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 关于抑郁性沉思的研究论文

关于抑郁性沉思的研究论文

时间: 谢桦657 分享

关于抑郁性沉思的研究论文

  迄今,抑郁症的病因并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生物学因素主要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再生等方面;与抑郁症关系密切的心理学易患素质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气质。成年期遭遇应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导致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抑郁发作的重要触发条件。然而,以上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目前强调遗传与环境或应激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的出现时点在抑郁症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关于抑郁性沉思的研究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关于抑郁性沉思的研究全文如下:

  沉思(rumination)是临床心理学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它是指个体反复和消极地关注自身抑郁的症状及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和结果,即将注意力聚焦于自身的消极感受和负面信念,反复思考。沉思使个体陷入负性情绪的恶性循环,导致抑郁症状的延续和加重,进而发展为抑郁障碍。

  近二十年来的研究表明:沉思是影响抑郁情绪发展及保持的一种关键性结构,也是抑郁认知易感性的重要成分。尽管许多研究表明沉思是抑郁的重要风险因素,但研究者们对沉思在抑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存在不同理解,沉思的认知机制和神经机制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拟从沉思的理论与测量、沉思的认知与神经机制、沉思与抑郁的关系等角度,对沉思研究近年来所取得的进展进行梳理,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一、沉思理论模型的发展

  Nolen-Hoeksema最早对沉思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她认为沉思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反应风格,并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反应风格理论。近年来,对沉思的研究逐渐从行为侧面向微观的认知层面延伸,研究者们又陆续提出了沉思的目标进展理论、元认知理论、执行功能和元认知模型等其他理论解释。

  (一)反应风格理论

  Nolen-Hoeksema的反应风格理论(response styles theory RST)认为沉思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反应方式D,陷入沉思的个体会消极和反复地关注自身的负性情绪及引起这些情绪的原因及其结果(如:反复思考“我多么倒霉”、“如果我一直体息不好,肯定会影响工作”等),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问题和感受而不是积极的行动,因而无法有效地面对和解决问题。个体对抑郁情绪的沉思反应会延长抑郁情绪的时间,加重抑郁症状。

  Nolen-Hoeksema认为,分心(Cdistraction)是与沉思相对立的应对方式,即个体将注意从抑郁情绪中转移出来,投向令人愉悦的和具有积极强化作用的思想和活动,例如,出去跑步或骑车,与朋友看电影或者谈心等。分心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轻抑郁情绪,并增加有效应对和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但有效的分心不包括飘车、酗酒、滥用药物或攻击等危险活动,这些行为虽然在短期内有助于摆脱抑郁性沉思,但是从长远来看更为有害。不过,分心的策略虽然在短期有降低抑郁的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会增加个体的逃避倾向。

  Nolen-Hoeksema还用反应风格理论来解释抑郁的性别差异,因为当个体陷入抑郁时,男性倾向于采取分心的活动来减缓抑郁,而女性倾向于采取沉思反应,从而使抑郁的持续时间更长一些,因而女性更容易催患抑郁。在反应风格理论的框架下,Nolen-Hoeksema等人进一步构建了沉思与其他应对方式和情绪调节策略以及抑郁的关系模型迈。她提出沉思除了直接作用于抑郁外,还会抑制情绪表达、增加逃避行为、降低问题解决能力,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加重抑郁。

  二、沉思的负面效应

  (一)沉思加重抑郁症状

  大量研究显示,沉思是一种适应不良的反应风格,具有沉思倾向的个体会体验到更多的抑郁情绪。Nolen-Hoeksema和Morrow的研究发现,抑郁个体在接受沉思诱导后,其抑郁水平显著增加,而接受分心任务的抑郁个体的抑郁水平显著降低,但沉思和分心对非抑郁被试的情绪没有影响气。

  在另一项纵向研究中,Nolen-Hoeksema等对82名抑郁的住院患者进行了3年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沉思的反应方式能够显著预测抑郁症状,陷入沉思的个体也更容易发展成抑郁障碍。在青少年或儿童样本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相似的结果。Roelofs等人对770名10-17岁的儿童进行了为期8-10周的追踪调查,结果也显示沉思和抑郁症状密切相关。Nolen-Hoeksema对496名青少年女性进行了历时4年的追踪调查,发现沉思能够有效地预测抑郁发作和药物滥用迈。

  (二)沉思增加消极思维

  沉思可能导致抑郁的个体更多地思考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负性事件。Rimes和Watkins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被诱导沉思后,对事件的积极结果抱较低期望,对自己和未来的消极想法增多,变得更加沮丧。另外,研究发现沉思可能导致更多的负性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是指个体对自己过去所经历事件的记忆,它与个体的生活目标和情绪体验有关,其提取质量对个体的身份认同或自我概念有很大的影响。Lyubomirsky等人采用四种不同的自传体记忆测量范式进行研究,发现抑郁被试经过沉思诱导后,其自传体记忆中有更多的负性观念,而且他们比分心条件下和正常被试对记忆中的情绪有更多消极评价。

  崔丽弦等人基于正常被试的研究发现,接受沉思任务的个体回忆出更多的负性自传体记忆,而接受分心任务的个体回忆出更多的正性自传体记忆。也就是说,正常个体在应对消极情绪时,采取沉思的反应风格将会导致更多的负性自传体记忆。可见,沉思使注意集中于与消极心境相关的记忆网络上,使这些记忆更容易被回忆。

  三、对沉思未来研究的展望

  二十多年来,从概念的提出到一系列理论模型的建立,沉思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被认为是在抑郁的心理机制尤其是认知易感性研究方面最重要的进展。然而,关于沉思的机制仍有许多根本性问题有待更深入的回答。

  首先,沉思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有学者认为沉思是一种反应方式,有学者认为沉思是一种认知缺陷,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沉思是一种较为稳定的人格特质。从最早的反应方式理论到元认知模型,再到最近的注意范围理论,也都获得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抑或说各种理论解释都揭示了沉思的一个侧面,但沉思的研究仍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

  其次,现有研究揭示出沉思、认知功能和抑郁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而且多数研究者均认同沉思和抑郁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强化机制,即消极情绪诱发沉思状态,而沉思状态又进一步加重了消极情绪。然而,在这种双向作用的过程中,究竟是沉思特质起关键作用,还是环境刺激引发的压力和消极情绪起主导作用,抑或是二者的交互作用才是抑郁的根本原因,仍没有清晰的答案。

  第三,不管是沉思的反应方式理论还是元认知模型,都认为沉思是个体对压力情境和抑郁情绪的应对方式或策略,但沉思的发生却增加了消极心境的持续时间和抑郁发作的风险。那么,从问题解决取向的反思转入消极情绪的强迫性思考的过程中,哪些因素或变量起了关键性影响?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均涉及对沉思的本质理解和机制阐释。而已有研究发现,沉思是与人格、自我、情绪调节、抑制控制、执行功能、元认知等多种心理结构和过程密切相关的一种缺陷,这更使得沉思的机制变得错综复杂。

43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