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大学生面对恋爱挫折心理论文

大学生面对恋爱挫折心理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大学生面对恋爱挫折心理论文

  大学生恋爱意识比较强烈、恋爱行为也比较普遍,因此恋爱挫折经常有发生,由恋爱挫折引发的心理困扰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论文篇一:《高职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分析及其辅导对策》

  【摘 要】高职大学生恋爱意识比较强烈、恋爱行为较为普遍,恋爱挫折频频发生,由恋爱挫折引发的心理困扰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探讨了高职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类型,提出了情绪宣泄、重新建构对恋爱的认知体系、行为训练等辅导策略来提高高职大学生应对恋爱挫折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学生;恋爱挫折;辅导对策

  青春是美好的,恋爱的季节是青春洋溢的季节。高职大学生处在活力的青春期,青春因恋爱显得更加美妙,因而恋爱已成为大学普遍的现象,进入高职校园,学生情侣随处可见,高职学生恋爱的范围比本科院校的恋爱行为毫不逊色。由于大学生处在特殊的时期,高职大学生在追求、享受爱情的同时,也很容易遭遇心理挫折,这些挫折给高职大学生带来较严重的心理负担,形成心理问题,更有甚者,为之付出生命。由此,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本着以学生为本、预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通过恋爱辅导等方式来探讨高职大学生恋爱受挫后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探索有效的心理辅导策略,帮助高职学生预防与解决由恋爱挫折产生的心理困扰。

  1 高职院校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类型

  高职学生的恋爱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在高职学生恋爱调查中发现高职学生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恋爱挫折心理:

  1.1 仇恨心理

  从高中的学习压力中解救出来,在学校生活中逐步培养成一种成人的感觉,对于异性的渴望和追求也成为其展现自我价值、自我能力的一种方式。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得到异性的尊重和认可。如果恋爱的结果是成功的,这无疑将提升甚至膨胀高职大学生的自信心;然而,一旦失败,对于自我的认识和他人的认识便会出现偏差,“爱不成反成仇”就是这样一种心态的产物。高职大学生一旦在情感追逐中遭遇失败,往往会失去理智,产生报复的心理,甚至因一时冲动而伤害他人。

  1.2 顽固心理

  失恋是爱情的悲剧,对于失恋者来说,是一杯难以下咽的苦酒,但大多数失恋者都能理智地看待并接受这一现实。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因为把失恋看得太重,并在负性情绪冲击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我得不到别人休想得到”就是由一种绝望情绪产生的反常心理。失恋者在失恋后把自己的痛苦统统归罪于对方的抛弃,因此有的采取卑劣手段败坏对方名声;有的铤而走险,用暴力伤害对方,以发泄行胸中的仇恨。

  1.3 唯一心理

  刚刚步入大学殿堂的高职大学生青春年少,在情感体验上不乏初摘青果的痴男怨女,当他们第一次投身于感情世界,第一次体味到爱情的酸甜苦辣时,很容易萌发宿命论的主观愿望。所谓“海誓山盟”、“一见钟情”反映的正是这种心理。由于社会阅历的局限,高职学生把社会微缩到校园,在他们的意识中,只问情为何物,恰如琼瑶小说中那群不食人间烟火的俊男靓女。当然,我们肯定这种情愫是美好的,是青春期对感情的体验,但是,如果一旦恋爱失败,这种“唯一性”是另一种比较极端的心态。仅仅从个人的一次失恋便否定了爱情本身,终日沉沦在痛苦之中,反复咀嚼失恋的痛苦,时间一长,就会变得感情脆弱、性格古怪、形单影只,让人难以接近。这种现象在男同学群体中较为常见,在心理上称为“自我失败预言”。

  2 对高职学生恋爱挫折进行辅导的有效策略

  高职学生因恋爱引发的挫折心理,尽管表现各有千秋,每一案例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心理咨询过程中需要根据求助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咨询的方法与进程。但高职学生同时存在社会阅历浅;思维广阔性、深刻性不够;看待问题片面、易钻“牛角尖”;情绪易冲动、处理关键问题依赖性强等相似的心理特点,也为研究高职学生恋爱心理辅导的共性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高职学生相似的心理特点,运用情绪宣泄一重新建构对恋爱的认知体系一行为训练的辅导策略,能在高职学生恋爱挫折辅导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2.1 情绪宣泄

  情绪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反映的是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辅导实践表明,当高职学生遭遇恋爱挫折心理时,在精神上会受到严重的挫折,打击之后产生悔恨、遗憾、愤怒、惆怅、失望、孤僻等负面心理。宣泄力增强,理性思考问题能力就会严重下降。因此,在个体心理辅导中,首先应通过倾听、理解、共情、鼓励、情感反应等参与性心理咨询技术打开求助学生心中堆积不良情绪的阀门,疏通情绪宣泄通道,引导求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尽情宣泄因恋爱受挫产生的不良情绪。宣泄并不一定是只是向某一个人一吐肺腑之言,也可以用写日记等的办法来解决,当然找到自己的家人、朋友、亲戚、老师或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则更好。除此这外,还可引导求助学生领悟在生活中以“不伤人、不害已、不损物”为原则进行合理宣泄的方法,如跑步、郊游、书写、大喊等。通过情绪宣泄,学生郁积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心情就会相对轻松与平静,更容易理性、客观思考爱情挫折事件本身,也为下一阶段心理辅导的开展奠定基础。

  2.2 重新建构对恋爱的认知体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在其极具影响力的“情绪ABC理论”中强调,情绪与不良行为(C)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A)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即信念(B)造成的。大学生之所以因恋爱问题深陷心理困扰,与其面对恋爱问题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有着必然的联系。一些糟糕之极、非黑即白、以偏概全、主观臆测的不合理信念,在高职学生恋爱心理辅导中普遍存在。因此,高职学生恋爱心理辅导要重视修正求助学生存在的错误认知,让其思维回归理性,客观面对现实,用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通过概述、具体化、解释等心理咨询技术引导学生领悟、确认其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并通过“空椅子”、“产婆术”、“合理情绪想象”、“RET自助表”、“RSA报告”等咨询技术,引导求助者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并代之以合理信念,以达到消除或减轻求助学生不良心理症状之目的。

  2.3 行为训练

  经过情绪宣泄与重建认知体系,求助学生基本能对自己面临的恋爱挫折心理有较为客观的认识,而要进一步走出因恋爱挫折心理带来的伤害,与恋人和谐相处或走出恋爱失败的阴影,则需要锻炼合理行为能力。因此,高职学生恋爱问题的心理辅导,需要就求助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各种行为训练方法,训练求助学生的合理行为。如“积极心理暗示”、“优点或成功事件集锦”、“择优参与”等方法可帮助求助学生走出自卑的沼泽,重建自信;“一分钟深呼吸”、“橡皮筋弹腕法”等方法可增强求助学生情绪调控能力,避免冲动行为;“换位思考”、“多方求证”等方法可引导求助学生消除主观臆测,根据客观事实做出合理行为反应。总之,在高职学生恋爱问题心理辅导中,行为训练方法灵活,可因事、因人制宜,在解决高职学生恋爱问题的同时,还要发展高职学生良好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J].1986,12(5):260-262.

  [2]马志国.彻底粉碎心中的焦虑[J].大众心理学,2009(10):8-10.

  [3]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宋凤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许斌,唐柏林.心灵的自我保健――艾利斯ABC理论对大学生个体情绪调控系统构建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9(5):28-30.

  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论文篇二:《职校恋爱现象的心理本质分析及教育应对》

  摘要:爱情无疑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感情表现之一。但是现在的学生恋爱已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了,一方面它使人向往,另一方面它又恰恰是莘莘学子们敏感而又困惑的问题之一。处理得当可以有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处理不得当则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的发展。笔者就当代学生恋爱的种种现象,分析了恋爱现象的本质原因,探讨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恋爱;教育应对

  当代学生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是呈有增无减之势。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他们的道德观,他们的恋爱观,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当前高校学生恋爱可以用“三化”来概括。

  一、学生恋爱现象

  1.普及化当前,在学生里,有些人形容有一股“恋爱热”,也有人说是一股“恋爱风”,这都不为过。调查情况表明,学生中已谈恋爱的人数占总数的1/3左右,高年级学生高达60~75%,而赞成谈恋爱的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95%。

  2.低龄化学生谈恋爱历来有之,但过去多是高年纪学生,是所谓“学业、爱情双丰收”的时期,而现在很多低年级的学生,恋爱观:“学业未成,却恋爱先行”,在他们的思想中好像进学校门就等于走进了“恋爱圈”。据不完全统计,五年之前一年纪学生恋爱人数只有5%,而现在已达20%左右。

  3.公开化过去,学生谈恋爱很讲究各方民族文化的含蓄和深沉,恋爱处于像“革命同志搞地下活动”状态,常常鲜为人知,而现在学生谈恋爱,不仅不怕别人知道,而且有故意让他人知道的心态。时下,只要你步入学校园,便能亲眼目睹成双成对的青年情侣在公开场合聊得你亲我热的,旁若无人。

  二、基于学生恋爱心理

  青春期是绚丽美好和忧郁烦恼并存的时期,生理的变化使他们感到惊奇和不安,内心体验着从未有过的感觉,以及由此带来更多的烦恼和困惑,正确的认识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规律与他们的成长是密切相关的。第一,理解爱的内涵。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因此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重从学生的内心挖掘。让学生理解,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责任是恋爱的基础,虽然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也不是人生中唯一的存在。学生要明白,处于学生时代,什么是第一位的,什么是第二位的。倘若因爱而影响了学业和事业,那么这种行为不仅是愚蠢的,也是非常可悲的。第二,让学生课余生活丰富起来。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开展种类繁多的课余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健体魄,还能有效的树立学生的健康心理,帮助学生转移视线。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明白,青年期个体经常涌现的性冲动,无论来自身体的生理需要的本质反应,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都必须有合理的途经加以疏导。而事实上,任何健康有益的兴趣活动都是转移、宣泄性冲动的有效方法,都可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

  三、心理学分析及教育应对

  1.生理认知缺乏。①女性进入青春以第一次月经为标志,男性以第一次遗精为标志。对女性的月经一般可以科学看待,但对遗精现象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遗精会失去身体的精华,其实,正常的遗精应该遵循“满而溢”的规律,同女性的月经一样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且,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不用担心遗精会影响自身身体系统的发育。②乳房或阴茎的大小有个体的差异,它们的大小不会影响性功能和生殖功能。③过分的关注身体和外貌,会把对身体的不满意扩大到生活方面。比如,节食减肥、喝减肥茶等。事实上身体外貌只是一个方面,我们生活中应该值得关注,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身体能为我们带来成功与幸福的东西很多,因此,积极的接受独特的自己,让智慧为你增添自己永远的魅力。④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往往有一些不可思议的想法。比如,正在恋爱中的女性自觉是幸福的,对以后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反之,在恋爱中的朋友,看见他人就与自己的恋爱对象相比,对他人充满了很多的幻想。⑤有人说因为有男性,女性才变得更加温柔,因为有女性,男性变得更加刚强,此话并不无道理。但是有的同学在看待这句话是有了不同的理解,甚至做一些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的事情。

  2.教育应对。①学生性心理、性道德。性心理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性欲和性冲动,正确理解性欲受社会道德规范所制约,受法律约束。性道德是个体道德的一部分,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结果。因此,学生的健康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工作,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便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②把性教育与人格教育结合起来,就是要结合学生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其进行社会价值观、道德意识、性别角色、个人意志品质、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教育,以协调性心理发展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缩小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③不以好奇去开始,不以发生为懊恼,已成习惯要有克服的决心,克服以后不必担心,这样便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后果,同时也能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促其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

  3.心理知识缺乏。①正确看待自己的性欲念。性不是邪恶,对于一个发育成熟的人来说,应该能够体验到什么是性。只要能够理智的控制自己的性行为,就仍然是纯洁的,适当的性幻想是正常的生理状况,不必要忧虑重重,刻意压抑。②正确的看待青春期异性之间的交往,目前在中等、高等院校有一种现象,有的男同学和女同学在交往过程中,根本无视周围人的存在,反而会表现出亲昵的行为,从而引起他人或者旁人的注意,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也是对公众的不尊重,同时也影响学校的文明。③现代生活多姿多彩,对外界的物质的认识观,同时也有四面来的不良诱惑,不良的诱惑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阻碍他们的成长进步。不要给自己主动接触不良诱惑的机会,或者把引起诱惑的实物隐藏起来,眼不见心不动,从而思想不动摇。

  总之,学生应该以正确的恋爱观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学生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

  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论文篇三:《浅谈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及其矫治》

  摘 要:当前,大学生因恋爱挫折引发一系列心理困扰的现象日益增多,并逐渐成为高校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文章以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以湖南省某高校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现状调查结果为客观依据,研究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恋爱挫折时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反应,并在分析和把握这些不良心理反应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思考与探讨矫治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有效策略,以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不良反应;矫治

  2005年9月1日教育部撤销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对“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文[1]。这便意味着高校对符合《婚姻法》要求的大学生在校结婚已不再有处理的权力。对于文化素质较高,情感体验颇为丰富的大学生们而言,校园爱情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大学生并未品尝到爱情的甜美,反而出现自卑、焦虑等异常情绪,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个别学生甚至因承受不了恋爱的挫折而选择自杀或杀人的极端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痛苦。为此,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多种不良反应及其各自成因的深层次剖析,有针对性地探索矫治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有效策略,不仅有益于大学生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并且对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时代性价值。

  一、爱情的含义及其本质

  (一)爱情的含义

  什么是爱情?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柏拉图认为:两颗心灵很孤独,彼此需要慰藉就叫做爱情。这种解释很简单但只是肤浅的从现象到现象的阐述爱情,并未追溯其本质。

  弗洛伊德认为:因为性本能、性冲动,人们必须反反复复的重演亚当和夏娃的“原罪“这样就有了爱情。这种解释有其合理性,但难于为将自己装扮得向往崇高的人类心灵所接受。

  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钦慕、相互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一种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

  综上所述,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爱情在侠义上指情侣之间的爱,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这里主要从狭义上对其理解。

  (二)爱情的本质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高度文明的体现。爱情的本质是基于一定的自然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相互爱慕精神。爱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属性,即一系列思想、文化、道德等因素,这是爱情最本质的属性。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爱情的本质所在,在现实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范围及相关说明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了解湖南省某高校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现状,在处理和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研究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恋爱挫折时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反应及其主要表现。进而剖析其主要成因,使矫治策略有的放矢。

  本次调查范围涉及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个年级的男女同学,采取抽样调查的调查方法,总共发出200份问卷全部有效收回,基本情况如表1。

  (二)对调查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经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处理与统计,本次抽样调查的同学94.9%的有过恋爱经历,其中9.5%的同学在恋爱中有过性行为,84.5%(占有过恋爱挫折经历的百分比)遭遇恋爱挫折后深感痛苦并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这些同学中44.8%愿意进行恋爱挫折心理矫治,而实际仅有8.2%的同学接受过恋爱挫折心理矫治。

  三、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不良反应类型及其主要表现

  结合以上调查结果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不良心理反应主要体现在自卑、焦虑、回避、报复四个方面。

  不良反应之一:自卑

  自卑心理反应主体通常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才会被抛弃,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情绪体验。当面对恋爱挫折,他们往往采取内归因模式,认为自己无能是导致爱情受挫的主要因素。

  长期下去,会导致沮丧、抑郁,严重者会导致精神分裂、精神失常等心理问题。

  不良反应之二:焦虑

  在心理咨询的有关描述中,焦虑反应是指由现实刺激引发的一种不良情绪状态。其基本的内心体验为害怕,主要由于对事情的不确定而引发,多指向于对未来的担心[2]。焦虑反应的主体通常认为自己失恋后能作为恋爱对象的异性朋友难以寻找,或者担心自己找不到比之前的恋爱对象更好的发展对象,因而产生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慌与担心的不良心理体验。

  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习学业和生活而且使人际关系恶化,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治,会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学生的心理困扰。

  不良反应之三:回避

  回避反应主体通常回避他人,掩饰内心的无助,并且不知如何面对婚前性行为和试婚现象,而对其采取回避的态度。部分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当感情受挫时,受传统贞操观念的束缚往往羞于见人,无地自容,害怕或者躲避他人的目光。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经常存在矛盾与冲突,为调整冲突双方关系,人们经常不自觉地采用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等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来缓和焦虑、回避痛苦,但如运用过度则会显现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3]。

  回避反应在一定时间或程度上可缓解心理压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学生可能因使用频繁,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不良反应之四:报复

  报复反应主体面对恋爱挫折时往往怨恨,无法原谅对方,甚至失去理智,产生报复对方的心理,最后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结局。

  特别是由于发生性行为后无法面对被对方抛弃的学生,更容易丧失理智,报复心理欲罢不能,甚者为逞一时之快,而做出极为荒.唐和恶劣的举动,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四、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不良反应的原因剖析

  导致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运用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重点剖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自卑反应的原因剖析

  自卑心理反应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评价偏差。这些学生往往只关注别人对自己怎么看,却忽视自己如何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二是对恋爱吸引力的理解偏差与缺乏科学的心理认知。如把导致恋爱挫折的责任全归于自己对对方没有吸引力。表面上看似乎人们的择偶心理倾向于外显魅力,其实在选择异性对象时绝大部分人更关注于对方的内在魅力,认为人品、性格、才能、共同的理想、兴趣爱好等更具吸引力。

  (二)焦虑反应的原因剖析

  焦虑反应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关系的认识还很肤浅,如友情与爱情的关系的区分。当然也不排除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观念更新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及心理冲击。以及在择偶中出现的逆反心理、从众心理、恋爱错觉等都可能导致事与愿违的后果。

  (三)回避反应的原因剖析

  回避反应形成的主要原因首先与大学生性心理发育的成熟及角色的特殊性相关;其次与我国古代传统贞操观念和西方“自由、性解放”的双重影响有关,此外也与我国在学校性教育上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的不适当等有关。

  (四)报复反应的原因剖析

  报复反应形成的主要原因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缺失有关,一是恋爱道德责任缺失,一方因另一方玩弄感情、不负责任而对其产生报复心理;二是对自己、对父母、对朋友、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缺失,遭受恋爱挫折时丧失理智,不顾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走向极端,不惜以任何代价报复对方,造成无法挽回后果。

  五、矫治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策略思考

  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矫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心理学相关原理,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现状及其原因剖析,可以采取以下矫治策略。

  (一)矫正认知法:正确的“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在其极具影响力的“情绪ABC理论”中强调,情绪与不良行为(C)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A)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即信念(B)造成的[4]。所以,对于有自卑反应的大学生而言首先应当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能吸引他人的闪光点,正确的评价自己;其次要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客观的分析感情受挫的原因,不要片面的采取内归隐模式。恋爱出现问题双方都有责任,主要问题可能并非在自己身上,一味的自责、自卑显然是不恰当的。

  (二)焦虑排除法:树立信心,在与异性交往中坚持“双不”原则

  焦虑反应主体要重新树立起对未来的信心,大胆地去与异性同学交往,积极参加有异性同学的集体活动和娱乐活动,去发现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同学。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应自然。同时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坚持“双不”原则,一要勇于说“不”,二要学会“不”自作多情,以免对自身及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心理固着消除法:转变观念,优化大学生对对婚恋与性科学知识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

  对于回避反应的主体矫治的重点在于优化其对婚恋与性科学知识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要学会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成才、恋爱与身心健康、恋爱与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关系,增强对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知识的科学认识。转变不合理的传统观念,勇于面对现实,同时积极参加恋爱心理方面的咨询服务,在咨询的过程中恰当宣泄情绪、矫正认知、锻炼行为,以免难以自拔而走向极端。

  (四)情绪宣泄法:释放自己、发泄情绪

  合理适度的采用宣泄法,有利于大学生理智状态的恢复,遭遇恋爱挫折后不能把自己的悲伤、烦恼、怨恨过分压抑,否则将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情绪宣泄法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身体宣泄,-如采取痛哭、喝酒、或到无人处大叫等方式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以达到心理的平衡、理智状态的恢复;二是心理宣泄,如通过找人倾诉,跟朋友写信等方式使受挫者感受到他人的同情、理解和劝慰,使其心胸开阔、冷静对待,达到心理的平衡;若其不愿意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也可采取写日记的方式让情绪在笔端得到发泄。

  当然,宣泄应坚持适当与湿度的原则,无休止地宣泄,不仅不能减轻痛苦,反而会使自己长时间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之中,最终将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注意力转移法:转移注意、忘记痛苦,确立新的理想追求

  积极恰当的采取注意力转移法。可以帮助受挫者摆脱悲伤绝望的心情。有意识地将注意力从消极不良的情绪状态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恋爱受挫的感情创伤是非常痛苦的并且在人们心中的印记通常具有触发性,当受挫者将要陷入愤怒烦恼、悲伤绝望的情绪状态时,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踢一场足球,与朋友逛街,玩网络游戏或去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忘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烦恼。

  心理学认为:当保持记忆的条件暂时不存在,或被另一种现象干扰时,就会造成人们对某种事物的遗忘。这样不使受挫者精神上得到了补偿,而且可以开阔生活的视野, 产生新的理想和追求。

  (六)痛苦升华法:化痛苦为力量

  痛苦升华法试图引导受挫者将痛苦化为力量,促进自己“升华”。大学生应该把恋爱挫折当作人生的一段经历,遭遇过恋爱挫折的同学更能对人生加深一层认识。获得爱情是重要的,但人生不只有爱情,还有事业、亲情和友情。例如歌德感情受挫后并没有深深陷入痛苦之中,而是把自己的爱情经历作为创作的素材,写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把痛苦化为动力,集中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对摆脱其因恋爱挫折而带来的痛苦以及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2〕马志国.彻底粉碎心中的焦虑[J].大众心理学,2009(10):8-10.

  〔3〕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许斌,唐柏林.心灵的自我保健――艾利斯ABC理论对大学生个体情绪调控系统构建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9(2):28-30.


猜你喜欢:

1.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论文

2.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

3.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的论文3000字

4.关于大学生恋爱心理学论文

5.大学生挫折心理论文3000字

266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