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职称论文 > 山东教师高级职称论文(2)

山东教师高级职称论文(2)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山东教师高级职称论文

  山东教师高级职称论文篇二

  高中体育教师现状探析

  摘要: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许多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基本原理不断渗透到体育学科中来,出现了许多教育、教学、训练和锻炼的新手段、新内容,从而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才能适应21世纪对人才需求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师素质;人才培养

  高中体育现状不容乐观,从教师素质、教材情况到教育理念、评价方法等多方面存在问题,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影响还相当大,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开展。学校校舍、场地、器材建设跟不上学生人数增加的需要,中小学普遍出现了学生人数过多,学校超负荷运转的局面。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现象依然严重,青少年学生的出路比较窄,上好的学校是他们心目中的捷径,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占用更多的时间学习文化课,无形中要影响正常的体育教学。

  中学体育教师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学生,而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向师性强,他们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楷模,当作崇高思想品德的化身。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教育性、示范性和影响力。所以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高中体育教师年龄结构较合理,中青年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主力军;职称结构不太合理,高级职称偏少;学历基本上达标;培训次数偏少;部分教师科研能力不强。31~40岁之间占教师比例较大,该年龄段的教师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主力军。相比较而言,这部分教师精力比较充沛,且有着较高的工作热情,其中相当部分教师又有着一定的教龄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高中体育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学历层次有了明显的提高,学历达标率为83.3%(2003年全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75.71%)基本上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在体育教师职称结构中,初级(占44.8%)比重过大,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在传帮带方面作用发挥受到局限。在体育教师性别结构中,男女比例(43:5)失衡。这些因素也制约着高中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

  从走访的部分体育教师中了解:由于体育经费不足及个人收入偏低,体育教师的再“充电”不能得到保障,因此体育教师的知识老化,出现断层。对目前体育科研的方向、动态及前沿了解甚少。在调查的学校每年不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中,大部分学校选择了组织校内观摩课和定期检查教案等小范围的学习,教师接受新知识的途径太少,不利于新课标在中学的实施。

  体育教师的工资由各县或区统一发放,标准根据教师的职称和教龄等因素制定,所以在工资方面各科教师之间一般不存在差别。调查发现,体育教师的待遇和其他教师不尽相同。具体体现在课时费、体育高考生辅导费及奖金、评优、职称晋级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低于其他任课教师,导致体育教师产生自己社会地位低的观念,影响农村高中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待遇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教师的生活,体育教师为学校的体育工作倾注了极大的激情,若长期付出而得不到回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都会逐渐减弱,使他们不再充满热情的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更不用说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来保证学校体育的开展,这方面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于振峰、王晨宇指出:世界发达国家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多采用发展模式、终生模式、中小学联合大学培养的模式,而我国在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多采用训练模式、一次性模式、大学为主的培养模式,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黄汉升、林顺英认为:我国要学习日本,逐步改为“宽进严出”,引入“淘汰制”,放开年龄限制。实行学分制,学分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导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郭国进发现:日本、美国采用“通才”教育课程模式,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属于前苏联的“专才”教育课程模式

  体育师资培养发展趋势表现为:(1)建立新型的、多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重视社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2)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更加完善;(3)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师专业、综合素质;(4)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更有灵活性和自主权;(5)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学习得到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正趋于全球融合,通过各国之间的相互比较、交流、学习、借鉴,学校体育逐步走向统一,这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教学思想更贴近以人为本,“健康第一”成为不变的主题;教学内容更体现时代特色,向新颖性、生活化、乡土化、社会化发展;教学模式科学化、多样化,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学评价将更重视过程性评价与学生的自主评价,更切合实际,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体育师资的培养趋于规范、科学,更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

  高职称和高学历老师是学校体育研究的骨干力量,但学校体育科研实力较强的还是在专业体育院校。各级领导重视不够,有关学校体育的法规、制度、措施得不到落实,主管部门督导不力,学校体育工作检查过程存在弄虚作假现象。

  【参考文献】

  [1]于振峰.王晨宇.《中外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期刊论文)――体育文化导刊》.2004,(9).

  [2]黄汉升.《林顺英体育院系课程设置国际比较(期刊论文)――中国体育科技》.2002,(12).

  [3]郭国进.《中,日,美三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1999,(01).

  [4]张建华,杨铁黎,殷恒婵.《1世纪国际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美,日,英,中四国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1,(6).

  [5]谢佩娜.《中美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比较及启示》[J].体育学刊.2006,(13):3.

  [6]任海.《比较体育――一个新兴的体育科学领域》[J].体育文史.1995,(2).

  
看了“山东教师高级职称论文”的人还看:

1.高级教师职称论文范文

2.教师评高级职称论文

3.教师高级职称论文范文

4.高级教师职称论文

5.高级教师职称论文浅议

278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