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智力开发 >

深入探讨达芬奇的睡眠方法(2)

时间: admin1 分享

  打盹是直接改善θ脑波的关键。

  θ脑波,即超意识脑波。在清醒时,更多的θ脑波,就意味着拥有更高的创造性智力

  据说历史上那些“高产”的名人,绝大多数深谙此理并恪守之。列奥纳多?达?芬奇、托马斯?杰斐逊和巴克明斯特?弗勒都一直使用这个的“技巧”,另外还有诸如尼科拉?特斯拉、托马斯?爱迪生、拿破仑和温斯顿?丘吉尔等聪明的“大脑”们更是同时利用打盹休息获益不少。

  另外打盹似乎还有长寿的好处,弗勒活了87岁,达芬奇到60多岁才挂点--他们都活了各自所处时代男性平均寿命的两倍!

  趣味知识:当大脑处于θ脑波状态时,脑细胞会重组钠钾比率。钠钾比与渗透作用有关,渗透作用即各种化学物质出入脑细胞的化学过程。在一个长期的 β脑波状态后,钠钾比就会失去平衡,这就是造成所谓的“精神疲劳”的主要原因。而一个短暂的θ脑波期(约5 至15分钟)便能够恢复正常的钠钾比,也就是说恢复精神状态。

  人类原始天性更适合于多相睡眠,而非我们所习惯了的单相睡眠行为

  单相睡眠,相当于人们普遍的睡眠行为,即晚上睡觉,白天干活。

  多相睡眠,则是指在一天内分布存在多次的睡眠/清醒事件。如果一天睡眠计划中含一次午睡,那就是一个多相睡眠的例子了。

  首先,自然界中几乎所有动物的行为都是多相复杂性的。而且多相睡眠是人类婴儿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睡眠方式,只有在稍年长后,儿童才逐渐被断绝了午睡的概念。此外,当人们与外界环境隔绝联系后--保证无法从自然因素(如阳光),或人为暗示(如钟表、电视节目)来判断实际时间--将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短暂睡眠行为,而非保持只“夜晚”才发生的单相睡眠。最后一点,小睡打盹--即短时间的睡眠--比起长时间的睡眠来说,在提神醒脑方面更为有效。

  但是很遗憾,我们似乎都已“忘了”这种符合生理自然天性的睡眠方式,维持着一尘不变的9点睡5点起的作息习惯。

  从单相睡眠习惯转变到多相睡眠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要循序渐进逐渐减少夜间睡眠,并且在傍晚小睡一会--关于小睡,你应该只选择两种时间长度:要么20分钟,要么90分钟(或者90分钟的倍数)。因为打盹20分钟能让你只进入睡眠的第一阶段,而不会跌进深度睡眠,才能在醒来后能够获得一定的休息效果。

  对于如何使自己转变并适应多相睡眠这样的睡眠方式,有两点很关键:

  1、测量你自己的睡眠周期长度。90分钟只是一个平均值,不同的人还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我自己前些年还是90分钟,而现在已经缩短为75分钟了。因此假如我现在7点钟时一头栽倒在床头上,在不使用闹钟的情况下,第一次醒来时时针就会指在8点15分。

  2、每天必须至少有两个分界明显的睡眠阶段,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只连续睡4个半小时就说“我今天睡够了”是绝对行不通的,这样的话这一天剩下的19多个小时的非睡眠状态时间里,你会感觉自己如同身处地狱中一般。一天的睡眠必须被分成2个(或更多个)阶段,这样才能把睡眠REM期所达到的效果,充分“渗透 ”到这24小时钟。

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