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论文写作指导 > 残疾人职业指导论文(2)

残疾人职业指导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残疾人职业指导论文

  残疾人职业指导论文篇二

  西北地区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城乡差异

  摘 要 职业教育是个体为取得某种职业资格而接受的各种教育与培训。残疾人职业教育既有利于提高残疾人的就业技能,促进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2007年在甘肃省19个“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调查点所得的问卷资料为基础,采用列联表和Logit回归的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甘肃省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残疾人职业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性别、残疾类别、教育期望、是否知道家庭所在地有无职业学校和城乡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西北地区;残疾人职业教育;城乡差异;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19-0028-05

  职业教育是为取得某种职业资格而接受的教育类型,包括各种职业资格教育与培训[1]。在教育制度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职业教育是社会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变迁的重要体现。残疾人职业教育作为针对弱势残疾群体的特殊教育,是提高残疾人就业技能,改善其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关键。基于2007年在甘肃省19个“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调查点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旨在探讨甘肃省残疾人职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揭示影响残疾人群体职业教育的结构性因素,为残疾人群体的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为政府部门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提供参考。

  一、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研究现状

  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企业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研究的主题十分丰富。就社会学领域而言,学者们的研究主要涉及职业教育的现状与趋势[2]、功能[3]、公平[4]、阶层差异[5] 以及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关系[6] 等问题。Toni Cavallaro等对澳大利亚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统计分析表明:1998~2003年间,残疾人参加职业教育的数量大幅增长;男性残疾人参与职业教育的比例高于女性残疾人;残疾类别不同,人们获得的职业教育有所不同,视力残疾者获得职业教育资格证书的比例最高,占14.6%,其次为肢体残疾者,占14.2%,最后为智力残疾者,占7.5%[7]。James W. Ainsworth等从地位获得与再生产的理论视角出发,考察了社会分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研究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显著的社会经济地位、种族和性别差异,即使考虑学业成绩和教育期望,上述差异也仍然存在。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越不可能参与职业教育。就人们参与的职业教育课程而言,白人和男性更有可能参与农业职业教育,黑人和女性则更有可能参与蓝领职业教育。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学业成绩好和教育期望高的学生都更不可能参与职业教育[8]。Karmel等发现,残疾类别与职业教育的参与之间存在关联,精神残疾和肢体残疾者更不可能参与职业教育[9]。Cain Polidano等通过对澳大利亚家庭、收入与劳动力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残疾人参与职业教育的可能性随着残疾等级的增加而降低[10]。

  与国外学者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更注重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11]与发展[12][13][14] 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强调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极少数研究关注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模式[15]、现状与对策[16] 等微观层次的问题。笔者以“职业教育”、“残疾人职业教育”为检索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1979~2012年所发表的论文进行了检索。结果发现,1979~2012年间,以“职业教育”为篇名的论文共计26067篇,而以“残疾人职业教育”为篇名的论文仅有30篇(以上结果均为“精确匹配”结果)。就微观层面的职业教育研究而言,甘昭良分析了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模式,认为残疾人职业教育可采取“学校—工作单位”、“学校—自由培训机构—工作单位”、“学校—双元培训体系—工作单位”、 “学校—职业教育机构—工作单位”等四种模式[17];邢淑琴对大连市残疾人的职业教育状况进行了探讨,认为其中存在残疾人对职业教育有所倾向且认知度低、工作体系不健全、资金扶持力度小、农村残疾人职业教育力量薄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18]。显然,国内学者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来说,残疾人职业教育研究的欠缺,既与残疾人群体本身的弱势地位直接相关,也与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足间接相关。本文以实证调查的经验资料为基础,对残疾人的职业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

  二、研究策略与指标选择

  (一)研究策略

  根据以往研究,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受到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残疾类别、残疾等级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国,农村残疾人的职业教育力量薄弱。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在处于西北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现状如何,是否存在城乡差异,影响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的影响力如何?

  为回答以上问题,本研究主要通过二分类logit嵌套模型,考察了社会人口特征、教育期望、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知道家庭所在地有无职业学校和城乡地域等因素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影响。

  (二)指标选择

  1.因变量

  本研究的因变量是残疾人是否接受过职业教育,这是一个只有0(没接受过)和1(接受过)两种选择的二分类变量。

  2.自变量

  自变量是性别、年龄、残疾类别、残疾等级、在业状况、教育期望、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否知道家庭所在地有无职业学校和城乡地域。变量描述的详细信息见表1。

  表1 研究变量的定义

  三、数据分析

  (一)甘肃省残疾人职业教育现状及城乡差异

  1.近半数残疾人不知道其家庭所在地有无职业学校

  是否知道家庭所在地有无职业教育学校体现了残疾人对职业教育的认知状况。在被访的1117位残疾人中,知道家庭所在地有职业学校者占27.44%,没有者占30.92%,不知道者占41.64%。从X2检验结果来看,残疾人家庭所在地有无职业学校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p<0.01),城市残疾者家庭所在地有职业学校的比例(30.33%)明显高于乡村(25.0%),详见表2。   表2 残疾人家庭所在地有无职业学校及城乡差异(单位:人,%)

  2.大多数残疾人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

  关于是否接受过职业教育,在被访的1117位残疾人中,接受过职业教育者仅占17.19%,没有接受过者占82.81%。从X2检验结果来看,残疾人是否接受过职业教育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p<0.001),城市残疾者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比例(30.45%)远远超过乡村(6.09%),详见表3。

  表3 残疾人有无接受职业教育及城乡差异(单位:人,%)

  3.残疾人没有接受职业教育多因经济条件不允许

  在被访的920位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残疾人中,因经济条件不允许而没有接受职业教育者最多,占29.67%,其次为不知道有职业学校者,占18.37%。从X2检验结果来看,残疾人没有接受职业教育的原因不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p>0.05),详见表4。

  表4 残疾人没有接受职业教育的原因及城乡差异(单位:人,%)

  4.接受的职业教育类型多为维修、电气焊、服装裁剪等技术教育

  在192位受过职业教育的残疾人中,接受维修、电气焊、服装裁剪等技术教育者最多,有88人次,占应答总次数的44.2%,应答总人数的45.8%;财会、工艺美术等专业技术教育居第二位,有46人次,占应答总次数的23.0%,应答总人数的24.0%;美容美发、按摩保健等服务性工作教育居第三位,有43人次,占应答总次数的21.5%,应答总人数的22.5%,详见表5。

  表5 残疾人接受的职业教育类型及城乡差异(单位:人、%)

  (二)甘肃省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影响因素

  表6的模型给出了对被访残疾人职业教育进行Logit回归分析的结果。模型1和模型2之间具有嵌套关系,与模型1相比,模型2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城乡地域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模型2中,自变量城乡地域的纳入使得在业状况和家庭人均年收入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影响变得不显著。从两个嵌套模型的卡方统计量(LR chi2)来看,模型2的卡方值(226.27)远大于模型1(170.68),说明模型2中纳入城乡地域改善了模型的适应性,城乡地域是预测残疾人职业教育的一个有效因素。

  模型2中,从各自变量回归系数的显著度来看,对被访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有显著影响的自变量(含预测变量和控制变量)有性别、残疾类别、教育期望、家庭所在地有无职业学校和城乡地域等因素。

  性别不同,被访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情况不同。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女性残疾者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发生比男性残疾者下降65.82%(1-e-1.073)。

  残疾类别不同,被访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情况不同。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言语残疾者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发生比视力残疾者下降75.67%(1-e-1.413);智力残疾者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发生比视力残疾者下降74.29%(1-e-1.358);精神残疾者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发生比视力残疾者下降70.39%(1-e-1.217);多重残疾者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发生比视力残疾者下降76.49%(1-e-1.447)。

  教育期望不同,被访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情况不同。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教育期望为高中的残疾者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发生比是文盲者的3.27倍(e1.184);教育期望为大专及以上的残疾者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发生比是文盲者的4.94倍(e1.596)。

  家庭所在地有无职业学校不同,被访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情况不同。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所在地有职业学校的残疾者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发生比是不知道者的1.48倍(e0.392);家庭所在地没有职业学校的残疾者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发生比是不知道者的1.71倍(e0.535)。

  城乡地域不同,被访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情况不同。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城市残疾者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发生比是乡村者的5.57倍(e1.717)。

  四、结论与讨论

  总体而言,甘肃省残疾人接受过职业教育的比例偏低,且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这既与残疾人对职业学校的认知度较低(近半数残疾人不知道家庭所在地有无职业学校)有关,也与中国社会的二元体制造成的城乡经济失衡,乡村职业教育力量薄弱直接相关。

  就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影响因素而言,除了城乡地域,性别、残疾类别、教育期望和家庭所在地有无职业学校等因素也对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具有一定影响。年龄和残疾等级对残疾人职业教育没有显著影响。在不考虑城乡地域的情况下,在业状况和家庭人均年收入对残疾人的职业教育有显著影响;考虑城乡地域后,二者的影响消失了。说明在业状况和家庭人均年收入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影响是由城乡差异引起的。

  James W. Ainsworth等的研究表明,女性在职业教育中处于劣势,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性别不平等在残疾人职业教育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在James W. Ainsworth等的研究中,教育期望对职业教育有显著的负效应,学生的教育期望越高,越不可能参与职业教育,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矛盾。本研究表明,教育期望高的残疾人更有可能参与职业教育。对此,这可能与残疾人这一群体自身的特殊性相关。对家庭所在地有无职业学校的认知部分解释了残疾人对职业教育的参与情况,说明对职业学校的低度认知已经成为影响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明显障碍。Karmel等认为,精神残疾和肢体残疾者更不可能参与职业教育,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发现,与视力残疾者相比,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者参与职业教育的可能性更小。本研究还发现,残疾等级对残疾人职业教育没有显著效应,这与Cain Polidano等提出的残疾等级与残疾人职业教育之间存在负相关的观点相矛盾。这可能与文化和制度因素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针对上述发现,本文认为,提高残疾人的职业技能,促进其就业,首先需要强化残疾人对职业教育及其机构的认知。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宣传,加大对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着力将残疾人职业教育与残疾类别结合起来,举办各种类型的特殊学校,引导不同类别的残疾人接受适合的职业技能培训,并重点倾向农村。

  参考文献

  [1]王清连,张社字.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

  [2]Jean-Pierre Jallade. Recent Trend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 Overview[J].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89,24(2): 103-125.

  [3]Keep E. The Roles of Evaluation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Plain Talk on the Field of Dreams[J]. Work Employment and Society,2001,15(1):202-203.

  [4]Taylor G. How do We Tell the Workers? The Socioeconomic Foundations of Work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J]. Work Employment and Society,2000,14(2):410-412.

  [5][7]Ainsworth JW., Roscigno VJ. Stratification, School-work Linkages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Social Forces,2005,84(1):257-284.

  [6]Hillmert S., Jacob M. Social Ine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Is Vocational Training a Pathway Leading to or Away From University?[J].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3,19(3):319-334.

  [8]Toni Cavallaro,Paul Foley al.People with a Disability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A Statistical Compendium[EB/OL].

  [9]Karmel T., Nguyen N.Disability and Learning: How Much Does the Disability Really Matter?[Z]. National Centre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Adelaide,2008.

  [10]Cain Polidano and Kostas Mavromaras. Participation in and Comple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People with a Disability[J]. The 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2011,44(2):137-152.

  [11]李益生.要重视残疾人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1988(6):18.

  [12]张立松,何侃.从就业现状看江苏省残疾人职业教育的率先发展[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1(1):56-61.

  [13]李 .云南残疾人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3):14.

  [14]万春华.亟待加强的残疾人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1990(9):42.

  [15]许家成.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准备式和支持式模式[J].中国特殊教育,1998(2):32-36.

  [16]沙澄深.北京市残疾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残疾人,1997(4):18-20.

  [17]甘昭良.残疾人职业教育:“从学校到工作”的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6(28):64-65.

  [18]邢淑琴.大连市残疾人职业教育状况及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7-38.

  [19]冯世平.西部残疾人口的教育与培训[M]//朱雪明,等.中国西中东部残疾人生存与发展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On the Urban-rural Differe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Disabled

  in Northwest China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Disabled Group in Gansu Province

  FENG Xue-lan

  (College of Society and Population, China People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2,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indicates various forms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at the individual accepts for obtaining certain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redentials.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the disabled group is conductive to raising their skills for new jobs, promoting their equal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life and is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he author’s survey on the second national disabled samples in 19 situations in Gansu province in 2007, using contingency table and logit regression, the author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s the disabled group’s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s major influential fac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the disabled are differentiated by gender, disabled type, education expectation, vocational school and urban-rural area.

  Key words northwest reg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disabled; urban-rural difference; Gansu province

  作者简介:冯学兰(1978- ),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北方民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分层。

  
看了“残疾人职业指导论文”的人还看:

1.残疾人创业论文赏析2篇

2.残疾人需求调研报告

3.残疾人创业指导案例分析

4.残疾人创业论文范文

5.残疾人的励志故事素材

274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