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术论文 > 土建工程学组建筑学术论文(2)

土建工程学组建筑学术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土建工程学组建筑学术论文

  土建工程学组建筑学术论文篇二

  土建施工技术与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逐渐成为影响国民生计的重要行业,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在现阶段,我国的土建施工技术和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直接构成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的安全性。因此加强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对于我国正处于发展上升起期的建筑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行业的竞争力,本文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着重论述了土建施工技术与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以期能够为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土建施工;技术与管理;建筑工程;应用研究

  前 言

  建筑工程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其施工质量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土建施工技术与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需要一定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加强对施工原料质量和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提高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准确把握土建施工的技术和施工工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和建筑的质量。土建施工的技术与管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因此,加强土建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对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建施工技术与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土建施工技术与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土建工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对建筑工程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土建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土建施工技术与管理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每个阶段相互依赖,相互牵制和影响,一旦某个阶段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进而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此外,土建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还关乎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甚至对真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有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加强土建施工技术与管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在土建施工技术中,主要包括有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筋施工技术、砖砌筑施工技术以及防水施工技术等四类:

  1、混凝土施工技术

  首先混凝土的浇灌技术主要是采用由低到高的分层方式,用类似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的水泥砂浆,对混凝土结构不间断的进行浇筑。在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前,对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位置需要严格检查,并做好记录备档,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将地基上的淤泥和杂物清洗干净,并注意做好防水工作,以避免出现浇筑的原料出现离析现象。此外还要注意支架、预埋件等的变化,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混凝土的养护技术,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其进行养护,减缓水化反应,通常养护技术主要有自然养护、标准养护、热养护三种措施,具体方法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一般来讲,在浇筑后的12小时内,应当利用草帘或薄膜覆盖,并定期浇水,保持表面的湿润,按照规定,保养时间要在两周以上。

  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捆扎和连接两种技术,一是,钢筋的捆扎需要严格按照设计的图纸进行,对预埋件、钢筋的厚度等都要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将钢筋扎丝的丝头留在保护层外,并保持水泥强度高于该部分的强度等级;二是,钢筋的连接技术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部分,其技术水平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在对钢筋连接时需要注意的是不易控制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面积的百分比,在进行直螺纹连接时,套筒外漏丝纹不得超过1个。

  3、砖砌筑施工技术

  该技术受到天气条件的影响较大,在选择砖的时候要注意砖的湿润度,并要求砖的含水量不低于10%,并且在砌砖墙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水平缝均匀一致,砖墙的两侧必须挂线,进而使水平缝平行。

  4、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施工技术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需要主要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建筑有害的龟裂、渗漏等现象,一方面,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砖的含水量,另一方面,要使用适当的聚合物水泥基符合涂膜,在防水技术的基础上,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此外,为了防止温差造成的墙体龟裂等现象,在施工中还要采取一定措施,使得混凝土的承受温度差范围扩大,增加整个工程的刚度,进而提高整个建筑的质量。

  三、土建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熟练掌握了土建施工的技术还不足以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还需要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进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1、施工前的管理

  施工前的管理包括原料的采购、施工方案的设计等,一方面,对原料的采购加强监督控制,避免采购的原材料质量不合格,为工程的施工质量埋下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对原材料的堆放进行分类,对于易潮湿、易腐蚀的材料需要专门处理,防止因材料变质而影响其使用性能;另一方面,在施工前要加强对建筑场地、所处的地域、气候等条件进行考察,进而设计出符合当地人情风貌的实际可行的施工方案,避免脱离实际而造成的损失。此外,还包括对使用机械的检查、布置,对原材料的混合配比控制等工作。

  2、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控制的重要内容。一是,对施工的关键技术管理控制,一方面,提高施工团队的技术技能,例如对浇筑混凝土的技术,要注意离析现象的产生等,另一方面,提高管理者的技能,这样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二是,对根据总的目标分解为各个阶段的计划目标进行跟踪管理,并及时反馈,以控制整个建筑工程的工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设置合理的检测周期,以避免检测周期过长不能发现问题和过短引起工人情绪的问题。三是,强化奖惩措施,建立岗位责任制,以督促各项工作的有效进行,保证工程的质量。

  3、施工后的管理

  在工程竣工后,需要加强验收管理,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以避免不合格的建筑投入使用,并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例如在刚刚竣工阶段,对建筑定期浇水,保持建筑的湿润,防止干裂等问题的产生。

  总之,上述的土建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中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施工前的技术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前提,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是建筑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后的技术管理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反馈,他们共同对建筑的质量发挥作用,共同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四、结束语

  土建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而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经济生活,因此在实际的应用中,一方面要熟练掌握土建施工的技术,保证施工技术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加强管理,做好“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的工作,进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黎黎,严龚飞.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2):126-127

  [2]张恒勋.浅议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门窗.2014,(03):161-165

  [3]郭学军.建筑工程中的土建施工技术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3,(34):193

  [4]胡大伟.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02):122

  
看了“土建工程学组建筑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建筑学专业学术论文

2.建筑基础科学学术论文

3.建筑工程科技论文

4.大学建筑工程管理论文

5.有关建筑毕业论文范文

2672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