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智力开发>

2岁宝宝智力发展有哪些表现

时间: 卓洵1114 分享

  你知道2岁宝宝的智力在哪些方面有新的发育吗?具体的发展表现在哪呢?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2岁宝宝智力发展的表现,一起来看看吧!

  2岁宝宝智力发展表现在时间概念上

  时间观念对于孩子来说很抽象,父母也觉得没必要了解两岁孩子的时间观念。事实上,为了能更好地处理孩子的日常生活,了解两岁孩子的时间观念是有必要的。

  两岁——初步形成先后次序的观念

  一岁半的孩子只对“现在”感兴趣,“以后”这个词,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两岁孩子也没有什么大区别,只是对“一会儿就行”、“马上好”、“等等”、“很快就来”这些说法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因为两岁孩子只关注“现在”的状态,所以对表示现在的词汇也一般能理解,比如“现在”、“今天”。对未来的事情,他的叙述方式一般是说“要不”、“等一会”。而对“过去”的叙述,一般是没有的。

  两岁半——掌握表示不同时间的词汇

  长到两岁半时,他的次序感就更强了。他会说:“喝完果汁后,去玩黏土。”别人向他讲解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时,他也明白。这个阶段,大多数孩子掌握了表示不同时间的词汇,甚至能说出二十个或二十个以上的时间用语。

  对于表示“过去”的词汇,他也有了认识。可以说,他能较清楚地运用时间用语了,而且每一种都可以说两三个。比如:表示现在的词汇他知道“白天”、“早上”和“下午”;表示未来的词汇他知道“有一天”、“一天”、“过一会儿”和“明天”;表示过去的词汇会得不多,一律说成“昨天晚上”,而不会说“昨天”这个词。

  对刚发生的和很早就发生的他还不能区分;年和月的观念更不在他的范畴之内;“星期几”由于听得比较多,大多数孩子会随口说出来,但一般不正确。

  2岁宝宝智力发展表现在空间概念上

  家长多提问有助于孩子对空间的认识

  孩子在一岁半会说的空间词汇只有“上面”或“没有”,到了两岁就有了很大进步。现在,他会使用的空间词汇增加到了十来个,比如:“那里”、“这里”、“那边”、“外面”、“楼上”、“回来”、“走开”、“掉下来”、“转过去”,等等。虽然两岁不是发展最快的年龄,但达到这样的水平也已经不简单了。

  随着他会使用“里面”和“外面”这两个词汇后,他对“装东西用的”和“装了什么”这两句的意思也慢慢熟悉了。不过,两岁半的孩子,也照样会犯把两条腿伸进同一只裤腿里的错误。在空间词汇的使用上,他们有时是自主说出来,有时只是在回答大人的问题:“帽子在哪里?…‘妈妈在哪里?…‘你想在哪里睡觉?”父母适当的提问有助于他们对空间的认识。

  大多数的孩子开始从物品的移动中来学习“上下”和“左右”这两个空间概念。在进行情境测试盯,多数孩子能根据要求,把球放在桌子上、拿到椅子上、递给妈妈。如果你示意他递给其他的人,他也会办到。唯独办不到的,是不能完成把球放到椅子“下面”或“旁边”的指令。

  两岁到两岁半——空间词汇扩展得最多

  两岁孩子的空间拓展能力使他喜欢走在高一些的地方,比如马路的沿石和花坛的矮围墙上,他喜欢在这里冒险。虽然他们从一岁半就开始喜欢在墙边玩耍,但大多数孩子到了两岁以后才会说“墙”这个字,两岁半以后才知道什么是“角落”。

  到了两岁半,孩子的空间感已经相当明确。在物品的摆放上,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会要求大人按照他的意愿来安排,除了肢体上示意以外,他还会说“放在这儿”或“放在那儿”。

  从两岁到两岁半这半年的时间内,他的空间词汇是扩展得最多的。也就是说,在这个年龄段,主要增加的是空间词汇,就像两岁半到三岁之间主要增加的是时间词汇一样。带有空间词汇的短语他也会使用了,比如,他可以明确地说出:“在外面”、“爬上去”、“在这儿呢”等。这些空间词汇的准确运用和这个年龄段顽固的行为特点(说怎样就怎样)非常吻合。

  两岁半——对周围环境具体的位置有了基本认识

  同时,大多数两岁半的孩子,都渐渐清楚了家里物品和个人物品的摆放位置。他渐渐地对距离产生了兴趣,常说的是“远”和“很远”这两个词,他有时候会把附近的城镇说成是“到北京去”。

  散步的情形也和原来不一样了,原来他只是高兴地随便转转.而现在他散步变得有想法有目的了。一出门,他心里早就有目的地了,而且还特别在意周围的空间环境,所以每次他都要求走同样的路线。

  两岁半时,他对周围环境中物品的位置有了基本的认识。当你问他“小鸟住在哪里?”“哪儿有大汽车?”“飞机在哪飞?”等问题时,他会作出比较合理的回复。当你问他家在哪里时,他会用手指指大概的方位。真正能用语言准确地说出街道所在的位置,要等到三岁的时候才可以。

  对于空间问题的回答,起初他都是笼统地说,但很快就能说得比较具体。比如两岁时,你要是问他:“你在哪里睡觉觉呀?”他一般会答:“在家里。”或者说“睡我的床。”等到了三岁时,他们的回答会变成:“在我的房间”;你要是问他:“妈妈在哪儿做饭呀?”两岁时他们会回答:“在家。”两岁半时,他会改成:“在燃气灶上。”

  2岁宝宝智力发展表现在数的概念上

  了解更多与数量相关的词

  两岁——除非有特殊训练,否则对数字的概念不会超过“二”数字对于两岁的孩子来说是抽象的,但是他会区分一个和多个的不同。

  两岁半——语言中出现更多与数量相关的词

  两岁半的孩子对“多数”的表达方法是这样的:如果孩子称第一个东西为“球”,他就管其他同类的东西称做“好多球”、“还有球”。大多数两岁半的孩子会用“二”了,也明白“一”和“二”的不同,比“一”多的他都会说成“二”。大约要到三岁时,他才能弄清楚“三”。

  因为两岁半的孩子性格上很顽固,他想怎样就必须得怎样,所以,如果拿饼干,他就要拿两块,一只手一块。如果他的饼干碎了或是被人咬了一口,他会大发脾气,因为他要求自己的东西必须是完整的。

  大多数两岁到两岁半的孩子的语言中已经出现了“别的”、“大的”、“小的”或“多”这些与数量相关的词,但他对数量的概念是模糊的,当你拿起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让他区分时,他还不能分辨出哪个大、哪个小。

  2岁宝宝智力发展表现在幽默感上

  两岁半是最佳培养时期

  “幽默感”是彰显人格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人的幽默感起步是比较晚的。我们都说,婴幼儿的微笑是天真的,是因为他们的微笑中流露出的是友善、开心、快乐、舒服,而没有太多的诙谐成分。

  到了两岁时,他的幽默能力有了初步的表现,但显得很稚嫩。

  两岁——没有太多的幽默感

  两岁的孩子和大人们一起玩游戏时,“微笑”基本上就是孩子的语言,他用这种微笑来亲近大人。此外,孩子们在做较剧烈的运动(比如捉迷藏、互相追赶)时,他们也爱微笑。在游戏的过程中,他不怎么说话,只是用友善的微笑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当孩子亲近地和大人讲话时,他的微笑始终会洋溢在脸上。他的这种微笑只是在告诉大人,他玩得很开心,而没有什么幽默感和想象力可言。

  不过,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他的一点幽默感。当他看到不一致、不协调的事物时,他会表现得很开心。如果一个两岁孩子看到了一个人手指头上有异常的穿戴,他会感觉很好笑,同时还会感觉很困惑。如果他看到你把手套戴在脚趾头上了,他先是笑一会儿,随后,他会故意把饼干放在耳朵里,然后自己就笑起来。他也许会故意把夹克反过来穿,以寻找乐趣。

  两岁的孩子能从较激烈的活动中获得很多的欢乐,但是,这些快乐的来源并不都是友善的。在玩的过程中,孩子们之间会有小摩擦,一个孩子可能会给另外一个孩子玩具,然后故意抢回来,或者故意抢其他人的东西,这些行为,也会给他带来快乐。在所有的游戏中,捉迷藏是孩子最友善,也是微笑最多的游戏。

  两岁半——培养孩子幽默感的最佳时期

  两岁半的孩子比两岁的孩子更爱交流,他离开自我的圈子,融入了人群中。别人笑的时候,他也会跟着笑。。当他和成人及小朋友们在一起时,他仍会主动向成人微笑,以此作为和成人交流的方式。对另外的小伙伴,他的交流方式多半还是肢体语言,很少去讲话。

  孩子主动和大人说话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让别人注意一下他的行为、他拿的物品、他做的趣事或他完成的作品。孩子和其他小伙伴的语言接触一般都有:随意的发音、哼唱、重复说一些词、发怒和说让人生气的话。他经常对小伙伴说“好玩”和“笨蛋”这两个词;有时互相拥抱,有时互相攻击,不管怎样,他们都是微笑的。他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活动,比如:坐汽车,骑小马,此时微笑始终会在他们脸上。如果做动作时加上了语言的表达,他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也能够引起孩子的笑声。

  现在我们列举一些两岁半孩子的幽默行为:

  本末倒置:在衣橱里睡觉,倒骑玩具马,大喊他的早餐是桌子,把衣服反过来穿。

  搞恶作剧:先友好地递给别人一个玩具,继而又把它抢回来。

  小意外:跌倒,故意从椅子上溜下来,把自己困在椅子里,骑儿童车翻倒,和别的小伙伴打架,撞到其他孩子的玩具……只要他感觉不疼痛,这些行为发生时他都会微笑或大笑。

  创设情境:一个孩子敲门,另一个孩子去开门,开门后他们都会大笑,做几次就笑几次。

  想象力:和孩子玩过家家时,他先告诉你他在“街上”,转而又说他“回家了”,他为他的跳跃思维而大笑。当他拿着木棍当马骑时,你要说一句:“哈哈!我们的小白马跑出来喽!”他会立刻哈哈大笑。

  出人意料:本身不幽默的事情,如果突然发生了,两岁半的孩子也会感觉很好笑的,比如:杯子倒了、玩具掉了、饼干洒了一地,他都会感觉很新鲜。

  假装:有的孩子玩的时候会装哭,他感觉很好玩。

  幽默的语言:他已经能清楚地发音了,但有时会故意用小孩子的语言,含糊的发音会使他高兴。大多数孩子都喜欢怪异的话。如果大人说的哪句话较特殊,尽管他不明白话的意思,但是他会尽力地学,然后重复地说。两岁半的孩子,对大人提出的幼稚问题特别感兴趣,当父母用幼稚的语言和幼稚的行为与他交流时,他都会欣然接受或模仿。

  编说故事:想象能力培养的好方法

  在孩子两岁时,父母觉得他很小,哄他玩时,一般是给他讲故事,而不会要求他给你讲个故事。其实,你不妨试试,让他给你讲一讲。因为你之前已经给他讲过很多的故事,所以你说故事时,一般情况下他是听得懂的。如果他不能马上开始,你可以提示一下,你的故事里有什么人呀?

  这时一般他会说出“小男孩”或“小公主”,就不说话了。你可以继续引导他,“小公主做什么去了?”这时,他可能会继续说下去,如果还不能,你可以过一两天再试试,一直坚持下去。

  两岁孩子的词汇有限,讲故事没什么逻辑性

  因为两岁孩子掌握的词汇是非常有限的,他不能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讲述故事,也在情理之中。做父母的也不用着急,顺其自然就好。当他长到两岁半,他不但非常乐于给你讲故事,而且也乐于用语言去表白他的想法、他做的事情。这些先前你都一概不知。

  如果孩子给你讲了一个用时十分钟的故事,你会发现故事的语句大都比较简短。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他的故事中竟然有暴力成分。我们的调查研究表明,小女孩的故事经常会提到“打”字;小男孩的故事则经常提到“跌倒”和“打碎物品”,或者说“东西坏了”,在故事中,这些遭受暴力的对象一般是他熟悉的人,以兄弟姐妹最多。故事中的父母基本上都是和蔼可亲、善良慈祥的。小女孩讲的故事情节中,主角多半是妈妈,自己位居第二;小男孩讲的一般都是和男孩有关的故事,其次是讲一些小孩子的故事。两岁孩子所讲出来的故事,是没有什么逻辑性的,角色也会经常转换。同一个故事,主人公可能是小女孩,一会就换成了小兔子,或者会换成猴子,也许会换成巫婆,其间不加修饰,都是直接过渡。

  在故事中,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强烈,任何有危险的,出意外的坏遭遇都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或者是兄弟姐妹,或者是小动物。这些故事人物如果生病或死亡了,是可以很快康复或者复活的,所有破坏的东西也都能修好。下面给大家列举一个两岁男孩编的故事,很具有代表性:“车车,坏了。不走了,不能开了。修修,能走了。轮子。我修的。车车很快。”

  再看这个表达能力极强的两岁女孩讲的故事:“有个小公主,他被小白兔吓了一跳。有个树林,兔兔在吃红萝。小白兔把小公主吃掉了,然后猴子跑出来,猴子咬小白兔。兔孩子困了’就觉觉了,后来又醒了。巫婆走来,偷了兔孩子,被巫婆吃了。狐狸杀了巫婆。他们想把巫婆关起来,先抓住她,’就关起来了。”如果你很想探知和培养两岁孩子的想象能力,就引导他给你讲个故事吧!

  2岁宝宝智力发展表现在创造力上

  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培养

  我们平常说“创造力”,一般指的是编故事、写剧本、搞艺术、搞创作等。其实,创造力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也不例外。除了平常独立的画一些手指画之外,在两岁孩子的日常游戏中,创造力也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培养创造力的道具

  在孩子几个芭比娃娃,再给他一些彩色布条、服装、帽子、梳子等,他会运用这些材料,给芭比做不同的装束,比如他会把布条缠在芭比娃娃的脖子上。

  给他一些家用设备道具,他都可以根据日常见闻来做有创意的孩子游戏。如果你给他一个可以容下他、进得去的大箱子,他就会把他当成房子、轮船、汽车、飞机,还会安排些唾手可得的东西放在里面。只要你善于利用,很多物品都可以激发两岁半孩子的创造力。

  通过提问培养创造力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也可以不用任何道具,你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比如你最想当什么?你有什么愿望?你想把它怎样?你还可以要他扮演成狮子、企鹅、小狗或是小花猫,学它们的叫声或是学它们的姿势。

  诚然,不同的孩子是有个体差别的,有的孩子创意和想象力丰富些有的就比较实际些。不过,再实际的孩子,只要你能给他最恰当的引导,积极地去分享他的快乐,他的创造力也会与日俱增的。

  2岁宝宝智力的智力发展水平

  2周岁时,宝宝通常能够掌握200~300个语汇,能够说出自己的名字;能够用“我”、“你”、“他”等词,但不一定能说准;能回答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可以表达一些简单的想法,比如“妈妈,喝水。”等,此时,宝宝开始出现逻辑思维,开始思考周围的事物,但还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此时宝宝记忆力的增加非常明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开始延长,开始学着唱儿歌、背古诗;可以数数1~5,能够听懂大人的吩咐去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

365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