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职业规范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篇一

  《做心理健康的快乐教师》

  摘 要: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职业规范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教师要掌握调适的方法,正确认识自我,调整积极心态,学会心理减压,充分挖掘潜能,争做心理健康的快乐教师。

  关键词: 快乐教师 心理健康 心理调适

  教育部2002年14号文件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因为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仅影响自身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可能“造就”一大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甚至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2992名教师的调查结果表明:有51.2%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的不安感和无法入睡等,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1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部分教师的确存在着不健康的消极的心理问题,这与教师职业和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对于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要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力争成长为心理健康的快乐教师。

  一、认识自我,找准人生坐标

  苏轼曾说:“人之难知,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知人难,知己更难。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是心理异常的主要表现之一。

  正确全面认识自我,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对自身的优势认识不足,存在自卑、气馁的心理。他们认识不到自己在教育工作方面的潜力和优势条件,认识不到教育领域需要各种科学知识和技能,教育岗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多种智慧和才能,英雄大有用武之地。另外一种错误的倾向是对自身的劣势认识不足,存在自傲自负的心理。有些年轻教师工作几年后取得了初步成绩,就容易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认为教育岗位没有地质、医疗等工作危险,任务不艰巨,可以随心所欲,在不健康心理支配下,教师一旦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就会迁怒于学生或归因于外部环境,这些都不利于教师的进一步成长。

  有一位成绩优异的大学毕业生,因为在单位不受重用而接连换了好几次工作,于是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对社会非常失望。一天傍晚,心情压抑的他来到海边,仰天长叹,大声抱怨社会不公,自己的才能不为别人赏识,甚至发出与其委屈地活在世上,不如离开更好的悲叹。附近有一位垂钓的老者,听到了他的发泄,问他何以如此。他向老者叙述了自己走上社会后的情形并反问老者能理解有才能而不被社会承认的痛苦吗?老者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从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随后随手扔到沙滩上,对他说:“年轻人,请你把我刚才扔到地上的沙子捡起来。”“这根本不可能。”他迷惑地望着老者说道。老者没说话,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一颗珍珠,也是随手扔到沙滩上,然后说:“年轻人,你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吗?”“当然可以。”这时,年轻人悟出了老者的意思:因为他发现自己并不是一颗珍珠,而是一粒平凡的沙子。

  二、善待挫折,调整积极心态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碰到失败和挫折。“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挫折,为什么有人活得开心,而有人就活得很累,并不是你比别人差,差的是你缺少一种积极的心态。

  所谓积极心态,就是对待事物采用的正面态度,包括忠实、正直、希望、乐观、勇敢、创造、热情、容忍、通情达理等。积极的心态能使我们在顺境中能快乐地生活,在困境中能以愉悦的态度走向希望的明天。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富人外出访客,晚上歇于一客栈。时值酷夏,富人卧于帐中。只觉蚊虫轰鸣。想着以往家中丫环打扇,伴童驱蚊的好处,富人更觉惆怅,因而久久难以入眠。另有一穷人同歇一房,没有纱帐,也无被子。半夜耐不过蚊虫叮咬,只得起床,来回行走于富人帐外。富人怜之,可穷人非但不叫苦,反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富人诧异,问何以如此快乐,穷人说:“最近我赚了点钱,家人不用饿肚子了,老婆孩子还可以买件新衣服呢!再说,我这样舒展自如,往来无碍,比起那牢中犯人任由蚊虫叮咬也舒服多了。”富人听了,不觉通身舒畅,很快就睡得安稳了。

  一位心理学家说得好:“人生若能改变自身的心态,就能使生活本身发生变革。”爱迪生在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后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有人问他失败的感受,爱迪生笑笑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证明了哪些材料不适宜做灯丝。”多么幽默的回答,多么积极的心态。

  三、调节情绪,学会心理减压

  我们常常会体验到焦虑、烦恼和痛苦等消极的情绪。消极情绪常常使人心灰意冷,沮丧消沉,若不妥善处理,及时调节,长久下去就会严重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引起“身心反应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胃病等。国外一学者曾对200多人进行了长达4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属于精神愉快的59人中,只有2人患重病或死亡,占3.4%,而属于精神不愉快的48人中,竟有18人患重病或死亡,占38%。这种相差甚远的比例失调告诉我们保持愉快的情绪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当工作繁重,心理压力过大,情绪不良时,可以抽出5―15分钟时间做深呼吸调节。选择安静、光线不太强的地方,坐在沙发或椅子上,放松身体,然后做深呼吸,每次缓慢吸入空气,达到最大肺活量,尽可能多保持一会,再缓慢地把气彻底吐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应有肢体肌肉由紧张渐渐放松的感觉。

  音乐能帮助我们缓解紧张的生活,绷紧的神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有一个加油站,人们为了争购汽油,几乎天天都发生斗殴事件。后来,在心理学家指导下,老板请来了一个小乐队,在加油站门前演奏轻松优雅的音乐。说也奇怪,从此秩序井然,买油的人心平气和,再也没有发生斗殴事件,这就是音乐的神奇攻效。音乐可以帮助我们消除消极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情绪常常是因为注意到某件事或某个事物引起的。情绪消沉时,我们可以通过唱歌、看电影、散步、打球、旅游或同天真活泼的孩子玩耍等方式,有意识地把自己消极的情绪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上去。恩格斯在青年时代,有一次失恋,旅游至阿尔卑斯山,对大山诉说痛苦,向大自然寻找慰藉,很快就从失恋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新的热情投入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怨恨、失望、悲观等种种不愉快的体验,如果长期压在心头,则不仅会使心理失去平衡,而且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如果我们在极度痛苦和郁闷时,不妨大哭一场,把心里的委屈释放出来,过后就能忘却痛苦,一身轻松。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发现患者喋喋不休地尽情倾泻自己内心的隐私,吐露被压抑的消极情绪,对解除内心障碍很有帮助。

  四、调整目标,充分挖掘潜能

  潜能是每个人身上固有的却未被开发和挖掘的内在能力或能量。一位生命科学家说:“人的潜能犹如一具尚未启动的引擎,看上去似乎毫无特别之处,可一旦点燃启动,就会爆发出难以估量的自动力和前驱力。”只要不断调整目标,勇敢超越自我,充分挖掘潜能,就一定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中国古代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明朝年间,一位山村姑娘因为发困伸了个懒腰、打了一个哈欠,两个上肢竟然再也放不下来了。面对如此怪病,家人万分着急,只好从外地请来郎中为他诊治。郎中一边说此病必须用艾叶敷炙脐下的彤田,一边便动手去解姑娘的裙带。姑娘羞得赶忙用手掩护,不知不觉中两个胳膊都放下来了。无独有偶,在沙特阿拉伯塔夫伊城,有一个25岁的姑娘,长得非常漂亮,可惜她是一个哑巴,并且已经不明原因地哑了20年,虽然四处求医多方治疗,却没有丝毫效果。一天,媒婆领来一个50岁的老头,姑娘的父亲逼着女儿嫁给他。情急之下,姑娘脱口而出:“不,我宁死也不嫁给他!”姑娘的哑症竟不治而愈。这两则令人称奇的趣事逸闻,向我们昭示了潜能的神奇作用。

  没有心理健康的教师群体,就不会有心理健康的学生。为了神圣的教师职业,为了教师自身和家人的幸福,让我们努力,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做快乐的教师。

  参考文献:

  [1]俞国良,曾盼盼.论教师心理健康及促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1).

  [2]唐讯.现代教师心理素质[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黄爽.我国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2006,(04).

  [4]刘霄.论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J].教育探索,2003,(0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教师心理健康论文2000字

263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