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职称论文 > 2017年人社部职称论文

2017年人社部职称论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2017年人社部职称论文

  人社部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小编整理了2017年人社部职称论文,欢迎阅读!

  2017年人社部职称论文篇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课题需求研究

  摘要:随着金保工程一期建设的完成,人社系统信息化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为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人们开始关注“一体化”建设,有的地方已经开始了尝试,该文对这一课题加以研究,为金保二期建设提供一些分析。

  关键词:金保工程;一体化;需求研究;性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0-7394-03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一体化”

  1.1 背景

  “一体化”建设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是管理的需要,内涵是要整合现有的资源(组织结构、数据资源、业务流程、标准统一等);“规范化”是保证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纵向建设、横向对接”的必要保证。

  1.2 一体化的必要性

  业务角度:社保和劳动两大业务领域,构成复杂,系统各自独立,涉及面广(市、区、街道、社区、单位、个人、银行、定点医疗机构等),需要通过业务的关联来实现管理的提升

  信息角度:历史的原因造成信息孤岛不能共享和交换,割裂了联系,且信息多不一致,难以为参保职工和单位提供统一有效的服务

  宏观管理角度:一体化、规范化是面向上级部门和其他行业提供信息的必然要求

  1.3 总体目标和规划

  统一数据平台:统一数据中心,建立共享和交换平台

  数据分类管理:公共基本信息、专项共享信息、专项信息

  业务组合与关联:为了管理规范化和服务延伸进行优化组合,为了管理和服务的严谨性及一致性进行业务关联

  2 技术措施

  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一标准、面向未来的原则,对我省劳动就业的现行政策、业务流程、管理方式等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和整合,全面实现基础资源库信息的统一、共享和同步,实现省、市之间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监察仲裁系统的一体化,并在充分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与开发。

  1)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和覆盖全部业务工作,结合当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的新政策、新需求、新做法,建设覆盖城乡常住人口,覆盖各项管理功能、覆盖所有服务机构的要求的信息系统。

  2)通过数据整理和整合以及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建立省级资源数据库,将各类人员、各类单位全部纳入到系统中统一进行管理,实现集中式数据中心建设的目标。

  3)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实现统一经办、管理和服务,通过社会保险、劳动就业、监察仲裁等各项业务的一体化有机整合,实现各项业务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使管理运行机制更加流畅。

  4)在数据信息统一的基础上,将业务向外、向下进行延伸,推进业务的网上办理和基层办理,使经办机构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监督管理上,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5)就业系统基于人社部劳动99三版核心平台进行本地化建设,监察仲裁系统基于人社部劳动关系平台进行本地化建设。建设过程中药严格遵循国家、人社部、安徽省的各项标准规范,进行安徽省劳动就业软件系统功能扩充的设计与开发工作,同时需符合安徽省劳动就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有关要求,遵守人社部颁布的各项数据、技术标准。

  6)应用服务器中间中间件采用Weblogic Server,数据库采用Oracle。应用软件技术上需采用基于WEB应用的B/S/S三层体系结构,以J2EE为基础应用平台,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通过JAVA技术,采用SSHA相结合的机制实现,客户端计算机无须安装和部署,实现客户端“零维护”。同时,技术上需融入业界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实现二代证自动识读等功能。

  7)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健壮性。通过设置系统日志、自动记录全部操作过程;通过完整的权限管理机制进行权限划分,网上业务申报系统以数字证书技术为核心,为系统提供信任、授权及应用支撑服务。

  8)系统的操作要力求简便,操作界面的设计风格统一,便于操作员快速掌握系统操作方法;用户界面简单明了,符合业务办理流程,具有人性化特点。

  3 一体化数据库结构方案

  针对上述数据和业务的耦合方式,确认了如下的一体化数据库设计方案:一体化数据库结构的核心基本信息存储部分将采用三个实表的方式来存储,如图1:

  具体三用户间的数据流如图2所示:

  4 性能设计

  4.1专网应用业务系统

  1)业务办理:单记录录入/修改的响应时间<=1秒;平均响应时间<=1.5秒;除单笔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响应时间<=3秒。

  2)查询:单记录查询的响应时间<=1秒;平均响应时间<=1.5秒;除单笔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响应时间<=5秒。

  3)统计:单笔统计的响应时间<=3秒;平均响应时间<=60秒;除单笔统计以外的其他统计响应时间<=1200秒;会计报表的响应时间<=180秒。

  4.2互联网应用业务响应时间

  1)业务办理:单记录办理的响应时间<=2秒;平均响应时间<=3秒;除单笔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响应时间<=9秒。

  2)查询:单记录查询的响应时间<=2秒;平均响应时间<=3秒;除单笔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响应时间<=9秒。

  5 安全性思考

  要把信息安全放在极其重要的高度,信息安全保障依赖人、操作和技术实现,稳健的多层次信息安全保障意味着政策、步骤、技术与机制在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的所有层面上均得以有效实施。投标人要满足实施深度防御战略,要充分保护网络和基础设施、计算环境和支撑设施。

  遵循国家和省市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规定,同步实施系统的安全保密体系,以确保数据的保密、完整、可用,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和实用。必须提供完善的系统安全体系方案,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管理等方面。在多个层次上实现安全目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6 结论

  “一体化”建设是投入大,系统复杂度高,难度的工作,课题的实施需要研究的内容很多,本文对技术措施、数据库结构、性能设计、安全思考等方面提出一点观点,以期对“一体化”建设提供帮助。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2017年人社部职称论文

244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