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分析的相关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大学生心理分析的相关论文篇二

  《论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心理透视》

  摘要: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不仅对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构成障碍,而且对大学校园秩序甚至社会安定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越轨行为现象及其发生的基本原因,提出了预防和处置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心理学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越轨行为 心理分析

  一、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

  在社会学中,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背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它存在于不同时空和制度的国家或社会,在一般情况下均受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评判体系的否定性评价。根据越轨行为的一般定义,大学生越轨行为是指在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过程中,发生的较为严重地违反或背离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产生消极影响并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为。

  这一界定表明:第一,大学生越轨行为中的“轨”,是指大学生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包括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一般规范和专门为大学生所制订的特殊规范,其表现形式既有成文的也有约定俗成的。第二,大学生越轨行为必须是较为严重地违反或背离了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行为。第三,大学生越轨行为是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为,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的越轨行为不等于都是消极的,有些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它能够打破旧的行为规范。引领社会潮流,甚至能够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因此,大学生的越轨行为有些在当时看来是被否定的,而历史地看它却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所研究的大学生越轨行为,是指那些完全属于消极的、被社会否定的行为,主要包括违反社会公德、违反校纪校规、违法犯罪,以及自杀等行为。

  二、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心理成因

  (一)自我意识发展不平衡导致大学生行为失范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大学生正好处在青年期和青年后期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既要确立自我统一性。又要建立与他人亲密的人际关系。然而,青年人在这一时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高速度成长、发展,常常会感到冒出了一个与以往形象不同的自己,对自我的形象常常会发生怀疑、动摇或迷惑不解。自我意识是指个人自身的认识及对周围事物关系的各种体验。大学时期是真正认识自我的时期,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所具备的文化水准,决定了他们不再像中学生那样眼光向外,急于了解外部世界,把握外部环境,而是眼光向内,注重对自己进行体察和分析,探求自己微妙的内心世界,力图理解自己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自觉地从各方面了解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大学校园有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许多大学生在较大的程度上是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同时,由于大学生处于独特的社会层次,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有自己的社会见解和理想。然而,另一方面,由于生活阅历有限,大学生与社会有一定的距离,社会实践能力不强,因而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往往带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实际。他们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这些不足与他们极强的自我意识不相协调,这种不协调一直困扰着他们,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就会以越轨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大学生诸多心理矛盾是越轨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

  大学时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建立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诸多的心理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例如,在大学这个社会气氛很浓的环境中,大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强。他们渴望独立,强烈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成人资格。但是,由于他们无法完全靠自己来处理所遇到的一系列复杂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他们在经济上没有独立,因此,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却事事依赖别人,这就使他们在心理上出现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这一矛盾经常困扰着他们的心灵。又如,大学时期,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既渴望友情又追求孤独的时期。一方面,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常常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而深入的探索、反省,希望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角落”。zhlzw.com中华勵志網另一方面,大学生又害怕孤独,希望自己的情感有一个宣泄的对象,有一个可以产生心理共鸣的知己。这种心理特征上二重性,使大学生的情感生活更为复杂。从心理角度看,进入大学后,环境、生活、个人地位的变化,往往引起心理内部需要结构的变化,大学生时常处于波动、迷惘和抉择之中,因而情感不稳定,情绪变化大,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都会引起情绪波动,容易产生偏激、冲动等情绪冲突。

  (三)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诱发大学生的越轨行为

  社会变革之所以能够引起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是通过压力和个性改变来实现的。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改革开放作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一种具体的社会变革形式,它给大学生所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价值观念的急剧变迁。在价值观的碰撞和冲突过程中,大学生一方面要适应新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对新的价值体系进行整合,增强其开放性和应变能力。由于大学生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价值选择和判断仍缺乏稳定和统一的发展阶段,他们在处理价值冲突问题上就会显得紧张甚至困惑。价值冲突压力还包含着一种特殊的压力形式——“文化移人压力”,主要是指当不同的文化开始交流时给人们的心理上所带来的变化。当一种文化移人另一种文化之中时,由于文化刺激的泛滥,会造成价值体系的重新认知和整合。但这种价值变迁决不意味着就是进步的、积极的;相反,它或许是腐朽的、消极的。特别是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西方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很容易被东方青少年所欣赏、悦纳,而一旦接受了这些思想,就会像吸食鸦片一样明知其毒,欲罢不能。

  (四)大学教育的偏差是大学生越轨行为发生的外在原因

  其一,高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不良心理难以矫正。首先,高校心理调查和心理疏导工作滞后,心理干预无力,既缺少对同学问“比老子、比票子、比牌子”的攀比心理加以正确引导,又较忽视贫困同学、特殊家庭同学的心理需要,这在客观上放任了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引发认知不协调,更导致部分有心理问题大学生自我封闭,自我否定,怀疑理想,怀疑人生。此外,更有许多~大学生认为有心理障碍的人就是“神经病”,不是不闻不问,就是敬而远之。这些都造成了高校心理环境相对落后的现状,有不少大学生正是由于在这种环境下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心理异常程度越来越严重,导致越轨行为的最终发生。

  其二,大学校园不良文化影响,致使越轨犯罪心理强化。据统计,绝大多数犯有性罪错的大学生,是受黄色影碟、录像、书籍及其它淫秽物品的腐蚀而步入歧途的。伴随学习外部压力的减轻,空余时间的增多,大学生接触电影、录像、报刊、网络中不良刺激的频率、强度、时间都大大增加。

  其三,大学生的不良交友,形成违法犯罪心理辐射。由于群体凝聚力的作用,个体的不良信息往往会被其他成员所认同,尤其在恋爱、帮派、老乡会中,这种认同常会转化为违法犯罪的需要和动机。

  其四,大学管理上的漏洞,为越轨行为发生提供了条件。根据犯罪时空影响律原理,少数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形成越轨犯罪行为,与大学生行为控制的时空盲点有直接关系。从时间控制上讲,一般大学每周平均课时25节,比高中阶段少了l0课时。从空间控制上讲,高中生一般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而大学生随着大学社会化的要求,逐渐形成多点多线的活动区域。这些时空上的盲点往往处于无控制状态。由于大学生普遍素质较高,社会对其一般持信任宽容态度;有些家庭认为子女考上大学,父母就已完成了使命,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学校则更是防不胜防,有的学校一个班主任老师要管理几个班,有些学校虽然也设了思政老师、辅导员,但是效果不佳,大学管理上的漏洞直接或间接地成为诱发越轨行为的情境因素。

  三、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心理学对策

  首先,建立大学生越轨行为心理预测系统。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大多有一定的征兆,而且其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根据这一特点,建立心理档案是预测大学生越轨行为的有效方法。大学生心理档案可包括:个人简历,家庭成员,个人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宗教信仰、交际能力、同情心、独立意识、师生及同伴关系等),心理测验结果,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健康阶段评价,等等。这些信息的采集不仅可以体现心理档案的预测功能,还可以充分发挥其预防功能、发展功能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其次,拓宽大学生心理宣泄和疏导渠道。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学生普遍习惯把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而把成功归因为运气好,这就降低了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心理学家韦纳指出,改变原有的期望值可以提高挫折承受力。根据这一原理,利用心理干预手段进行就业指导、恋爱观讨论和人际关系心得交流会,让同学了解人人都会有挫折,失败并非都是自己的过错,从而降低挫折感,达到心理平衡。同时,还应注意积极营造愉快的生活体验,培养成就感,将不良情绪通过“诉苦会”得以倾诉、宣泄和转移。此外,应当特别注意尊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在帮助他们的时候给予其自信而非无谓的同情,减轻其心理负担。同样,也应更加及时关注父母不和、离异型家庭或遭遇变故的大学生,积极给予心理援助,防止极端行为的发生。

  再次,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心理环境。大学生应当学会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客观规律行事,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准确地进行角色定位。努力克服那种自我优越意识和狂妄自大的性格,学会尊重别人,学习他人的优点。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应当改变封闭的个性,学会倾诉和平等交流,要以豁达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在负荷加重、节奏加快、压力加大的学习环境中,大学生要劳逸结合、张弛得当、量力而行,以保证有良好的身心状况和旺盛的精力。针对大学生的情绪失控,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开展积极的思想工作,通过谈心活动、一帮一活动、心理咨询等来缓解个体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出现严重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则要劝其休学,进行心理治疗。发现同学深受挫折或打击,情绪低下、心灰意冷,有自杀倾向时,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走出困境。

  最后,加强对越轨大学生的心理引导。大学生的越轨行为,绝大多数都属于道德越轨和违纪越轨,且初犯、偶犯者居多,屡教不改或违法犯罪的越轨者只是少数。因此,对他们需要施以正确的心理引导。大学生越轨行为发生后,大部分学生内心都有接受教育的要求,在受到教育者的批评、规劝、教育之后,一般都能够认真接受,同时伴随着羞愧,感到在同学面前难以抬头,这说明越轨者已经开始自我反省。作为教育者,就必须了解越轨者的基本心态,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治病救人。进行心理咨询是引导越轨大学生克服自身心理障碍,重新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越轨大学生某些不健全的个性因素,不是能够一眼看穿和一扫而光的,需要加以科学的引导、启发和帮助。咨询人员通过启发和劝导,让越轨者倾诉内心的苦闷和无法解脱的思想障碍,引导他们模仿健康的行为,修补缺损的人格,重塑自我,走向未来。

大学生心理分析的相关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大学生心理成长的论文3000字

2.大学生心理自我分析论文

3.关于大学生心理学论文范文

4.浅谈大学生情绪心理学论文

5.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

6.大学生心理学论文范文

大学生心理分析的相关论文(2)

大学生心理分析的相关论文篇二 《论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心理透视》 摘要: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发生,不仅对大学生自身健康成长构成障碍,而且对大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31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