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术论文 > 室内空气污染学术论文(2)

室内空气污染学术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室内空气污染学术论文

  室内空气污染学术论文篇二

  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进展

  摘要:室内空气污染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在简单介绍室内空气污染的定义及污染物的基础上,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室内空气;污染;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氡

  近年来,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住房条件大幅度改善,装修也越来越豪华,造成的室内环境污染亦日趋严重,因而室内环境污染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1.室内空气污染的定义

  室内空气污染是指在室内空气正常成分之外,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或原有成分浓度的增加,其数量、浓度和持续时间超过了室内空气的自净能力,使空气质量发生恶化,对人们的健康和精神状态、生活、工作等方面产生影响的现象[1]。

  2.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据调查,目前使用的大部分建筑装饰材料不同程度地含有有机溶剂、甲醛、苯、氯化烃等有机物,其中甲醛、苯、三氯乙烯等是已知的致癌物质,常见的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有以下几种:甲醛、苯、二甲苯、甲苯、氨、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

  3.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进展

  3.1国外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进展。国外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从60年代开始才有了关于室内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人类活动引起的呼吸性健康疾病 [2,3]。此时,欧美等他国家开始大量使用甲醛制品,其中,甲醛泡沫树脂隔热材料在那时曾被大量用于构建房屋,致使大量甲醛释放到室内,引起居住者急性中毒,甚至引起中毒性肝炎或过敏性紫斑。这些问题在当时引起很大的震动,于是,工业卫生、环境保护、化学化工和建筑装璜等专业的工作人员都围绕着甲醛污染问题,相继开展了环境监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毒理试验、工艺改革及相应的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

  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展大规模调查,初步掌握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的成因、现状和危害。1974~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了8次关于“室内空气质量与健康的会议,此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1989~1993年间进行了来自14个国家的200名专家参与的有关室内空气方面的调查研究,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提出空气有机污染物的分类,得出挥发性有机物对人类危害的试验性结果[2]。1991年,美国采暖、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与国际建筑研究学会联合召开了首次健康建筑与室内空气质量国际会议。期间,许多学者进行了很多相关的研究,室内环境污染也逐渐发展成为比较科学完备的研究体系,从污染物检测、流行病学调查、污染分析模拟,到质量风险评价、风险管理、污染物卫生标准等各方面都比较深入。

  与此同时,室内环境管理机构也开始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形成,如美国环保局于1988年在其空气与辐射司下设了室内空气质量程序办公室,1995年又与较早设立的氡分部合并成立了室内环境处,并附设了两个与室内环境相关的国家实验室,在相关部门设立了室内环境的监管、执法机构;从1993年到现在,美国还将每年10月份的第3周作为国家氡活动周,使室内环境质量控制成为全民行为,在学校里都设有室内环境协调员,管理和督导室内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控制。法国政府也于1999年底成立了国家室内空气检测站,并从2001年开始,每年在全国选择1000个监测点,对典型室内场所的氡、铅、霉菌、过敏源、人造矿物纤维、杀虫剂及烟草烟雾等10多种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并向公众通报检测结果。

  日本、意大利、德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控制,分别制定了本国的室内环境质量标准。美国一般引用美国环保局已有的环境空气监测分析方法和采样方法,或制定适用于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分析方法,如美国新泽西州环保局 2003 年4月颁布的程序文件《室内空气中 VOC采样及分析规范》、威斯康新州公众健康局的专业导则《化学蒸汽入侵下居室室内空气》、克罗拉多州公众健康与环境有害材料管理局的《 室内空气样品分析导则》等。

  目前,国外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有:室内生物性污染物的研究、室内污染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污染物暴露评价、计算机模拟技术、室内空气污染模型建立研究、室内污染控制方法研究以及室内二次污染的研究。

  3.2国内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状况。我国最初大规模出现室内空气污染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室内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关注室内环境污染问题,国家开始重视室内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预防医学工作者开展的有关室内空气质量研究,主要集中于燃料燃烧、烟草烟雾和烹调油烟的研究。90年代初期,随着房屋装修日益普遍豪华化,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也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从国家层次开始着手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工作。政府和科研人员对室内建筑装修引起的室内染研究更是关注,在继续早期污染物研究的同时,科研工作者又进行了甲醛、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及多环芳香烃等污染物的研究[3]。

  卫生部于1999年开始组织了室内空气卫生监督管理方法的调研工作,并委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牵头进行了有关文献调研及专家走访,主持召开了由全国25个单位参加的起草工作会,形成了“室内空气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正在加紧制定配套的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继续研究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收集我国室内空气污染的背景资料,完成了《室内空气卫生监督管理办法》[4]。

  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01年7月启动了人造板、涂料、壁纸等 10 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起草工作,并于当年12月正式颁布。10 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室内装修所使用的原料和辅料、加工工艺、使用过程等各个环节中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氨、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氯乙烯单体、苯乙烯单体、可溶性的铅、镉、铬、汞、砷等有害元素以及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的限量值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2001 年11月26日,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分别对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在建筑和装修材料的选择、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施工中有害物质的限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提出验收时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

  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医学安全所于2003年联合出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一书,这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全面评价提高了科学依据,对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切实提高我国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建筑、环保、卫生等部门都在开展室内环境质量监测,各部门均制定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包括《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以及《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卫生部文件卫法监发〔2001〕255 号)等。崔九思主编的《室内空气污染监测方法》、《室内环境检测仪器及应用技术》,周中平等编著的《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等著作对室内空气监测的采样方法、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的仪器分析手段。

  我国研究工作刚刚起步,相继开展了一些工作,如不同地方、环境场所中室内污染物的检测及其污染物对人体的刺激影响,少数单位利用环境舱室对材料的释放量和材料的毒害、毒性进行模拟研究,污染控制技术的开发研究,例如严彦等[5]利用小型环境室测定和探讨了国产木制板材的甲醛释放规律;白志鹏等[6]进行了室内混凝土墙体中氨释放规律的模拟研究;韩克勤[7]对室内材料和用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速率和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一些大城市或在试验条件相对稳定的实验室进行的,可利用的数据资料有限。

  如何降低或消除室内空气污染物也是近年来政府和科研人员关注的重点。室内空气污染控制的途径有三大类,即源控制、通风和空气净化。对于源控制,我国现阶段主要是通过实施《限量》法规和改进生产工艺来进行;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减少病态建筑综合症的重要途径,但是增加通风所带来的能耗增加也不可忽视。因此,我国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如何合理进行室内通风的研究,如马仁民 、沈晋明 、吴果[8-10]等人研究了通风的有效性与室内空气品质的关系等。近年来国内采取了催化转化、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及其组合技术等治理室内污染物,以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给人们创造健康的生活空间。如杨瑞等[11]用光催化氧化法处理甲苯的静态试验;陶跃武等[12]使用光催化氧化法处理丙酮和乙醛,肖劲松等[13]在4m3的测试室中利用纳米Ti02涂料光催化降解甲醛,以及用纳米催化剂降解室内污染物等。

  参考文献: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司,中国环境科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Steve MHays,Ronald V Gobbell,Nicholas R GaniCK. Indoor air quality: solution and strategies[M]New York:Mc-Graw �Hill Inc,1995

  朱利中,刘勇健,松下秀鹤.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1):64-68

  徐东群,崔九思,韩克勤,等.室内空气污染卫生监督管理研究进展[J]第二届全国卫生监测工作研讨会,2000,1:23-24

  严彦,王光学,杨旭,等.木制人造板材甲醛释放规律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3,23(1):134-137

  白志鹏,王宗爽,贾纯荣,等.应用环境舱研究室内混凝土墙体中氮的释放规律[J]中国环境科学,2003,23(2):117-121

  韩克勤,井海宁.室内材料和用品挥发性有机物释放速率测定和释放规律[J]中国环境卫生,2002,5(1):190-205

  马仁民.通风的有效性与室内空气品质[J]暖通空调,2000,30(5):20-23

  沈晋明.室内空气品质的新定义与新风直接入室的试验测试[J]暖通空调,1995,25(6):30-33

  吴果,龚毅.满足室内空气品质要求的通风量计算[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1998,9(2):20-25

  杨瑞,金招芬,张寅平,等.纳米光催化材料在空调领域中的应用[J]暖通空调,2001,31(l)42-44

  陶跃武,赵梦月,陈士夫,等.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光催化去除[J]催化学报,1997,18(4):345-347

  肖劲松,昔学红,尹雪云,等.纳米Ti0:涂料光催化清除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研究[J]暖通空调,2002,32(5):23-25

  
看了“室内空气污染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关于雾霾的学术论文

2.暖通空调学术论文

3.室内设计论文范文

4.想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5.对发表学术论文心得

26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