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浅谈大学生情绪心理论文

浅谈大学生情绪心理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浅谈大学生情绪心理论文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情绪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不适的情绪会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情绪心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情绪心理论文范文一:高职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

  【摘要】作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大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当今林林总总的压力,高职大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危及心理健康,因而高职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进一步就如何提高高职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情绪管理;心理健康

  一、 高职大学生的主要情绪困扰

  (1) 情绪衰减。

  在心理学上,情绪衰减被称作“有选择性的退却的反应”[1]。高职大学生情绪衰减的表现主要有:不爱学习,排斥与他人交往,经常逃课、不爱进行体育锻炼,对任何事都麻木不仁,总是提不起做事的兴趣等。一般情况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职大学生在校的学习竞争压力过大。

  (2) 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毫无缘由的恐惧或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它的主要表现有:不愉快,十分紧张,痛苦至难以自拔,或者各种紧张、焦急、迷惘、忧虑等夹杂在一起。一般地,造成高职大学生出现焦虑情绪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因素:首先,个人方面,每个人都存在着性格差别,有些高职生自身做事拖沓、爱抱怨、依赖心理强、畏惧困难等;其次,学校方面,高职院校的应试教育体制给学生增加了极大压力,学习任务比较重,校园生活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压力;再次,社会方面,当今社会各项事业正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信息膨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对高职生的心理和行为都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3) 抑郁。

  抑郁的主要特征就是情绪低落,根据程度的大小可将其分为由低到高的三种类型:抑郁情绪、抑郁症状、抑郁神经症。高职大学生产生抑郁情绪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在原因,主要有:自我表达障碍、缺乏自信心等,内在原因是造成抑郁的最根本原因;二是外在原因,主要有:家庭因素,学校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社会竞争等。

  二、 提高高职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的建议

  (1) 加强高职大学生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渗透,提高其情绪识别能力。

  情绪识别,亦称“情绪知觉”,在通过观察自己或他人的状态、面部表情、反应等,能够正确辨认情绪的能力就叫作情绪识别[2]。而情绪属于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管理情绪的第一步要学会识别情绪。当自我出现负面情绪时,高职大学生要坦然接受、细细体会,记录自己每天的情绪,并进行前后比较,观察是否有改进,这样逐渐加深对情绪的认知和觉察。此外,对于高职院校来讲,要注重学生的情绪特点以及学生常出现的情绪困扰,尤其是负面情绪的困扰,更应引起足够重视,可以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等方式强化对情绪管理等心理知识的渗透,让学生充分学习并了解情绪的相关知识,并激励其在生活、学习中利用正确的情绪管理方式,逐渐增强学生情绪认知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2) 运用正确的情绪管理方法,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

  情绪管理的能力指的是人对情绪的控制、调节能力,而不是人被情绪控制。高职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情绪管理能力,才能在任何事情中灵活地缓和、转移情绪,使自己能够拥有最佳的、对自己最有利的情绪。高职大学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第一,情绪转移。当出现负面情绪时,可以选择做些其它有意义的事转移注意力,如旅游、听音乐、运动等,使自己脱离当时的不良情绪。第二,情绪宣泄。对于高职大学生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来讲,遭遇负面情绪的时候必须要得到及时的释放,否则,压抑过久会导致最终的爆发,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有适当的情绪宣泄,如向他人倾诉、写日记、眼泪宣泄等,将情绪困扰得以及时释放。第三,情绪升华,高职大学生很容易因个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负面情绪,此时要采用均衡思维的方式,不要对什么事情都盯得太紧,在事情不合心意、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时候要用随和自然的心态面对,认真分析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扬长避短,实现情绪的升华。第四,理疗疗法。情绪转移、情绪宣泄和情绪升华都只能够暂时使高职大学生脱离不良情绪和行为,治标不治本。而ABC情绪调节法则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真正提高学生情绪管理的能力。A指诱发事件;B是指我们对A的作出的评价和所持观点;C是指由B引起的不良情绪和行为;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是诱发事件直接引发了我们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其实不然,不良情绪和行为的产生是我们对事件的观点造成的,为此要将情绪产生的根源理清,这样才能有效管理情绪[3]。

  (3) 对高职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情绪管理干预。

  若高职大学生的情绪的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和调整,经过长期的压抑和积存,易致使学生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危害[4]。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干预。高职大学生一般比较排斥单独心理辅导,且不予积极配合,那么可以有效利用团体辅导对学生的情绪管理进行干预,通过与团体成员间情绪调控方法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在了解他人情绪的同时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并使情绪管理的能力得以提高,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结论:

  综上所述,情绪管理直接影响着高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高职院校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关系到未来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职大学生要提高对情绪的认知能力,学会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我情绪,还要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视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和挫折,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评价,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为高职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鹏飞,商素琴.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J].中国科技成果,2011,(5):47-48.

  [2] 姚子雪婷,周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16):243-245.

  [3] 杨梅.掌握情绪管理技巧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6):85-87.

  [4] 叶素珍,曾振华.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6-125.

  大学生情绪心理论文范文二: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情绪调节中的应用

  摘 要:情绪调节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愈发高强度的学习就业等压力处境下,创新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机制,对于促进大学生健康生活和完善高校心理指导体系意义重大。本文通过调查和实证研究,探讨朋辈心理辅导在大学生情绪处理、生活调节过程中,对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进一步推广这种创新的辅导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朋辈心理辅导

  在我国,朋辈心理辅导最先发于台湾、香港地区,也在这些地方开展较好。朋辈心理辅导在大陆地区起步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受到关注。随着许多高校都在转变和更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观念与工作方式,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有效形式,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朋辈辅导一般内涵及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承受来自学业、就业、情感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目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训练等,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从而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但由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还存在教育方式形式化、单一化和专业化,师资人员短缺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朋辈心理辅导便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专业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一种重要补充。具体而言,朋辈心理辅导是指由经过辅导知识与技巧培训的非专业人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帮助,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开展心理知识普及、心理情感沟通、心理矛盾化解、心理危机干预活动, 帮助同学和朋友解决日常遇到的心理困扰,推动学生群体的互助、关怀、支持, 实现学生“自助” 的成长模式。

  谈及其在培养情绪调节能力的意义及价值,可细分为以下几点。①朋辈心理辅导符合大学生多层次的心理需要。朋辈心理辅导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的,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②朋辈心理辅导有利于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协作精神。朋辈辅导员在心理互助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舒缓了心理压力,解除了心理困扰,也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认识他人、自我领悟、自我成长的机会。③朋辈心理辅导是高校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在这种形势下,投入到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中来,就能较大程度地缓解专业心理援助不足的压力。④朋辈心理辅导还可以配合学校心理教育职能部门,预防心理危机事件。

  2.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志愿者选拔及服务准则

  朋辈辅导制度的实施关键是朋辈辅导员志愿者的选拔和培训。朋辈辅导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名“老师”,因此,朋辈辅导员志愿者的选拔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朋辈辅导员志愿者的选拔工作可以按照以下的标准进行:首先, 心理素质过硬,思想觉悟够高。只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够高的思想觉悟,才能作为引导者去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其次,乐于助人,有一定的志愿服务经验以及沟通能力较强。一颗真诚的心,是朋辈心理辅导员开展活动的关键点;善于沟通,是朋辈活动正常开展的催化剂。再者,学习等各方面表现较好,能带领和激励受助者不断完善自我,改变提升自我。具体而言:①思想积极向上,胸怀宽广,乐观豁达;②学习勤奋踏实,工作认真负责,乐于从事心理辅导工作;③有较好的沟通能力, 亲和力强,并具备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④关心朋辈辅导员的建设事业,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⑤对学习与生活有自己的见解,人生定位准确,彰显大学生青春风采;⑥具备一定朋辈心理辅导经验,有心理学专业资格者优先考虑。

  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志愿者须坚持以下原则。①保密原则:保密是朋辈辅导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其基本含义包括:朋辈辅导员必须严格保密与求助同学的谈话内容,在未得到求助同学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将求助同学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和主要求助问题等泄露给任何个人或机构。在需要公开案例进行个案讨论时,应充分保护求助同学的利益和隐私,以避免对号入座。②助人自助原则:“助人自助”原则是指在辅导中,朋辈辅导员要帮助求助同学挖掘自己的潜能,从而使其自己帮助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就是说,朋辈辅导活动要以调动求助同学的积极主动性为主要目标,使他们能积极地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努力配合朋辈辅导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地改变自己,而不仅仅只是被动地接受朋辈辅导员的指导和安排。这是保证辅导效果非常重要的一条原则。③转介原则:转介原则是指当朋辈辅导员认为一个个案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时间不够,使自己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时,将个案转介给其他的专业人士或机构。个案转介的根本的目的在于保证求助同学获得最好的帮助。④态度中立原则:朋辈辅导员在辅导过程中应保持中立的立场,不将自己的私人感情掺杂到辅导中,不过度卷入到辅导中,并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中立的态度有助于朋辈辅导员客观地分析和判断求助同学的问题,对解决求助同学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3.一般心理辅导与朋辈心理辅导的区别

  对于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一般心理辅导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行为科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辅导以及家庭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与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一般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应当有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广泛的一般文化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较多的心理辅导实践。目前,一般心理辅导往往通过在校内开办心理课程、不定期地请专家开展心理讲座以及设立心理咨询中心等形式来疏导大学生的情绪问题。虽然一般性心理辅导为大学生的情绪问题提供了疏导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但是,这种一般性的心理辅导未能对大学生情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开展形式也较为枯燥,相比起朋辈辅导,一般性心理辅导的效果并没有那么显著。

  朋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情绪调节主要指由经过选拔培训过的大学生对其他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的帮助过程。本文在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及总结后,对朋辈心理辅导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补充与创新,具体内容及开展形式有:心理学专业老师及学生志愿者的1对1心理指导、优秀师兄师姐交流分享会、无领导小组讨论、心灵spa及本团队创新形式――黑暗交流等。其中心理学专业老师及学生志愿者的1对1心理指导、优秀师兄师姐交流分享会、无领导小组讨论为一般展开形式,在实践过程中都受到广大学子的好评。而心灵spa与黑暗交流是本团体基于对朋辈心理辅导的理解,结合新时代对其进行的补充与创新。其中心灵spa 指心灵导师通过一对一面谈及团体辅导的形式,帮助大学生解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婚恋情感、生涯规划、学习压力等困惑,通过有效的指导,使大学生心灵得到放松,自我得到成长。黑暗交流指在黑暗中安排大学生两人进行交流(彼此都看不到对方),可选择与随机匹配的大学生交流或与专业心情交流员交流。这一形式是为了满足一些不敢对熟悉的人倾诉心声的大学生的需求,让大学生的情感得到极大的释放。前面通过糅合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这几种全方位辅导的新形式,更为细致地对大学生的情绪进行调节,缓解大学生学习就业的压力,促进大学生健康生活,提高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能力,使大学生更具备核心竞争力。   4.朋辈心理辅导效果评估

  在情绪调节方面,本项目团队实践了心理学专业老师及学生志愿者的1对1心理指导、优秀师兄师姐交流分享会、无领导小组讨论及本团队创新形式――黑暗交流,并对朋辈心理辅导实施过程评估,对于朋辈辅导员的工作效果实施效果评估,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实际得到心理帮助的程度;②对于朋辈辅导员的工作评价。采用评分方法,对于上述两个项目进行分析。

  (1)心理学专业老师及学生志愿者的1对1心理指导:此类活动得到同学们的高度评价,在“实际得到心理帮助的程度”项目上是三类活动的最高分。很多同学在活动后表示,因心理学专业老师的专业性强,同学们在活动中不需要太过于拘束和紧张。其中,45%的同学表示,自己得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80%的同学表示“在谈话中,自己得到了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经过一系列的对谈后,同学们心里的不良情绪得到很大的释放。

  (2)优秀师兄师姐交流分享会:我们邀请了优秀的师兄师姐举行了交流分享会,吸引了不少同学前来参与。优秀的师兄师姐经验丰富,对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给出了一系列的指导,并结合自身的经验,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67%的同学表示“优秀师兄师姐对于我的困扰很了解”。

  (3)本团队创新形式――黑暗交流:此类活动获得同学们的极大反响。由于活动的创新性,不少同学表示新奇前来参与。活动后,同学们对活动表示极大的肯定。因处于黑暗并且看不清对方的脸庞,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把平时埋藏在心底的话都能说出来。此活动在“实际得到心理帮助的程度”项目上也得到极高评价。75%的同学表示“增加了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决心”;80%的同学表示“同年纪的人更能理解彼此的心情、处境”。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朋辈心理辅导对于需要求助的大学生的有效帮助可以得到初步体现。通过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解决问题途径,让他们正确面对自身的情绪,而不是一味地去逃避,假装坚强,促使人们释放情绪压力,承认及接受自己的问题以及在行动上找到新的可能性。

  本项目数月来的朋辈心理辅导实践证明,朋辈心理辅导对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是有显著成效的,心理学专业老师及学生志愿者的1对1心理指导、优秀师兄师姐交流分享会、无领导小组讨论及本团队创新形式――黑暗交流等活动,在本校学生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普及了心理知识,充分达到了朋辈心理教育的效果。由本团队举行的活动,就入学适应、压力应对、人际交往、情绪管理以及职业选择等问题展开自由的交流和讨论,使朋辈之间的思想情感得到充分的交流和释放,也进一步达到了促使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效果。但由于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仍处于未完善阶段,因此,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及解决,如朋辈辅导员的素质培训的有效性、朋辈辅导工作不同层面的效果分析等,由于研究实际工作的局限,本项目的后续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蔡秀娟,黄 东,鲍金勇,等.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探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6(04).

  [2]胡 伟,胡 蜂.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中运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6,27(05).

  [3]季丹丹,郝乐祥.朋辈心理辅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大学生情绪心理论文相关文章:

1.1500字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2.大学生情绪心理论文

3.大学生情绪心理学论文

4.关于大学生情绪管理论文

5.浅谈大学生情绪管理相关论文

6.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7.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异常表现分析论文

1400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