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冥想误区
什么是冥想误区
冥想是瑜伽实现入定的一项技法和途径,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初之中;最终目的在于把人引导到解脱的境界。瑜伽者通过冥想来制服心灵,并超脱物质欲念;感受到和原始动因直接沟通。通过简单练习冥想,即可帮助人们告别负面情绪,重新掌控生活。下面小编为你讲解冥想的误区,希望能帮到你。
1,开始时地点选择不对
很多冥想教材都说冥想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冥想的,所以很多人就说我在火车上,地铁上等等地方都可以冥想。
只是想让自己安神,对时间无要求的当然可以,如果要达到最好的练习效果,一开始对地点要有所选择的。
百度百科上面也提到过,笑来老师的书里也提到过,最初的练习建议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保证这个时间段不会被人打扰,最初的时候最好是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练习。
你进入深度冥想的状态,被人猛地一下打扰了,有时候会吓到你,甚至会吓出病的。就如我们在电视里面看很多高人闭关的时候,是不可以有任何外人打扰的,其实是一个道理。
当你慢慢养成习惯,可以尝试在外界去冥想,比如有人会到湖边或者是海边找个地方进行冥想,与大自然连接的感觉是非常美妙的,那也一定要保证不受人影响。
不过等你练习到一定境界,任何时候对自己的把控能力都很强,那我相信你可以在任何嘈杂的地方静心冥想。刚开始的时候,一般不太可能在旁边有人的时候进入状态的。
2,开始时过度追求盘腿
百度上面有一个非常错误的解释,说人人都可以练双盘,甚至还说就算你60岁也可以马上练好双盘,还有图例解释,很多人因为这个一开始就练习双盘,结果把自己的腿拉伤了。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冥想的朋友,大家都知道双盘不是人人一开始就可以上的,而且每个人的练习都有一个过程。
我见过有的人从来不练习,一开始就可以轻易双盘。有的人练了几年才能双盘上去,有的人练习好多年依然不可以双盘。这个事情跟自己身体的柔软度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刚开始冥想的时候过度地追求自己腿的姿势容易让自己挫败甚至受伤,而对于冥想的姿势,其实只要保证一点,就是脊椎挺直,手脚姿势是慢慢练习的。
3,总想控制自己的思绪
许多人在刚开始冥想的时候,总想控制自己的思绪,总是想自己为什么要想那么多,我可以不去想吗?然后你会发现,你越想不去想,你头脑里想的越多,思绪越复杂。
于是你很伤心,为什么我做不到什么都不想,为什么我总是静不下来。
然而你想过吗?如果一开始就那么容易静下来,为什么那么多人还要花那么多时间去练习。
冥想最佳的状态是应该跟自己所有的思绪融为一体,来了就让它来吧,走了就让它走了吧。对于自己的思绪,首先去接纳它,然后去关照它,最后你会觉察到思绪背后的原因,最后就慢慢少了。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没有不会有思绪,刚出生的婴儿和死人,凡人如果一下就练习到没有思绪,那估计本来就是神仙。慢慢坚持一段时间,你会从很多个思绪到一点思绪,到最后阶段性没有思绪,然后可以完全没有思绪。
即使你练过很多次的冥想,也许在这一段时间情绪的影响依然思绪纷纷,只是练习久了冥想可以让你意识到思绪的根源,看清自己的内在。
冥想坚持久了,生活里发生任何事情,一旦坐下来,你就真正会有一种状态“天空飘过5个字,那都不是事”。
4,长时间不调整时间
记得我有一段时间,一直坚持半个小时冥想不变,有一天突发奇想,调到45分钟,发现自己半小时过后就坐不下来了,调到到20分钟,发现自己身体又不习惯了。
后来才知道长期坚持冥想的时候,要适当地变换一下自己的时间,有时拉长,有时缩短,这个是对自己的一个刻意练习。这就好比我们练习跑步,有时候跑10公里,有时候跑5公里,有时候也可以上到20多公里,其实是一个道理。
练习到一定时间,你就可以做到时间少的时候5分钟可以让自己静下来,时间多的时候,一两个小时的冥想也没有问题,长短各有用处。
5,执迷于幻像
如果大家看冥想的书,就会发现书中说冥想进入一定状态之后,你的眼前会出现很多的幻像,我自己就曾经看到过观音,莲花,还曾经看到死去的人,甚至曾经看到自己穿越到古代的场景。
最初的时候,我十分迷恋我看到的景象,老师总是说,看到什么都正常,不看到也很正常,不要执迷于幻象。现在练习了很长时间后,才明白一切都是平常,一定不可以执迷里面。
没有进入状态的人也会有很多奇怪的景象,比如见到从来没有见过的人,甚至见到死去的亲人,这一切都很正常。
记得最初冥想的时候,我总是有种幻想,看到变成一只飞翔的小鸟,穿越千山万水,一直飞呀飞得停不下来,这个景象一出现我就很开心,一开心就没有了。
还有一次,一群人冥想,大家挤在一起,我的腿没有完全放下来,结束了以后我旁边的女孩子说我打乱了她的莲花,因为大家都觉得冥想看到七朵莲花是很美的事情。
后来冥想久了,跟各式各样的人沟通后,才知道冥想的一大忌讳是执迷于幻像,执迷幻象会让你成天不想做事情,就只想去冥想,那就走向另一个极端了。
前几天同武志红的心理学,他谈到每个人的梦其实都是自己现实生活的某种映射,其实冥想中看到的幻象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要执迷于此,但是要思考它出现的原因。
6,过度依赖音乐
在最初的冥想练习中,为了让自己集中精力,我们会借助音乐来帮助自己进入状态,不管是黄庭禅还是各种冥想引导音乐,对最初的练习都很好。
然而我们始终要知道一点,我们练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全然地跟自己在一起。当我们练习到某种程度,一定要放下对音乐的依赖,不然你的冥想最后变成了欣赏音乐。
不管你的耳朵里面放着什么音乐,总要给到一部分注意力去倾听,那就不可能全身心关注自己,更不可能关照自己当下的心灵感应。
所以到一定时候,一定要放弃对音乐的依赖,让自己能够全身心的跟自己在一起。
同样的寺庙,同样每天的打坐,有的最后成了高僧大德,有的一生都是和尚。
同样是冥想,凡人坐一下什么灵感都没有,乔布斯进去一坐想出了经典的苹果造型。
当然我不是说这全是冥想的结果,但是我要说的是很多东西如果刻意去练习,对自己的好处总是要多得多。
最后我还是那个观点,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意冥想,如果对此有目的有期待,那就必须对自己有要求。
冥想小提示
1. 冥想时很容易就忘了时间,但过于关注时间只会分散你的注意力。有些人认为设定闹钟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但记得要选择铃声轻柔一些的闹钟。如果闹钟声音太突兀,总是挂念闹钟什么时候响起的想法也会干扰你。
2. 在平常不冥想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你会发现,在进行了冥想的日子里,你会比在没有冥想的日子里更平静、更愉悦、更清醒。
3. 不要让内心的声音偷偷混进你的思绪。你可以留心这些想法,但别被它们牵着鼻子走。
4. 如果你想进行冥想,却感到精疲力竭、浑身酸痛、身体不适,或者只是单纯无法达到某一程度的放松,那么先做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吧。你可以先散步、跑步、淋浴或泡澡,这些活动都能有效纾解压力。之后,再试着开始冥想。
5. 正确的姿势能为你的肺部腾出更多空间,使你的呼吸更顺畅。实际上,你会感受到臀部到颈部的大部分肌肉都在以隔膜的呼吸肌为中心发挥作用。尽管只有一点点,但你能感受到它们都在协助隔膜的呼吸。如果你留意到了这一点,那么说明你的姿势是正确的。正确的姿势不难维持且十分舒适,你会有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感觉。
6. 在彻底平静之时,你想要做什么都可以。有些人发现这种时候特别适宜于思考重大决策或探究自己潜意识中的想法,另一些人则单纯十分享受冥想带来的这种难得的“休息”。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冥想则是一种与他们的神(们)沟通并获得神启的方式。
7. 在冥想者学会彻底的专注或宁神之前,冥想就已经发挥了它的作用。光是通过练习,冥想就能给你带来好处。
8. 选择最适合你的方式。适合别人的方式并不一定就适合你,别轻易放弃。记住,要放松!
9. 欲速则不达。冥想并不能让你在一夜之间变成得道大师,只有不抱功利心地进行纯粹的冥想,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10. 一些不为人所注意到的冥想的好处包括:更容易入睡,改善暴躁的脾气和心态的改变(这一点在那些冥想超过1,000小时的人身上尤为明显,例如佛教徒们)。
11. 如果你发现很难坚持完自己设定的冥想时间,那么就从短一点的冥想开始。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坚持一到两分钟不被任何杂念打扰的冥想。随后,等你脑海的波澜平息下来之后,试着一点点扩展冥想的时间,直到你能完成整个冥想过程为止。
12. 长期冥想的好处十分明显,值得你坚持下去。这些好处包括:锻炼清醒意识、舒解压力、舒缓情绪、提高记忆力和注意力,增加大脑各部分的灰质(脑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