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心理健康论文>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二

  《浅谈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造成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因素,在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青少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策略,以及对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 网络环境 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 策略 干预

  1.未成年人网络依赖形成的多因素分析――青少年为什么沉迷于网络

  1.1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冲突

  生理心理学认为青春期往往指12岁至20岁左右长达10年左右的生命阶段。是从幼童向成熟个体过渡的阶段,也是人格心理与行为模式形成并定型的关键时期。在这阶段中,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体内的激素、心境、思维方式、朋友、家庭关系以及情感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心理成熟往往滞后于生理成熟。处在“第二断乳期”的孩子,从父母依赖走向独立?还是转向网络依赖?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

  1.2网络依赖的心理需求

  1.2.1追求奇异变化。

  1.2.2释放心理压力的需求。

  1.2.3自我实现象征心理的需求。

  1.2.4交往与归属感心理的需求。

  1.2.5性的身心需求。

  1.3网络依赖与家庭教育

  从目前治疗网络依赖的孩子中进行调查,我们发现网络依赖的青少年中,有将近80%的孩子都与家庭教养模式有关。

  其一,许多网络依赖的孩子都是生长在缺少父母的关爱的单亲家庭当中,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得不到关爱,因此就会在网络中寻求自己在生活中缺失的爱和归宿感。

  其二,一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一旦达不到要求就一味地指责孩子,也常常会使孩子由于压力过大而丧失自信,而网络轻松自由的环境容易使这类孩子沉溺其中。

  其三,有些家庭的父母经常打骂孩子,而在玩网络游戏时,孩子往往会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变成了威震八方的英雄人物,因而使得他们不但在游戏中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和尊严,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些都是导致青少年容易陷入其中的原因所在。

  其四,溺爱型的家庭,由于过多的保护,盲目的赞同,使孩子形成蛮不讲理、过度自我和攻击心理,所以根本不受家长管制,因此一旦玩上网络游戏,家长也无法控制住他们上网的行为。

  2.网络依赖导致的心身危害

  2.1心理封闭,现实人际交往淡漠。

  2.2价值判断模糊,“零度情感”泛化。

  2.3情绪反应机能失调,心理空虚感加剧。

  2.4信息交流途径单一,创造性思维贫乏。

  2.5人格失衡,心理疾病产生。

  2.6病理症状并发,身体健康受损。

  3.策略以及干预措施

  3.1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3.1.1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作为网络时代的孩子,家长一味禁止其上网不是最好的办法,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告诉青少年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进行指导和适当控制,使其有防范意识,使孩子在网络世界里学会鉴别,学会选择。

  3.1.2当发现孩子有逃学、深夜不归或上网不文明、不规范时,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发现孩子第一次实质性错误的时候,一定要严肃批评、教育,甚至可以给些惩罚,惩罚的力度应大于他在网上获得快感的程度,使孩子有一种犯错误得不偿失的感觉。

  3.1.3了解孩子的心理,做孩子的朋友,这一点我觉得是最关键的。当今的中国家庭,在家里一切父母说了算,孩子只能照做,至于孩子的所思所想,家长似乎一概不在乎。许多孩子由此在家里感到孤独、压抑,于是便通过在外面结交朋友、上网等方式来排遣自己的寂寞。

  3.2加强和完善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

  学校教育在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所不能比的。过去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今天,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教育的优势,结合新时代特点注入新的内涵,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其一,加强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青少年在网上大多并不以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为准则,而是以快乐为原则。要想制止他们不去做什么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唯有对青少年加强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不致在良莠不齐的网络世界里迷失方向,才是治本的方法。

  其二,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心理咨询应注重青少年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不同冲突和心理问题。帮助青少年认识到自身的心理特点,培养其健康的人格。此外,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要注意在青少年中加强网络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学知识,使青少年自觉地调整上网行为。

  其三,通过开展网上、网下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青少年对网络的适应能力。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组建心理教育网站,通过寓教于乐的网上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的吸引力来影响青少年,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保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3.3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孩子上健康网

  学校应该联合网络文化管理机构坚决打击、取缔违法违规经营的网吧、网站,同时,呼吁政府部门要加强技术研究,依靠技术手段,适时监测、监控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并对网上信息垃圾及时清理、净化。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科学上网,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和努力。

  4.结束语

  现在,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着很多的不足和遗憾。而他们正是12、3到16、7岁的学生,性格还有着很大的不稳定性,还缺乏自制力,我们还应该继续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指导,积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尤其是学校里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尽快完善,争取在这方面取得更多的成绩,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健康的发展。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互联网环境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浅谈论文

2.网络视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

3.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论文

4.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272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