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论文(2)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论文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论文篇二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事关社会的稳定和谐与祖国未来的建设。论文分析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政府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引言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于是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逾八成隔代或临时监护,其中4000多万年龄在14周岁以下,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孤僻、厌恶、焦虑、忧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将可能给社会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形成原因,提出了改善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参考。

  一、调查设计与样本特征描述

  (一)调查设计

  据南京市有关部门做的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南京市的留守儿童大约有10万多,主要集中在高淳县、六合区、溧水县、江宁区和浦口区这5个区县,占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40%,部分农村地区达70%。相对于其他地区,南京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好,孩子的物质需求基本能够满足,但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大问题。本次调查在南京市六合区选取了横梁镇、龙袍镇两个样本乡镇,随机抽取了8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主要分布在8~16岁之间,班级覆盖二~八年级。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80份,实际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二)样本特征描述

  本次调查抽取了80名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样本,其样本特征如下:

  ①性别特征:调查的男性留守儿童相对较多,其中女生36名(占总人数45%),男生44名(占总人数55%)。②年级分布:班级覆盖二~八年级,小学生主要集中于四年级留守儿童的调查,初中生的调查对象分布则相对均衡。具体分布为二年级5名(占6.25%),三年级11名(占13.75%),四年级18名(占22.5%),五年级11名(占13.75%),六年级10名(占12.5%),七年级13名(占16.25%),八年级12名(占15%)。③年龄特征:被调查者的年龄从8岁到16岁,主要集中于9岁、10岁、12岁、14岁留守儿童的调查。样本总体被分为三个年龄层次,分别为8~10岁32人(占40%),11~14岁36人(45%),15~16岁12人(占15%)。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是形成良好品德的基础,是做好工作的保障。对于儿童而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其智力的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其审美能力的发展,提高自身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本研究从自我评价、是否开心、是否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与见到陌生人的表现等方面调查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心情愉悦度较低,自卑心理较重

  保持心情的基本愉悦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促进自信心的增加,从而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并不是很开心的。虽然孩童时期应该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但是调查中只有11.75%农村留守儿童认为自己一直比较开心,45%认为自己多数时间比较开心,却有27%认为自己多数时间不开心,更有16.25%认为自己一直不开心。而从自我评价方面考虑,农村留守儿童普遍自我评价较低,多数比较没有主见,甚至没有自我肯定的信心。在调查中,仅有11.2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做得很棒、很好,而有70%认为自己做得一般,甚至有15%认为自己做得比很多人差,还有3.75%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成功。

  (二)集体活动参与较低,人际交流能力较弱

  集体活动是增强团体凝聚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将有利于其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提高。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它将可以促进自我认识,促进更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调查数据来看,非常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的留守儿童占11.25%,比较喜欢的占25%,一般的占42.5%,不喜欢的占21.25%。由此说明,农村留守儿童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不高,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外且临时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长期的督促,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显现的更为随意。据调查数据显示,见到陌生人时,仅有5%的留守儿童是感到新奇,而选择感到一般的占73.75%,选择讨厌的则有21.25%。

  (三)心理需求满足度较低,心理不健康倾向较多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留守的现状,留守儿童也是有着自身的需求的,他们渴望与家人的交流与沟通,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关注。在调查中,有17.50%的儿童认为自己时常被别人欺负,36.25%认为有时被欺负,20%认为很少被欺负,26.25%认为没有被欺负。而在被欺负的儿童中,有40%认为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受到他人的欺负,35.5%认为是因为自己胆小怕事,18%认为是因为别人挑衅,15%认为是其他原因。这显示出,留守儿童希望得到父母的保护与关爱,但由于其心理需求无法实现,留守儿童将会对父母更加失望,甚至走向更大的误区,认为父母不爱自己。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流相对缺乏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本次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处于8~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身心发展过程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亲子关系将帮助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增强孩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更多的孩子缺乏与父母适当的沟通与交流,使其性格更加孤僻。在调查的80名留守儿童中,仅有21名儿童固定每周与父母联系一次,更多的是一个月内联系一次或者不固定的联系,而问及其希望多久与父母联系一次时,有83.75%的儿童希望每天或者每周与父母联系一次,也有5%的儿童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意味着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与此同时,表明儿童们希望与父母沟通,希望父母能帮助自己解除困难。但已有部分留守儿童由于这样的长期分离,与父母的亲情关系已逐渐趋于淡漠,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上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获得真切的情感经历,留守儿童形成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的性格特征。

  另外,在其仅有的交流中,父母更多的是关注学习、生活等物质需求,心理关注程度较低。调查显示,有63.75%的家长更多的是关心子女的学习情况,17.5%的家长更多的是交流吃穿住等日常生活,16.25%的家长谈及到身体健康方面,仅有2.5%的家长会涉及到心理健康方面。这说明了家长关心更多的是留守儿童的学习等其他情况,而非心理健康方面,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使其性格不能健康发展,从而难以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道德品质,而在正常的情感道德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

  (二)留守儿童实际监护人对孩子心理关注度不够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集体,因此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发挥着最直接且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和稳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教育化程度较低,农民缺乏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度,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则更是缺少了父母的关心。在所有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外出打工情况如下:只有父亲在外打工的占42.5%,只有母亲在外打工的占12.5%,父母亲都在外打工的占45%,其中还有5%的离婚率。父母外出打工的连续时间也是清晰可见的。23.75%的父母为1~3个月,35%为3~6个月,36.25%为半年至一年,而5%为一年以上。这样的外出打工现状,意味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缺失,且暂时无法改变。而农村家庭的离婚情况也将成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那么,在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期间,其临时监护就尤为重要。然而据调查数据显示,56.25%的留守儿童与(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22.5%与母亲一起生活,13.75%与亲戚一起生活,3.75%与其他人一起生活,还有2.5%自己生活。由此显示出,其临时监护人的重要性,他们关系到儿童整个成长状况优良程度。然而这些临时监护人也有着本身的局限性,对于年纪较大的(外)祖父母们,他们普遍自身科学知识匮乏,仅能用传统的观念培养自己子孙,且忽视了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问题,这对于儿童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甚至导致其价值观的偏离。与此同时,部分不完全留守的儿童中,多数也只是母亲留守,而在农村地区女性在家庭中的威望普遍不高,且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据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家庭中父亲的文化程度相对于母亲来说略高,总体文化程度集中于初中阶段。因此,儿童一般不听从母亲的管教,有时甚至会与其发生口角和摩擦,母亲的管教作用几乎难以得到发挥。对于那些与亲戚或其他人生活在一起的儿童,他们也多数只能得到物质生活上的照顾,心理问题多数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另外,那些自己生活的儿童,更是缺乏各方面关心与照顾,其心理健康问题更为突出。

  (三)心理教育缺乏严重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而在心理教育这一方面农村教育略显匮乏,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认识不够,也缺乏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愈演愈烈。据调查显示,仅有6.25%的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有心理健康课,而在仅调查到的上过心理健康课的学生中,仅有1人喜欢,1人一般,3人不喜欢。一方面说明农村学校缺乏心理健康这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说明其教育方法、教育程度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农村家庭中,儿童的父母多数在外打工,学生的教育问题(不管是学习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学校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

  关心与关注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心理变化和突发状况,是学校特别需要关注的点,但由于父母在外打工,学校不能与其取得及时有效的沟通和联系,使得留守儿童所出现的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这也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管理所无法避免的障碍。

  (四)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错误引导

  由于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工业发展相对较快,而农业发展滞后,致使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加上经济条件的各种限制,使得农村父母不得不把子女留置家中,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另外,由于社会教育制度还没有完善,社会上仍存在一定数量的不良少年,他们是一些不良风气的携带者,整日不做实事,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与管教,缺乏及时的正确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引诱,沾染不良习性,从而带来价值观念偏差,最终误入歧途,产生恶性循环。

  与此同时,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各种媒体的有效管理,传播出不适宜儿童了解的信息(如:虐待儿童、城乡歧视等),致使众多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心理,使其更加孤僻、自卑;互联网的不正确传播与引导,也使许多农村留守儿童产生了厌学、逃学、辍学等不良的学习心态和学习行为,整天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

  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应给予高度的关注。要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政府之间的相互协调合作。

  (一)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情感交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医生。父母的言行是影响子女成长的关键因素。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打工在外的父母更需要与其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保持较为畅通的联系与沟通,多关注其生活细节、情感变化,完善整个家庭教育环境。对于临时监护人,也要多关心小孩,避免粗暴式与自由式教育,保持与其父母的密切沟通,将其情况告知其父母,帮助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而对于整个家庭,父母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自己的婚姻负责,保持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完整的家庭。

  (二)学校应加强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是教书育人的场所。首先,开设相关的课程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必要环节。其次,提高教育管理者的心理健康知识水平,这有利于强化其对学生的了解,加强对家长的指导,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再则,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展开一对一的帮扶活动,了解其想法与困难,帮助其解决问题。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安排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

  (三)社会应更多关心与引导留守儿童

  农民外出打工是目前无法改变的现状,所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也是无法避免的问题。作为社会人,应当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地弥补其家庭教育的不足,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生活、学(下转171页)(上接50页)习环境。除此以外,还应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发挥舆论作用,杜绝不良思想及行为的传播,呼吁更多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温暖。

  (四)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

  心理疾病是21世纪的常见病,需要更多关注。然而农村留守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其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各界的帮助。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出,发挥媒体作用,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农村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让农村人民了解心理健康疾病的严重性,从而使他们开始重视其子女的心理教育问题,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于政策实施,应该设定明文规定,让有关部门之间进行互相监督,同时针对此项目设立专门部门进行负责,并对每个留守儿童资料进行存档,确保每项政策具体实施到每家每户,保证工作的有效、透明。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

  [2]江苏新闻.南京留守儿童调查 留守孩子成长过程危机重重[N].金陵晚报.

  [3]南京新闻.在农村建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组图)[N].南京日报.

  [4]邓承杰.从农村离婚案谈留守妇女婚姻状况.

  [5]马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与出路[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3).

  [6]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的论文

2.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论文

3.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4.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2000字论文

266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