、课程设计应该是“基于工作过程”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让学生学会工作。为了让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应当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所以说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工学结合,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原有学科内容进行重构,学科知识重构不出经验性的工作过程知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的核心是寻找一个合适的课程载体。

  四、能力的训练过程必须精心设计,应当“做、学、教”一体化

  教师为训练能力而设计的项目和任务,要覆盖课程主要的能力点和知识点。训练能力的教学法主要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知识本位课程常用的则是“逻辑推导教学法”。两种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差异。为了有效地训练职业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边做边学”,防止“实践、知识、理论”的分家。这种“分家”主要表现在时间、地点、内容和教师四个方面。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学会不会的或做错的东西,学习的效果才是最好的,学习效率也是最高的。

  能力的训练不是在知识讲完之后的举例,也不是知识讲完、讲深、讲透之后的“先学后用”,而是“边做边学”“在做中学”。在能力的训练过程中,教师负责创造情境,提出问题,准备实践条件,让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来,避免单纯机械性的反复操作,避免对“单一能力”进行无休止地死磨硬练。项目任务要从单纯的技术环节教学向前后延伸,让学生更多了解项目任务的经济社会背景。在项目任务实施的过程中,要转变师生身份,让师生从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按照企业道德、企业规范要求学生,在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进行真实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可见,高职课程以项目任务为主要载体,既找到了各项职业能力训练的有效载体,又找到了在学校环境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五、学生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学生应当是课程实施过程的主体。知识本位课程中,学生以听为主,至于是不是积极主动跟随教师思考,就不得而知了。当前高职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直接原因往往是教师成为知识本位课程教学的主体。老师费尽心力讲解知识,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冷眼旁观。能力本位课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项目任务的操作过程,只要学生对这些项目任务有兴趣,有内在动力,就有把握使学生成为课程教学过程的真正主体。学生应当是课程质量评价的主要对象。传统的课程往往是以教师“讲”的好坏作为质量评价标准的。督导手中的“听课打分表”中的条目通常是“语言流畅准确,内容重点突出”等要求教师的内容,缺少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检验。

  我们的课程改革应当把学生的学习效果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课程的质量首先要看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心目中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效果放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标准议论文范文

2692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