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新闻资讯 > 学习资讯 > 十大将军后代现在是怎样的(图)

十大将军后代现在是怎样的(图)

时间: 燕妮639 分享

十大将军后代现在是怎样的(图)

  十大将军名留青史,他们的后代从动荡岁月中走来,经历了人生起伏后都过着怎样的生活,对于父辈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感念?他们现在都在做什么,是否继承父辈遗志,成为栋梁之才呢?

  粟裕之子:话题无法离开军事

  粟裕大将有3个子女,长子粟戎生、次子粟寒生、女儿粟惠宁,粟裕将3个子女都送到部队锻炼。粟裕将军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是严厉“无情”的,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充满了军人特殊的教育方式:吃苦、耐劳、严肃、顽强、勇敢。

  粟戎生,1942年生于江苏扬州。1961年粟戎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学习,于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粟戎生晋升为少将军衔,1999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6年1月退休。粟戎生说,不同时期父亲都对他有不同的要求。军校毕业后,粟戎生被分配到抗美援越的云南一线,跑了上千次战斗警报,不断地移防,基本上都住帐篷。艰苦生活把粟戎生磨炼成一名真正的军人。粟戎生不仅枪打得好,陆军地面武器他差不多都能熟练使用。他说:“5岁时,爸爸曾送我一支小手枪。他教我爱枪,就是要我热爱当兵的生涯,培养兵的气质。我和枪结下不解之缘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粟戎生的客厅,四壁白墙,蓝布沙发,陈设极为简单。唯一引人注目的是沙发后面整整一面墙上有他自己精心设计的、以“八一”军徽为背景的木隔断,上面摆满了各种兵器模型。加上主人一身戎装,在这样的客厅里落座,话题无法离开军事而言他。

  徐海东之子:父亲在战场上很厉害

  徐海东大将共有5个子女,大儿子徐文伯,1937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礼泉县。徐文伯1952年2月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62年4月参加工作。1998年10月起,徐文伯任文化部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筹备领导小组组长、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具体领导建设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

  徐文伯说:“父亲是红25军军长,红25军一个巨大的凝聚力就是不丢伤病员。打完仗,下了战场,第一任务就是去看伤病员。这是我父亲的作风,他跟战士的关系非常亲密,但在战场上却从不含糊。长征路上,在一个村子里,大家累得不行,随便找个地方就睡着了。这个时候国民党的军队上来了,从团长、政委到战士,都睡着了起不来。我父亲就找了根棍子,先从团长、政委打起来,在一个村里撵出了200多人,不然就全军覆没了。后来全团的人都非常感动,说:‘要不是徐海东那一棍子,我们全死了。’有的叔叔就跟我说:‘你爸爸打起仗来是个凶老头,打完仗是个好老头。’父亲后来就说,在战场上你要不厉害,时机就丢了,是要牺牲人命的。”

  黄克诚之女:我们就是普通老百姓

  黄克诚大将和唐棣华夫妇一共有4个儿女,两男两女,个个事业有成。大女儿黄楠北大毕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大儿子黄熙清华大学毕业后担任工程师,二儿子黄晴北大新闻系毕业后在人民日报社工作,小女儿黄梅是中国科学院外文研究人员,曾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

  黄克诚对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他曾给子女们规定过许多家规,其中有两条是:不准动用公家的汽车,不准找工作人员帮自己办事。黄晴说,母亲性格内向,喜欢读书,孩子们从小就是在她的教诲中成长的。她很少参加“带夫人的活动”,曾被当时的苏联专家称为“关在保险箱里的夫人”。黄梅是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颇有书卷气,更让人联想到她父亲黄克诚的那副大眼镜。在问到作为大将之女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时,黄梅平静地说:“在生活上其实还是和其他老百姓的家庭一样,没什么特别之处。该劳动时就劳动,该吃的苦,我们还是要吃,我也穿我哥哥姐姐的旧衣服。我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普通人。”

  陈赓之子:当兵39年未打仗成遗憾

  陈赓大将一共有4个儿子,长子陈知非在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学习,1952年毕业后先后在长春一汽、航天部等工作,所取得的多项科研成果在行业内属一流水平,退休时为教授级高工。

  次子陈知建高中毕业后就读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导弹工程系遥控遥测专业。陈知建曾历任技术员、工程师,第14集团军步兵40师副参谋长兼步兵120团团长,第14集团军步兵40师副师长、集团军副参谋长,总参军务部兵员局、第二编制局局长,重庆警备区副司令员。三子陈知庶,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现任甘肃省委、省军区司令员。四子陈知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担任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秘书长、军事科学院外军研部研究员。“父亲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教会我们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不为高官厚禄所惑,甘当人民公仆。”陈知非说。

  陈知建说:“在我们老家,男孩子们都想当兵。在民风的影响下,父亲从小立志当兵。父亲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又做了地下工作。他做团长的时间不长,做了10年的师长,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他是每一级都做主官,他没做过副手,而且在很多时期,他是军政集于一身,司令员兼政委。所以,对于一个指挥员来说,我就十分羡慕他的这个经历。而我虽然当兵39年,但从未打过仗,一个敌人没杀过,这是很遗憾的。”

  谭政之子:父亲模范作风影响家庭

  谭政大将有两个儿子,长子谭泽代、次子谭竞生。谭政的胸怀风范和个性品德在全军闻名。谭政一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政治工作者的光辉楷模。他少言寡语,勤勤恳恳,刻苦钻研,作风严谨。他毕生的追求和建树是研究我军的政治工作。他的模范作风也渗透到了家庭教育中,形成了谭家的模范家风。

  在谭泽代的印象中,生活中的谭政比较喜欢安静,不是太喜欢特别轰轰烈烈什么的,喜欢散步。“那时候我们每星期回家,问爸爸好,他就抱着我们亲一下,然后我们就回自己屋子里。我父亲一直忙于工作,真正的娱乐并不多,我印象里面,他喜欢的公园是颐和园,有时候工作之余就是去颐和园,有时候就在长廊走一走。”“父亲生活上很节俭。60多岁的时候,他还自己洗衣服。冬天衣服布料太硬,他就用刷子刷。”谭泽代还说:“1975年父亲给毛主席的信里头写道,我在部队里工作了一辈子,希望还是能够回到军队来工作。后来邓小平批了,邓小平写了一段话,建议当军委顾问,毛泽东画了圈,然后就成立了军委顾问组,后来他算正式回到部队了。”


十大将军后代现在是怎样的(图)

  张云逸之子:父亲教我别争名夺利

  张云逸大将54岁的时候,张光东才出世,这自然使他成为张云逸夫妻俩宠爱有加的宝贝。但是张光东却没有从父亲身上沾到什么光。从小学到高中,张光东履历表家长那一栏上都只填着母亲的名字,直到1965年,张光东考入哈军工,才开始在履历表上填上父亲的名字。张光东曾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少将军衔。““””时期,尽管张云逸自己没有受到多少冲击,但是由于张光东岳父的原因,张光东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影响。张光东的岳父当时是国家体委军管会的组长,因为当时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没有让球,打败了朝鲜,拿了冠军,被说成“大国沙文主义”,接着就遭到撤职“靠边站”。后来,因为不满“_”,他又被人打了小报告,被安上了“大军阀”的罪名隔离批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父亲还是同意了我和我爱人的婚事。而且他去看过我岳父,跟他说‘你不要把现在的事放在心,要放开了看’。当时我岳父也不懂他的意思,但是事后证明,他当时看得是十分长远的。”“父亲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不管作战指挥还是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他还教我不要争名夺利。他本人从来不冲在功劳前头,从不为自己争成绩。”

  罗瑞卿之子:父亲为国家保安全

  罗瑞卿大将之子罗箭少将,1938年出生在延安,1958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196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某部研究所工作。在““””期间,其父罗瑞卿受到迫害,罗箭也未能幸免。1970年,他转业到南充当工人,1976年,落实政策后重返新疆。1978年,罗箭调到国防科工委机关工作,1996年,他从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副政委岗位上退休。

  罗瑞卿长征时是在政治保卫局工作的,建国后是第一任公安部部长,他比毛主席高一厘米,让毛主席觉得罗瑞卿 “在旁边一站我就觉得十分放心”。罗箭说:“毛主席曾向我父亲规定: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一个都不能出安全问题,出了安全问题你就提着脑袋来见我。我父亲当了公安部长以后,把中央领导人的安全时刻放在心上。为什么毛主席对他很满意,现在来看,是因为我们国家没发生过国家领导人安全出问题的事。”

  肖劲光之子:学习赠言成传家宝

  肖劲光大将一生教子治家甚严,对4个儿子都严格要求。长子肖永定、次子肖伯膺、三子肖策能、四子肖新华。1948年,长子肖永定在苏联学习,肖劲光在紧张的战斗生活中给儿子写了长篇赠言。如今这篇赠言早已发黄,但它一直是肖家的传家宝。1961年,肖策能去哈军工上学,肖劲光将“赠言”再抄一份给他,勉励他好好学习。后来肖策能任海南省经济合作厅副厅长。肖伯膺、肖新华参军时,肖劲光又逐一找他们谈话,讲做人的道理,鼓励他们为党、为国、为军队建设作出贡献。后来肖伯膺参军后成为高级军官,肖新华也担任了武警部队高级军官。如今肖劲光的子女都已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也是对肖劲光最好的安慰。

  王树声之子:为残疾事业奋斗一生

  王树声大将之子王鲁光生于194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他1970年参军。1972年12月26日清晨大雾,他在马路上被汽车撞出三四米,医生宣判为“第四与第五节胸椎错位合并完全性截瘫”身为残疾人的王鲁光,一生中最看重的还是残疾人事业。1984年,他与邓朴方一起创立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并先后担任秘书长、副理事长。王鲁光说:“父亲一生打大战、恶战特多,他不迷信,可是很怪,逢七便倒霉。”所谓逢七倒霉,即为1927年黄麻起义、1937年西路军覆灭和1947年中原突围。2005年2月20日,王鲁光离世。这一年也是王树声诞辰一百周年。

  许光达之子:学习机会被父亲回绝

  许光达大将之子许延滨少将是十大将军子女里面唯一真正继承父亲衣钵的将军。他与父亲都先后担任过中国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并都对解放军的装甲兵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都喜欢理论著述和科学研究,都在军事著述方面有过骄人的成绩,让世人瞩目。

  许光达对孩子要求严格,从不娇纵。作为独生子的许延滨无论是上小学或中学,都被父亲“教导”说:填登记表时不准写爸爸的名字和职务,只写妈妈邹靖华的名字。一次,由于许延滨学习成绩好,学校要推荐他到国外学习,征求许光达的意见时,没想到被许光达一口回绝,他的理由是:不能因为是国防部副部长的孩子就优先出国。

  这件事让许延滨难过了好长时间,后来,当他也成为将军,并凭实力在中国军事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作出了一系列成绩后,他才明白,父亲不是不近人情,而是不希望自己的后人成为无所事事只靠父辈的荫封来获取官职和荣誉的寄生者。背负着父亲的希望,1975年至1976年,许延滨参加了核试验,作为装甲兵部队指挥员,率先乘战车进入爆心。1978年至1979年,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争中光荣负伤。1983年至1988年,他任陆军坦克二师师长期间,建立了全军第一个等级战备转换程序,研制开发了解放军第一套数字化试验部队基本系统

159958