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思维方式 > 抽象思维 > 大班幼儿具有的思维特点_大班心理及发展特征

大班幼儿具有的思维特点_大班心理及发展特征

时间: 佳玲855 分享

大班幼儿具有的思维特点_大班心理及发展特征

  语言发展是思维发展的前提,语言教育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大班幼儿具有的思维特点,希望大家喜欢。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

  3-4岁处于直接行动思维(思维依靠动作)

  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个是:离不开思维的对象,东西不能离开,凭空不能思维。第二:离不开操纵或摆弄实物的动作。直接行动思维有个好处:它属于无意识思维,不太消耗能量,孩子不感到累.皮亚杰认为:若剥夺孩子的动作就会影响孩子思维的进程,思维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动作对于幼儿的重要性:心理学有个简单的实验:在墙上挖个洞,洞后不断移过卡片,让你数数移过多少卡片。如果要求你必须盯着它,什么都不做,你很快就数的出错了。假如我给你一些豆子,数一个放一个豆子,或者用笔画一下,你就会发现正确率高多了,不容易出错。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动作伴随,注意更集中更长久。所以动作对于小孩子很重要。要想让幼儿注意保持集中就要围绕同一目标不断变化活动,一次活动时间不宜长,而且应让活动变化起来,在丰富的活动中,保持注意的集中和稳定。

  4-5岁具体形象思维非常突出

  如果孩子大一些了,对事物的认识什么时候都离不开这些实际的东西,局限性就太大了,因为他身边能有多少东西,能玩多少东西?所以,不能只这样,若这样孩子就没有办法往前发展。于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出现了,到了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孩子他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就可以摆脱动作和动作对象,他们靠的是什么呢?我们把这个工具叫表象。那么什么叫表象呢?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形象,心理学上认为,就是当一件事物不在,拿走了,你眼前并不存在这个东西的时候,但是你的脑子里面留了一个它的形象。我们把这种形象就叫做表象。

  表象分两大类,一类叫实物表象;另一种叫情景表象。什么叫情景表象呢?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把这些实物的关系联系起来,靠着一定的动作来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孩子上幼儿园,那么从穿衣服到出门、上汽车、下汽车到幼儿园等一系列的情景。每天走一趟,若干趟以后他就会有一个从家到幼儿园印象。因此,我们说具体形象性思维点型的特征就是:依靠表象的联想去思考。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在教育三至六岁的孩子时候,要给他们提供一个建立大量表象的机会。孩子的脑子里要有很多的表象,所以,不是概念越多越好,而是表象越多越好,表象的联想越多越好。

  5-6岁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特征

  比如对因果关系的复杂性的判断,下一些结论呀,比如警察是干什么的呀?——抓坏蛋的,罚款的,抓小偷的等,用语言下一些结论,他能进行一定的概括了。能够用概念构成判断,进行推理。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逻辑思维表现是能够推理,从语言上进行推理。能够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

  三种思维形式是交叉式向前发展的,比如不是说一过了6岁生日抽象逻辑思维突然就发展起来了,它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一个阶段的发展要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一、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老师,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他们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水平明显提高。 指导要点:

  大班幼儿自主性、主动性提高,启示我们教师要适当放手、放权。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很多地方都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做。教师的任务有时只是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真正动手做的人应该是孩子。

  二、活动更加有目的、有计划

  同小班、中班幼儿在行动过程中进行思考的特点相比,大班幼儿已有可能在行动之前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他们的行为少了些盲目性,多了些目的性和计划性。但是,这种目的性、计划性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有赖于教师的引导。

  三、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5~6岁幼儿的神经系统成熟许多。与此相对应,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这既表现在他们对动作准确性的控制上,又表现在对他们自己行为的控制上,如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等。

  四、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5~6岁的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正如陈帼眉教授在《学前心理学》中所指出的那样,“如果说4岁儿童的活跃主要表现在身体的活动上的话,那么5岁儿童的活跃主要表现在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上”。在他们的头脑中总有数不清的疑问、问不完的问题。而且他们喜欢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内容、问题情境,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后,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和快乐。

  五、同伴间互动、合作多了,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

  5~6岁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不仅注意自己的活动,而且还注意同伴的活动。如果有共同的兴趣或目标,幼儿相互之间会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协作等。他们还会主动地向同伴学习,一起讨论问题等。

  六、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大班幼儿的思维水平较小、中班幼儿也有提高,表现为虽然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却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他们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

  大班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一、语言的发展

  1、词汇:

  1) 3000—4000个,词类范围扩大,对词义理解加深,连贯性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此时的幼儿能用清楚的、连贯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和别人交谈时,用词较恰当,能够完整地复述较长的故事,能看图编故事,还能围绕一个主题编故事。

  2) 能掌握一些更高级、抽象、概括的词,如:动物、植物、家禽、野兽等。

  2、语音:能够做到发音正确,咬字清楚,而且能分出四声,能按语句内容调节自己的音调。

  3、语法结构:不仅能熟练运用简单句,而且还会使用各种复合句,突出表现在讲述活动中,能够用一些“因为……所以……”,“虽然……但是……”这一类的连接词,连贯有条理地独立讲述。口语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

  4、内部言语产生:由出声的自言语逐渐过渡形成内部语言。 内部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既无声音,又无字形作为 物质外壳,不具有实际功能,只为自己所有,与个人的思维活动直接的联系。

  二、抽象思维能力萌发

  1、思维仍然是具体的,但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发。

  2、能够掌握“左右”这样较抽象的概念,而不需要以具体事物作为左右的标志,并且此时幼儿对因果关系也有所理解。

  3、在记忆一些具体事物时,也会自动地把事物进行分类,按类别记忆。在进行有意记忆时,幼儿也会用多种方法,如:在“跟读数字“的测验中,幼儿一边听任务,一边默默地跟着念;在实际图片时,暗暗地手势帮助活动;在识记字形或其它不熟悉的形状时,会自行作出各种联想,使无意义的形状带有一定意义以帮助记忆。

  三、开始掌握学习的方法 在正确的教育下大班幼儿观察事物的目的性、标准性、概括性都有了一定的增长,并且出现了有意地抑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 1、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方法。如:在观察图片时,大班幼儿不再是胡乱地看,而是能够按照一定方向或路线(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扫视; 2、在注意活动中,大班幼儿能够采用各种方法使自己不分散注意。如:自觉地把盯着需注意之物,把双手放在身旁或两手掩着耳朵防止杂音干扰等; 3、用思维解决问题,大班幼儿会事先计划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行动过程;

  4、大班幼儿不仅在认知过程中能够采取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案,在意志行动中,也往往用各种方法控制自己。

  四、情绪情感的发展 大班幼儿情绪体验日益丰富,表现为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以及情感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多,幼儿的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逐步加强。

  1、高级道德情感明显发展; 大班时期,成人体验到的情感,也大多为他们所体验到。并且此时幼儿的情感体验与社会的需要有较多的联系,并且能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感情。高级情感特别是道德感明显发展。幼儿已能把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的规划相比较,产生强烈的道德体验,是非感、集体感、友谊感,爱周围人的情感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时期理智感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突出得表现为好奇好问,对一些智力活动、智力游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情绪、情感仍有外露性,但不象以前那么容易变化,不愉快的情绪有时持续时间较长;

  3、思想情绪感已不那么外向,渐有了内隐性; 大班幼儿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虽已逐步加强,但是情绪仍有不稳定性和易冲动性,也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五、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能够初步认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和内部活动,并形成了对自我的某种看法,能够评价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因此,逐渐形成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等性情特征。

  2、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 幼儿交往中,游戏的社会化程度大大增强,同伴交往中,幼儿的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得到发展。规则意识不断提高,并且比较自觉地按照道德规范和行为调节约束自己的行为,建立与维持同伴关系,幼儿交往的主动性、目的性也有明显变化。他们更喜欢集体活动,喜欢与周围人交往,并能按自己的兴趣独立地选择玩伴和活动内容。

  3、游戏的发展

  1) 在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能事先计算自己的游戏,商量分配游戏的角色,而且也能更多地理解和坚持游戏的规则。在游戏中如果发生争执,一般能用游戏规则来解决问题,而且对参加游戏的成员提出严格遵守游戏规则的要求;

  2) 在内容上,更加丰富、更加复杂,游戏中可以经常看到反映社会政治事物为主题的游戏。如:“公共食品”、“医院”、“超市”等;

  3) 在时间上,幼儿往往能好几天内连续做一种有趣的游戏;

  4) 在成员上,多半是集体性游戏,这种游戏能反映较为复杂的合作关系,并且分工明确、目标明确,幼儿都能按自己的角色完成任务,社会性程度明显提高。

  大班幼儿发展特征

  5-6岁是幼儿园大班的年龄,也是即将进入小学的年龄。5-6岁是新的特点继续巩固和发展的时期,这时期心理活动的概括性和有意性的表现更为明显。

  一、好问、好学

  儿童都很好奇,不满足于了解表面现象,而要追根问底。5岁儿童的活跃主要不是停留在身体的活动上,而是表现在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上,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5-6岁的孩子喜欢学习,他们愿意上课,学到一些新的知识或技巧后,他们感到满足,而且喜欢对别人讲,他们已经能够坚持稍长一些时间的智力活动。在课堂上,他们喜欢各种新课,喜欢一些动脑筋的活动,如做计算活动,编故事或做其它的创造性的活动。在课外,不少幼儿热衷于下棋、猜谜,或做各种智力游戏。

  二、抽象能力明显萌发

  大班幼儿的思维是具体的,但是明显地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能够根据概念分类,已经掌握了部分与整体的包涵关系,即逻辑思维的基本成分。在观察图片时会进行一些逻辑推理。对因果关系也有所理解。6岁前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还是初步的,对于一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事情,他们还是力不能及。同时,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他们推断的结论也常常发生错误。

  三、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5-6岁幼儿出现了有意地自学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方法。大班幼儿进行有意记忆时,也运用各种方法,用思维解决问题时,他们会事先计划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行动过程。他们在头脑中先作构思以确定有意想象的目标,作出行动的计划,然后基本上按预定计划去行动。5-6岁幼儿不仅在认知活动中能够采取行动计划和行动方法,在意志行动中也往往用各种方法控制自己。

  四、表现与表达方式多样化

  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在美工活动中会用多种工具进行绘画创作。在音乐活动中会通过歌舞、乐器、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外出参观后,儿童会用绘画、建构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他们还热衷于戏剧表演。

  五、合作意识逐渐增强

  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

  六、规则意识逐步形成

  大班儿童的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例如,游戏结束了要把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上课发言要举手等等。大班后期的儿童特别喜欢有规则的游戏,像体育游戏、棋类游戏等。对在活动中违背规则的行为,儿童常常会“群起而攻之”。但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规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自律。规则对儿童来说还是外在的,因此,儿童在规则的实践方面还会表现出自我中心。

  七、能生动、有表情地描述事物

  5、6岁是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时期,他们不但能系统地叙述生活中的见闻,而且能生动有感情地描述事物。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谈中,以自我为中心的表达逐步减少,能依据别人的言语调整谈话内容。看图讲述能力也明显提高,儿童在讲述时根据图片内容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语言表达灵活多样;并力求与别人不同。但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语言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方面还存在个体差异。

  八、阅读兴趣显著提高

  大班儿童不但对图书的阅读兴趣浓厚,能较长时间专心地看书,对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强。而且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当他们在书中或广告招牌中看到自己认识的汉字时会非常兴奋,还常常缠着成人教他们认字,识字的积极性很高,记忆力也很强。他们还常常在自己的绘画作品中写上歪歪扭扭的汉字。到了大班下学期儿童会聚在-起边看图书边连猜带懵地念书中的文字;阅读成了他们很大的乐趣。

  九、创造欲望比较强烈

  由于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双手的灵巧,使儿童操作物体的能力大大加强,他们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刨造欲望的各种多变性的玩具。他们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能。还会几个人合作搭建熟悉的标志性建筑物。

  十、 个性初具雏形

  5-6岁儿童对事物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比较稳定的态度。大班幼儿的思想情感已经不那么外露,对自己的行为会产生顾虑。儿童的各种心理活动互相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先前的心理活动,先前形成的态度,影响着后来的心理活动和对事物的态度。心理活动系统的方向开始逐渐稳定。个性开始形成,是和幼儿认识活动抽象概括性的发展,以及各种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相联系的。从此,幼儿的心理活动,不再是孤立的零碎的面而总是在心理系统背景下的活动,各人有自己的特色。不过,应该着重指出,幼儿期所形成的,只是个性最初的雏形,其可塑性还相当大。

  教师组织策略

  (1)建立师生间伙伴式的关系,充分尊重儿童的意愿和意见,允许儿童有不同的答案。

  (2)支持儿童创设自己的环境,展现生活经验,交流信息,表达情感。

  (3)为儿童创设问题情景,提供可操作的材料,鼓励儿童用多种方法发现问题,寻求答案。

  (4)一日活动中适当增加智力活动和儿童自发组织的活动,逐步减少午睡的时间。

  (5)每天保证一定时间进行语言交流和阅读活动,重视对小组阅读的指导。

  (6)多采用讨论的学习形式,引导儿童注意倾听、积极思考、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

  (7)提供机会帮助儿童发展社会技能。如儿童间发生矛盾,教师不要急于干预、评判或替代解决,要提高儿童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8)与家长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围绕儿童学习适应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建立联系和适时反馈。

  大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此阶段幼儿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又富于幻想,所以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时机,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结合大班幼儿思维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实施正确的教育,使之更好地发展。

  通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培养:

  一、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幼儿园环境

  1、富有创意、激发幻想的活动室环境。

  在我们大班的活动室中都设置了一幅“流动”画,每月更换一次,内容有抽象画、问题树,也可以是一幅无结局的画。

  在走廊的瓷砖墙上孩子们可以自由想象,涂鸦,画未来世界、画恐龙、画外星人??就这样,环境中隐含了许多鼓励幼儿幻想、创造的因素,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2、营造鼓励幼儿创造的心理氛围。

  由于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极易被外界所影响,所以我们提倡无论是幼儿园、家庭还是社区都要营造一种鼓励幼儿发展创造性的心理氛围。

  首先我们老师较注意自身观念的改变,平时加强学习,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能造就创造型的新一代。我们积极参加各种业余进修,平时注意收集资料,闲暇时还上网搜索,比较中外教师在各类活动中如何对幼儿进行创造性培养的方法,使自己尽量少走弯路。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创造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比结果更重要;我们知道每个孩子创造性的表现都是独特的,不应是千篇一律的;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儿童都应充满信心,能平衡好自由与必要的约束之间关系,教师是有组织和细致的计划者,但又不过份拘泥与此而失去灵活性,给予孩子创造的天地,善于评价和改进,使教育适合自己又适合每个独特的孩子??

  有了观念的转变,我们教师能对每个孩子保持积极、鼓励、赞许的态度,充分尊重他们、宽容他们、期待他们,做他们的朋友,使他们敢想、敢为,能极大地发挥潜能。

  如: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大胆,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嫩的想法中,都隐藏着创造性的火花。在看到又了解了房顶上太阳能吸收装置的作用后,孩子大胆地提出自己想法:为什么不能发明一辆太阳能汽车呢?这样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省了能源??

  多绝的设想多好的想象呀!有时他们的想法也会超越现实,甚至很荒诞,我们也不以成人的标准横加指责,而是敏锐地捕捉其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并加以有效的引导,使幼儿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让他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大胆想象,主动选择,从而表现出其独创性、特异性。

  (二)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作用不容忽视

  家庭是孩子不能选择也不能回避的场所,其对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很深厚的影响和渗透作用。

  1、转变家长观念,做到家园联手,使其成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坚实保障。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必须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他们开始重视对幼儿各种素质的培养,同时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教师作为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纽带,发挥了她所特有的优势,协调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做好工作,我们的家教工作呈多元化的特点。其宗旨是努力转变家长观念,让他们学习指导方法。如:日常的家长会、家长半日活动观摩、家园同乐、经验交流会、专题讨论会等。

  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家长直接学习各种指导方法,如:言语性训练法、图形训练法、符号训练法、操作训练法,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创造,从而与幼儿园达成共识,成为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坚实保障。

  2、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园联手后,许多家长都在各自小家庭中为孩子辟出了一个空间,对喜欢拆、装、提问的孩子不再压抑或听之任之,而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方便。

  因为他们都知道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创造力的形成和发挥有着很大的关系,应该鼓励孩子创造性的学习、探索,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需要,对大胆质疑和创新应该表示赞同、肯定。

  如:有的孩子以前喜欢拆装些电动玩具,父母经常会训斥他。经过家园沟通后,父母认识到自己在亲手扼杀孩子的创造性时,他们转变了观念,也能和孩子一起快乐地探究起电动玩具的奥秘所在。一个个压制型的家庭正逐步转变成民主型、学习型、创造型的家庭,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初衷之一。

  二、设计活动,鼓励创新

  (一)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游戏是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游戏有利于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要给幼儿创新游戏的各种条件,包括提供场地、时间、材料等。在创新游戏中,不轻易干预幼儿的活动,用侧面引导,直接指导的方式鼓励幼儿独立地、创新地开展游戏。

  如:我们利用区角活动、角色游戏、结构游戏等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老师经常地向幼儿提一些启发性、假设性的问题:水会往高处流吗?红茶坊里的小舞台没有话筒,美食林里没有顾客想要的食物怎么办?外星人是怎样的?恐龙可以为人类做哪些事?

  就这样,允许孩子通过自己想象和思考来解决问题,允许孩子突破原有思维的条条框框,允许孩子有标新立异的独创见解。就这样,经常有意地激发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幼儿打破陈规,激发幼儿自主参与创造活动的积极性。

  (二)在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想象

  美术、音乐、文学等活动本身就是创造性活动,因此我们以此为载体,用于模仿创作,以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方法。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让幼儿添笔画(圆形可添画成太阳、地球仪、熊猫、西瓜等),拼画(正方形、半圆形可组成房子、厨师);变画、也可以有主题画、诗画、故事画、粘贴画、美工等,而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是片面地看画得象不象,制作得精美不精美,而是重视作品的创造性意识,鼓励幼儿自由创造,不局限于老师的范例,鼓励幼儿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我感受。

  2、在音乐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方法。

  音乐、舞蹈活动中可以通过感知音乐、创编诗词、自编舞蹈动作等对幼儿进行创造性培养。如在创编前先对幼儿提出明确的要求:编什么?如何编?

  启发幼儿边尝试、边探索、边创编。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应帮孩子一把,示范一遍,激起孩子创编的欲望。关键的时候,老师引导幼儿一般性的模式,打开思路,并给予具体的指导。

  3、在文学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方法。

  文学活动更是幼儿展开五彩的想象翅膀的重要园地。我们通过仿编诗局、创编诗歌、续编故事等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如:排图讲述《小刺猬吹泡泡》,幼儿可以将图片自由组合排列,只要编讲得合理均可。而《恐龙帮忙公司》则要求幼儿根据恐龙的特点编出合理情节,孩子们兴趣高涨,活动非常投入。

  填图讲述《战胜大灰狼》中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编出了战胜大灰狼的各种办法。老师在此类活动中培养了幼儿敢于质疑、敢于创造的能力,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总之,我们在幼儿的创作活动中注意他们的创作过程,而不追求创作的结果,以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发挥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三)通过其他各种活动,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应渗透于日常环节的点点滴滴中,教师要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内在的创造冲动充分释放。

  如:在谈话活动中每二周我们安排五次训练:词的联想、列举用途、抽象画、听觉训练等。每一个月出一期家园知识,分发一份自编小报,二个月搞一次亲子活动。

  每天我们还安排了“十分钟提问”,可以是近阶段热点问题,涉及天文、地理、时事、动植物等,也可以解答“问题树”上的问题,每个月中我们还设计了主题画,有未来世界的动植物、交通工具、外星球上的生物等,幼儿对这些内容极感兴趣,想象极其丰富,创新意识是我们成人所不及的。

  三、课题探索、实践后的点滴收获与感受。

  (一) 培养创新思维已初见成效

  经过近两年的课题实施,孩子们变得好奇好问、思维活跃,对于老师给予的有些知识也不是全盘接受,也会质疑,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想法。这一点是非常可喜的。

  在这次看图编故事比赛中幼儿充分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分别获得区二、三等奖。对于各种探索活动,幼儿更是积极主动地投入,而在绘画活动中的效果尤为突出。

  如:“敏之杯”幼儿绘画大赛中我园幼儿获区一、二、三等奖;“雅培杯”涂色大赛中我园幼儿又获市二、三等奖;“与恐龙宝宝共渡暑假”绘画大赛中我园又有幼儿喜获市三等奖,获奖人次大11人之多。应该说课题的探索与实施还只是开了个头,却也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喜悦。

  (二)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冲破已有课程的束缚

  根据课题的需要,我们正逐步加快我园园本课程的建设,因为只有冲破已有课程的束缚,才能加快培养步伐。其中有许多选编教材,更多的是对教材进行修订、改进,使之更符合幼儿创新思维的培养。具体可见附页:教案选。

  课题探索中的点滴思考

  在课题探索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现提出与同行共同探讨、共同思考。

  1、 在课程探索中,我们的教师一方面会为了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设计各种活动,另一方面却会有意无意地无视幼儿的创造“火花”,从而造成为创造而创造,为了创造结果而创造的局面。

  这一点值得警惕。另外,有时教师的思维模式仍摆脱不了传统的发展式思维模式,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从而产生了“中国的发展式的创造力”现象。

  2、 社区为幼儿提供条件不够好,但社区对此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希望全社会都要大力宣传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并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幼儿创造性的培养。

  由此可见,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问题,在大力提倡创造性教育的今天,我们只有通过方方面面的分析、研究、探索,才能真正“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使人的整体素质也随之提高。

看了大班幼儿具有的思维特点的人还看了:

1.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

2.大班幼儿思维特点

3.幼儿园阶段年龄思维特点

4.人们的思维特点

5.大班孩子的思维特点

1465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