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智力开发 > 促进小儿智力发育的方法

促进小儿智力发育的方法

时间: 卓洵1114 分享

促进小儿智力发育的方法

  每个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己的宝贝聪明伶俐,智力超群,因此会想尽办法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那么促进小儿智力发育的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促进小儿智力发育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促进小儿智力发育的方法

  亲子游戏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需要不断地思考才能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有助于智力的发育和提高。因此,无论父母们多么的忙碌,都要抽时间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并且建议在游戏的过程中人为地制造一些小麻烦,比如搭积木的时候有意不小心碰到快要建好了的建筑。只有在不断的思考和动手的过程中,孩子才能学习和掌握到更多知识,这样有益于孩子大脑智力的发育和搞高。

  使用筷子

  使用筷子对成年人来说是本能的事情,对智力发育不完善的婴幼儿来说却是促进智力发育的一种有效渠道。科学研究表明,能够更早熟练使用筷子的小孩比其他的孩子更聪明些。美国的一位家庭医生甚至将使用筷子列入了小孩子的必学科目。筷子不仅能鼓励孩子尝试新的食物,还能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促进中枢神经的活动能力,有助于大脑的发育,提高孩子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游泳

  游泳是一项简单而健康的体育运动,尤其对新生宝宝们也如此。在专业人士或者爸爸妈妈们的陪伴下让新生宝宝练习游泳,能够有效的刺激宝宝的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激发宝宝的潜能,利于体格发育、促进脑神经发育、增强心脏功能、促使排泄,另外,游泳练习对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骨骼系统有益。

  兴趣爱好

  只要是孩子就有他感兴趣的活动或事情。有些孩子喜欢画画,有些孩子喜欢打球,有些孩子喜欢写字,有些孩子喜欢下棋。这些兴趣爱好都能帮助到成长中的孩子,使得他们的视野不断开阔,思维不断敏捷,不断触摸到新的知识和领域。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来提升孩子的智力发育,绝对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样既令孩子在开心快乐中学到了东西,又在无形之中促进了孩子的智力发育,一举双得,何乐而不为!

  运动

  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健康,身体里的快乐因子能给全身带来意想不到的轻松感觉。这就是为什么人在运动之后觉得自己特别地开心和舒服的原因。大脑在获得快乐因子的同时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而脑部智力发育正需要一个良好身体环境。

  充足的营养

  当然大脑的智力发育离不开充足的营养,人离开了营养会生病会不健康,那如果大脑营养不足同样也会造成智力发育受障碍,研究表明脑细胞的数量越多孩子的反应能力就快,也就越聪明,而DHA是促进脑细胞生长的一种重要营养素,早在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就提出建议,孕妇和哺乳妈妈每日摄入DHA不少于200mg。据近几年的一个膳食调查研究发现,中国孕产妇群体每天DHA平均摄入量为10-60mg,因此中国准妈妈们的DHA储备是远远不足的,想要宝宝智力高,必须补充DHA 。

  促进宝宝智力发育的9大食物

  1、小米

  首先,小米中含有足量蛋白质、脂肪、钙、铁、维生素B等营养,被誉为最适合小宝宝的健脑主食,另外,熬小米粥时上面有一层油,就是米油。李时珍说过“米油是穷人的人参汤”。营养专家指出,在宝宝可以添加辅食之后,推荐最早添加的就是小米粥油,出生即可食用。

  2、蛋类

  蛋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天然食物中最优良的蛋白质之一。尤其是鸡蛋,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可使脑中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提高儿童的记忆力和接受能力。如果儿童每天早餐吃1~2个鸡蛋,不仅可以强身健脑,还能使孩子在学习中精力旺盛。关键能令到孩子更聪明。

  3、豆制品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它们是脑细胞生长和修补的基本成分。大豆还含有1.64%的卵磷脂、铁及维生素等,适当摄取可增强和改善儿童的记忆力。

  4、燕麦

  燕麦于孩子而言可谓是很熟悉的食品了,尤其在早餐的食谱中。燕麦中富含丰富的维他命,纤维素,钾,锌等,为孩子一天提供足够的能量,同时也是很好的健脑食品。

  5、鲑鱼

  鱼肉含球蛋白、白蛋白及大量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及维生素等,适当摄取可增强和改善儿童的记忆力。特别推荐鲑鱼肉,含有高蛋白质及对神经系统具备保护作用的欧米伽—3脂肪酸,但脂肪含量却较低,含有EPA和DHA,有助于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和增强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是儿童健脑的最佳选择之一。但由于孩子年龄尚小,切忌被卡住喉咙的危险。

  6、牛奶

  每100克牛奶含蛋白质3.5克、钙125毫克。牛奶中的钙有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功用。儿童每天早饭后喝一杯牛奶,有利于改善认知能力,保证大脑高效地工作。

  7、核桃

  核桃仁含40%~50%的不饱和脂肪酸,构成人脑细胞的物质中约有60%是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说,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儿童常吃核桃仁对大脑健康发育很有好处。

  8、草莓

  红莓,黑莓,越橘等含丰富的维生素C。越橘和鲜榨草莓汁是很好的提升记忆力的饮品。

  9、一些蔬菜

  比如西红柿、南瓜、胡萝卜、菠菜等颜色深而鲜艳的蔬菜中,都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食用后能让孩子的大脑保持一天的健康活力。

  促进宝宝智力的游戏

  ★ 视觉游戏

  ◆ 妈妈在这里(0-3个月)

  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只能看到物体的大致轮廓,这时候他们对妈妈的脸部轮廓是最敏感的,所以有事没事,多在孩子面前“刷存在感”,并且告诉孩子:“宝宝看这里,妈妈在这,你看到了吗?”

  ◆ 看看什么在动(1-6个月)

  慢慢地,孩子开始喜欢看运动的物体,这时候可以拿着玩具在孩子的面前左右晃动,锻炼孩子的追视能力。

  当时朵爸给朵朵买了一个旋转床铃,每当床铃在转时,朵朵都会看得很认真,有时还激动得手舞足蹈,想伸手去捉床铃。

  注意:无论是在宝宝的小床挂什么玩具,最好隔天改变玩具的位置,以免宝宝出现偏头或斜视的情况。

  ◆ 这种颜色真好看(4-12个月)

  宝宝在前4个月只能区分黑色和白色,4个月以后才会对颜色有感觉。这个时期,他们的眼睛会聚焦在颜色比较鲜艳的物体上。尤其对红、黄、绿、橙、蓝有特别的偏好。所以,给孩子买的玩具别太“素雅”了,多让孩子观察这些颜色,并告诉孩子“这是红色,这种颜色真好看!”

  ★ 听觉游戏

  ◆ 聊天(0-12个月)

  孩子虽然暂时听不懂大人在说什么,但是当妈妈对孩子的咿咿呀呀有积极的反应时,孩子会因为获得了安全感,而表现出非常享受的表情。

  另外,在给孩子喂奶、洗澡、换尿布的过程中,都可以给孩子说话,告诉孩子你们在干什么,丰富孩子的语言环境。

  ◆ 听听什么在发声(0-24个月)

  促进孩子的听力发育,可以在平时多给孩子听各种各样的声音。摇晃风铃、用筷子轻敲盘子、门铃的声音、电话的声音等,对孩子来说都是非常美妙的音乐。

  外出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听各种户外的声音:鸟叫声、狗叫声、汽车鸣笛声等,并告诉孩子这是什么东西在发声,这样可以让孩子把声音和物体的关系连结起来。

  ★ 触觉游戏

  ◆ 抓手指(0-6个月)

  如果你将手指靠近孩子的小手,哪怕是刚出生的婴儿,都会无意识地抓住,并且抓得很稳。所以想要促进孩子的触觉发育,可以多跟孩子玩抓手指的小游戏,锻炼孩子的手指抓握能力,这通常是我们和孩子玩的第一个触觉游戏。

  ◆ 弹钢琴(0-12个月)

  给孩子洗澡或者和孩子躺在床上玩耍的时候,可以用你的手指在孩子的身上“弹钢琴”,孩子会很喜欢这种“游走”的触觉体验。

  ◆ 摸摸小水滴(7-24个月)

  可以说,孩子对水的触觉是没有抵抗力的,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和水接触的感觉。当你将孩子的小手放到水龙头下面,开着温水,水滴在孩子的手掌上,你会看到孩子的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这也是朵朵小时候最喜欢的触觉游戏。

  ★ 运动游戏

  ◆ 手脚蹬球(3-6个月)

  让孩子躺在游戏垫上,用手脚触碰玩具架子上的小球,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手脚大动作。当孩子蹬准了一个球,别忘了给孩子鼓励,游戏过程要保持交流和互动。

  ◆ 撕纸(6-12个月)

  通常孩子6个月后,精细动作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时候可以尝试和孩子玩撕纸的游戏。游戏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孩子很喜欢拿着最细小的纸片来玩,这就对了,说明孩子的手指灵活性越来越好了!

  ◆ “翻山越岭”(8-12个月)

  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肢体运动能力。孩子学会爬以后,可以把枕头靠垫堆成一个大垛,这样孩子就可以安全地玩攀爬游戏了。游戏之前,把最大号的、最稳当的垫子(比如沙发靠垫和枕头)堆放在最下面,然后再堆上椅子靠垫或其他零散的小靠垫。扶稳孩子,帮他爬上“枕头山”,然后胜利地站在上面。

  ◆ 同步走(10-18个月)

  到了孩子学走路的月龄,大人可以光着脚,让孩子的两只小脚分别踩在自己的脚面上。大人弯腰边扶着孩子,边往前走。这个游戏会让孩子体验到走路的感觉,也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平衡站立的感觉,有利于孩子学习走路。

  ★ 智力游戏

  ◆ 照镜子(6-12个月)

  6个月大的宝宝开始对复杂的图形感兴趣,并且对人的面孔识别能力得到发展。如果你将孩子抱到镜子前,你会发现他很喜欢注视着镜子里的自己。

  和孩子照镜子的过程中,妈妈可先说:“宝宝的眼睛呢?”这时就指着孩子的眼睛说:“这是宝宝的眼睛。”中间的停顿让孩子有一个想的过程,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慢慢地,孩子会明白镜子中的是自己,同时进一步认识人的五官。

  ◆ 指认游戏(8-24个月)

  指认游戏实际上是视觉、言语、记忆等能力的结合。一开始和孩子玩指认游戏,大人要积极地在孩子面前“自问自答”,因为此时的孩子对物品的概念不明确,同时也还不会说话。

  “这个是什么?宝宝知道吗?”停顿一下,看看孩子的反应,再回答“哦,这是大西瓜。”多次重复,孩子会慢慢接受这个信息,并且慢慢做到“输出信息”,即理解这些物品是什么,并且能准确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回答大人的问题。

  ◆ 藏猫猫(9-18个月)

  9个月前的孩子,外界物体在他的脑海里还不能形成具体的概念,9个月以后就有了这种能力。当你把一个小球放在他的面前,然后用一块小手绢遮起来,问孩子:“小球哪里去了呢?”孩子此时必然是一脸不解的表情,当你把手绢拿开,小球重现出现在孩子的眼前,告诉孩子:“哦,小球在这里!”孩子会表现出惊喜的表情。

  这个游戏可以增加孩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让孩子意识到,虽然小手绢遮住了小球,但小球并没有消失,就在手绢后面,拿开手绢,小球就会出现。

  ◆ 有样学样(13-24个月)

  当孩子开始会走路,并且开始牙牙学语了,这时候他们会迫切地模仿大人的一切行为。开始喜欢自己用勺子吃饭,甚至大人做家务的时候,也在一边模仿。这时候不妨让孩子加入你的行列,鼓励孩子有样学样,促进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67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