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论文篇二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分析》

  【摘要】目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观察不同分娩方式以及不同年龄段的产妇在分娩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采取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家属配合对患者进行开解劝导等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剖宫产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81.7%,自然分娩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51.6%,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51.6%,30-35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74.2%,35-41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91.3%,不同年龄段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妇的年龄及分娩方式有关,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产后抑郁;心理分析;护理干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53-01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生产后出现抑郁障碍,表现与抑郁症相同,产后抑郁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担心多虑、烦躁不安等情绪,严重时患者会失去自理和照顾婴儿的能力。有数据显示,产妇在分娩后的第一周内,有10%-15%的产妇会患上产后抑郁症,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较高[1]。护理干预是目前产科防治产后抑郁症最常用的护理方法。本文主要对产后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对策进行分析,并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其中行剖宫产60例,行自然分娩60例;年龄在20-41岁,20-30岁62例,30-35岁35例,35-41岁23例。

  1.2 方法

  对产妇的心理分析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用Zung评定抑郁量表(SDS)对调查结果进行评定,将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频度作为主要评定依据,并将其分为4个等级,以53分为标准分,分值高于53分即为抑郁症;产后抑郁评定结束后,对产后抑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比较

  60例剖宫产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81.7%,60例自然分娩产妇中,抑郁症发生率为51.6%,两种分娩方式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年龄段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情况

  年龄在20-30岁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51.6%,30-35岁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74.2%,35-41岁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91.3%,不同年龄段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护理干预效果

  对120例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情绪低落、恐慌、担忧、烦躁等情绪均有明显改善,患病程度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3 讨 论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分娩后常见的症状,会对产妇的身体及心理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护理干预防治产后抑郁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护理干预应用于防治产后抑郁的措施主要有:

  3.1 做好产妇的心理疏导工作。护理人员应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交流,向产妇讲解婴儿喂养的相关知识,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帮助产妇调整情绪[2]。鼓励并指导产妇与婴儿多进行接触,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树立产妇的自信心,协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尽量避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3.2 指导家属做好配合工作,患者与家属关系较为亲近,不易产生紧张的情绪,对于治疗产后抑郁有重要意义[3]。家属应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加强患者的生活护理,为患者打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当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烦躁忧虑等症状时,家属应对其表示了解,同时鼓励患者将心中的烦闷与忧愁说出来,将不良情绪发泄出来,然后再给予安慰劝导。

  3.3 做好产后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状况,帮助患者培养轻松、愉悦的心情[4]。同时,向患者讲解健康教育,注意患者的营养补充,保证睡眠充足,良好的身体状况以及充足的睡眠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防治产后抑郁症。

  本次研究表明,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的概率为81.7%,自然分娩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51.6%,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年龄为20-30岁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51.6%,30-35岁的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74.2%,35-41岁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91.3%,不同年龄段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有差异。产后抑郁症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产后抑郁症对产妇的身体及心理健康有较大的影响,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产妇年龄有紧密联系,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年龄偏大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对于产后抑郁症应积极预防治疗,可通过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家属配合进行鼓励等措施防治产后抑郁症。

  参考文献

  [1] 刘翠红,关凤枝,杨文霞.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88-89.

  [2] 赵方芳,孙延霞,高华,杨传华,路红.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25):137-138.

  [3] 王红英.80例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87.

  [4] 杨思超.浅谈产后抑郁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7):3976.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1.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论文

2.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3.有关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论文

4.产妇心理护理论文

5.关于心理护理的论文

6.心理护理的论文范文

240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